爱因斯坦的故事阅读附答案
爱因斯坦是当代伟大的物理学家。他遇事爱思考、研究,常常从一点小事中受到启发。
有一次,他要把墙上的一幅旧画换下来,就搬来一架梯子,一步一步爬上去。突然,他又想起了一个问题,沉思起来,忘记了自己在做什么。立刻,他猛地从梯子上摔了下来。摔到地上以后,他顾不得疼痛,马上想到:人为什么会笔直地掉下来呢?看来物体总是沿着阻力最小的线路运动的。爱因斯坦想到这里马上站了起来,一瘸一拐地走到桌边,提起笔把自己的想法记下来。这对他正在研究的问题——相对论有很大的启发。
爱因斯坦在物理学上取得伟大成就以后,在世界上获得了很高的荣誉,但他从来不图虚名,不爱金钱,生活一直很艰苦简朴。有一年,比利时王后邀请他去访问,为了迎接他,比利时特别组织了一个欢迎委员会,准备到车站隆重热烈地迎接他。
火车到站以后,爱因斯坦避开欢迎的人群,拎着一只小皮箱,徒步向王宫走去。欢迎的人们一直等到旅客走光,也没迎接到爱因斯坦,只好向王后报告情况。
“什么?你们没接到贵宾?”王后着急地问。
“我们在火车到站之前就等着,直到人走光了也没看见爱因斯坦。”欢迎委员会的人说。
“你们马上分头去寻找贵宾,一定要把他接到王宫来。”王后吩咐道。
于是,欢迎委员会的人马上分散行动,到各处寻找。最后,在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发现一位头发灰白蓬乱的老人——爱因斯坦,只得和他一起步行到王宫。
比利时王后奇怪地问他:“您为什么不乘我派去接您的车子呢?”
“我觉得这样步行比乘车愉快得多。”爱因斯坦微笑着回答。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的词语。
不图虚名:
熙熙攘攘: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思考( ) 启发( )
热烈( ) 立即( )
3、本文写了爱因斯坦哪几件事?简要地写出来。
4、你能用一句话概括本文所介绍的爱因斯坦的特点吗?(不能超过25个字)
参***:
1、不追求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名声。
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
2、思索 启迪(启示) 热情 立刻
3、①爱因斯坦在换墙上的画时不小心从梯子上摔下,由此想到物体总是沿着阻力最小的路线运动。②爱因斯坦去比利时访问,只带着简单物品避开热烈欢迎的人群步行到王宫。
4、爱因斯坦遇事爱思考,不图虚名,不爱金钱,生活艰苦简朴。
拓展阅读
1、安徒生童话阅读题及答案童话故事
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桅杆上了。它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
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向远处飞走了。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1)、这两个自然段抓住了翠鸟的特点来写,包括鸣声清脆、、几个方面。
(2)、“翠鸟爱贴着水面疾飞”这句话体现了翠鸟动作的特点。
(3)、“小鱼悄悄………锐利的眼睛”这两句把和对比,突出了翠鸟动作的特点。
(4)、文中的一个比喻句是,表现翠鸟。
(5)、文章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参***:
(1)动作飞的速度快机灵
(2)、轻盈、迅捷
(3)、小鱼翠鸟机灵敏捷
(4)、翠鸟蹬开桅秆,像箭一样飞过去速度之快
(5)、喜爱翠鸟
2、安徒生童话阅读题及答案童话故事
(1)请根据第一自然段的上下文,在文中的横线上补充上一句承上启下,并折射人性的句子。
而人们是不喜欢谈自己的缺点的-当然别人会谈的。
(2)请联系上下文,分析文中画线的句子表现了“茶壶”怎样的性格特征。
①我可是很谦虚,很朴素的。
②真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3)请联系上下文,分析“花根”这一事物对本文情节发展起到的作用。
(4)请梳理“茶壶”的心理历程,并联系原文谈一谈你对幸福的认识。
(1)人们是不喜欢谈自己的缺点的--当然别人会谈的.
(2)①当局者迷,“茶壶”并没有感觉到自己的骄傲,这也正表现出它的骄傲虚荣的性格.②茶壶*碎,放进角落这都对它是一个打击,但这也让它告别虚荣的生活,有了新生.表现了“茶壶”经历灾难后正确认识自己,认识到为他人的幸福而做才是真正的幸福.
(3)花根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正是花根给了茶壶新生和灵魂,但花根本身也隐藏着祸根,致使茶壶最后被彻底打碎.花根是揭示故事主旨的重要事物,花根引导茶壶重新认识自我、感受幸福的真谛.
(4)“茶壶”的心理历程为:先是认为恩赐别人、满足自我是幸福,到忘记自我、成就他人是幸福.我对幸福的认识:我认为只有自己的作为给了别人帮助,自己才能感到幸福,就像文中的茶壶一样,有了花在自己帮助下开放,才有了自己存在的价值,才会感到幸福.
3、安徒生童话阅读题及答案童话故事
荔枝 肖复兴
①我第一次吃荔枝,是28岁的时候。那是十几年前,北京很少见到这种南国水果,时令一过,不消几日,再想买就买不到了。想想活到28岁,居然没有尝过荔枝的滋味,再想想母亲快70岁的人了,也从来没有吃过荔枝呢!虽然一斤要好几元,挺贵的,咬咬牙,还是掏钱买了一斤。我想让母亲尝尝鲜,她一定会高兴的。
②回到家,还没容我从包里掏出荔枝,母亲先端出一盘沙果。这是一种比海棠大不了多少的小果子,居然每个都长着疤,有的还烂了皮,只是让母亲剜去了疤,洗得干干净净。每个沙果都沾着晶莹的水珠,果皮上红的纹络显得格外清晰。不知老人家洗了几遍才洗成这般模样。我知道这一定是母亲买的处理水果,每斤顶多5分或1角。居家过日子,老人就是这样一辈子过来的。
③我拿了一个沙果塞进嘴里,连声说真好吃,又明知故问多少钱一斤,然后不住口说真便宜——其实,母亲知道我是在安慰她而已。但这样的把戏每次依然让他高兴。趁着她高兴的劲儿,我掏出荔枝:“妈!今儿我给您买了好东西。”母亲一见荔枝,脸立刻沉了下来:“你财主了怎么着?这么贵的东西,你……”我打断母亲的话:“这么贵的东西,不兴咱们尝尝鲜!”母亲扑哧一声笑了,筋络突兀的手不停地抚摸着荔枝,然后用小拇指甲划破荔枝皮,小心翼翼地剥开皮又不让皮掉下,手心托着荔枝,像是托着一个刚刚啄破蛋壳的小鸡,那样爱怜地望着,舍不得**,嘴里不住地对我说:“你说它是怎么长的?怎么红皮里就长着这么白的肉?”毕竟是第一次吃,毕竟是好吃!母亲竟像孩子一样高兴。
④那一晚,正巧有位老师带着几位学生突然到我家做客,望着桌上这两盘水果有些奇怪。也是,一盘沙果伤痕累累,一盘荔枝玲珑剔透,对比过于鲜明。说实话,自尊心与虚荣心齐头并进,我觉得自己仿佛是那盘丑小鸭般的沙果,真恨不得变戏法一样把它一下子变走。母亲端上茶来,笑吟吟地顺手把沙果端走,那般不经意,然后回过头对客人说:“快尝尝荔枝吧!”说的那般自然、妥帖。
⑤母亲很喜欢吃荔枝,但她舍不得吃,每次都把大个的荔枝给我吃。以后每年的夏天,不管荔枝多贵,我总要买上一两斤,让母亲尝尝鲜。吃荔枝成了我家一年一度的保留节目,一直延续到三年前母亲去世。母亲去世前是夏天,正赶上荔枝上市。我买了好多新鲜的荔枝,皮薄核小。荔枝鲜红的皮一剥掉,白中泛青的肉蒙着一层细细的水珠,仿佛跑了很远的路,累得张着汗津津的小脸。是啊,它
们整整跑了一年的长跑,才又和我们重逢。我感到慰藉的是,母亲临终前一天还吃到了水灵灵的荔枝。我一直相信是天命,是母亲善良忠厚一生的报偿。如果荔枝晚几天上市,我迟几天才买,那该是何等的遗憾,会让我产生多少无法弥补的痛楚。
⑥其实,我错了。自从家里添了小孙子,母亲便把原来给儿子的爱分给小孙子一部分,母亲去世很久,我才知道母亲临终前一直舍不得吃一颗荔枝,都给她心爱的太馋嘴的小孙子吃了。
⑦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
(选自《最阕读》,有删改)
15.联系上下文,体会第③段中加点词“托”的妙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章中的“母亲”令人难忘,请结合具体内容,谈谈“母亲”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联系全文,体会“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一句话蕴含的感情,说说这句话的作用和蕴含的意思。(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第③段中,面对母亲买回来的沙果,作者“连声说真好吃”“不住口说真便宜”。对作者这种安慰母亲的
“把戏
”,你是否赞同?请简要说说你的看法(4分)
15.“托”字体现了母亲对荔枝的珍视,第一次吃荔枝的新奇以及小心翼翼的心情。16.节俭、朴实、为别人着想,联系文章略。
17.作为整篇文章的结束语,暗含了自己太多的思绪,看似结束的文章,却在作者心底掀起了感情的波澜,荔枝可以年年红,而我的母亲已经不在了,这多么的遗憾啊,母亲生前把爱都分给了我和儿子,而她自己却在临终前一直舍不得吃一颗荔枝。
18.示例:赞同,母亲们做一切皆是为了孩子,省钱俭朴还不忘买东西给孩子吃已表达了深深的母爱,孩子对此应表达以诚挚的肯定,亦是表达了自己对母爱的体会。
4、猫的故事阅读答案
当天夜里,听见铁罐响,起初是在后院砖地上哗啷哗啷的响,随后像是有东西提着铁罐猱升跨院的枣树,终乃在我的屋瓦上作响。屋瓦是一垅一垅的,中有小沟,所以铁罐越过瓦垅的声音是格登格登的清晰可辨。我打了一个冷战:难道是那只猫的阴魂不散?她拖着铁罐子跑了一天,藏躲在什么地方,终于夤()夜又复光临寒舍,我家究竟有什么东西值得使她这样的念念不忘?
哗啷一声,铁罐坠地,显然的是铁丝断了。几乎同时,噗的一声,猫顺着我窗前的丁香树也落了地。她低声的呻吟了一声,好像是初shì重负后的一声叹息。随后我的书房窗纸又撕破了——历史重演。
这一回我下了决心,我如果再度把她活捉,要用重典,不是系一个铁罐就能了事。我先到书房里去查看现场,情况有一些异样,大书架接近顶棚最高的一格有几本书洒落在地上。倾耳细听,书架上有呼噜呼噜的声音。怎么猫找到了这个地方来酣睡?我搬了高凳爬上去kuī()视,吓我一大跳,原来是那只瘦猫拥着四只小猫在喂奶!四只小猫是黑白花的,咕咕容容的在猫的怀里乱挤,好像眼睛还没有睁开,显然是出生不久。在车船上遇到有妇人生产,照例被视为喜事,母子好像都可以享受好多的优待。我的书房里如今喜事候门,而且一胎四个,原来的一腔怒火消去了不少。天地之大德曰生,这道理本该普及于一切有情。猫为了她的四只小猫,不顾一切的冒着危险回来喂奶,伟大的母爱实在是无以复加!
猫的秘密被我发现,感觉安全受了威胁,一夜的功夫她把四只小猫都叼离书房,不知运到什么地方去了。
1、给带横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猱夤()夜初shì重负kuī()视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语段的大意。(2分)
3、“四只小猫是黑白花的,咕咕容容的在猫的怀里乱挤,好像眼睛还没有睁开,显然是出生不久。”“好像”“显然”用在一起,是不是矛盾?为什么?(2分)
4、“它拖着铁罐子跑了一天,藏躲在什么地方,终于夤夜又复光临寒舍”一句中“光临寒舍”一词用得恰当吗?为什么?(2分)
5、结合语段中画线句子及全文内容,分析作者思想情感的变化。(2分)
6、简要评析语段结尾蕴藏了怎样的深意?(2分)
5、四大民间故事的阅读题题目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孟姜女出生在 长城一带。
2.孟姜女的丈夫名叫。
3.传说孟姜女是一户姓人家的瓜长到了 姓人家,瓜熟自裂,出来个小姑娘,取名叫。
4.范喜良死后被埋在。
5.孟姜女看到长城根下满是 。
6.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故事,反映了劳动人民对自由幸福生活的。
7.牛郎从小与 相依为命,他对 照顾得很周到。
8.织女是被抓走的,她和牛郎以及孩子是被*娘娘的玉簪划的 隔开的。
9.每年的 ,牛郎织女会在 相会,这一天又称为 。
10. 法海是 的和尚。
二、选择题:
1.孟姜女第一次遇到范喜良的地点是( )。
A、花园 B、菜园 C、果园
2.范喜良躲在孟姜女家花园的原因是( )。
A、逃婚 B、躲抓壮丁 C、躲仇家
3.孟姜女喜欢范喜良的理由是范喜良( )。
A、拥有财富 B、眉清目秀 C、读书好,勤快能干
4.范喜良被抓壮丁是在和孟姜女结婚的.( )。
A、要入洞房之时 B、三个月后 C、有了一个孩子后
5.秦始皇听说孟姜女哭倒了长城,最终是如何对她的?( )。
A、杀了她 B、囚禁了她 C、要娶她为妃
6.修筑长城是历代*王朝各种劳役中( )的一项劳役。
A、最为残酷B、最为轻松C、最为省钱
7.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故事,反映了人民对*暴政的( )。
A、痛恨B、喜爱 C、赞美
8.祝英台是在( )游学时,结识梁山伯并成为好友的。
A、长沙B、绍兴 C、西湖边
9.梁山伯和祝英台最终化作一对( )吃光了双双飞去。
A、蜻蜓B、蜜蜂 C、蝴蝶
10.法海因为( )一心要把许仙和白娘子夫妇拆散。
A、看上了白娘子B、嫉妒白娘子 C、替天行道
三、判断题
1.孟姜女来到长城脚下看到范喜良被衙役殴打。 ( )
2.孟姜女哭倒长城,露出范喜良的尸体。 ( )
3.牵牛星和织女星分别是织女和牛郎变的。 ( )
4.牛郎带着孩子骑着老牛追赶织女。 ( )
5.祝英台是自愿嫁给马文才的。( )
6.白娘子给穷人看病配药分文不取。 ( )
7.白娘子被法海压在雷峰塔下。( )
8.许仙和白娘子因为一把伞而结识。 ( )
9.祝英台女扮男装到省城绍兴大都市游学,是对传统社会对女子的不平等待遇和束缚的反抗。( )
10.梁山伯和祝英台是从祝英台的坟墓里化蝶而出。 ( )
一、填空题。 1.八达岭2.范喜良 3.孟、姜、孟姜女4.长城根下5.白骨
6.渴望与追求7.老牛、老牛 8.*娘娘、天河 9.七月初七、鹊桥、乞巧节 10.金山寺数学书答案
二、选择题。
1.A 2.B 3.C 4.A 5.C 6.A 7.A 8.B 9.C 10.B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7.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故事,反映了人民对*暴政的( )。
A、痛恨B、喜爱 C、赞美
8.祝英台是在( )游学时,结识梁山伯并成为好友的。
A、长沙B、绍兴 C、西湖边
9.梁山伯和祝英台最终化作一对( )吃光了双双飞去。
A、蜻蜓B、蜜蜂 C、蝴蝶
10.法海因为( )一心要把许仙和白娘子夫妇拆散。
A、看上了白娘子B、嫉妒白娘子 C、替天行道
三、判断题
1.孟姜女来到长城脚下看到范喜良被衙役殴打。 ( )
2.孟姜女哭倒长城,露出范喜良的尸体。 ( )
3.牵牛星和织女星分别是织女和牛郎变的。 ( )
4.牛郎带着孩子骑着老牛追赶织女。 ( )
5.祝英台是自愿嫁给马文才的。( )
6.白娘子给穷人看病配药分文不取。 ( )
7.白娘子被法海压在雷峰塔下。( )
8.许仙和白娘子因为一把伞而结识。 ( )
9.祝英台女扮男装到省城绍兴大都市游学,是对传统社会对女子的不平等待遇和束缚的反抗。( )
10.梁山伯和祝英台是从祝英台的坟墓里化蝶而出。 ( )
一、填空题。
1.八达岭2.范喜良 3.孟、姜、孟姜女4.长城根下5.白骨 6.渴望与追求7.老牛、老牛 8.*娘娘、天河 9.七月初七、鹊桥、乞巧节 10.金山寺
二、选择题。
1.A 2.B 3.C 4.A 5.C 6.A 7.A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8.B 9.C 10.B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ppc.cn/articles/31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