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江吟的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5-07-12 15:25:07

暮江吟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暮江吟》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

(二)有感情地朗读诗句,体会每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理解诗句的意思。

三、教学难点

体会每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课前老师让大家复习或收集一两首唐代诗人白居易、王维、李白的诗,你们完成了吗?(检查二三人),今天,我们再学习着重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讲读第一首古诗《暮江吟》。

1.初读指导,理解诗句意思。

(1)解题。板书题目:《暮江吟》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写的。诗中描写了深秋的时候,从日落到夜晚江上的景色,表达了作者愉悦的心情。题目的意思是:吟咏暮色降临的江上景色。暮,傍晚。吟,吟咏,作诗。

指名读题,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2)教师范读。(注意生字、新词。)

(3)指名学生试读。

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4)学生试讲,逐句理解,教师点拨。

①一道残阳铺水中(残阳:指快要落山的太阳。铺:展开,铺展。这里是斜照的意思。句意:夕阳的余辉斜照在江面上。)

②半江瑟瑟半江红(瑟瑟:这里指碧绿色,形容未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所呈现的颜色。句意:江水有一半是绿色的,有一半是红色的。)

③可怜九月初三夜(可怜:可爱的意思。九月初三:指农历九月初三,这时已进入深秋季节。句意:九月初三,这深秋的夜晚多么可爱啊!)

④露似珍珠月似弓(似:好像。"月似弓",农历初三晚上,是月牙开始出现的日子。月牙好像一张弯弯的弓。寒露降临,附着在树叶和草丛上的露珠,在月光的映照下,就像闪闪发光的珍珠。句意:露水像珍珠一样晶莹,月牙弯弯像弓一样。)

2.精读训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1)指名朗读。

(2)思考议论,加深理解。

①第一句,用了一个"铺"字,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突出了江水的平静,夕阳的美丽。"铺"在这里是斜照的意思。)

②读"可怜九月初三夜",体会"可怜"在这里的意思。("可怜"一词表达了诗人对九月初三这个深秋的夜晚的留恋、喜爱。当时诗人的心情是十分愉快的。正因为喜爱,他才从黄昏到入夜,久久地停在江边观赏景色。)

③诗人在诗中运用了两个贴切的比喻,比喻的作用是什么?

(作者抓住了事物的特征,用了两个贴切的比喻,写出了江边美丽的月夜景色。)

(3)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①轻声自读,想象诗的意境,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②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注意节奏和韵味。

五、板书(略)

资料提供者:

拓展阅读

1、案匆匆

品重音形式与技巧

鉴语言内涵共情怀 ———以《匆匆》重点句段为例指导重音朗读

授课师:翁毅

1.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会用重音朗读表现出来。

2.运用重音的朗读方式,深入理解课文重点语句,并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3.感受语言的优美,积累语言。

1.理解重音的概念,习在朗读中运用重音技巧表情达意。

2.积累语言。

反复朗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

多媒体课件 过程:

一、导入

1.常言道“言传心声”,当我们看到海边落日美景时就会诵“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当我们看到母亲忙碌的身影就会不自主想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看到这个怀表的图片你会想到什么呢?古往今来,多少名人为时间的流逝感叹,为时间的无情悔恨,而最深入人心的莫过于散文大

家朱自清的《匆匆》了。

二、理解重音,把握技巧

1.这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作者细腻地刻画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惋惜,朗读之中不免让人感同身受。

2.那看不见、摸不着的时间真真切切地从我们的身边匆匆流逝,一去不回,正如这句话描写的: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1)朗读这句话; (2)分析:

时值二十四岁的朱自清崇尚“每一刹那有每一刹那的意义与价值!”他要“一步一步踏在泥土里,打下深深的脚印。”作者用了一个“溜”字让我们一下感受到时光转瞬即逝,无声无息。这就是朗读中重音朗读的效果。

3. 讲解重音

(1)明确重音的含义 重音:有声语言传情达意需要着重强调的词、短语或某个音节。

(2)明确重音的处理技巧 重音绝不仅仅是加重声音,表达重音的方式有加强音量、拖长字音、重音轻读、快中有慢、提升音高、一字一顿、低中见高、强中加强、实中转虚等。

(3)小结

朗读句子中恰当合理的重音处理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课文内容。

三、练习巩固

1.出示句子 (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2)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

(3)“我们总能熬过去的!” (4)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2.说说这些句子的重音在什么地方?表现出了什么? (1)强调“再”,反衬出时间的一去不返。

(2)强调“清幽”,重音轻读,营造出美好的意境。

(3)强调“熬”,体会到渔夫两人愿意为他人奉献,做好了过苦日子的准备。

(4)强调“惊天动地,气壮山河”,体会到五壮士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四、总结

有感情地朗读可以让我们体会丰富的情感,而重音技巧可以让我们收获独特见解。

2、祖父的园子

1、会认读“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圆滚滚”等词语,通过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仔细阅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出“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

3、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 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作者当时的感受。

5、习揣摩作者鲜活的,独具个性的语言和境由心生,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本文作者主要回忆了童年时代在祖父园子里的快乐生活,充满了童真、童趣,饱含真情实感。

时,应放手让生自主习,广泛交流。可引导生围绕课文前的“习提示”,先通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再潜心默读课文,找出印象最深的情景,自读自悟,体会作者心情。然后,全班交流,畅谈自己的感受。最后,习文章的表达方法,积极运用于写作实践。

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述:

三十年代,鲁迅先生称一位女作家是“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这位女作家就是萧红。介绍萧红以及《呼兰河传》。今天,就让我们跟着另一位女作家萧红,走进《祖父的园子》,一同感受她的童年生活。

读题。

过渡:她为什么会对园子如此念念不忘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她一生魂牵梦绕的园子。

二、自读,走进园子

三、检查交流自读情况

1、认读生词:蜜蜂 蝴蝶 蜻蜓 蚂蚱;倭瓜 黄瓜 玉米 韭菜 谷穗;栽花 拔草下种 铲地 浇菜;毛嘟嘟 胖乎乎 圆滚滚 明晃晃

2、请生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四、快速浏览,理清文中哪些情景,让作者对童年生活久久不能忘怀?

1、观赏小昆虫、大榆树

2、跟随祖父栽花、拔草、种菜、铲地

3、误把狗尾草当谷穗

4、在祖父园子里摘黄瓜、追蜻蜓、捉玩蚂蚱

5、用瓢舀水往天上扬

6、沐浴阳光,感受花鸟虫的自由

7、用草帽遮脸睡觉

五、生默读,批注:我在园子里心情是怎样的?

六、全班交流汇报,品读感悟。

A.对园子的印象(1—3小节)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什么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①从这几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祖父的园子里昆虫丰富多彩;昆虫非常可爱;祖父的园子充满生机、热闹、美丽……我对园子非常喜爱,难以忘怀。)

②有感情的朗读,读出热闹和生机勃勃的感觉。

B.“我”跟着祖父在园子里干活、玩耍。(4—15小节)

“伏在”、“乱钩”,说明“我”的举止很天真可爱,说明了园子不仅是童年的乐园,而且是习的大课堂。

小结:“我”在园子里到底是玩还是干活?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我”在园子里干活就是玩,玩就是干活,反正都充满了欢乐。)

选择句子或段落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我”的快乐。

C.感受园子里所有生命的自由。(16—17小节)

①思考:从这两段话中读出了什么?是从哪些句子读出来的?

②交流、讨论:

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

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

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

师:注意到了吗?这个片段中一连用了11个“就”字,读起来是不是有点罗嗦?谈谈自己的感受。

师:萧红的文字很普通,很朴素,字里行间都体现了两个字――“自由”。

齐读第十七小节。想像体验。师:一到了这个园子里,我就玩了起来,闹了起来,不知不觉地,园子里的一切都活了,

我就变成那倭瓜啦!我 就 ;

我就变成那黄瓜啦!我 就 ;

我就变成那玉米啦!我 就 ;

我就变成那蝴蝶啦!我 就 ;

我就变成( )啦!我想 就 。

师:当萧红写到这里时,你觉得她此时此刻的心情如何,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呀?

③重点朗读17小节,体会其中的自由和快乐。

D、感受祖父的爱。

引导读第五到第十二小节,谈谈体会到了什么?

师:特别是从哪些词语中表现的?

(三个“笑”。)

师:这里一连用了三个“笑”,在萧红眼里,祖父是一个怎样的人?(和蔼、慈祥、爽朗等等。)

师:你还从祖父的“笑”读出了什么?(宽容和耐心)

师:是啊!这笑中还有祖父对我的耐心育,这就是祖父对我的――爱。(结合板书“爱”。)

师:那我们一起来分角色读读,读出滋味!

(师生合作朗读片段。)

七、超越文本。

师:同们,现在你知道题目为什么叫《祖父的园子》了吗?

生交流。(留恋和纪念)

师:祖父是萧红一生中最重要的人,萧红一生坎坷,历经苦难,但萧红从祖父那里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自由和快乐,享受到了什么是爱。所以才会对那个普通的园子念念不忘,那是个普通的园子吗?它普通吗?

(师引)那是一个装满――自由的园子;那是一个装满――快乐的园子;那是一个装满――爱的园子。

八、延伸

《呼兰河传》这本书的尾声部分这样写道: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

以前住着我的祖父,

现在埋着我的祖父。

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

也许还是年年仍旧,

也许现在已完全荒凉了。

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地种着,

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

这一切是萧红忘却不了,难以忘却的,随着你们年龄的增加,相信你们会体会得更深。不管怎样,请记得,无论是文字还是情感,《呼兰河传》都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

爱、快乐、自由

3、《大大小小的图形》数

材分析:

《大大小小的图形》是百科画册上“圆圆的世界”中一个活动。这个活动主要是利用自然物来进行测量。(如:回形针、筷子、脚步、小棍、绳子等)作为测量工具,仅局限于简单工具的测量而不是标准工具的测量。

《刚要》中明确指出:“让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的重要和乐趣”。根据这一要求,利用测量活动将幼儿生活中的内容数量化,不仅能够使幼儿轻松积累测量的经验,而且能从中体验到测量的乐趣。那么,为了激发幼儿测量的兴趣,让幼儿了解测量的知识,积累测量经验,会做简单的测量记录。因此,本次活动我为一个探究性的习活动,从测量孩子的图形(正方形)开始,利用孩子常见的“回形针”为自然物,在活动中放手让幼儿大胆进行尝试,将幼儿的被动习变为主动习。在动手操作中不仅获得知识经验,而且还获得了习知识的方法和能力的提高。

活动目标:

1、习用自然物测量图形的边长,探索并初步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2、会用圆圈、短线简单的`图形记录测量结果。

3、能积极愉快的参与活动,体验测量的乐趣。

活动准备:

具:大小不同的正方形、各种图示、照相机。

具:每人一个正方形、彩色回形针若干、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引题,激发幼儿的习兴趣:

师:(出示大小不等的正方形)今天, 赵 老师带来了两个正方形。正方形有几条边呀?而且正方形的四条边都是一样长的。那小朋友看看,这两个正方形一样吗?哪里不一样?你是怎么知道的?

幼:四条边,这两个正方形不一样,是用眼睛看的方法。

师:用眼睛看是一种办法,那还有什么办法也可以知道他们的边不一样长呢?

幼:用尺子量。

二、探索怎样来进行测量:

师:对的,用尺子也可以来测量。可是,老师这里只有一把尺子,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的回形针,这个可以测量吗?

幼:可以、不可以…….

师:好,现在桌子上为你们每人准备了一个正方形和回形针,你们自己去想一想、试一试吧。(幼儿操作,师指导)

交流:谁来说说你是利用回形针怎样来测量的?(请小朋友演示)

三、幼儿尝试测量正方形的边长:

师:今天我们就用一个接一个的方法来测量这个正方形的边幼多长?量好后你数一数用了几个回形针就画几个圆圈记录在回形针的上面。(拍照并提醒幼儿:测量时一定要把一条边全部测量完)幼儿操作,师指导。

交流:刚才小朋友在测量的时候, 王 老师帮你们拍了照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师生一起观察讨论是否把正方形的一条边全部测量完?用了几个回形针?怎样测量才正确呢?)根据孩子出现的情况出示图示。

师生共同小结测量方法:原来正确的测量,应该把回形针对齐一条边的顶头,然后沿着这条边一个接一个排起来,一直排到边的另一头。(幼儿跟老师念两边测量的正确方法)

四、幼儿再次尝试测量正方形的边长:

师:那么,接下来,我们就用这个正确的方法再来量量其他的一条边。看看,到底用了几个回形针?但是,这次要用画短线来进行记录测量结果。

(幼儿操作,师指导。拍照)

交流:刚才小朋友在测量的时候, 王 老师帮你们拍了照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师生一起观察讨论是否把正方形的一条边全部测量完?用了几个回形针?怎样测量才正确呢?)师与幼儿一起测量求证。

小结:原来,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有七个回形针那么长。

五、延伸活动:

那赵老师这里还有一些棉签、吸管,用它们来测量会用几个呢?会发现什么秘密呢?我们回到室去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试试看吧!

4、幂函数与反思doc幂函数

目标1通过对幂函数概念的习以及对幂函数图象和性质的归纳与概括,让生体验数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生的抽象概括能力。2使生理解并掌握幂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并能初步运用所知识解决有关问题,培养生的灵活思维能力。3培养生观察、分析、归纳能力。了解类比法在研究问题中的作用。重点、难点重点:幂函数的性质及运用难点:幂函数图象和性质的发现过程方法:问题探究法 具:多媒体过程一、创情景,引入新课问题1:如果张红*了每千克1元的水果w千克,那么她需要付的钱数p(元)和*的水果量w(千克)之间有何关系?(总结:根据函数的定义可知,这里p是w的函数) 问题2:如果正方形的边长为a,那么正方形的面积 ,这里s是a的函数。 问题3:如果正方体的边长为a,那么正方体的体积 ,这里v是a的函数。 问题4:如果正方形场地面积为s,那么正方形的边长 ,这里a是s的函数 问题5:如果某人 s内骑车行进了 km,那么他骑车的速度 ,这里v是t的函数。以上是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几个数模型,你能发现以上几个函数解析式有什么共同点吗?(右边指数式,且底数都是变量) 这只是我们生活中常用到的一类函数的几个具体代表,如果让你给他们起一个名字的话,你将会给他们起个什么名字呢?(变量在底数位置,解析式右边都是幂的形式)(适当引导:从自变量所处的位置这个角度)(引入新课,书写课题) 二、新课讲解 由生讨论,(师可提示p=w可看成p=w1)总结,即可得出:p=w, s=a2, a=s , v=t-1都是自变量的若干次幂的形式。 师指出:我们把这样的都是自变量的若干次幂的形式的函数称为幂函数。幂函数的定义:一般地,我们把形如 的函数称为幂函数(power function),其中 是自变量, 是常数。 1幂函数与指数函数有什么区别?(组织生回顾指数函数的概念) 结论:幂函数和指数函数都是我们高中数中研究的两类重要的基本初等函数,从它们的解析式看有如下区别: 对幂函数来说,底数是自变量,指数是常数 对指数函数来说,指数是自变量,底数是常数 例1判别下列函数中有几个幂函数?① y= ②y=2x2 ③y=x ④y=x2+x ⑤y=-x3 ⑥ ⑦ ⑧ ⑨ (由生独立思考、回答)2幂函数具有哪些性质?研究函数应该是哪些方面的内容。前面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研究了哪些内容?(生讨论,师引导。生回答。)3幂函数的定义域是否与对数函数、指数函数一样,具有相同的定义域?(生小组讨论,得到结论。引导生举例研究。结论:幂指数 不同,定义域并不完全相同,应区别对待。)师指出:幂函数y=xn中,当n=0时,其表达式y=x0=1;定义域为(-∞,0)u(0,+∞),特别强调,当x为任何非零实数时,函数的值均为1,图象是从点(0,1)出发,平行于x轴的两条射线,但点(0,1)要除外。)例2写出下列函数的定义域,并指出它们的奇偶性:①y=x ②y= ③y=x ④y=x (生解答,并归纳解决办法。引导生与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对照比较。引导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作简单归纳:分数指数应化成根式,负指数写成正数指数再写出定义域。幂函数的奇偶性也应具体分析。)4上述函数①y=x ②y= ③y=x ④y=x 的单调性如何?如何判断? (生思考,引导作图可得。并加上y=x 和y=x-1图象)接下来, 在同一坐标系中生作图,师**。将生作图用实物投影仪演示,指出优点和错误之处。师利用几何画板演示。见后附图1让生观察图象,看单调性、以及还有哪些共同点?(生思考,回答。师注意生叙述的严密性。)师总评:幂函数的性质(1)所有的幂函数在(0,+∞)上都有定义,并且图象都过点(1,1),(2)如果a>0,则幂函数的图象通过原点,并在区间[0,+∞)上是增函数,(3)如果a<0,则幂函数在(0,+∞)上是减函数,在第一区间内,当x从右边趋向于原点时,图象在y轴右方无限地趋近y轴;当x趋向于+∞,图象在x轴上方无限地趋近x轴。5通过观察例1,在幂函数y=xa中,当a是(1)正偶数、(2)正奇数时,这一类函数有哪种性质?生思考,师讲评:(1)在幂函数y=xa中,当a是正偶数时,函数都是偶函数,在第一象限内是增函数。(2)在幂函数y=xa中,当a是正奇数时,函数都是奇函数,在第一象限内是增函数。例3巩固练习 写出下列函数的定义域,并指出它们的奇偶性和单调性:①y=x ②y=x ③y=x 。例4简单应用1:比较下列各组中两个值的大小,并说明理由:①0.75 ,0.76 ;②(-0.95) ,(-0.96) ;③0.23 ,0.24 ;④0.31 ,0.31 例5简单应用2:幂函数y=(m -3m-3)x 在区间 上是减函数,求m的值。例6简单应用2:已知(a+1) <(3-2a) ,试求a的取值范围。课堂小结今天的习内容和方法有哪些?你有哪些收获和经验?1、 幂函数的概念及其指数函数表达式的区别 2、 常见幂函数的图象和幂函数的性质。 布置作业:课本p.73 2、3、4、思考5后记:⒈达到基本的要求:通过五种特殊幂函数的性质和图像的研究,认识幂函数的共同性质和上述每种函数的特殊性质,从而巩固对函数一般性质的认识。

⒉通过观察图像的五种幂函数的性质,体会数形结合的数思想。

⒊在过程中让同利用算器自己动手绘图,训练生基本功,引导生自主探究。

在本节课的实践中,既出现了我所意想不到的效果,但也留下一些遗憾:

1课堂评价更多关注与个人评价,而忽略了小组合作讲评价,评价方式也不够多样。

⒉利用多媒体课件不多,生自己动手绘图不多,且图样单调,不容易扩展知识点。

5、祖父的园子

1、会认读“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圆滚滚”等词语,通过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阅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出“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

3、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感悟作者的表达方式。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作者当时的感受。

重难点

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一、了解作品,走近作者。

1、出示《火烧云》片断

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喂猪的老头儿在墙根站着,笑盈盈地看着他的两头小白猪变成小金猪了。他刚想说:“你们也变了。”旁边走来个乘凉的人,对他说:“您老人家必要高寿,您老是金胡子了。”

2、这段文字选自《呼兰河传》,它的作者是近代著名女作家——萧红。《呼兰河传》于童年生活的回忆中描写北方小城人民愚昧不幸的生活,课文《祖父的园子》是《呼兰河传》中写得最纯美、最快乐的一个章节。

(板书:《呼兰河传》萧红祖父的园子)

二、结合导读,初读课文。

1出示问题

在这篇文章里,“我”都想起了些什么,眼前仿佛又看到了什么?

在“我”眼中,这是一座( )的园子。你是从哪儿体会到的?

2自要求

先自由朗读课文,然后围绕问题,静心默读,试着在课文旁做批注。

与同桌交流初读课文的体会与发现。

三、交流发现,体会情感,感悟作者的表达方式。、

1、交流:在这篇文章里,作者萧红都想起了些什么,眼前仿佛又看到了什么?预

想起了在园子里和祖父一起拔草、栽花,在园子里吃黄瓜、捉蚂蚱……

想起了园子里的蝴蝶、蜜蜂、蜻蜓……

仿佛看到了黄瓜、玉注、倭瓜……

(板书:人——祖父 物——蝴蝶、蜜蜂、蜻蜓,榆树、黄瓜、玉米、倭瓜 事——拔草、栽花、吃黄瓜、捉蚂蚱)

2。交流:在“我”眼中,这是一座( )的园子。找出文中的段落来品读一番。

生趣——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蜒、蚂蚱,样样都有……

朗读发现——色彩绚丽,短句子,像说话一样轻松。

自由——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快乐——祖父整天都在园子里,我也跟着他在里面转。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

引导:在朗读中,我们听出这是一位多么慈祥的祖父。萧红回答的语气是怎样的呢?课文可没有写,而是用白描的手法,这就给了我们想象的空间,任选一处或一组说一说(课件出示): 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块地还留着一片狗尾草,就问我:“这是什么?” 我( )说:“谷子。” 祖父大笑起来,笑够了,把草拔下来,问我:“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 我( )说:“是的。” 我跑到屋里拿了一个谷穗,远远地抛给祖父,( )说:“这不是一样的吗?”

3、出示生作文片断

外公翻地,妈妈浇水,我却躲在棉花林里乘凉。

可没一会儿,我就又钻了出来。随手折断几根薯藤,撇过来,撇过去,一条长长的“项链”就戴在脖子上了,一对“耳环”就挂在耳朵上了。我得意地在妈妈跟前晃来晃去,妈妈总是笑着说“臭美!”。

取下“耳环”,丢掉“项链”,我又来到田埂上,抽几根长长的狗尾巴草,串上一朵朵洗澡花。嘿,花环做好了。我把花环一会儿戴在自己的头上,一会儿放在外公的头上,又把它弄碎,往天上一抛。“下花雨啰!”“下花雨啰!”……(张婧)

文本拓展

“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岁了,当我长到四五岁时,祖父就快七十了。我还没有长到二十岁,祖父就七八十岁了。……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完全荒凉了。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地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那早晨的露珠是不是还落在花盆架上,那午间的太阳是不是还照着那大向日葵……”

总结:祖父的园子里,留下了作者儿时短暂的快乐,留下了一段温暖的记忆,留下了一段铭记于作者心中的祖孙情。

(板书:童年梦 自由心 祖孙情)

四、拓展阅读——作家笔下的童年

1、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结束谈话

童年赋予我们生命与自由的同时,也让我们体味到了周遭世界带给的温暖,于是一切的美好便融人了我们的生命,成了我们生命的起点,同时也是我们最后的栖居地。

点击查看更多暮江吟的教学设计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ppc.cn/articles/7683.html

热门阅读

  1. 刺猬妈妈采水果的教案
  2. 201年跨年微信祝福语
  3. 关于写雪的优美句子
  4. 财务个人的工作总结模板精选
  5. 关于感恩节的小故事
  6. 最笨的人创造的奇迹美文
  7. 201年中考加油祝福语的话
  8. 几米超级经典的名人语录
  9. 三八妇女节祝福语
  10. 公司2016最后一天的祝福语
  11. 借物言志的诗句
  12. 全市招商引资工作会发言稿
  13. 弟子规作文注释
  14. 2016经典简短圣诞节祝福语大全
  15. 《小心别噎到!》教案
  16. 201年情人节个性短信祝福
  17. 她的美丽如樱花般绽放散文
  18. 2015二十四节日谚语之谷雨
  19. 物流每日学习计划
  20. 工作名言精选
  21. 万圣节的英文作文
  22. 201给老婆的新春祝福短信
  23. 在平淡中活出精彩的美文摘抄
  24.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作文汇总
  25. 下雨了心情语录
  26. 2016年送客户的端午节祝福语
  27. 关于紫苏油广告词有哪些
  28. 《我的朋友鲁迅》读后感范文
  29. 元宵往事优秀作文
  30. 生日历险记三年级作文
  31. 祖国啊我为你点赞的诗歌
  32. 2016年精选的中考祝福语短信
  33.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原文
  34. 2016年9月大学生军训心得体会
  35. 个人学习计划书模板
  36. 高中学生的励志语录
  37. 201年4月1日愚人节整人祝福语
  38. 初三班主任表态发言稿范文
  39. 有关辽宁锦州奉国寺的导游词
  40. 十指相扣的生活随笔
网页更新时间:2025-08-25 02:25:58
本页面最近被 838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澳门,TA在页面停留了 155 分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