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的烦恼随笔
成长的道路上,既有如七彩阳光般的快乐,又有如影随形的烦恼。我的烦恼是什么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四年前的一天,我戴上了一副令人烦恼的眼镜。
那天下午,我像往常一样坐在教室里上课,突然感觉黑板上的字似乎飘了起来。我揉了揉眼睛,努力把眼睛睁大,还是看不清黑板上的字。难道我近视了?
回家后,我把这个情况告诉了妈妈,妈妈听了连忙把我带到了眼科医院。经过检查,医生很遗憾地告诉我:“小朋友,你近视了。幸亏发现及时,要是拖下去,近视的度数就会加深。”不会吧,我真的近视了?
回想以前,我写作业时总是不由自主地把头压得低低的,常常躺在床上看书,不认真做眼*操……真是太不爱护眼睛了!我后悔极了,但世上没有后悔药,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
No.2 眼镜“消失”记
“哎呀,7点25分了,要迟到了!”我大叫道。“妈妈,我上学去了,不吃早餐了!”我一边说,一边急匆匆地跑出家門。可到了教室,我才发现我忘记戴眼镜了。我看了看手表,时间不多了,不能回家拿眼镜了。算了,坚持一个早上吧。
一上课,我的心就怦怦直跳,生怕老师请我回答问题。“吴伊苒,你来读一下黑板上的这段文字。”真是想什么来什么!语文老师点到了我的名字,我愣住了。过了一会儿,我才慢吞吞地站起来,支支吾吾地读道:“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请坐下,你朗读得不太流畅,以后要多练习。”我低下头,唉,我只是忘了戴眼镜,看不清黑板上的字,不然我读得可好了。可我又不敢辩解,只好把这些烦恼埋在心中。
No.3 眼镜“滑滑梯”
你们可别小看眼镜,它除了有矫正视力的作用外,还会像小朋友那样滑滑梯呢!选眼镜架时,如果不小心选大了,它就不时地从鼻梁上滑下来。没有办法,我只好不停地去扶它。每次等我扶完眼镜再集中注意力听课,老师已经把最重要的知识点讲完了。
当然,我有时也会觉得戴眼镜没什么不好,一副文质彬彬的样子,看上去很有学问。但是,这眼镜背后隐藏着多少烦恼和痛苦啊!
“小小少年,很少烦恼,眼望四周,看不清楚……”
拓展阅读
1、正视烦恼勇敢前行的高三作文1200字
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烦恼不是仅仅属于某个人的,而是大家共同拥有的。烦恼自我们出生开始就伴随着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儿时为了逃避上幼儿园而烦恼;长大为了成绩而烦恼;高中,初中为了考试而烦恼·····然而对待烦恼的态度,也决定了烦恼是不是真正的让自己“烦恼”:乐观积极的态度会让烦恼成为自己工作学习,生活的动力,而消极对待烦恼,把烦恼当成人生大事,反而会让烦恼成为成长的绊脚石,终日为烦恼所困。因此,我们应该用积极的心态去应对成长中的烦恼,不畏烦恼,勇敢前行。勇于面对烦恼,让烦恼成为生活和学习的动力。
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有这样一句:“不畏浮云遮望眼”,其意思即为“不害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其中的浮云在此即为我们成长中的烦恼。我们应该勇敢的面对面前的烦恼,不是让它去遮住或者阻挡我们,而是让它们成为我们进步路上的加油点,为我们填充动力。
海伦?凯勒是一名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她从小眼睛失明,没有见过一天的光明,这是她从小到大最大的烦恼,但是她却没有,反而努力的丰富自己,把自己的失明“烦恼”当做鞭策自己的动力,虽然她视力最终没有走出黑暗,但是她的人生因为她的烦恼带来的动力而升华了。反观现在的众多童星,从小便是锦衣玉食,众星捧月的生活,这也成为了他们成长中的烦恼,但是许多童星却缺少了正视这种烦恼,没有勇敢的去面对,依然沉迷在万众瞩目之中不能自拔,最终成为了现实版的”伤仲永“。我们对于烦恼的态度,直接决定着烦恼带给我们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勇敢的面对烦恼,让烦恼成为我们成长的动力。使用合理方式面对烦恼,让烦恼不会成为成长路上的“绊脚石”。
在我的成长路上我也遇到了许多烦恼,从小时候的小朋友欺负,到高中时的学习成绩不理想等等。曾经一度我也是愁得抓耳挠腮,不得其解,甚至有时也想过放弃。但后来我阅读了一些关于青少年教育的书籍,上面告诉我面对烦恼我们首先应该从思想上去正视它,所有的烦恼都是可以解决的,用逆向思维去面对烦恼,把烦恼想成一种正面的东西;然后找自己的好朋友或者父母去倾诉烦恼,科学研究表明倾诉烦恼之后将有80%人不会再被这个烦恼困扰;最后,我们应该加强体育锻炼或者找一个能集中注意力的.事情去做,让自己的思维不受烦恼束缚。这样做,目前的烦恼会很快的离我们远去甚至成为我们的动力。
池田大作在《女性箴言》中提到:“有过各种烦恼,才能体味到各种愉悦”,这也正是我们需要的正视烦恼的心态。我们只有用积极的,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烦恼,解决烦恼,而不是沉溺于烦恼,消沉于烦恼,我们才能在成长的路上勇敢前行,让成长的烦恼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也成为我们人生的快乐回忆。
2、关于教育随笔
小小创可贴,浓浓师幼情
一不小心,我的左手大拇指处划破了。一条口子虽长,但不深,星星点点地流着一点血。我毫不介意,拿纸巾擦了擦血,正打算继续给孩子们讲故事。
谁知道眼睛特别“亮”的杨杨竟然发现了:“姜老师,你的手流血啦!”声音虽然轻,但关心之情洋溢其中。在他的呼喊声中,孩子们都将目光转向了我的手指,并且纷纷嘟囔着:“姜老师流血了”、“真的流血了”、“我也看到了”……看到孩子们关切的眼神,我笑着说没事的,希望就此结束这件事。没想到,孩子们可不想就此罢手。
细心的朱朱说:“老师,你怎么不用创口贴啊?”
王芷欣紧跟着说:“姜老师,用了创口贴就不疼了。”
雯雯还指着自己手腕上的“伤疤”说:“我上次也弄开了,妈妈给我贴了创口贴。”
……
孩子们的生活经验还真不少,这时的我不得不佩服他们了:“老师没有带创可贴,就不贴了吧,没有关系的。”
“那我明天给你带个创口贴吧!”小朱朱真的很有爱心哦。
“我也给你带!”孩子们又七嘴八舌地抢着说了。
我感到心里一阵阵暖流涌起。“不用了,姜老师家里也有的,明天我自己就贴好了哦!”于是我又开始和孩子分享故事了。
第二天早晨我像往常一样在活动室门口接待孩子们。“姜老师,给你一个创可贴哦!”小朱朱递给我一个创口贴。说实话,我被感动了,原来他昨天不是随便说说的,原来小朱朱确实把这件如此小的事情放在了心上!
“姜老师,我也给你带了创口贴!”调皮的小宇竟然也有这份细心,他爷爷还跟我说:“昨晚一回家就说要带创口贴了!”原来小宇心里是有我的,可惜平时还因为他的调皮我老是生他的气,我不禁脸红了,有些后悔。
“姜老师,我帮你贴上吧!”天真可爱的杭杭拉着我的手,非要亲手贴上她带的创口贴。我蹲下来,头一次像一个孩子一样,享受着被人照顾的感觉,这是一种多么奇妙、甚至让人迷恋的感觉啊,而给我这种感觉的竟然是一个不满4岁的孩子!看着她认真的表情、细心却显笨拙的动作,我忍不住在她的头上亲了一下,多可爱的孩子啊!
……
一样的早晨,一样的孩子,不一样的是,今天的我竟然收到了十几张创口贴,十几张来自于孩子手里的创口贴。看着这一张张小小的创口贴,我有种流泪的冲动。这岂止是一张张小小的创口贴,我看到的是在这小小创口贴背后的浓浓深情,是孩子们对我的一种关心、一份关怀、一片爱意!
我最亲最爱的孩子们,衷心地祝愿你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3、守望散文随笔
记不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就注意到这个孤独的老人,和他身边的那条黄狗了。也许是来到这里的第一天,也许在很久很久以前。在这个遍地都是名狗的的城市里,这样的土狗都快绝迹了吧。对于我这样一个来自大山里的人,狗*不只是宠物,她象征着忠诚,象征着守护。而这些东西,是那些宠物学不来的。
在我生活的小区旁边,有一个很小很小的小山包,对于一个生活在大山里的人,我只能姑且称呼它为小山包。就是这样一个被繁华遗忘的角落,那一个人、那一条狗却衬显这她的伟岸。每次路过这里的时候,总会下意识的抬头望一望,看看那个摇曳着的破旧帐篷下面的老人和狗。
有时,我就会想,是什么原因让这个老人愿意独处在这样一片被遗忘的小山里,眼前就会不时的浮现各种各样的场景。也许,这里是他与爱人相识相恋的地方。她一定是一个美丽的像丁香一样的姑娘,撑着一把油纸伞走进了他的心房。在那些星光熠熠的晚上,山坡上的他们相互依偎、互诉衷肠,谈论着理想,畅想着远方。
为了他们的未来,男孩决然的背起了行囊,告别心爱的姑娘,一步一步的奔向了远方。时间是一把利剑,斩断了太多的希望。当他再次回到当初相恋的地方,她却走失了方向。于是,他选择了在山包上默默的守望,哪怕这里如此的贫瘠和荒凉。至少,在每一个酣睡的梦里,他们依然是年轻的模样。
又或者这是一个充满了爱与亲情的故事。在那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吃饱都会觉得是一种奢望。在这个一贫如洗的家庭,母亲无奈的选择了将哥哥送走。在即将离开这个家的前一天晚上,母亲在闪着微弱火光的灶台前,塞给了哥哥一枚煮熟的鸡蛋。那天晚上,兄弟俩像平常一样在山包上玩耍。哥哥拿着鸡蛋,放在鼻子前闻了又闻,最后还是给了骨瘦如柴的弟弟。看着弟弟满足的吃着香喷喷的鸡蛋,哥哥吞了吞口水。年少的弟弟,一遍遍的问着明天还有没有。哥哥背过身,默默的点头,有的,以后会天天有的。弟弟笑的如此开心,却来不及看看那哥哥眼中早已泛满泪光。
走了,哥哥终于走了,去了年少的弟弟走一辈子都走不到的地方。此后的山包上,再也没有了往常的嬉闹和欢笑。留下的只是那个瘦小的男孩,不停的张望着远方。
我的冥想还在继续,但属于老人的也许并不是如此。那其中苦涩的等待与守望,却一定圆的是老人心中一个个甜美的梦。曾经很多次想要走进老人,去聆听他的故事,却始终没有迈出这一步。因为,在这样的冥想中,我发现自己的梦早已一点点的被这喧哗闹市蚕食殆尽。自己的那一份清静都无法守望,无法坚守,那又何苦去亵渎呢。
在这个浮躁而又功利的年代,有多少人记得自己的梦想,又有多少人愿意去守望呢。也许,我们也只有到了迟暮之年,方能醒悟,有些东西值得守望,也需要我们一直守望,哪怕脚下充满荒凉。
4、关于教育随笔
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
“刘老师!王雨霏抢我积木,我不要和她一起玩。”“刘老师,王雨霏又抢我的玩具了。”一早上盈盈的告状声此起彼伏。很快,我就走向她们,了解争吵的情况,我先问了告状的孩子盈盈:“你们怎么了?”她皱着眉头苦恼着说:“她抢我的积木。”而一旁的霏霏也不甘示弱:“她先抢我的。”
此时,我拿起她们手中争吵的玩具问着其他的孩子:“这些玩具是谁的呀?”“幼儿园的。”盈盈说道,“我们不能抢的。”
“盈盈真懂事,这些玩具是我们幼儿园的,我们应该一起玩。抢玩具的小朋友不是个礼貌的孩子哦。你们看,琴琴和晓彤她们玩的真不错,她们在一起玩跳蹦蹦的游戏呢!盈盈先看了看我,然后看了看菲菲。然后我问盈盈:“应该怎么办呀?”她低着头不情愿的说了句:“那一起玩吧。”“我们一起玩吧。”霏霏接受了这个建议。
之后,教室暂时没有争吵,大家互相一起玩了起来。
盈盈是一位以自我为中心意识很强的孩子。妈妈在外打工,很少回来。爸爸也经常忙于工作,所以家里的爷爷奶奶非常宠爱她,总是顺着她的意思满足她的各种需求。有的时候,稍有不满意,她还对奶奶发脾气。在幼儿园里,她在玩区角游戏时常常会与同伴抢玩具。然而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最初对外界事物的认识,都是从自我出发,所以都是以自己为中心去认识她所接触的外界事物。因而,她们经常会出现“争抢玩具”这样的情况。
为了让孩子更快地融入到同伴中去,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首先,我及时与她的家长沟通,把她的这些情况告诉了他的奶奶,通过家园共育,孩子在慢慢改善。
同时,我们也利用各种机会教育孩子养成谦让的美德。如通过讲故事、儿歌等形式让孩子学会玩具要大家一起玩,如果都要玩时,应该交换玩或轮换玩。
其次,在一日活动中,我们也尽可能的提供幼儿一切锻炼的机会。比如:组织一次玩具总动员的活动,幼儿各自带来了自己的一些玩具,让幼儿学会和其他孩子交换玩等,让幼儿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学会谦让和分享。
5、关于教育随笔
在开展小班的美术活动“给柳树姐姐梳头发”前,为了能更好地让孩子们对所画内容有具体的认识和了解,我们特意带孩子们到小区里摸摸柳树柔软的枝条,看看柳树翠绿的颜色,感受柳条随风摆动的样子,观察柳条生长的方向……孩子们对这次观察活动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他们一直都在和同伴交流、分享,有的孩子甚至一直都在哼唱歌曲《嘀哩嘀哩》。
回到活动室后,我先让孩子们回忆了刚才的情景,请他们讲述观察到的柳树(柳条的生长方向、颜色、随风摆动的样子)。然后,我们为每个孩子准备了棉棒和颜料,让孩子们凭借生活经验和现场观察着手在纸上画柳树。
我在孩子之间**着,还不时地给一些手部动作不协调的孩子作个别指导。可是就在我自认为这将是一次成功的美术活动的时候,我发现小睿在用棉棒画了几根柳条后,将两根棉棒一同放进颜料盒蘸上颜料在纸上涂画,又画了几根柳条后,她似乎觉得不过瘾,于是将棉棒丢在一边,索兴把*进颜料盒里蘸了蘸……看到这里,我便向小睿走过去,她正专注于自己的创作,没有注意到我的到来,我也没有惊动她,只是站在她后面静静地看着她用手指在整张画纸上涂抹着。等她发现我在看她时,她已经将整个画面涂抹出了一片“春意盎然”。看着她滴着绿色颜料的手和得意的眼神,看着满纸“张扬”的绿色,我略显无奈地问她:“小睿,今天我们要给春天的柳树姐姐梳理她被风吹乱的头发,可是你的柳树姐姐的头发……”
我的话还没有讲完,小睿抬起头,很沉着地对我说:“我画的是一大片柳树姐姐,这里面有许多柳树姐姐,看不清楚有多少头发!”说完,她又低头继续在画面没有涂匀的地方进行了填补。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9ppc.cn/articles/3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