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小桥和他的哥儿们》读后感
我是《戴小桥和他的哥儿们》这本书的忠实读者,从这本书中,我感受到了什么是快乐。
戴小桥有五个够哥儿们的哥儿们:汪小中、林晓琪、马儿帅、曹迪民、杜家严。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也随着戴小桥,在同一时间,改变了心情:他高兴时我也高兴;他闷闷不乐时我也闷闷不乐;他的心情糟糕透顶时我的心情也糟糕透顶 …… ,我更赞美作者那么幽默的语言,生动地把戴小桥等几个艺术人物,描写得栩栩如生;赞美作者以孩子的眼光去看身边的事和物,去看整个世界,才会把《戴小桥和他的哥儿们》这本书写得这么有趣,让人看了还想看,永远都看不腻。原来我认为大人都只会写一些我们看不懂的书,即使我们看了也会觉得很泛味、枯燥,现在我知道了:原来这位作者和杨红樱阿姨一样,是我们的“知心朋友”,能把我们这些孩子的心声写出来,让我们觉得生活中处处充满着快乐!!!
在这本书中,我觉得“戴小桥”、“戴豆豆”、“林晓琪”这几个名字最具有创意,最具有幽默感。“戴小桥”这个名字,戴小桥的同学喜欢叫他“大香蕉”;“戴豆豆”(这是戴小桥爸爸的名字)这个名字,戴豆豆的同学和同事喜欢叫他“大土豆”;“林晓琪”这个名字,林晓琪的同学喜欢叫他“林小气”。这些外号勾起了大人们一些童年的乐趣!
其实,我们生活中有许多快乐的事情,只要我们去发现、去寻找,你就会发现生活其乐无穷。
爸爸从书店里买了三本书。他笑眯眯地对我说:“你一定会喜欢这三本书的,保准你笑得合不扰嘴。”我半信半疑,便随手拿来一本《戴小桥和他的哥儿们》看了起来。果真,这本书实在是太有趣了,不到一天,我就把它看完了。
戴小桥和我一样,刚刚上学,可是他和他的伙伴们在学校里又哭又笑,又吵又闹,没事儿就疯狂地踢足球 ,踢得书包也丢了,其实是背错书包了。他们还说踢足球就能抓出一个足球特务,一张小纸条就可以玩出一个大游戏。你说有趣不有趣。让我讲一个书中的小故事给大家笑笑吧。下课时,戴小桥的林晓琪玩疯了,忘记解小便了。上课时他们只好憋着。同桌的杜家严说:“喂,你的腿为什么抖呀?”戴小桥说:“我腿抖,管你什么事?”说着还踢了杜家严一脚。其实他小便实在憋不住了,又怕举手请示老师,只好抖脚。正在他着急时,林晓琪哇地哭了起来,说“我的小便解在裤子上了。”这下戴小桥得救了,他连忙自告奋勇地帮林晓琪拿裤子。没等老师同意,飞似地跑了出去。你们说,他会跑去哪里?哈哈,当然是厕所啦!
书中这些有趣的事,还有很多很多。你想笑吗?那么就赶紧去看《戴小桥和他的哥儿们》。
有这么一群小孩,都刚刚上学,没有一个女孩,全是男孩。
如果你读过《戴小桥和他的哥们儿》,那么你肯定知道这些小孩是怎样的,他们现在全变成了马,还能一口咬掉牛尾巴,他们还能写一个很棒很棒的检查。在这些故事里,我最感兴趣的就是《永远的星期五》、《我们全是马》、《写检查》这三篇。
永远的星期五
汪小中、“我”、林家严和林晓琪去看电影,因为汪小中一时疏忽,没把几月几日看进去,他们白白等了两个小时,他还提意玩抓人,结果回家被妈妈训了一顿。
我们全是马
他们这几天变成了马,到处横冲直撞,弄得学校里不得安宁,他们的胆子越来越大,还敢骑马跑进吴老师的办公室里去。被毛小弟骂了。
写检查
今天他们在踢足球,汪小中飞起一脚,把球踢到了花园的栏杆上,被校长陈老师看见了,她要他们写一份检查,他们写了检查给了陈老师,差点把陈老师气死。
这是一群小孩,都刚上学,他们只要在一道,()就会又奔又跑,又吵又闹,又哭又笑。
书包玩丢了其实是背错了,下课忘记小便了上课就尿裤子上了,一张很小的纸条他们也可以玩一个很大的游戏。毛小弟把以前的故事讲给他们听,他们和他成了哥儿们不可分离。
我读了《戴小桥和他的哥儿们》我的感想是要看清楚通知上面的日期和几月几日,要文静,现在我就不文静,打打闹闹,还老是玩男孩子玩的东西。我以后一定要改掉这个毛病,还要听老师的话,不要经常闯祸。
拓展阅读
1、关于《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读后感的作文400字
印浩天
我觉得这是一本非常有趣的书。要不是学校推荐我还读不上这么有趣的书。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一个小城市的申请。这个小城市每年都要选取一个市长。因为这些市民互相都认识,所以每次都由市民来选。今年市民们听说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事所以在选举当中有人提出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来当市长。经过一番讨论,他们决定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就当今年的市长。可是,市长只能有一个,怎么办呢?他们进行了投票、顶头等方法。可结果都很不理想。最后市民们决定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都当市长。他们俩当上市长后就发生很多有趣的是事比如说遥控厕所、吃苹果处罚等等。结果有一天大头儿子要打针了,大头儿子心想:我现在是市长,不能哭!打完针后,大头儿子提出要建哈哈笑医院。建好后市长办公室的电话时不时地响起。市民们都以为医院变成了动画城。两个市长把实事告诉市民们。
大家才知道这件事。办公室又传来一段电话声,而这次市民都说哈哈笑医院真好!转眼间,一年就过去了。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也该走了。市民们为了纪念,他们就建了一座市长雕像。
《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这部动画片大家应该都看过吧。我很喜欢这部动画片,在书店看到有这本书,我马上请求妈妈给我买了一本。书很厚,虽然书里面没有彩图,可是故事很精彩,我非常喜欢。
书里有一篇故事《最开心的节日》,主要是讲的是父子俩在“六一”儿童节买玩具和抽幸运娃娃的趣事。儿童节前一天,大头儿子看中了一个玩具,由于太贵,爸爸不给买。大头儿子很伤心,后来他们看电影中了一千元奖金,爸爸答应把奖金全部用来给大头儿子买玩具。大头儿子在买玩具时,发现有很多小朋友由于各种原因都得不到自己喜欢的玩具。大头儿子很有爱心,他拿出自己的奖金给很多小朋友买了玩具,最后发现剩下的钱不*自己喜欢的玩具,正当他伤心的时候,被玩具店的老板看到了,老板知道大头儿子是个好孩子,就决定搞一个“幸运娃娃”抽奖活动,如果被抽到就会免费得到自己喜欢的玩具,但条件只有一个就是要玩具店的小朋友投票选举产生。大头儿子帮助了大家,所以大家都选他,大头儿子终于得到了自己喜欢的玩具。他开心地笑了!
我从这个故事知道了一个道理:当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应该尽力地去帮助别人,这样我们也会得到别人的帮助,自己也会得到快乐!
今天我又读了一本书,叫《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这里面主要讲了:大头儿子、是个活泼可爱的大头的小孩,小头爸爸、是个给予大头儿子的是想象力的满足和对他一颗童心,围裙妈妈是一个三口之家,他们是中国现代家庭教育典型的缩影。这是一个普通而又平凡的家庭,但它所具有的特质是任何一个家庭都不具备的,因为它是由强烈的现在性与浓郁的幻想性所构成的。
《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这本书特别好看,不仅是因为故事情节丰富多彩、趣味横生,而且还通过描写我们平常生活中发生的点点滴滴,说出了很多有教育意义的道理。
看了这个故事之后,我突然想亲自感受一下盲童们走路的感觉,就蒙上自己的眼睛走路,只见眼前漆黑一片,看不见任何东西,完全辨别不了方向,心里感到非常紧张和恐惧,深深地体会到了盲童们见不到光明的那种悲惨,觉得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对盲童们的帮助真是太大了。通过这个故事,我觉得应该向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学习,学习他们助人为乐的精神,看到别人有困难时,要想办法来帮助别人,这样幸福和快乐才能永远与我们在一起。
《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作者是著名作家郑春华。她写过很多很有趣的故事。
一天,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收到了一个小城市的邀请,他们两个人当了这个小城市的市长。他们解决了很多生活上的问题。
我最喜欢的是的《爸爸保姆》和《跳跳篮球队》这两个小故事。《爸爸保姆》讲的是:一天一个叫皮皮的小朋友打电话向大头儿子投诉,说他爸爸不是个好爸爸。皮皮爸爸不觉得他做错了什么,所以大头儿子罚皮皮爸爸给猴子做保姆,调皮的猴子让皮皮爸爸吃了不少苦头,这会皮皮爸爸是真心要做个好爸爸了;《跳跳篮球队》讲的是:城市里有一支篮球队,每次比赛都输。大头儿子让他们的队员每人连吃十包跳跳糖,结果他们队员一个比一个跳的高,不用像以前那样,只用跳起来把球就投进去了,另外一个队的教练急的把假发都拽下来了,结果你肯定知道啦,大头儿子的队伍大胜。
看完这本书,我觉得如果我遇到了问题,也会学他们,动脑筋来解决。如果是别人遇到难题,我也会想办法来帮助他们。
假期,经常给女儿读《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我非常喜欢脑袋大大、聪明可爱的大头儿子,也喜欢那个平易近人、花样百出的小头爸爸,至于那个温柔、爱美的围裙妈妈就更不用说了。
在我们中国,听话是好孩子首要的标志,不然家长是很没面子的。但小头爸爸不是这样,他允许孩子像他一样,可以异想天开,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奇思妙想,并且,为了验证大头儿子的想法,他们闹出了一个又一个笑话。在这里,父母不再是板着脸地训斥,而是孩子的好朋友。这是一个民主的家庭。
同时,这也是一个快乐的家庭。每天,家里都充满着欢笑。这种笑有多方面的,有玩的高兴时的欢笑,有帮助别人时的满足的微笑,有成长过程中兴奋的大笑。总之这又是一个快乐的家庭。
我真希望我的家庭也是这样,我们和孩子是平等的好朋友,至少我会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2、《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读后感
生活中,最能使心弦轻轻扣动的,无非就是感动的事,但亲情的感恩却能使我们的心受到前所未有的满足,在我读完“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这两句话时,觉得这篇文章一定是非常感人和励志的,正是因为题目的吸引,所以我觉得这篇文章值得我看。
通过写英子小学毕业典礼那个特定的日子,回忆以往亲情给她带来的启发,和她的父亲对英子的严格要求和殷勤教诲,培养了她自立自强的性格来突出父亲对她的爱。
这篇文章在忧伤中弥漫着一股浓浓的诗意,令人感动,让人再三回味寻思,久久不能让我释怀,这也让我想到我爸爸对我的爱。
从我记事开始,我就知道爸爸对我的要求很严格,每次的考试成绩都是在他的教育理念下培养出来的。只要他一看见我,就一定会教育我几句,我大多数时候会觉得他很烦,可我的内心深知,他的啰嗦不是徒劳,是为了我的未来发展与前途。我认为,他表面上霸道,罗嗦,内心其实真心要求我好,我每一想到这儿,总认为我太对不起他了。
我与爸爸的感情,表面上,看似我们意见不合,实际上,我和爸爸是最亲密的,像大树和小草的关系,他们看似没有什么关联,但是,小草依偎在大树根下,大树保护着它,这不正是我和爸爸关系的写照吗?
记得小时候有一次,我还不会走路,爸爸含辛茹苦想办法让我学会走路。只见爸爸拿了一根稻草来拉着我走,一不小心,我跌倒了,鼻子上划破了一道口子。虽然,我爸爸很着急,但他却说:“进去洗洗,马上出来练走路。”听着爸爸那肯定的'语气,我只好憋着委屈,顺从的走进屋……妈妈后来告诉我,其实爸爸也是刀子嘴豆腐心,他只是想我快快成长。这件事我一直难以忘怀,直到今天,我的鼻子上的疤痕还在,但我不希望它消失,因为这里面既有爸爸的辛苦,也有我的努力,这是我岁月成长的见证。
即使世间万物发生了变化,可是,唯独亲情是不能变的,这么多的感动,是父亲带来的,但我能回报给他的,是以实际行动来感恩。如今我长大了,不再是小孩子了,我不应该仅是在父亲的付出中成长,而更应该是在我的感恩中成长。
学会对父亲感恩,让我们在感恩中成长!
3、大林和小林读后感作文200字200字作文
《大林的小林》是一本童话书,作者是张天翼爷爷,写的是大林和小林出生在一个穷人家里,他们的父母已经很老了,不久就去世了,他俩只好出去探险,结果遇到了一个人不像人,兽不像兽的怪物,大林向东逃跑了,小林向西逃跑了,小林最后被一个叫皮皮的狗绅士“捡”到了,皮皮就把他卖给了一个叫四四格的先生,小林从此就开始了打工的生活……
而大林呢,他做了一个叫扒哈的世界第一大富翁的儿子,他便什么也不用做。全叫他那二百个听差替他做……
最后,大林到了一个叫富翁岛的地方,那里只有钱,没有吃的,大林就饿*,而小林呢,他正在图书馆里看书呢!
我觉得:小林后的了真正的快乐,大林却没有,因为小林的收获是由他的劳动换来的,大林却是不劳而获,所以我们要想小林学习!
这本书讲了一对老夫妻生了两个小孩,大林和小林。他们的性格完全不同,大林一心想要当个有钱人,他觉得有钱人吃得好,穿得好,又不用干活。小林觉得一个人总要劳动,虽然爸爸妈妈是穷人,但他们都是好人!
最后,大林真的变成了一个有钱人,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但是他把自己名字改了,也忘记了弟弟小林。这说明他忘本了,心中只有钱。
在很多人眼里,钱是万能的,但是有很多东西是用钱也买不来的,如良心,正义,友情……人应该追求幸福生活,财富,但不能成为金钱的奴隶,也不能失去基本的劳动意愿和生存技能。
这本书写了大林和小林兄弟二人失散后,各自不同的人生经历。
大林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变成了一个自私自利的大富翁,小林则经历了各种苦难,成为一名自食其力的铁路工人。大林贪图安逸和享受生活,他忘了自己的身份,忘了自己的过去。迷失自己,连自己的亲弟弟也忘了。
小林和所有铁路工人为了救快要饿死的老百姓,不给予唧唧少爷开火车,被包包大人捉起来了,但是,好多人都抗议,包包大人只好把小林以及其他工人放出来了解。说明:真正的英雄还是劳动人民,而不是有钱人。
4、大头儿子小头爸爸读后感600字
《大头儿子小头爸爸》里面讲着是有一个儿子头很大,就像个大西瓜,而有个爸爸头很小,就像个小南瓜,人们亲昵为“小头爸爸,大头儿子”。大头儿子既聪明又可爱,他经常给爸爸出些好点子、好主意,小头爸爸既宽容又幽默而且可蔼和亲,他父子俩经常玩“大头”碰“小头”的游戏,就像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书中的好故事很多,其中有一个故事《一条香路》,讲的是:一天,围裙妈妈买完菜回家的路上,熟人都赞她胸前戴着的白兰花香,她回到家后,与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玩捉迷藏,大头儿子通过闻花的香味捉住了妈妈。几天后,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外出,看见许多盲童拄着棍子或要靠大人搀扶走路,他们就想到了靠闻花香辨方向的办法帮助盲童。他们不但去买了能四季开花、发出香味的树种在盲童的门前,还教会了盲童用鼻子闻香味的办法认路。盲童们学会了这个认路的方法后,再也不用靠拄着棍子或由大人搀扶着上学了,他们可以自己高高兴兴地去学校。
看了这个故事之后,我突然想亲自感受一下盲童们走路的感觉,就蒙上自己的眼睛走路,只见眼前漆黑一片,看不见任何东西,完全辨别不了方向,要不是妈妈在旁边指引和提醒,我一定会摔跤,碰得头破血流。我心里感到非常紧张和恐惧,从中体会到了盲童们见不到光明的那种悲惨,觉得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对盲童们的帮助真是太大了。
看完这本书后,我感慨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大头儿子小头爸爸》是一幅多么和谐的父子同乐图啊!我要向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学习,学习他们助人为乐的精神,看到别人有困难时,要想办法来帮助别人,这样幸福和快乐才能永远与我们在一起。
5、《慢下来和孩子享受小时光》读后感
小小的精致的书,看似平淡无常的生活中,充满了浓浓的母女情。作为母亲,我敬佩作者的细心、耐心与温柔。妈妈在和孩子共享的小时光中,既陪伴了孩子,也从孩子身上重温了童年,想起了很多遗忘的时光。孩子一天天长大,妈妈也在一天天成长,学会如何做一个好妈妈。妈妈引导孩子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孩子也教会妈妈用孩子的视角看世界。陪伴孩子看似简单,其实也不简单,真正的陪伴需要家长用心去体会孩子的心,需要家长慢下来,和孩子对话,读懂孩子。慢下来,其实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陪伴方式。很喜欢书中一句话:“哪怕就是这样静静地陪着她,这一刻,我是她全部的依靠,她不必反复确定我的存在,或者担心我又突然消失,只要妈妈在她身边,她就是安全的,幸福的。”
每一个孩子都是精灵的化身,他来到你的身旁,是为了让你能够有机会,享受一段柔软的时光。
《慢下来,和孩子享受小时光》,这本书,无论从封面、排版,还是从文字、插图来看,都是无可挑剔的。我很喜欢这样精致小巧的书籍。作者以自己独特的视角,记录下与女儿平日在一起时的点滴生活,看似平淡无奇,却处处透着温馨与幸福,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心就安静了下来,柔软了下来。
我用了两个下午的时间看完了这本小书,这两天天气极好,明媚的阳光透过玻璃照在书本上,一行行的小字仿佛随着光线也雀跃了起来,心情难得的明朗。不得不说,作者是个好妈妈,她一点一滴的记录着女儿成长的每一个瞬间,这样一记就是十多年。书中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优美的语言,作者像个普通的讲述者,她只是用最朴实的话语,将与女儿相处的细枝末节娓娓道来。而我就像个倾听者,听着听着,心中涌起难言的感动与温暖。
书的封面上有这样一句话:有些事你没陪孩子做过,也许永远都不会做了。我想是这样的。大人总觉得小孩子幼稚,小孩子做的事情更幼稚,可是我们忘了,我们都是从幼稚的小孩子一路走过来的。所以安朵眼中的妈妈,偶尔也会幼稚一下,自以为是一下。不过没关系,和孩子在一起,疯一下,闹一下,幼稚一下,无原则一下,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如果你是一位妈妈,如果你忘了你与孩子曾有过的一些小欢乐,如果你不记得曾与孩子经历过的一些小时光,那么,静下心来,去读一读这本书,或许从作者的脚步中,你能找到一些似曾相识的美好与感动。
y:洁yuanyuan
时光悠然而过,转眼间,大皓宝贝已经五岁啦。犹记得刚刚当妈的时候,自己的各种手忙脚乱,那时只是希望他快快长大,不用自己再费心费力,但那时的自己总是小心呵护着这个刚刚来到人世的天使,想着把自己的一切都给他。知道现在都会时时回想起宝贝小时候的光景,回想那时的美好与温馨。但自己不是一个能坚持的人,这些年来,虽偶有记录,记录的都不怎么全面,有时只要回想起一个细细的片段,都能让人会心一笑。而这次细读了《慢下来,和孩子享受小时光》,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那些细枝末节带来的柔软。
《慢下来,和孩子享受小时光》读后感(四):成长,仿佛一瞬间的事 错过的陪伴,不会重来
自从看到了《慢下来,和孩子享受小时光》题目就有一种欲望要认真的把她读透。我一直想能陪着孩子慢慢长大享受小时光。
孩子从呱呱落地到现在已经7周岁了,上小学了,这个期间内我一直是在想着给她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可是由于没有老人在身边,平时上班之余接送孩子上学,时间匆忙之间已经没有那种慢下来的小时光。每一件事情都是争分夺秒的完成。从早晨匆忙之间催促孩子起床开始,到夜晚11点钟躺下,感觉每一天都是像打仗一样在冲锋。孩子一点小事情不满意我都会发飙,全然没有一位温柔妈妈的样子。很想着和孩子慢慢的优雅的悠闲的感受人生。苦于不得其解。读了《慢下来,和孩子享受小时光》,发现其实和孩子的每一点滴过程中都可以慢慢的体会。
孩子很久以前一直是难以入睡,基本上躺下了要1-2个小时甚至很久才能睡着,而我总是会等她睡着才能入睡,因此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的睡眠,第二天精神状态很差,因此有时候孩子太晚入睡我甚至会打她。读了《慢下来,和孩子享受小时光》中让“孩子享受不睡时光一晚不睡又如何”片段,“这么晚了,快**去睡觉!”“我不想睡!为什么你们大人想什么时候睡就什么时候睡!我们小孩就必须要在规定时间**睡觉呢?”然后主人公辣妈觉得孩子说的有几分道理,认可了孩子一晚不睡又如何,结果小主人*朵经过了自己自由思绪带着甜蜜的微笑进入了梦乡。此文让我深有感触,自我反省了一下觉得孩子这个小毛病或许跟我总是逼她早睡有关系,心里有了睡眠抵触障碍。因此调整哄睡方法,现在孩子睡眠得到改善,每晚躺下十几分钟就睡着了。
文中“晚饭后下一盘棋”又讲到小主人公在下飞行棋的前阶段由于明显落后而过于急躁,妈妈告诉她“不到最后关头决不能轻易认输”,小主人公因此恢复自信,认真跟妈妈对抗飞行棋,结果胜出了。是的“谁不喜欢胜利的感觉,可胜利往往在意料之外。开始的开始,我们走好每一步。结束的结束,就交给时间和运气。”
文中主人公用日常发生的记录着的和孩子在一起的每一个时光,不错过任何刹那的美好。这些平常的零散记录其实就是我们把急躁的心思放一放缓一缓能跟孩子一起同步享受的一个美好时光。还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给孩子健康成长的轨迹。慢下来,和孩子享受小时光吧。
用两个小时读完了这本精致的小书,作者是一个充满爱、有创意又很有诗意的浪漫妈妈。此书中记录了长孩子一起快乐成长的点滴故事,书中配的插图很可爱。作者的文字读起来清新、温暖,每一个小故事都记载是女儿和妈妈快乐的生活,从书中能看到孩子一点点地成长,母亲也在陪伴中渐渐成熟。书中人物立体、鲜活。仿佛看到一个漂亮、聪明、活泼的小女孩在纸间一点点长大,长发飘飘,越行越远,只余欢快的笑声在耳边。书中的一个个温馨小故事,体现出作者对孩子的教育方法、相处模式,挺多都值得家长们借鉴。我的女儿8岁了,看了此书,也发觉孩子正在渐渐长大,多希望时光走得慢些,多些美好的亲子时光。与其感叹,不如珍惜吧!
慢下来,和孩子享受小时光——这是一本书的标题,短短几个字,我想这也是作者想给初为父母的年轻人的一个建议!
在这本书里记录了作者和女儿的点点滴滴,其实这些故事在我们每一个家庭里应该或多或少的都有发生类似的小故事。在看着书上的文字时,会被她们的故事感动,也跟着一起笑,觉得孩子的视角和想法太有趣,太好笑了。
一边读,我一边在想,我有没有像作者那样呢?家有一儿,现在三岁多了,喜欢吃糖、巧克力;喜欢在沙发上蹦来蹦去,刚刚收拾整齐的沙发一会儿就会被他弄得凌乱不堪;喜欢听我讲故事,有时会特定故事主题,让我按照这个内容讲;喜欢看熊出没、海绵宝宝、猪猪侠;喜欢躺在我的肚子上或者脚丫丫放在我的肚子上睡觉;喜欢主动跟别人打招呼,喜欢跟大人聊天,两三个月的时候就主动找人说话……
在写上面的文字时,才发现原来他有这么多喜欢的事情呢!小孩子的世界就是如此简单,就像他自己说的,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而我,也非常享受他的这种简单,现在的世界太复杂,不想让孩子过早的接触这个复杂的世界。
我也应该像作者那样,记录下他的每一刻,令人感动的举动,让人啼笑皆非的话语,每一刻他都在成长,都在变化,过了这个时间就再也不会说这样的话了,做这样的事情了。
我也应该慢下脚步,听听他内心的声音,问问他想干什么,想要什么,更不是过多的要求他什么。经常会因为自己心情不好,而将这种不好的情绪转嫁到他的身上,或者他一些让人生气的举动,而没有问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有时他这个行为其实就是想要大人高兴,或者为大人做点事情而已。
这几天因为家中有事且孩子有些发烧咳嗽,我上周四、五请假没有上班,这周把有薪假休了,一直都是我们两个人在家,从来没有和他单独在一起这么长时间,没有像平时那样总是跟我撒娇,赖几,两个人有商有量地讨论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吃什么饭,看什么电视,乖得很呢!可能跟季节有关,小家伙这几天起来的晚,早上不得不叫醒他起来去幼儿园,给他穿衣服,吃了点水果(昨晚睡觉时要吃苹果未如愿),看了2分钟电视,然后跟我去了幼儿园,一路上也没有哭闹,还跟路上的行人打招呼,到了园里,乖乖的穿罩衣,搬椅子,主动跟我拜拜,老老实实地坐在椅子上等老师带着大家去吃早餐。我从来没有经历过这个过程,还偷偷的看了两眼,他完全没有舍不得,倒是我心里舍不得了。
感谢作者的这本书,和孩子静静地在一起,慢下匆忙的脚步,蹲下身静静聆听他们的声音,记录他们的每一刻,真是件幸福的事情。
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而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从一言一行中潜移默化、言传身教。所以,与孩子享爱小时光,是对孩子最重要的教育方式。正如本书中安朵在与父母相处中学会爱与关心、独立与坚强、真诚与珍惜,在探寻与发现中快乐成长。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孩子已经8岁了,在这几年中离开孩子的时间少之又少,一直把他带在自己身边,走哪带哪。不希望他像有的孩子成为留守儿童,所以在有了他之后,我和老公选择了留在老公家乡的找份工作(远嫁)。只是希望能够有多点时间陪伴孩子成长,尽可能的少错过他的每个第一次。
前段时间,因为娘家有点事,我自己一个人回了老家。本想带着孩子一起,但他是上学就让他留在家里,刚好又碰上老公出差。我想孩子这么大了,自己应该可以的,何况有爷爷奶奶的陪伴。当我准备走的时候,外面下着大雪,儿子说:“妈妈,我送你上车吧”,我:“外面太冷,你在家吧”,儿子:“不,我一定要送你”,我:“好吧”。在路上我告诉他,爸妈不在家,要听爷爷奶奶的话,放学先写完作业然后再做其他的事情。妈妈到了后会打电话,晚上可以视频,他一直点头。我看到他眼中带着泪花,心里同时也很难受,如果老公在家也许孩子不会这样。我坐上车之后,爷爷又打电话说孩子一边吃饭一边哭说想妈妈了,我简单的安慰了几句,并让老公也给孩子打了电话。
到了的第一天视频时,孩子好像好一点了,不哭了,过了四、五天后,老公出差回家了,晚上跟孩子视频,孩子又止不住的哭,让我早点回去想妈妈了,看着我也忍不住流泪。问孩子想要的什么,我回去带给他,他说:我什么都不需要,我只要妈妈回来陪伴我。
所以给他孩子什么,都不如父母的陪伴,爱孩子就多陪陪孩子,让他感觉到父母的对他的爱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上心灵的关爱,陪他一起成长。
《慢下来,和孩子享受小时光》这本书用极简洁、清新的文字带给我们最温暖的陪伴,世上很多事情都可以再来,惟有时间不可能倒流,终有一天,孩子会长大离开我们,让我珍惜每分每秒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并且享受这美好的时光。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9ppc.cn/articles/3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