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长征散文
岁月像叶子,从发芽到飘落,从新绿到斑驳,经历过无数次风雨的洗礼,经历过无数次的分分离离。有些记忆难免褪色,但也有的至今仍鲜活于脑海。我们的童年时代便是人生中不能忘怀的绿色岁月。
刚入学时,我们只顾了学习,每日重复着追分逐名的文字游戏。“丢沙包”、“跳皮筋”、“踢毽子”、“打纸牌”,这些枯燥的游戏,逐渐不能束缚我们翩翩欲飞的灵魂。于是,我们五个女生便开始了绿色童年中的“红色长征”。
一 偷瓜记
我们小学读了六年,换过三个村子。三年级的时候,去了临村商庄。也许是处于这种来回奔波路上的无聊,我们平生第一次做了“贼”。
村外,我们必经之路的旁边有一块地种了菜瓜。这种瓜,成熟之后才会有一种淡淡的甜味。记不清是响应了谁的号召,几只小手伸向了尚未成熟的瓜蛋一子。我啊,可没敢摘,但又怕其他姐妹笑我胆小,情急之下,我捡了一个别人摘下又丢弃的,放在兜起的裙子里。裙子里兜着中午妈妈炒熟,准备去磨炒面的麦粒、玉米粒,最重要的是那三分钱。几个姐妹争先恐后的选大个的瓜时,听到一声猛喝。我们顿时慌了手脚,四处逃窜。玉米地,大豆地,谷子地,我们穿梭而行,最终的集合地点定为桥头。当我们集合在商庄村外的桥头时,几个姐妹仍有收获,而我,裙子里空空如也。一个下午的零食都没有了,尤其心疼我准备用来买拔糖的那三分钱。三分钱买的拔糖,可以吃到晚上睡觉前。
老师正准备上课,瓜地的主人顺迹追到了学校,气急败坏的在老师面前指责了我们。大概意思是,瓜还没熟,摘了糟践,如果熟了,可以来吃。然后是老师的严厉批评,言下之意,大抵如此。我感觉自己的脸烧得厉害,把头垂的很低,恨不得塞一进桌斗里,藏起来。
这次的做“贼”经历,至今想起,胆战心惊。
二 告状记
三年级一年我们换了三个老师。第一个是个女老师,姓吴。
吴老师适时正谈恋爱。有一次她男朋友来找她,给她带了一台“燕舞”牌录音机。办公室与教室仅有一墙之隔,吴老师和她男朋友在小小的办公室里,把录音机的声音放到最大。他们是想遮盖住什么,那时的我们不清楚。但也有个简单的想法,就是他们肯定在说悄悄话。吴老师总是让我们上自习,总是忘了时间,不给我们下课。有时候,我们实在快尿裤子了,不得不出来,自行解决。有的同学见到吴老师正和她男朋友相拥而舞,或是其他亲密接触。看到的同学回来,便发现新大一陆似的和我们汇报。 录音机是用干电池的,有八节吧。电池没电了,吴老师竟然叫我们摊钱。那个时代,一分钱就是我们的命一根子。
忍无可忍!也是天赐良机。偶一日,我们准备上学的时候,在村口遇到了一个老师。听说,爱农学校去了位大校长。经过商议,我们决定扭转路线,直接奔爱农。我们见到了那位胖胖的大校长,大校长坐在一个马扎上,屁一股深深陷入马扎。我们五个轮番哭诉吴老师的三大罪状。一,总上自习;二,**笙歌;三,剥夺我们的财产。
状告吴老师这一壮举,取得了我们意想不到的成效。第二天,学校迎接我们的,便是另一张陌生的面孔。
三 夜路行记
五年级的时候,我们又转移阵地到了爱农。我们也就开始了上夜校。
有一天晚上上课前,几个同学在教室门口外码上了一溜砖。老师被绊了一个跤,先是命令我们起立。然后,他手举一个笤帚疙瘩指着我们说:“把手伸出来,我看谁的手上有土,就是谁码的砖。”当时我的心里像揣了小鹿,怦怦乱跳。我没码,但我差点被绊倒时,摸了摸砖,手上也有土。还好,由于惧怕那个因为揍人,没了一毛一的笤帚疙瘩,几个同学没用挨揍就承认了。我躲过了一劫。
每天晚上我们都上两个小时的课,因为是晚上,没处玩,中间也不下课。两个小时,我们总好像要被憋出尾巴。好容易熬到放学,调皮又在我们心头滋生。
那时一般的农户没有院墙,我们走的那条胡同,间间隔隔就有好几户。电视需要架在高高的杆子上的天线来接收信号。看到主人一家兴致勃勃的看电视。我们互相对视,心照不宣的走到电视杆前用手转动。屋子里的电视屏幕雪花片片,嗡嗡作响。主人一个台一个台的找,都一样。最后找不到频道的主人推门而出。我们一哄而散。接下来,便是第二家,第三家,无一家幸免。
一样的动作,一样的效果,一样的谩骂。坑坑洼洼中,跌跌撞撞,滚滚爬爬。
我们哈哈大笑,幸灾乐祸的笑声在高高的夜空回旋。
四 说鬼记
上夜校时发生的事比较多,比如前面提过的给人家转电视天线,还有在铝壶里煮鸡蛋,“啪”的一声过后,成了鸡蛋汤;骑在炉子上烤棉裤,棉裤被引燃;冬季被老师骑着车手举木棍赶着长跑;冬天砸个冰窟窿钓鱼,最为传奇的一次,是夜校说鬼。
一天晚上没电,我们点着蜡。那是总停电,我们都有备存。一人桌角一颗白蜡,白蜡的光比红蜡的亮。老师说出去有点事,告诫我们不许说话。后来也许是时间太久了,有的同学熬不住了,说起话来。在烛影摇曳的夜里说什么最恐怖?当然是说鬼了。我们姐妹中有两个参与并策划了这次“说鬼记”。班上年龄最大,个子最高的男生被吓得嚎啕大哭,眼泪成双成对的落下。
老师回来了,知晓了事情的原委后,给了夜里他们犯错误以来最大的“奖赏”,往几里外的水站跑一圈再回来。我庆幸自己没参与,同时也为他们担心。这么远的夜路啊,肯定又累又怕。
第二天,街上盛传着一首打油诗“黑夜我们说鬼魂,吓得同学丢一了魂。哭爹喊娘非告状,老师罚我们跑一趟。”
悠哉,悠悠哉!
五 摘枣记
我们的童年时代没什么零食。一宠一孩子的家长会做一种“嘎巴”,把面和红糖和在一起,擀成薄片,切成小块,在锅里烘干,烤脆。我们的家长中没有一个会这个手艺。我们除了用一分、二分钱买几块糖疙瘩,就是搭伴找食儿吃。榆钱、野桃、野杏、最值得回味的是酸枣的味道。
酸枣长在堤坡上,那片生长酸枣的堤坡离学校很远。我们早早的吃了午饭,十一路大步行军。她说这的好,我说那的好,摘出哪颗酸枣都免不了被刺划,被刺扎。兜里,袋里辛辛苦苦的装满了,我却被马蜂蛰了脖子,有的说,抹点大葱里面那种黏黏呼一呼的东西就可以好。我们又四处找大葱,终于找到后,抹了,一样,只是弄的脖子周围黏黏一糊糊,再加上汗液,心痛欲碎。疼痛难耐,不得不回。走到村边,看到几棵挂满大红枣的树。那种枣,两头尖,中间鼓,老人称之为“棱枣”。有同学吃过,又脆又甜。看看满载的酸枣,再看看满树的“棱枣”,我们垂涎欲滴,既来之,则摘之。
紧赶慢赶,我们迟到了近一节课。看到老师黑乎乎的脸,我们就知道在劫难逃了。凯旋而归的我们霎时变成了斗败的蟋蟀,不寒而栗。战利品全部充公。
最惨的是我,一起写检查的时候,我大着个脖子。
叶子渐渐纹理清晰,慢慢长大的过程中,我们也改变了那些红色长征中心照不宣的“恶习”。走上了一条宽广的大路,放眼望去,只有满目的绿色。
拓展阅读
1、红领巾伴我成长——我与红领巾的故事征文作文
2008年10月,我读小学一年级,就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老师说,戴上红领巾,就表示我成为了少年先锋队的一员。我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做好。
看到我戴着鲜艳的红领巾,家里人也都很高兴。爷爷奶奶眼睛笑眯成了一条缝,说我有出息。爸爸也称赞我,说这是老师对我们的培养,是*和国家对我们的关心。爸爸还说,戴着红领巾,应该更懂事,更讲文明礼貌了。
加入少先队后,我每天都系着红领巾上学。坐车时,看到老人就让座,看到老师就说:老师好。老师就冲我点头微笑。爸爸说,我加入少先队,除了更懂事,更讲文明礼貌,还应该更加努力读书,这样才对得起培养我的老师和关心我们成长的*和国家。所以我要好好读书。
爷爷奶奶隔一两天就要给我洗一洗红领巾,为了换洗方便,爸爸又陪我到学校附近的商店买了一条同样鲜艳的红领巾,放进我的书包。一年过去,我的书包里已经有了三条红领巾了。第一条是我老师发给我们的,现在都洗得有点旧了。但爸爸说应该保存着,作为纪念。后来的两条一条是爸爸帮我买的,一条是爷爷陪我上学时帮我买的。
说起爷爷买红领巾的事,是因为上小学一年级的有一次冬天,因为头天晚上看喜欢的电视,就睡得太迟,第二天起来迟,匆匆忙忙的穿衣戴帽、洗脸刷牙、吃饭上学,就忘记了戴红领巾。我知道学校门口有专门检查我们红领巾的同学,我怕不戴红领巾就进不去了,所以急得要哭了。送我到校门口的爷爷发现后,就再帮我买了一条,并告诫我以后做任何事情都要事先准备好,不要临时抱佛脚,特别是晚上不能睡太迟。
通过爷爷给我买红领巾这件事,我知道做事情,要学会自我约束,看电视不能太迟,第二天上学时要留下准备的时间,因为匆匆忙忙就容易丢失东西。
现在,红领巾陪着我上二年级了。前不久,老师告诉我,我的作文《我希望——》获得了金华市作文比赛二等奖,这对我来说是个很大的荣誉,这不仅是我自己努力学习的结果,也是老师辛勤教育的结果。戴着红领巾,我会更懂事,学习更努力,更听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老师的话。
2、《屋顶上的男孩》宋长征散文赏析
我常把自己生活的地方定义为老河滩,一条弯弯的小河,一座小小的村庄,村庄里生活着一群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人。我的全部的自由來自于这里,也可以说我的全部的生命来自于这里。
所谓老河滩,是因为从小就听说黄河曾经从这里流过,携带大量的泥沙,形成一片不算丰腴、也不算太过瘠薄的黄土地。我曾在深翻的泥土里捡拾到一枚螺壳,放在耳边,若风吹过,浩荡的河水流过,先民耕耘的场景像一帧帧泛*胶片。我自信孤独是存在的,只不过当年不懂,坐在落叶的黄昏下,思与想呈现出一幅空旷的图景。
我去上学的地方,需要沿着村后的池塘边行走——我喜欢这样的行走,在逼仄的拐角处抓住一株细细的小树。秋蝉在悲鸣,池塘里偶有鱼儿跃出水面,我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滑落在池塘里。教室破旧,泥台子,泥板凳,老师在门前的空地上使用自制的日晷,纸板的圆心上插一根小木棍,时间就有了刻度。
说不上好学,但我无疑是一个听话的孩子,能按时完成作业,也会在完成作业之后帮助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放羊,羊们在河滩上吃草,我会专注于我的孤独之中。仰躺在草地上,看行色匆匆的云走过田野的上空。我在想云之上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是否也有一座村庄,是否也有一个孤独的少年生活在某处。看蚂蚁在草丛里穿行,拖一粒重重的草籽,一阵风吹来却不翼而飞,打乱了所有的计划。蚂蚁是否也会陷入对人生的怀疑,还是在短暂的慌乱之后重新开始搜寻被风吹散的粮食?
这是我最初的认知,对于时间、对于生命产生的某些想法。但更多的时候,我仍然是一个人在田野上奔跑而忽略了方向。我不知道明天是否会更好,也不知道村庄深处那座破旧的院落会有怎样的改变。
十七岁那年我辍学,躺在一张棕绳编织的床上。这床陪伴了我十几年,腿也老了,床身变短,我异想天开,想要靠一支笔支撑起以后的生活。——也仅仅只是梦想,从后来的四处漂泊来看,如果没有一个稍微安定的生活,所有的梦想也只是空谈。
我在经历一个失败者的青春,或者说我从十七岁就换了一副成人的皮囊在世间行走。渤海湾的一艘渔船上,风大浪急,出海,归港,在人声嘈杂、鱼腥弥漫中看打工的兄弟们上岸。岸上是另一个世界,喝酒找女人,然后醉醺醺上船跌入思乡的梦里。大石桥采石场,四处弥漫着呛人的灰尘,安徽的、河南的、山东的、很多人带着年幼的孩子在采石场、石灰厂劳动……我在经历一个全新的世界,我在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地带,我的另一个我从皮囊里抽身出来站在时间的某处看着。他的孤独无人能解。
或许是宿命,当生活逐渐安定下来,那些远去的事物开始复活。“孤独一点,在你缺少一切的时节,你就会发现原来还有个你自己(沈从文语)。”原来一切事物并没改变,原来流去的只是时间。
我花去了青春,却认识了孤独的面孔——多年来我的脑子里总有这样一种意象:淡蓝色的星空,一枚枚闪烁的星辰如棋子般排布在夜空,像一盘下不完的棋。有人乘风而来,有人乘风而去,而星空的迷局始终不曾改变。在老河滩上觅食的鸡们,此时静卧在一片森森的树荫里。多少年了,它们不曾改变自己的作息表,以星空为依靠,以茂盛的树荫为家园,等待黎明用一声嘹亮的啼鸣撕开夜幕。一爿老屋,湛蓝色的老瓦,像一片片时光之羽,一个神情忧郁的男孩坐在屋顶上,听月光簌簌落下。
他看见了自己的一生。他看见月光下的家园,在时间的流水中飘荡而来,又飘荡而去。
里尔克对物的虔诚看守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物于是成了里尔克信念的基石与生命的家园。那么我的家园呢?我在寻找。.当我面对一件老旧的器物时,我会想起那些流逝的光阴,在光影中活动着的人。那人是父亲,是母亲,是祖祖辈辈生活在老河滩上的乡民。他们借助物来完成自己对生命与生存的理解,物也会借助人之手完成自己的使命与宿命。
我在物里醒来,此时的物是故乡的风物。月光流泻,我像世间所有的婴孩那样睁开双眼,或者是老祖母的臂弯,或者是一只摇荡的摇篮,有人在轻轻唱,那歌谣唱了千年万年仍如流水般轻柔、温暖。但我不可能知道,多年以后,那个在物中苏醒的孩子执拗折返,企图描绘那些缥缈的音符,企图重新沐浴在一片安然的月光下,睁大双眼,哪怕忽略任何一丝风吹草动。
我穿行在草木间,麦子是青的,梧桐花是一串串的紫粉色。镇街是嘈杂的,打烧饼的小贩一大清早就把烤炉支起、点燃,揉面,溜切花边,然后用手背把烧饼贴在炉壁上。只需要等待,木炭火光明灭,芝麻香、麦面香瞬间流溢。这或许就是一个支点,木炭、麦面、芝麻,用另外一种方式告诉我人在草木间。
我的书写在夜色中进行,曾经有一段时间,故乡的草木如春天般浩荡而来,在纸上排布成阵。
我在物里生长,母亲等同于一个细致耐心的领路人,将我引至人生的十字路口。她给予我生命,不可能给予更多,剩下的事情,将会是我一个人孤独面对这个复杂的世界。我会想起灯光下的织布机,母亲坐在上面,像一艘小小的方舟承载一家人负重前行。我会想起父亲身披蓑衣站在田野上,夏雨滂沱,他依旧不紧不慢走过田塍,这是一个农人的自信,相信风雨过后会有一个好的收成。
我也这样想,转眼写作十年,我几乎记下乡间的所有事物,它们是真实存在的,与生活达成默契,与村庄相互依偎。我要做的,只不过是一闪身进入旧年的纹理,沿着时间生成的脉络,记下爱,记下暖,记下那些苦难的刻痕。
我也会在物里老去,当孤独再次袭来,我会有所庆幸——在缺少一切的时节,我真的发现还有个自己在乡间行走。那个屋顶上的男孩未曾改变,那淡蓝色的星空未曾改变。如同秋草,每个人都会在一个盛大的节日之后老去。田野上的亲人,他们在耕耘一生之后素衣素面告别生活多年的村庄,相约来生。
真的有来生么?一个人书写的过程即是对孤独画像的过程。此时的线条清隽,一条河、一座村落、一声嘹亮的鸡鸣、一片云走过的天空,组构成一个简洁的画面。来生已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在走过今生的田坎时终于看见自己孤独的身影,来来去去间,隐入乡土的纹理。
3、成长路上的阳光作文600字 成长路上的阳光600字征文
在成长的途中我感受了很多的爱,亲人的关心,老师的问候,朋友的帮助……这一份份沉甸甸的爱,伴我一步步长大,我感觉无比幸福,它让我感动,也让我拥有了一颗感恩的心。
亲人的爱:平常的一句话 当你们回想起亲人对你的爱时,也许是一桩桩轰轰烈烈的感人的事,而令我感动的恰恰是亲人的一句句平常的关心话语,可能我是一个感情比较细腻的女孩缘故吧!每天晚上,我的老爸无论是在家还是晚归,他都会来到我的床边,带着慈祥的微笑,在我的脸上亲一口,然后附在我的耳边悄悄地说:“宝贝,把被子盖好,千万别着凉喽!”、“晚安,睡个好觉,做个美梦。”
……一句句温馨的话让我震撼了好久好久,慢慢的,我带着甜蜜蜜的吻进入了梦乡。亲人关心的话语还有很多很多,有的同学也许嫌父母唠叨,那是因为你得到的爱太多太多。听爸爸说当我们长大离开父母时,才能体会那一句句平平常常的唠叨也是一种幸福。
老师的爱:一声关切地问候 《师生情》中讲学生关心老师的身体,而我却在生病的时候领略着老师对我的爱。一次我上课的时候肚子突然痛起来,头上流着豆大的冷汗,样子非常难堪。我旁边的同学便告诉了杨老师,杨老师走到我身边,俯下身子,摸摸我的额头,关切地问:
“感觉是不是很难受呀?要不要打电话,让家长来接你?”我的小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我回想起老师刚才说的那一句关切地问候,好比一剂良药,我顿时感觉浑身舒畅。是的,当身边的人感觉不舒服时,一声关切的问候有时会胜似一切。老师,是您的关心让我学会了关心别人。
朋友的爱:友情无价 我从小就有很多的好朋友,我们之间互相帮助,可友好了。记得在我二年级的时候,我被选中参加腰鼓队,常常第三节课缺课,所以老师布置的作业也无法抄,身在操场心在教室,训练时老走神,这时我的好朋友——何蕊,她主动帮助我抄作业,放学时,她还把我的书包带了下来,虽然我在训练场上下不来,但我用含着热泪的眼睛对她说了句无声的“谢谢。”同学的友情是无价的,生活中,谁没有需要帮助的时候,但只知索取而不知付出的人,会失去友情,更得不到帮助的。
我漫步在爱的海洋中,爱给我的成长增添了无限的光彩,我一定要用行动来感恩这些给予我爱的人。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ppc.cn/articles/34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