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容若诗词大全
《菩萨蛮》
催花未歇花奴鼓,酒醒已见残红舞。不忍覆余觞,临风泪数行。
粉香看欲别,空胜当时月。月也异当时,凄清照鬓丝。
《菩萨蛮》
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栾月。杨柳乍如丝,故园春尽时。
春归归不得,两桨松花隔。旧事逐寒朝,啼鹃恨未消。
《菩萨蛮》
晶帘一片伤心白,云鬟香雾成遥隔。无语问添衣,桐阴月已西。
西风鸣络纬,不许愁人睡。只是去年秋,如何泪欲流。
《清平乐》
风鬟雨鬓,偏是来无准。倦倚玉阑看月晕,容易语低香近。
软风吹过窗纱,心期便隔天涯。从此伤春伤别,黄昏只对梨花。
《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浣溪沙》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菩萨蛮》
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梦好莫催醒,
由他好处行。无端听画角,枕畔红冰薄。塞马一声嘶,残星拂大旗。
《采桑子》
凉生露气湘弦润,暗滴花梢,帘影谁摇,燕蹴丝上柳条。
舞鵾镜匣开频掩,檀粉慵调,朝泪如潮,昨夜香衾觉梦遥。
《采桑子》
白衣裳凭朱栏立,凉月〔走坐〕西,点鬓霜微,
岁晏知君归不归?残更目断传书雁,尺素还稀,一味相思,准拟相看似旧时。
《采桑子》
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一别如斯,落尽犁花月又西。
《采桑子》
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
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
《采桑子》
桃花羞作无情死,感激东风,吹落娇红,飞入窗间伴懊侬。
谁怜辛苦东阳瘦,也为春慵,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处浓。
《采桑子》
谢家庭院残更立,燕宿雕粱,月度银墙,不辨花丛那瓣香。
此情已自成追忆,零落鸳鸯,雨歇微凉,十一年前梦一场。
《酒泉子》
谢却荼蘼,一片月明如水。篆香消,尤未睡,早鸦啼。
嫩寒无赖罗衣薄,休傍阑干角。最愁人,灯欲落,雁还飞。
《浪淘沙》
红影湿幽窗,瘦尽春光,雨余花外却斜阳。谁见薄衫低髻子,还惹思量。
莫道不凄凉,早近持觞,暗思何事断人肠。曾是向他春梦里,瞥遇回廊。
《青衫湿》
近来无限伤心事,谁与话长更。从教分付,绿窗红泪,早雁初莺。
当时领略,自尽断送,总负多情。忽疑君到,漆灯风飐,痴数春星。
《南乡子 为忘妇题照》
泪咽更无声,止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
别语忒分明,午夜鹣鹣梦早醒。卿自早醒侬自梦,
更更,泣尽风前夜雨铃。
《清平乐 弹琴峡题壁》
泠泠彻夜,谁是知音者,如梦前朝何处也,一曲边愁难写。
极天关塞云中,人随雁落西风。唤取红巾翠袖,莫教泪洒英雄。
《菩萨蛮》
春云吹散湘帘雨,絮黏蝴蝶飞还住。人在玉楼中,楼高四面风。
柳烟丝一把,暝色笼鸳瓦。休近小阑干,夕阳无限山。
《菩萨蛮》
为春憔悴留春住,那禁半霎催归雨。深巷卖樱桃,
雨余红更娇。黄昏清泪阁,忍便花飘泊。消得一声莺,东风三月情。
《鹧鸪天》
背立盈盈故作羞,手挪梅蕊打肩头。欲将离恨寻郎说,待得郎归恨却休。
云澹澹,水悠悠,一声横笛锁空楼。何时共泛春溪月,断岸垂杨一叶舟。
《浪淘沙》
夜雨做成秋,恰上心头,教他珍重护风流。端的为谁添病也,更为谁羞。
密意未曾休,密愿难酬,珠帘四卷月当楼。暗忆欢期真似梦,梦也须留。
《临江仙 寒柳》
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疏疏一树五更寒。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
最是繁丝摇落后,转教人忆春山,湔裙梦断续应难。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蝶恋花》
又到绿杨曾折处,不语垂鞭,踏遍清秋路。衰草连天无意绪,雁声远向萧关去
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明日客程还几许,沾衣况是新寒雨。
《河传》
春浅,红怨,掩双环,微雨花间。画闲,无言暗将红泪弹,阑珊,香销轻梦还。
斜倚画屏思往事,皆不是,空作相思字。忆当时,垂柳丝,花枝,满庭蝴蝶儿。
《如梦令》
万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归梦隔狼河,又被河声搅碎。还睡,还睡,解道醒来无味。
《蝶恋花》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夕如环。夕夕都成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木兰词 拟古决绝词柬友》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金缕曲 赠梁汾》
德也狂生耳,偶然间、淄尘京国,乌衣门第。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不信道、遂成知己。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尽英雄泪,君不见,月如水。
共君此夜须沉醉,且由他、娥眉谣诼,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寻思起、从头翻悔,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然诺重,君须记。
拓展阅读
1、纳兰性德十大最美的经典古诗词句句催人泪下感人至深!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纳兰性德《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这一句就不用给大家细讲了,了解过纳兰性德的,都拜读过这首名作。这首名作也成了无数情侣分手的代言词。因为大家初见的时候,都很美好,把最美好的一面都展现给了对方。
而随着相处的时间越来越长,曾经最美好的也变得令人厌倦,因为看多了,也就变得寻常。再美的女子,如果天天见,也就变得很寻常。
如果隔三差五,或是一年两月才能见一次面。那梦里梦外估计都是她。所以说人生若如初见,多美好。
明月多情应笑我,笑我如今。 辜负春心,独自闲行独自吟。 近来怕说当时事,结遍兰襟。 月浅灯深,梦里云归何处寻?——纳兰性德《采桑子》
这首词让人能看到李清照的影子,因为李清照也是擅长写这种词的。词很婉约,且很丰富。真不知是明月多情,还是诗人自己多情,自己笑自己。
辜负春心是多数诗人经常感叹的,独自闲行独自吟。 亦是多数诗人之形象,亦是多数孤单寂寞人的形象。
每个人都有回忆,也都有怕再提起的不堪回忆,令人伤心的回忆。所以诗人感叹,即便是交遍了天下所有知心人,都怕说当时的事。淡淡的月光下,夜深,灯依旧不灭,梦里云归又是何处寻到她呢?
我是人间惆怅客, 知君何事泪纵横, 断肠声里忆平生。——纳兰性德《浣溪沙》
我亦是人间的孤独者啊,心里至今都空落落的,我当然能看出你是因何事而老泪纵横的,不过都是一些摧心肝断肠的事儿一辈子都忘不了而已。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纳兰性德《浣溪沙》
西风是最令人伤情的,而独自坐在西窗,那就更令人孤单寂寞了,谁又记得我这独自一人伤心的时候呢?看窗外黄叶满天飞都遮盖了我这小西窗。想起了那些往事就如同这残阳一样,到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喝点小酒生怕惊醒了春的浓睡意,还记得闺中我们赌记忆,一人问一人答,答这行话出自某书的第几页,答赢了就喝下这杯茶,那时我们玩的一时高兴,衣襟满带茶香。而那时的光影也不过时平常而已,可如今想起来,是多么令人想重温啊。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纳兰性德《画堂春》
一句天为谁春,点亮全诗。而这首诗词颇有李清照之风:“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字面大概意思是我的爱人长得很美是一代佳人,我和我的爱人本是成双成对青梅竹马的,可是现如今呢?却因为不在一起,分别两地而互相相思啊,怎么不叫人觉得神思茫然而销魂呢。我们如此的相爱,如此的想在一起,可最终为何分隔两地?这春天是为了谁来的
浮生如此,别多会少,不如莫遇。——纳兰容若《水龙吟-再送荪友南还》
我们生活在这样的浮云匆匆的世界里,分别两地的时候总是多,而聚会的时候少。早知道如此,何必当初又相遇呢?不如不相遇,便没有了别离。
回廊一寸相思地, 落月成孤倚。 背灯和月就花阴, 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纳兰性德《虞美人·银床淅沥青梧老》
回廊这个地方,虽然只有一寸儿地,却留下了曾经难忘回忆,如今故地重游,又再想起。可人去楼空,只留下了还是当年的落月孤单陪伴着此时此刻的我。我索性吹灭了灯火去陪月亮去追寻曾经的一些回忆,在花阴的地方,依稀记得十年前的那颗心是怎么样跳动的,如今好像和十年前一样再次跳动了。时光荏苒,岁月流逝,心依旧还是十年前的心,这些回忆依旧是十年前的回忆,就这地儿,依旧是十年前的一寸地,至今让人难以忘记。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纳兰容若《长相思》
走过了一段路程又一段路程,这山依旧连着山,水依旧连着水,而身最终只向是榆关那边的畔上走去,也很深,壮士们的帐火通明。
风吹了一夜,雪也下了一些,这些壮士们在嘈杂声中惊醒,睡不着,无不想起自己的家乡,而家乡没有这样的嘈杂声。 纳兰性德十大最美的经典古诗词之九:
一往情深深几许? 深山夕照深秋雨。——纳兰性德《蝶恋花 出塞》
像一往情深的深情到底有多深呢?就像夕阳深深照在深山里,就像深秋的秋雨一样深。
肠断月明红豆蔻,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纳兰性德《鬓云松令》
一轮明月照在红豆蔻上惹人想起了一些断肠伤心的往事,如今的月亮还是以前的月亮,可人还是当年的人吗?
2、纳兰《蝶恋花·又到绿杨曾折处》诗词赏析
又到绿杨曾折处。不语垂鞭,踏遍清秋路。衰草连天无意绪,雁声远向萧关去。
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明日客程还几许,沾衣况是新寒雨。
昨夜的行程,顷刻便从春天抵达了清秋。那匹叫作忧伤的汗血马,飞驰过一路的凄凉。山高水长,你们的海誓山盟,在未及告别的古道上,已经去意彷徨。
暗夜下,倚鞍小寐。梦中,一盏青灯下读伊人的红笺,却永远看不清她的相思。而窗外盛开着一树落寞的海棠,冷冷地看你在梦中哭泣。当天光唤醒遥远的前方,你依然是跃马扬鞭的旅人。
没有梦,没有今古,只有无尽的江山在脚下。而前路,只有驿站,你如何停住脚步?
又是一篇凄凉的塞上离愁别恨之作。
“又到绿杨曾折处”,词的起句,用一“又”字,说明他离家已经不止一次了。过去离家,在这里折柳赠别;今番远出,又在这里折柳临歧。旧景重现,倍添惆怅。这一句,“又”与“曾”互相呼应,恰切地表达出词人对不断行役的愁烦情绪。
“不语垂鞭,踏遍清秋路。”词人独自离去了,他默默不语,无力地垂着马鞭,闷闷不乐的神态宛然如现。很清楚,如果容若热衷于名利,当他又一次得亲銮驾时,大概会唱出“春风得意马蹄疾”“踏花归去马蹄香”之类的句子。但是,出于对仕途的厌倦,他含愁带恨地离开了京城,陪皇帝出发。而这种无聊无赖的情绪,又竟贯穿在踏遍清秋路的过程中。一路上,词人无精打采,怅然若丧,似乎是魂离躯壳。
“衰草连天无意绪”,承“清秋”而发。凉秋九月,塞外草衰,枯草连天,当是实景。但草的枯荣,是自然现象,这里说连衰草也无聊无味地伸到天边,单调索寞,这实际上是词人自己“无意绪”的反射。“无意绪”三字,是全诗之眼,整首词的描写都是围绕着这三个字展开。
放眼平芜,毫无意趣,抬头仰望,也是兴味索然。“雁声远向萧关去”,长空雁叫,远向萧关,它离开温暖的南方,这和征人步入穷荒一模一样。所以,听到雁声嘎然长鸣,添愁惹恨。
下阕。“不恨天涯行役苦”,说不恨,那不过是反语,因为从全篇的意味来看,恰恰是要表现天涯行役之恨。然而词人觉得,行役之苦毕竟是有限的,如果把它与虚度光阴之苦两相比较,那么行役之苦也不算甚。容若在一首调寄《金缕曲》的词里说过:“两鬓萧萧容易白,错把韶华虚度。”他认为经年蹭蹬于山程水驿,等闲间白了少年头,才是最堪痛心疾首之事。为了强调这一点,下面便跌出“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一句。西风,与清秋、衰草、雁声相联系。秋风起了,吹梦无踪,一瞬间便觉年华飞逝,使人有今昔云泥之叹。想到这里,词人感到这征戍的幽恨没完没了。最后两句,“明日客程还几许,沾衣况是新寒雨”。渐行渐远,道路迢递,到明日,离愁别绪又不知要添多少?何况寒雨绵绵,沾衣惹袖,这客途秋恨,比刚刚离京时一定更浓更深了。
整首词,从折柳开始,以寒雨收束,暗用《诗经·小雅·采薇》“杨柳依依,雨雪霏霏”之诗意,真切感人,实是词中上品。
3、2022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类题型答题模板归纳 万能套话大全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境、情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变式提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1、描绘诗中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语言力求优美)
2、概括氛围特点(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分析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答题套路: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 )的画面,营造了一种( )的氛围,从而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心情,心境)。
提问方式:有人这样认为,有人那样认为,你觉得呢?
变式提问:有人这样认为,你同意吗?请说出理由。
1、表述自己的观点(明确)
2、用原诗句证明此观点(具体) 答题套路 我认为( ),原因是( )(从原诗中找到理由并分条陈述)。
提问方式 :对两首诗或词进行内容与主题、法等方面的对比;也有与学过的课文诗句的对比。 变式提问:请说出两首诗词在某方面的相同点或不同点。
答题步骤: 1.找出相关的比较点(题眼) 2.对原诗中具体语句分别进行分析,分条做答。
设问方式: 1.这首诗歌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2.这首诗歌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 3.分析诗歌的语言特色?
解题方法:明特色(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整首诗的语言特色)、举例证(结合诗中语句、 内容及思想感情具体分析这种特色)、析情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语言特点:含蓄、幽默、风趣、直露、 洗练、沉郁、委婉、 平实、典雅、通俗、自然、清新、雄浑、 优美、质朴、华丽、准确传神、言简意丰、音韵和谐等。平实淳朴、含蓄委婉、清新雅致、形象生动、绚丽飘逸、婉约细腻、幽默讽刺、雄浑磅礴、豪迈奔放、沉郁顿挫、悲凉慷慨、英俊飒爽。
4、关于描写《辽宁省·旅顺万忠墓》古诗词赏析大全
万忠墓在辽宁旅顺口白玉山东麓,是甲午中日战争死难同胞埋骨之处。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十月二十四日,日军侵入旅顺,进行了历时3天3夜的大*,中国军民英勇搏斗,全城2万多人,除36人外,全部被杀。后来人们将死难者尸体收集于此,葬于白玉山下,一丘隆起,碑碣纪忠。墓周苍松翠柏,庄严肃穆。
海水一泓烟九点,壮哉此地实天险!
炮台屹立如虎阚,红衣大将威望俨。
下有洼地列巨舰,晴天雷轰夜电闪。
最高峰头纵远览,龙旗百丈迎风飐。
长城万里此为堑,鲸鹏相摩图一噉。
昂头侧睨可眈眈,伸手欲攫终不敢。
谓海可填山易撼,万鬼聚谋无此胆。
一朝瓦解成劫灰,闻道敌军蹈背来。
[作者] 黄遵宪,此诗写于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后第2年。诗人不直接写战争经过,也不用哀词,而是生动、逼真地描绘军港的险要,从而激起读者对旅顺失守感到悲痛,对清*无能感到愤慨。
[注释] ●一泓:水湾、水面。●烟九点:中国古代分为九州,因而用“烟九点”代指大陆。语本唐李贺《梦天》:“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虎阚(han,喊):虎发怒的样子。●红衣大将:指大炮。清太宗天聪五年(1631年)曾铸大炮,皇太极命名并镌刻“天祐助威大将军”于其上。●飐(zhan,展):鲸鱼和大鹏,比喻帝国主义国家。●噉(dan,淡):吃,吞并。●睨:斜视。●眈眈:垂目注视,虎视眈眈。●蹈背来: 指日军先占大连湾,断旅顺后路,然后进兵旅顺。
白玉山下白骨诉,碑碣矢记万忠墓。
风云激卷海天仇,魂逐飞涛哭甲午。
[作者] 王树远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ppc.cn/articles/45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