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儿童的诗句
1)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 胡令能《小儿垂钓》
2)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 胡令能《小儿垂钓》
3)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 杨万里《舟过安仁》
4)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 吕岩《牧童 》
5)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 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六》
6)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 元好问《京都元夕》
7) 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 杜甫《羌村三首•其三》
8)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 苏轼《守岁》
9) 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 —— 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10) 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 —— 贯休《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
11) 女儿年几十五六,窈窕无双颜如玉。 —— 萧衍《东飞伯劳歌》
12) 手携稚子夜归院,月冷空房不见人。 —— 白居易《为薛台悼亡》
13) 媪引浓妆女,儿扶烂醉翁。 —— 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
14) 陂中饥乌啄牛背,令我不得戏垅头。 —— 李涉《牧童词》
15) 儿女已在眼,眉目略不省。 —— 陈师道《示三子》
16) 少壮从戎马上飞,雪山童子未缁衣。 —— 刘商《赠头陀师》
17) 狎浪儿童,横江士女,笑指渔翁一叶轻。 —— 吴伟业《沁园春•观潮》
18) 雪中行师等儿戏,夜取蔡州藏袖底。 —— 惠洪《题李愬画像》
19) 去日儿童皆长大,昔年亲友半凋零。 —— 窦叔向《夏夜宿表兄话旧》
20) 好去不须频下泪,老僧相伴有烟霞。 —— 金地藏《送童子下山》
21) 识字粗堪供赋役,不须辛苦慕公卿。 —— 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22) 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 —— 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23) 半陂草多牛散行,白犊时向芦中鸣。 —— 李涉《牧童词》
24) 隔堤吹叶应同伴,还鼓长鞭三四声。 —— 李涉《牧童词》
25)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 蒋士铨《岁暮到家》
26) 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买。 —— 范成大《卖痴呆词》
27)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 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28)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 王维《渭川田家》
29)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 杜甫《小至》
30) 龙头舴艋吴儿竞。 —— 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31)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 —— 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四》
32)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 杨万里《桑茶坑道中》
拓展阅读
1、描写梅花的诗句优秀
1)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杂诗》
2) 山边幽谷水边村,曾被疏花断客魂。——《墨梅》
3) 风光人不觉,已着后园梅。——《应诏赋得除夜》
4)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忆梅》
5)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早梅》
6) 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临江仙》
7)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梅花》
8)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虞美人》
9) 应酬都不暇,一岭是梅花。——《岭梅》
10)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踏莎行》
11) 剩水残山无态度,被疏梅料理成风月。——《贺新郎》
12)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卜算子·咏梅》
13)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山园小梅》
14)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雪梅》
15)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墨梅
16) 野梅烧不尽,时见两三花。——《古戍》
17) 寒水一瓶春数枝,清香不减小溪时。——《瓶梅》
18) 年年芳信负红梅,江畔垂垂又欲开。——《红梅》
19) 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早梅》
20) 池边新栽七株梅,欲到花时点检来。——《新栽梅》
21) 一声羌管无人见,无数梅花落野桥。——《梅花》
22) 晓来一树如繁杏,开向孤村隔小桥。——《立春日赏红梅之作》
23) 姑射仙人冰雪肤,昔年伴我向西湖。——《忆梅》
24) 似将篆籀纵横笔,铁线圈成个个花。——《题画墨梅》
25) 霏微小雨初晴处,暗数青梅立树阴。——《春晚杂兴》
26) 竹篱巴外野梅香,带雪分来入醉乡。——《画梅》
27) 檐外双梅树,庭前昨夜风。不知何处笛,并起一声中。——《梅花落》
28) 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香闻流水处,影落野人家。——《早梅》
29)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山中雪后》
30) 小院栽梅一两行,画空疏影满衣裳。——《题梅花》
31) 雪后轻桡入翠微,花溪寒气上春衣。——《题唐解元小景》
32)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雪梅二首》
33) 几家门户重重闭,春色如何入得来?——《梅花》
34)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山园小梅》
35)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落梅》
36) 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红梅》
37)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雪梅其一》
38) 东风才有又西风,群木山中叶叶空。只有梅花吹不尽,依然新白抱新红。——《咏梅》
39)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卜算子》
40) 众芳摇落独鲜妍,占断风情向小园。——《梅花》
2、描写梅花的诗句优秀
陆游
闻道梅花圻晓风, 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 一树梅花一放翁。
幽谷何堪更北枝, 年年自分着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 正是层冰积雪时。
雪虐风号愈凛然, 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会飘荡去, 耻向东君更乞怜。
一春花信二十四,纵有此香无此格
花信:犹言花期。格:格调,指梅花的高尚风格。
花信:犹言花期。格:格调,指梅花的高尚风格。
宋·陆游《芳华楼赏梅》
花信二十四: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说》:始梅花,终楝花,凡二十四番花信风。详见《二十四番花信风》
【二十四番花信风】
中国节令用语,表现天气变化。凭据农历节气,每年从小寒到谷雨,共八气。每气十五天,一气又分三候,每五天一候,八气共是二十四候,每候应一种花信。它们次序是:
小寒: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
大寒: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描写梅花的古诗
立春:一候迎春,二候樱花,三候望春;
雨水: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
惊蛰:一候桃花,二候棣棠,三候蔷薇;
春分: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兰;
明朗: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楝花。
向来冰雪凝严地,力斡春回竟是谁
严地:冰冷的*。斡:挽回。
宋·陆游《落梅》
驿外断桥边,寥寂开无主,已是薄暮单独愁,更著风和雨
驿外:旅舍外面。无主,无人问。
宋·陆游《卜算了·咏梅》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宋·杜耒《寒夜》:“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问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3、描写梅花的诗句优秀
李商隐(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王十朋(宋)
桃李莫相妒,夭姿元不同。
犹余雪霜态,未肯十分红。
杜甫(唐)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
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
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
4、《山园小梅》
林和靖(北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黄金樽。
王维(唐)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
6、《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李商隐(唐)
匝路亭亭艳,非时袅袅香。
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
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
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陆游(南宋)
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会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
居简(宋)
莫恨丹青废画工,不须求异只须同。
玉容不及寒鸦色,故托缁尘异汉宫。
李公明(宋)
东风才有又西风,群木山中叶叶空。
只有梅花吹不尽,依然新白抱新红。
陆游(宋)
当年走马锦西城,曾为梅花醉似泥。
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
11、《咏早梅》
何逊
兔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梅。
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
枝横却月观,花绕凌风台。
朝洒长门泣,夕驻临邛杯。
应知早飘落,故逐上春来。
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杜甫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
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
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
刘克庄
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
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人去赴湘。
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
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
15、《江梅引忆江梅》
向子堙
天涯除馆忆江梅。几枝开?使南来。
还带余杭、春信到燕台。
准拟寒英聊慰远,隔山水,应销落,赴诉谁?
空恁遐想笑摘蕊。断回肠,思故里。漫弹绿绮。
引三弄、不觉魂飞。更听胡笳、哀怨泪沾衣。
乱插繁花须异日,待孤讽,怕东风,一夜吹。
16、《杂咏》
王维(唐)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心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
王维(唐)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
李商隐(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王十朋(宋)
桃李莫相妒,夭姿元不同。
犹余雪霜态,未肯十分红。
杜甫(唐)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
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
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
4、描写梅花的诗句优秀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注释】
1.凌寒:冒着严寒。
2.遥:远远的。
3.为:因为。
4.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5.知:知道
【翻译】
一:墙角有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开放。为什么远看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那是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二: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赏析】
这首诗通过写梅花,在严寒中怒放、洁白无瑕,赞美了梅花高贵的品德和顽强的生命力。
梅花,香色俱佳,独步早春,具有不畏严寒的坚强性格和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因而历来为诗人们所吟咏,所歌颂。在我国古代为数众多的咏梅诗中,王安石的《梅花》堪称一首饶有特色、脍炙人口的佳作。
这首咏梅诗吟咏的是早春之梅。全诗虽仅4句20字,却较为形象地刻画了早春梅花的神韵和香色。前两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写颇有寒意的早春时,万物皆未萌芽,唯独墙角数枝梅花迎寒绽开。这两句写梅花,不绘其形,而传其神。“墙角”二字点明地点;“独自开”与“数枝梅”相照应,传递了梅先天下春的信息;“凌寒”二字交代时间,突出了春梅于严寒中傲然怒放的性格特征。不过,这两句诗写梅花不畏严寒傲然怒放,并非首创。在此之前,已有别的诗加以描绘了。如南朝陈诗人谢燮的《早梅》诗:“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紧扣一个“早”字,用表现人的心理状态的“疑”与“畏”字写梅花,使之人格化,从而惟妙惟肖地反映了其傲霜斗雪迎春的高尚品格。
较之前两句,后两句“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写梅花的香色,则写得较为新颖别致。“遥知不是雪”,着眼于人们的视觉形象,含蓄地写梅花的纯净洁白。尽管这句诗否定了诗人于远处所看到的墙角凌寒独自绽开的数枝梅花是雪,但它实际上曲折地反映了梅白似雪的色彩。试想,假如这梅花不是白的,而是红的或是其他颜色,诗人会由此而联想到雪吗?正因为梅花似雪,唐代诗人张谓的《早梅》诗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以错把梅枝当作雪枝来反映白梅早发、皎洁似雪的特点,才给人以“错”而无误,“错”中见奇之感。
“遥知不是雪”这句诗,不仅含蓄地写梅花的纯净洁白,也间接地交代前两句中所写的迎寒怒放的“墙角数枝梅”实为诗人从远处隐隐约约中所见,且与诉诸人们嗅觉的下句“为有暗香来”一道写梅花的香色,诗句之间具有内在联系,显示出全诗结构的严谨。
诗人写梅香,没有借助任何形容词,亦未泼墨如云,大肆渲染,而是以“看似寻常最奇崛”(王安石语)的“遥知”这两句诗巧妙自然地出之。这两句诗之间具有因果关系。正因为有梅花的香气从远处袭来,才使诗人“遥知不是雪”。倘若梅花无香气,则诗人从远处隐隐约约看到的“墙角数枝梅”,是难免把它错当作雪枝的。以互为因果的两句诗写梅花,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与张谓的《早梅》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妙。当然,“遥知”两句诗也未必是实写诗人于远处闻到梅花的香色,从而得出是梅非雪的结论,而只是虚写,极言梅花的香气之浓。
如果说,这首《梅花》诗所吟咏的梅花,不仅让人领略到其凌寒怒放的神韵,而且给人留下它香色俱佳、别具一格的鲜明印象,那么,这首诗本身也就如同它所吟咏的梅花,令人赏心悦目,获得艺术美的享受。
古人吟唱梅花的诗中,有一首相当,那就是在作者之前,北宋诗人林逋的《山园小梅》。尤其是诗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更被赞为咏梅的绝唱。林逋这人一辈子不*,也不娶妻生子,一个人住在西湖畔孤山山坡上种梅养鹤,过着隐居的生活。所以他的咏梅诗,表现的不过是脱离社会现实自命清高的思想。作者此诗则不同,他巧妙地借用了林逋的诗句,却能推陈出新。你看他写的梅花,洁白如雪,长在墙角但毫不自卑,远远地散发着清香。诗人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作者在北宋极端复杂和艰难的局势下,积极*,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这首小诗意味深远,而语句又十分朴素自然,没有丝毫雕琢的痕迹。
5、描写梅花的诗句优秀
宋·萧德藻
湘妃危立冻蛟背,海月冷挂珊瑚枝。 丑怪惊人能妩媚,断魂只有晓寒知。
宋·张道洽
寒水一瓶春数枝,清香不减小溪时。 横斜竹底无人见,莫与微云淡月知。
苏东坡
年年芳信负红梅, 江畔垂垂又欲开。 珍重多情关伊令, 直和根拨送春来。
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 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新栽梅
白居易
池边新栽七株梅, 欲到花时点检来。 莫怕长洲桃李嫉, 今年好为使君开。
赵秉文
画师不作粉脂面, 却恐傍人嫌我直。 相逢莫道不相识, 夏馥从来琢玉人。
元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元 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元·王冕
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浇。 一声羌管无人见,无数梅花落野桥。
立春日赏红梅之作
元·元淮
昨夜东风转斗杓,陌头杨柳雪才消。 晓来一树如繁杏,开向孤村隔小桥。
应是化工嫌粉瘦,故将颜色助花娇。 青枝绿叶何须辨,万卉丛中夺锦标。
元·段克己
姑射仙人冰雪肤,昔年伴我向西湖。 别来几度春风换,标格而今似旧无。
西湖梅
元·冯子振
苏老堤边玉一林,六桥风月是知音。 任他桃李争欢赏,不为繁华易素心。
鸳鸯梅
元·冯子振
并蒂连技朵朵双,偏宜照影傍寒塘。 只愁画角惊吹散,片影分飞最可伤。
题画墨梅
元·陶宗仪
明月孤山处士家,湖光寒浸玉横斜。 似将篆籀纵横笔,铁线圈成个个花。
阳山道中
元·释善住
雨余春涧水争分,野雉双飞过古坟。 眼见人家住深坞,梅花绕屋不开门。
春晚杂兴
元·方回
芳草茸茸没屦深,清和天气润园林。 霏微小雨初晴处,暗数青梅立树阴。
冬词
元·郭钰
疏林晴旭散啼鸦,高阁朱帘 地遮。 为问王孙归也未?玉梅开到北枝花。
寄迹武塘赋之
明·夏完淳
逢花却忆故园梅,雪掩寒山径不开。 明月愁心两相似,一枝素影待人来。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ppc.cn/articles/47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