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判定复习课教案
教学目的:
2、理解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定义(区别于两点间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
3、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定理2及其推论、定理3和四个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并运用它们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4、在教学中渗透事物总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体验特殊--一般--特殊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难点:性质、判定定理的运用。
教学程序:
一、复习创情导入
边:对边平行(定义);对边相等(定理2);对角线互相平分(定理3)夹在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角:对角相等(定理1);邻角互补。
边:两组 对边平行(定义);两组对边相等(定理2);对角线互相平分(定理3);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定理4);两组对角分别相等(定理1)
二、授新
2、自学质疑:自学课本P79-82页,并提出疑难问题。
3、分组讨论:讨论自学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及学生提出问题。
拓展阅读
1、幼儿园大班主题优质课教案《农场里的悄悄话》及教学反思
大班音乐优质教案《在农场里》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音乐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体会音乐情节的变化,尝试用简单的表演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倾听音乐,听辨不同的音乐角色,感受乐曲中有趣的动物形象,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音乐优质《在农场里》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倾听音乐,听辨不同的音乐角色,感受乐曲中有趣的动物形象。
2、体会音乐情节的变化,尝试用简单的表演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
3、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CD播放器、鸭妈妈和小鸡的手偶、幼儿人手1套指偶、幕布台。
【活动过程】
一、音乐欣赏《农场里的临时妈妈》
1、讲述故事《农场里的临时妈妈》(手偶配合讲述故事前半段)。
引导语:农场里住着许多的动物朋友,他们之间经常发生一些有趣的事,今天,我就来讲一个发生在农场里的故事。听好了,我要开始讲了。农场里住着鸡妈妈和它的孩子,他们的邻居是鸭妈妈和他的孩子。有一天,鸡妈妈要出远门于是请鸭妈妈帮它照顾孩子们,鸭妈妈很热情的答应了。鸡妈妈走了,小鸡们和小鸭们一起玩。小鸭在河里游泳,小鸡们岸上看着他们可羡慕了因为小鸡不会游泳。这时鸭妈妈到池塘边来教孩子们回家,于是小鸭们上了岸和小鸡们摇摇摆摆回了家。到了家,鸭妈妈发现小鸡的数量不对少了一只。于是他就回到池塘边寻找,原来啊!有一只小鸡因为很羡慕小鸭游泳的本领正站在池塘边学者小鸭游来游去的动作呢!鸭妈妈大声叫小鸡回家,可是小鸡不愿回去。鸭妈妈大步大步走上前想把小鸡带回去,小鸡看见鸭妈妈来了它连忙向前跑,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我们一起来听听音乐.
师:谁听出来了?刚才老师讲过这段音乐讲的谁和谁的事?(可以提示故事里有谁?)
幼:鸭妈妈、小鸡
师:音乐里,哪里是鸭妈妈的声音?那里是小鸡的声音?你能听出来吗?我们来听音乐。(单放小鸡和鸭妈妈的音乐引出手型动作)听了音乐,猜猜看小鸡和鸭妈妈发生了什么事?
幼:小鸡在跑,鸭妈妈在后面追.
师:我们再来仔细听音乐,这次我要请出小鸡和鸭妈妈,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幼儿听音乐教师用手偶表演)音乐听完了,谁听出来了,音乐开始小鸡和鸭妈妈在干什么?
幼:小鸡在跑、鸭妈妈在后面追。
师:你们能不能学一下小鸡在跑,鸭妈妈在追这个动作。(放小鸡和鸭妈妈教师指导)表演的真好,老师跟你们学好吗?准备好了吗?小鸡呢!鸭妈妈呢!不过我有个要求哪里是小鸡在跑,哪里是鸭妈妈在追?请你们用动作大胆表现出来。(放音乐老师带领幼儿学动作在小鸡落水停下)
师:小鸡怎么了?
师:小鸡掉*里会发生什么事?接下来我们继续听音乐。
师:小鸡掉*它发生什么事?
幼:喊救命
师:喊救命时小鸡的声音会怎么样?
师:为什么这么大声?
幼:希望鸭妈妈来就它。
师:小鸡叫救命时声音是一直很大声吗?有没有变化?听听看。(放小鸡落水音乐)
师:小鸡叫救命时声音是一直很大声吗?一起来听听看,为什么声音会一会大,一会小呢?
幼:透不过气来。
师小结:音乐当中会告诉我们许多的讯息,小鸡的声音一会大一会小说明小鸡掉到水里透不过气来,它会被淹死吗?我们来一起听一听。(放谢谢你音乐)
师:小鸡被淹*吗?
幼:小鸡被就起来。
师:小鸡被救起会说什么?
幼:谢谢你。
师:我们听听音乐里小鸡是怎么对鸭妈妈说话的?仔细听听,(放最后的音乐)谁来学一学小鸡说话的节奏?小鸡的这个声音是什么意思?
师:故事讲完了,音乐也听完了,有趣吗?想不想再听一遍,我们请出小鸡和鸭妈妈跟着音乐一起来表演,小鸡准备好了!鸭妈妈准备好了?小朋友你们准备好了吗?(放整段音乐)
师:表演的怎么样?那有没有哪位小朋友想一起表演呢?
师:还有没有谁想来的?在正式表演之前,我们把小鸡和鸭妈妈的动作练一练,好吗?看看你们的小椅子底下有什么?(小鸡、鸭妈妈、幼儿左右手各带一个)
听音乐和老师一起表演,想不想表演给其他小朋友看呢?带上我们的小鸡和鸭妈妈到外面表演吧!
音乐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而音乐活动都能为幼儿提供发展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机会。在幼儿园中音乐创造能力培养方面的要求是“乐于参与即兴创造活动。”幼儿在创作过程中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是评价创作教学是否获得成效的主要依据。《在农场里》这节歌唱活动,其活动目标是在学习歌曲的基础上,结合歌曲内容,充分发挥想像力,编创的歌词,并结合歌词进行即兴动作表演。我改变以往的图谱,换成了生动的背景图,以及相应小动物的图片和节奏卡,让幼儿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地方,各种动物在这里悠然自得地生活,同时我将歌唱、体态律动、创编歌词等幼儿喜爱的活动融入《在农场里》。
本文扩展阅读:农场,指农业生产单位、生产组织或生产企业,以从事农业生产或畜牧养殖为主,经营各种农产品和畜牧产品,"大家种有机农场"。农场可以作为一个企业,由个人、家庭或社群所有和经营,或由联合体、公司所有和经营,农场的规模可以从数亩到成百上千公顷不等,在美洲,一个农场的规模大的可以大到几万公顷或几十万公顷。
2、幼儿园大班主题优质课教案《农场里的悄悄话》及教学反思
文档仅供参考
设计思路:
在我们的生活周围,音乐的美妙声音时时刻刻萦绕在我们的耳边,音乐,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音乐,使人的心情更舒畅。然而,随着二期课改的实施,我们忽然发现原本充满歌声的幼儿园似乎一下子远离了音乐,也许老师们和我有同感:主题活动下的音乐内容少了,主题活动下的音乐活动不知如何去把握了?在实践中,我大胆进行了尝试。近阶段我们正在进行的是《在农场里》的主题,农场里的动物是孩子们的兴趣点,如何将动物与我们的音乐活动结合在一起,是我们教师在把握孩子生成活动中的难点。正在这时,我发现了《悄悄话》这首歌曲,这首歌曲非常简单,又不失生动,给大家一种小巧玲珑的感觉。通过适当的改编,这首歌比较适合孩子的接受能力,加上语言节奏的多变,句尾的象声词的接唱,也给孩子提出一定的挑战,在此次活动中通过边唱边表演的形式,让孩子体验与同伴说悄悄话的乐趣。本次活动的重点是让孩子按** ** | * —|的节奏创编悄悄话的内容,并邀请同伴合作表演,进一步体验与同伴说悄悄话的乐趣。 由此,给我的感受和体会是:
1、主题背景下的音乐活动,也要关注幼儿的兴趣热点,并要在孩子一定生活经验的积累中开展起来才会更丰富、有趣。
2、主题背景下的音乐活动,教师对音乐本身的一些元素也要把握好,如节奏。但这不可能以一本正经的面孔出现,而应该是生动、形象的,直接的经验方式,“润物细无声”地出现,自然而然,孩子的动作和表情丰富了,音乐的节奏也融入了其中。
所以,我感到,孩子是通过感觉或感受来学习的,孩子是通过经验来学习的,只有把我的教育动机化作孩子的学习动机,把我的技能化作孩子游戏的技能,这样的教育才会有效。希望我们的老师能大胆、多尝试主题背景下的音乐活动,使音乐常伴孩子的身边,使孩子都有自己的一个音乐梦。
活动目标:
1、在了解动物习性的基础上,为熟悉的歌曲创编语言节奏。
2、与同伴合作表演,进一步体验与同伴说悄悄话的乐趣。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在农场里》、音乐磁带《母鸭带小鸭》
文档仅供参考
文档仅供参考
活动过程:
一、导入:律动《母鸭带小鸭》
1、师:小鸭子们!(幼儿答应),秋高气爽!鸭妈妈带你们一起去欣赏欣赏秋天的景色,呼吸呼吸新鲜空气吧!(好!)
2、教师带着幼儿一起做律动《母鸭带小鸭》
3、自由谈论:小鸭子们在干什么?
二、创编歌曲
1、复习歌曲《悄悄话》
师:瞧!有两只小鸭子,正在说悄悄话呢!在说什么呢?让我们用好听的声音告诉大家。
2、农场里还有一些小动物也正在说悄悄话呢?他们是谁呢?我们来猜一猜吧! (播放多媒体课件)
3、它们是谁呀?在说什么悄悄话?(幼儿自由讲述,结合动物习性等)
4、创编语言节奏(幼儿范讲,教师用语言节奏规范)
例----幼儿说:小羊在吃青草;师:对呀,吃吃嫩青草,吃吃嫩青草
5、其他幼儿和教师一起学学语言节奏
6、还有哪些小动物在说什么悄悄话?我们也来把它编到节奏里面去。
8、跟着音乐创编歌曲
9、师:刚才小动物说了那么多的悄悄话,现在就让我们把他们的悄悄话一起唱到歌里面去好不好?现在你们找一个好朋友,把小动物的悄悄话告诉大家。(幼儿合作表演)
三、结束:歌曲《朋友再见》
小动物们玩了一天了,也累了,我们和小动物们说再见吧!!!
文档仅供参考
文档仅供参考
秋游
活动目标:
1、 启发幼儿用绘画表现秋游的快乐情景。
2、 培养幼儿的想像力和组织画面的能力。
活动准备:
1、 录音机和《秋游》的磁带。
2、 《秋游》的一段录象。
3、 幼儿绘画工具:纸、记号笔、蜡笔等。
活动过程:
一、听录音边唱边走进活动室,激发幼儿兴趣。
1、 师:让我们唱着歌去郊游吧。(听音乐边唱边走进活动室)
2、 师:大家开心吗?唱着这首歌,你们会想到什么?
3、 师:哎,ⅹⅹ小朋友想起了去秋游。这次秋游我们到过哪些地方?
二、看秋游的一段录象,回忆秋游最开心的事。
1、 师:你们真了不起,还记得秋游的事情,可是我有点忘了,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像吧。看看秋游时什么事情让你最开心、最难忘?
2、 看完录象后提问:谁愿意告诉大家秋游时什么事情让你最开心、最难忘呢?(多请几位幼儿回答)
3、 教师小结:小朋友说得都很棒,怎样把秋游的快乐留下来呢?(画出来)对把它画出来和好朋友一起分享。刚才有小朋友说:“和好伙伴坐在汽车里有说有笑,看着外面的风景真开心,你就把它画下来;有的说在蠡湖*公园一边休息一边和好朋友分享食物很开心,你也把它画下来;还有的人说到桔子园里采桔子特别难忘,你就画下来。
三、提出作画要。
1、 秋游时让我开心的事情很多,今天只要把最开心、最难忘的一件事情画下来。
2、 我们先想一想画哪些人?画什么景色?该画在纸的哪里,想好了再画。
3、 比一比谁画得和别人不一样?
四、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文档仅供参考
文档仅供参考
1、 鼓励幼儿大胆想像,合理布局。
2、 帮助能力差的幼儿组织画面。
3、 引导先画好的幼儿轻轻走下去欣赏别人的作品,或画好的同伴之间互相讲讲自己的图画,鼓励大胆的幼儿走下去讲给客人老师听。
五、作品欣赏与讲评。
文档仅供参考
3、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梯形宝宝做游戏》及教学反思范文大全
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数字宝宝》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能将数字正、反排序,并仔细观察发现数字画中的数字,对遮挡的数字有好奇心,萌发在生活中探究数字作用的欲望,复习“0-9”数字,初步了解数字在生活中的意义,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数字宝宝》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对遮挡的数字有好奇心,萌发在生活中探究数字作用的欲望。
2、能将数字正、反排序,并仔细观察发现数字画中的数字。
3、复习“0-9”数字,初步了解数字在生活中的意义。
4、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5、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重、难点
重点:复习“0-9”数字,将其正、反排序,并发现数字画中的数字。
难点:初步了解数字在生活中的意义。
活动准备
幼儿经验准备:认识0-9的数字,初步了解排序
教师准备:PPT课件 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一)数字宝宝捉迷藏
1、PPT出示10个格子,请幼儿数出有多少格子。
2、每个格子中躲着一个“0-9”中不同的数字,请幼儿根据未被遮挡的部分猜出每个不同颜色格子中的数字宝宝,并说说怎么看出来的。
3、边猜边一起揭晓答案,最后找出哪个数字没出现,请幼儿说出来。
(二)数字宝宝排排队
1、请幼儿排列(提示两种方式“顺数”“倒数”)
0123456789
9876543210
2、分享教师展示的各种排列方式。
(1)分两横排排列:①第一排0 1 2 3 4第二排5 6 7 8 9
②第一排0 2 4 6 8第二排1 3 5 7 9
(2)顺时针 圆形
(3)三角形
(4)两竖列:左边从小到大,右边从大到小。
(三)结合生活中的数字,幼儿理解这些数字宝宝所表示的意义。
1、教师提问:你经常在哪里看到我们这些数字宝宝呢?
2、教师展示PPT中有数字的不同物体。(钱、日历、温度计、电话、奶瓶)
3、一起讨论每种物品的数字的意义和作用。(或数字告诉了我们什么)
(四)、数字宝宝的组合图形。
1、幼儿逐一观察每个由数字宝宝构成的图形,说一说画的是什么图形?有哪些数字组成?
2、最后挑战找出由“0-9”数字构成的魔术师的头像画(提示幼儿每个数字只用了一次,哪个数字没有用到?)
(五)活动延伸
教师总结活动并提出要求:
1、幼儿挑选自己喜欢的数字画,回家动手画一画。
2、幼儿到生活中再找一找还有哪些地方有数字。
通过前次的试教及组里的老师一起讨论、修改,最终确定了我这节课,而我把这节课放在了家长开放日的时候来上。从小朋友的总体表现来看,这节课还是比较成功的。
这节课的重点的是激发幼儿对数字的兴趣,通过猜一猜藏起来的数字,数字在生活中的应用及数字画等这些环节来完成目标。
在第一个猜数字的环节,孩子们的兴趣都非常浓厚,几乎所有的小朋友都能猜一些特别显眼的数字如0、8、7、4、1等,但数字5小朋友都把它猜成了是数字6,因为上面一部分是遮住没有出现的,所以这两个数字小朋友难免会猜错,但在小朋友说出原因后我没有及时地给予纠正,也没有将数字5和数字6进行比较,而是直接出示了答案,相信小朋友们也没有真正的弄清楚。
本文扩展阅读:人类最早用来计数的工具是手指和脚趾,但它们只能表示20以内的数字。当数目很多时,大多数的原始人就用小石子和豆粒来记数。渐渐地人们不满足粒为单位的记数,又发明了打绳结、刻画记数的方法,在兽皮、兽骨、树木、石头上刻画记数。中国古代是用木、竹或骨头制成的小棍来记数,称为算筹。这些记数方法和记数符号慢慢转变成了最早的数字符号(数码)。如今,世界各国都使用阿拉伯数字为标准数字。
4、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梯形宝宝做游戏》及教学反思范文大全
中班科学优秀教案《梯形宝宝做游戏》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能不受大小、颜色、摆放位置的干扰正确地辨认梯形,探索将各种图形拼剪成梯形,了解梯形的基本特征,认识直角梯形、等腰梯形等几种不同的梯形,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科学优秀《梯形宝宝做游戏》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了解梯形的基本特征,认识直角梯形、等腰梯形等几种不同的梯形。
2.能不受大小、颜色、摆放位置的干扰正确地辨认梯形,探索将各种图形拼剪成梯形。
3.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4.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活动准备:
1.各种正方形、长方形、梯形图形卡片若干,贴有图形标志的分类盒3个。
活动过程:
1.玩游戏“送图形宝宝回家”按照图形形状进行分类。出示图形卡片及分类盒,请幼儿根据标记,把图形放入相应的分类盒中,并一起进行验证。
2.播放教师资源,引导幼儿观察、了解梯形的基本特征。
问题:这个图形有几条边?几个角?这几条边是什么样子的?合在一起想什么?
总结:图形上面的边短,下面的边长,上下两边平平的,旁边两条边斜斜的,这个像滑梯的图形叫——梯形。
学习不受大小、颜色、摆放位置的干扰正确辨别梯形。
鼓励孩子跟梯形宝宝一起玩游戏,在许多图形中找到倒立的梯形宝宝、摔倒的梯形宝宝、躺下的梯形宝宝,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区分直角梯形和等腰梯形的不同,问题:这些图形宝宝有滑梯吗?有几个滑梯?这滑梯有什么不一样?
总结:直角梯形有一个滑梯,等腰梯形有两个一样的滑梯。
活动延伸:
打扮图形宝宝,帮它们穿上漂亮的衣服,鼓励幼儿说出梯形宝宝的样子。自由选择正方形或长方形的彩纸,用剪刀变成梯形,或者把梯形宝宝变成自己喜欢的图形。鼓励幼儿说出自己变图形的方法。
亲子课程:
寻找生活中梯形的物体,拍照或者画在A4纸上。
整节课的活动流程就是在孩子们已有的经验基础上,通过多种方法来来巩固幼儿对梯形的认识。从上课的效果来看,幼儿在复习梯形特征的时候,幼儿能很快说出梯形的特征,其实任何一节优秀的课,都离不开很多的教具,只有在教具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幼儿和教师之间才能有共同的语言,幼儿才能正真掌握知识,获得本领。教师会轻松的教,幼儿才能快乐的学习。
本文扩展阅读:梯形是指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平行的两边叫做梯形的底边,较长的一条底边叫下底,较短的一条底边叫上底。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ppc.cn/articles/50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