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垂钓 古诗

发布时间: 2025-08-14 09:11:03

小儿垂钓 古诗

作者:唐 胡令能

原文: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1、稚子:年龄小的孩子;

纶:钓鱼用的丝线;

3、莓:一种小草;

4、苔:苔藓植物;

5、借问:向人打听;

6、应:理睬;

7、遥:远远地;

诗文解释

一个蓬头小孩学着大人钓鱼。侧身坐在乱草青苔上,身影掩映在野草丛中。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连忙远远地招了招手。害怕惊动了鱼不敢答话。

简析

这是一首描写儿童生活情趣的诗作。

一、二句重在写形,三、四句重在传神。诗人对这垂钓小儿的形貌不加粉饰,直写山野孩子头发蓬乱的本来面目,使人觉得自然可爱与真实可信。“侧坐”带有随意坐下的意思。由此亦可想见小儿不拘形迹专注于钓鱼的情景。“草映身”,不仅是在为小儿画像,在结构上,也为下句的“路人借问”埋下伏笔。因为路人之向他打问,就因为看得见他。后两句中“遥招手”的主语还是小儿。他之所以要以动作来代替答话,是害怕把鱼惊散。他的动作是“遥招手”,说明他对路人的问话并非漠不关心。至于他在“招手”之后,又怎样向“路人”低声耳语,那是读者想象中的事 ,诗人再没有交代的必要,所以,在说明了“ 遥招手 ”的原因之后,诗作也就戛然而止。这首诗勾画小儿垂钓的神情动态活灵活现,富有生趣,堪称佳作!

拓展阅读

1、学生关于春节的作文素材:关于过年的


《癸已除夕偶成》(清)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凤城新年辞》(清)查慎行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

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

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

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

陪都歌舞迎佳节,遥视延安景物华。

《春节看花市》 林伯渠

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

束立盆栽成列队,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

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

1、元旦到,祝你上班偷偷傻笑,下班活蹦乱跳,嘴里哼着调,不知不觉跑调,早上叽哩呱啦乱叫,晚上唏哩呼噜睡觉,醒来一看吓一跳,枕边全是钞票。2、物价涨,工资降,何时才能奔康。工作累,时间长,没有时间把你想。...

春节到,祝福送,发条短信情更长;欢乐闹,快乐至,愿你开怀大声笑;无烦恼,无忧愁,好运时时把你绕;财源到,福运到,健康平安幸福好。猴年快乐哦!春节到,我扛着塞满快乐的麻袋,提着装满财富的篮子,赶着堆满好运的马车,踏着充满健康的...

今天是龙年的最后一天,家家户户喜气洋洋,贴对联,挂灯笼。 我们家也不例外,一大早奶奶和妈妈就在厨房里忙进忙出,爷爷和爸爸贴着对联,挂着灯笼。我拿着烟花在门口穿来穿去。

财神日不祝发财,好比春节不拜年。正月初五财神日到了,可以忘记自己的姓和名,不能忘记祝你发财啊。饺子像元宝,多吃饺运道好,愿你今年嫌个饱!昨天拜年早了点,明天拜年挤了点,后天拜年迟了点,现在拜年是正点,拜年啦,拜年啦!祝福您...

昨天是除夕,俗话说,就是已经过年喽!早上,天好象还没亮,朦胧一片,就听奶奶爷爷在那嘀咕,把我都吵醒了,被逼无奈,害的我不得不从温暖,舒服的被窝里爬出来,因为我只要一醒就再也不能入睡了,也不知道怎么有这个习惯,我哆哆嗦嗦的...

农历新年指中国及其他汉字文化圈地区的农历一月一日,传统上称为元旦(与中国现行的公历元旦不同)、首、正旦,现在一般称为新年、大年,口头上亦称为过年、度岁、庆新岁;是东亚许多国家和地区庆祝新年的主要节日。

每年的春节,是我兴的时候,今年也不例外。我早早准备好了一切,等待空中第一束焰火亮起。除夕之夜,我们一家人边吃晚饭边听与过年有关的歌曲,然后就坐在电视机前等待观看*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

2、学生如何学习词?

谢邀:1.分层次理解法,要记住一首,要先弄懂它的含义。2.抓住领头的字句法,背诵中常有这种情况,一些背熟悉的,往往在中间卡住。3.紧扣题,了解内容。围绕句,猜猜主题。4.反复诵读,悟出情。

词学习有什么好方法吗?我说有:手法引路,打开思路。

词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我国现代人、文学评论家何其芳曾说: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而且在精炼与和谐的程度上,特别是在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有别于散文的语言。

可见,词是文学作品中的精品。是黄金,是美玉,它是压缩了的散文,浓缩的艺术精品。我们的赏析词必须要掌握词的艺术手法。手法引路,打开思路。每一首词都有艺术手法,没有艺术手法的作品不叫艺术品。哪怕孩都会读的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看起来非常通俗易懂,犹如白开水,犹如大白话。其实这里头李白用了很多的艺术手法。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一个“疑是”,实际上用了比喻和想象。“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又运用了动作描写,或者说是细节描写,这里从“举头望明月”,到“低头思故乡”,又运用了联想的手法。由此可见,词没有手法,不称其为艺术品。

还有我们都熟悉的马志远的《天净沙?秋思》,一共二十八个字,艺术手法更是多种,“枯藤老树昏鸦,桥流水人家,道西风瘦马”,运用了细节描写,同是又运用了白描。“枯藤老树昏鸦”,“道西风瘦马”是以哀景抒哀情,“桥流水人家”又运用了以乐景抒哀情的手法。“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两句又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抒情手法。

其实词有了这些艺术手法,才称其为艺术精品。所以我们学习词的方法,首先要掌握艺术手法,艺术手法引路,才能打开学习的思路。那么艺术手法究竟有哪些呢?我编写了几个口诀,一个是修辞手法口诀,一个是描写手法口诀,一个是抒情手法口诀。你熟记了这些艺术手法,那么你才能赏析到位,才能学到词的精妙之处,感受到词的艺术之美。

所以说,手法引路,打开思路,是学习词的好方法。

附:三大手法口诀

手法引路,打开思路(三大手法)

(1)修辞手法歌(十九)

比拟排比夸借代

两反两问两对开(反复反语设问反问)

起兴引用拈通感

互文谐音双关来

(2)描写手法歌(二十)

想象联想烘象征

远近动静视嗅听

渲染衬托抑扬对(对写)

细节白描步步景

正面侧面主客观

点面虚实浪漫情

(浪漫主义手法、传奇特点

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答效果也用31+2)

(3)抒情手法歌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以乐景抒哀情·

以哀景抒哀情·以景结情)

托物言志

讽今

用典抒情

叙事抒情

哲理抒情(议论)

3、学生如何学习词?

谢谢邀请

我觉得孩子阅读背诵词,很好!

首先要给打架分享一个人,他就是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他老人家在台湾讲学的时候,就开始推崇孩子阅读。

经过一段时间的跟进,发现背诵词的孩子,记得汉字比较快,而且比较多。相比其他没有背诵词的孩子,他们董得更多。在这写作水平上也有所提升,语文从不及格,很快就转到优秀。

还有一点,研究数据发现,背诵一个汉字,脑部开发要比被一个英文字母高。也就是说,背诵词的孩子们,在学英语也很好。以前背英语单词很困难的还有,背诵词后再去记忆英语单词,没有任务难度。相反,背诵英语单词,到后来还跟不上背诵词的孩子的思维。

这些相关数据,都可以在网上寻找,然后进行对此。南老师的手稿,书籍都有记载。最后我比较认同南怀瑾老师,所以我也认同背诵词是一件好事!

谢邀。

学生学习词,适合从五言绝句开始,从唐宋词三百首开始背诵,可以不必知道词中所表达的意思或意境,接着可以在适合的意境和情境中让学生搜索背诵过的词来表达眼前的所见所闻,老师或家长再给予指点和纠正,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其中的韵律感,正所谓熟背唐宋词三百首,不会作也会吟了,这是初步的入门,接着再系统的学习一下《声律启蒙》,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这方面学会了就正式入门了,就可以模仿人的经典之作来自己写了,一是要注意词中的意境,言志,词表情。二是要注意押韵和平仄。这两点把握自然能写出一些不错的句了。

因为我本人就是这样学的,写可以说是作手拈来,而佳作却是阅历、见知、学识、人生感悟汇就了,就各人有各人的造化了。希望能帮到你。

4、描写童生活的

1、《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2、《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3、《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枝头花落末成阴。

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5、《舟过安仁》

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6、《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锄豆溪东,中正织鸡笼。

最喜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7、《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8、《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唐·贺知章

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9、《采桑子》

宋·黄庭坚

马湖来舞钗初赐,笳鼓声繁。

贤将开关。威竦西山八诏蛮。

南溪地逐名贤重,深锁群山。

燕喜公闲。一斛明珠两鬟。

10、《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11、《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2、《池上》

唐·白居易

娃撑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13、《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14、《朗月行》

唐·李白

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15、《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16、《闲居初夏午睡起》

宋·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童捉柳花。

5、学生如何学习词和蒙学经典?

题主的问题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学生怎么学习词;一个是学生怎么学习蒙学经典。下面我逐一解答。

一、学生为什么要学习词?学习词是学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这精神文华需要传承,这语言文字的表现力值得学习。

另外,在很多词中蕴含着人的道德准则和行为标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在思想品德方面受到良好的熏陶,起到潜移默化得运用。同时,也可以增加一个人的文化修养。

学生学习词大致分为几个步骤。

1.诵读

学生学习词,首先就要诵读,可以读准音,咬准字,关键读出节奏。既是识字的好渠道,也可以在声声诵读中感受词的韵律美,体会蕴藏着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背诵

学习词要能背诵,这是一种最好的积累。词是中华文化审美标准的集中体现,目前流传下来的词都是值得背诵的。

坚持背诵词,就会积累成一个庞大的知识库,说话时,作文时均会不由自主地用上,对品悟语言,提高语感,提高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作用不容忽视。同时,这也是语文考试的一项内容。

3.默写

学课本中,很多词是要求能够背诵和默写的。默写,是加深记忆,也是识字写字的渠道,再说,再词的学习中,本来就是有生字学习任务的。

除了生字,就是学过的字,能够正确地写出来,也是基本要求。再说,考试考到词的时候,光会背不会写也是不行。

4.理解

词精炼而充满美感,学习词,在背诵积累的基础上,要逐渐弄清楚每个字、每个句的意思,整首词的意思,再体会作者的感情,这有助于慢慢形成对词的鉴赏能力。

一些简单的词,在教孩子的时候,就不必详细讲解。比如《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等等,有的词,需要在背诵之前,进行意思的理解和疏通。

蒙学经典主要是指:识字类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训诫类的《语》、《弟子规》、《朱子家训》、《名贤集》和《论语》;韵语类的《千家》和《声律启蒙》,典故、知识类的《蒙求》、《龙文鞭影》和《幼学琼林》等。

这些经典集代经典文化、做人的道理、准则,为人处事方法之大成。而且韵律感很强,就像《弟子规》《三字经》三字一韵,读起来朗朗上口,易学易记。孩子还可以在学习中,认识很多字。

从学习语言和传承文化的角度来说,蒙学经典确实值得学习。对提高孩子的道德修养、文化修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都是大有好处的。

学习蒙学经典的方式很多,可以诵读、背诵、游戏、讲故事等等。熟读成诵,理解意思是基本要求,但是很多蒙学经典主要是在活动课或是课外学习,所以是否要求背诵,玩根据孩子得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开定,不要一概而论。

另外,在引导孩子学习蒙学知识时,家长和老师务必引导孩子从历史的角度去学习,不要生搬硬套,要辩证地看待问题。

结束语:词和蒙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象征,作为炎黄子孙,学习和传承是很有必要的。学习的方法比较多,大致要求就是能诵读、背诵、默写、理解、鉴赏。学生学好传统文化,可以大大提高语文综合素质。

学习好词和蒙学经典,有利于学生文学素养的积累,还能通过歌内容,帮助孩子了解代文人的人生经历,使他们能关注今文化的历史变迁。并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能力、特别是写作等方面有极大的影响。

第一,要培养诵读的兴趣,兴趣是人生最大的动力,特别是孩子,只有喜欢,才能从内心深处对经典诵读产生主动,让他们愉悦的进行经典诵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知识。还要善于聆听,哪怕是一个字、一句读好了都要给予表扬,从而树立信心,感受成功的喜悦,学生的兴趣就会越来越高。

第二,可以尝试词吟唱,化难为宜,比如《江南》乐府民歌,‘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配上了旋律,变成了歌曲,在音乐的陪伴下句句词欣然记在了脑海中。第三,培养良好的诵读的习惯,咬字清晰,流利有感情的读,读的多了句的语言、节奏、句式、格调自然而然浸润到内心深处,‘熟读唐三百首,不会做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意思。第四,培养学生对词的痴迷,有欣赏到喜欢再到专注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人必有痴,而后有成’——林语堂。最近华师一附中高二的学生,十六岁的刘天羽的一篇《七十华诞阅兵赋》火遍全网,行文气势滂沱,纷纷拍案叫绝,称赞不已,网友周先华说,‘战友养女今成凤,七十华诞叹春风,自后者追来时,泱泱华夏著风流’。rojed说:此文如海底珊瑚,瘦劲难名,沉深莫测,而精光万丈,力量万钧。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无昔人,后无来学。然此赋自当为今赋第一,不必为今人赋第一也。吾评此赋云:“一篇之内,句句皆奇,一句之中、字字皆奇。”亦有识者。全篇共628字,博论今,一气呵成。于字、于文、于情、于怀,哪是出自一个孩子之手,分明是‘雷惊天上人’天上的*挥毫泼墨;分明是‘步震地下魂’地下的圣转世神笔之作。且看如此才华横溢的刘天羽的背后,爸爸刘显文是空降兵,今年刚刚退伍,‘孩子从在部队大院长大,对军人感情很深,不一样的时代背景,不一样的机遇心境,但永远不变的,是初心使命,是军人本色,是国家情怀!’,‘阅兵’和‘使命’是父亲与女聊天的关键词。从受妈妈影响,特别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妈妈创作的词是她时候的读物。最大的业余兴趣就是和妈妈同学玩‘飞花令’,她的胎教是听词旋律与韵味,她成长的每时每刻都在词的熏陶中,都在军人的壮志豪情的感化中长大。孩子腹有书气自华,背后往往有一个胸藏文墨虚若谷的妈妈;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就像植物得之于土壤。正所谓每一个闪闪发光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位努力成就自己的母亲。母亲的性格、语言和行为,影响孩子一生的命运。美国教育家艾默生说:“孩子最终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主要取决于他从第一个教育者那里所接受的爱的质量、陪伴和榜样示范“。陪伴孩子一起诵读‘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温馨而美好!

点击查看更多小儿垂钓 古诗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ppc.cn/articles/53683.html

热门阅读

  1. 我是中国娃社会教案
  2. 成人教育的自我鉴定
  3. 201年七夕情人节浪漫祝福语精选
  4. 描写天气很好的句子
  5. 一日当家小学日记
  6. 《北京亮起来了》课文优秀教学设计
  7. 感恩节祝福语精选8条
  8. 最新军训心得体会例文
  9. 有关描写清明节的诗句50句
  10. 期中考试总结大会发言稿
  11. 细数年华岁月的经典签名
  12. 关于春节的作文500字
  13. 2016年元旦祝福语
  14. 201年温馨的早安祝福语大全
  15. 幼儿园《枣子》教案
  16. 家乡的春节作文范文800字
  17. 一大学生兼职的实践报告
  18. 洋葱头历险记小学生读后感范文
  19. 初中同学录祝福语精选201
  20. 七夕情人节伤感说说60句
  21. 童话中的王宫诗歌
  22. 席慕蓉《外婆和鞋》散文阅读答案
  23. 优美的抒情句子
  24. 2016年猴年公司新年贺词
  25. 端午节公司送员工的微信祝福语
  26. 最美的中秋节诗歌
  27. 《华北门户天津》教学反思范文
  28. 有关于除夕的诗句
  29. 2016年圣诞节幽默祝福语
  30. 古人淡泊的诗句
  31. 鲁迅名言警句集锦
  32.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范文
  33. 2016年恶搞圣诞节祝福语
  34. 进言的意思和造句
  35. 赞美春天的美景的诗句
  36. 母亲节感人祝福语大全
  37. 2019年春节英语的祝福语
  38. 2018最新中秋节搞笑祝福语
  39. 2018年最新经典语句
  40. 《台城》的全诗翻译赏析
网页更新时间:2025-08-28 22:28:03
本页面最近被 358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西藏,TA在页面停留了 168 分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