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将进酒》李贺唐诗鉴赏

发布时间: 2025-09-05 15:25:24

201《将进酒》李贺唐诗鉴赏

《将进酒》是唐代诗人李贺创作的一首乐府诗。诗人强调的是生的快乐和死的悲哀,而在生死的对比中,诗人着意表现的是由苦短人生所铸就的生命悲愁,下面是《将进酒》李贺的诗词赏析!

【作者介绍】

李贺(790~816),唐代诗人。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西)人。唐皇室远支,家世早已没落,生活困顿,仕途偃蹇。曾官奉礼郎。因避家讳,被迫不得应进士科考试。早岁即工诗,见知于韩愈、皇甫湜,并和沈亚之友善,死时仅二十七岁。其诗长于乐府,多表现*上不得意的悲愤。善于熔铸词采,驰骋想像,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新奇瑰丽的诗境,在诗史上独树一帜,严羽《沧浪诗话》称为“李长吉体”。有些作品情调阴郁低沉,语言过于雕琢。有《昌谷集》。更多古诗词赏析内容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

【作品介绍】

《将进酒》是唐代诗人李贺创作的一首乐府诗。这首诗前四句写筵席之华贵丰盛;五、六句写动态的歌舞;七、八两句点明宴饮的时间;最后引用古人以反语结束。这首诗前面极写美酒佳肴欢歌妙舞,人生之享乐似乎莫过于此,结尾突然翻转,出人意料地推出死亡的意念和坟墓的枯寞冷落。在巨大的反差中,诗人强调的是生的快乐和死的悲哀,而在生死的对比中,诗人着意表现的是由苦短人生所铸就的生命悲愁。

【原文】

琉璃钟2,琥珀浓3,小槽酒滴真珠红4。

烹龙炮凤玉脂泣5,罗帏绣幕围香风6。

吹龙笛7,击鼍鼓8;皓齿歌,细腰舞。

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劝君终日酩酊醉9,酒不到刘伶坟上土10!

【注释】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萧铙歌的曲调,这里意为“劝酒歌”。

钟:盛酒的器皿。

琥珀:色黄净,喻指美酒。

槽酒:酿酒的器皿。真珠:喻酒色的柔润莹洁。真珠红:名贵的红酒。

玉脂泣:比喻油脂在烹煮时发出的声音。

罗帏:一作“罗屏”。

龙笛:长笛。

鼍(tuó)鼓:用鼍皮制作的鼓。鼍:扬子鳄。

酩酊:大醉。

刘伶:晋人,“竹林七贤”之一,以嗜酒著称,著有《酒德颂》。

【白话译文】

明净的琉璃杯中,斟满琥珀色的美酒,淅淅沥沥槽床滴,浓红恰似火齐珠,煮龙肝,爆凤髓,油脂白,点点又似泪珠涌,锦乡帷帘挂厅堂,春意呵浓浓,笛声悠扬如龙吟,敲起皮鼓响咚咚,吴娃楚女,轻歌软舞,其乐也融融,何况春光渐老日将暮,桃花如雨,飘落满地红,劝世人,不如终日醉呵呵,一日归黄土,纵是酒仙如刘伶,望一杯,也只是,痴人说梦。

这首诗将一个宴饮歌舞的场面写的缤纷绚烂,有声有色,形神兼备,兴会淋漓,并且以精湛的艺术技巧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切体验。

这首诗的前五句描写一幅奇丽熏人的酒宴图,场面绚丽斑斓,有声有色,给读者极强烈的感官刺激。作者似乎不遗余力地搬出华艳词藻、精美名物,目不暇接:“琉璃钟”、“琥珀浓”、“真珠红”、“烹龙炮风”、“罗帏绣幕”,作者用这样密集的华丽字眼描绘了一场华贵丰盛的筵宴。其物象之华美,色泽之瑰丽,简直无以复加。

诸物象之间没有动词连接,就像一组蒙太奇镜头,将画面与画面按照内在逻辑顺序一一呈现出来。杯、酒、滴酒的槽床……这些具体意象的相继出现,给读者酒宴进行着的意念。这种省略叙写语言的手法,不但大大增加了形象的密度,同时也能启迪读者活跃的联想,使之主动地去填补、丰富那物象之间的空白。

“吹龙笛,击鼍鼓,皓齿歌,细腰舞。”四句写宴乐的鼓点愈来愈急,连串三字句法衬得歌繁舞急,仅十二字,就将音乐歌舞之美妙写得尽态极妍。不仅让读者目不暇视,甚至耳不暇接。这似乎已不是普通宴饮,而是抵死的狂欢。下面的诗句作者开始解释这炊金馔玉,浩歌狂舞的原因。

“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春光正美,太阳却冷酷地移向地平线;青春正美,白发却已在悄悄滋长。曾在繁茂的桃花园中,看花瓣随风如雨而落,那真是令人目眩神迷的美。但每一秒的美丽,都是以死亡为代价的。何等奢侈的美丽。人们伸出手想挽留残春,但最终留下的,只是那空荡荡的枝头和指间的几片残红。在这凄艳的花雨中,在这渐渐拉长的日影下,愈转愈急的歌弦舞步是想追上时间的脚步,在时间鼓点均匀而无情的敲击声中,入唇的玉液琼浆己变得苦涩。

“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诗的前一部分是大段关于人间乐事瑰丽夸张的描写:美酒佳肴,欢歌曼舞,人生之乐似乎莫过于此。但结尾笔锋倏转,出人意料地出现了死的意念和“坟上土”的惨淡形象,透露出一片苦涩幽怨的意绪。时光难逗留,诗人遂道,罢了,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既是壶中日月长,就多喝几杯,终日酩酊吧,无知无觉也就没有困扰了。何况哪怕好酒如刘伶,死后想喝酒亦不可得。可酒并不是真的就能令人忘忧。刘伶“一醉一石,五斗解醒”也未必真的逃避了痛苦。狂呼痛饮,及时行乐固然痛快,但是,即使秉烛夜游,人生又有几何,再回首已百年身,酒闲人寂之后,留下的只有深沉的孤独和空虚之感。

况且生时的辉煌更加衬托出死后的悲凉,正是前后这种极度的反差和不协调给读者带来极大的震撼。人间乐事极力地反衬出死的可悲,终日醉酒和暮春之愁思又回过来表露出生的无聊,这就是诗人内心深处所隐藏的死既可悲而生亦无聊的最大的矛盾和苦闷。人生总难免面对差别,在差别面前,庄子喜欢否定它,以求心灵的宽慰和淡泊;作者李贺则喜欢确认它、甚至放大它,以强化主体对生命、生活的敏感和执著。他为此宁愿悲愤伤感,宁愿陷入感性的深渊而不愿自拔。

这首诗以幽遽朦胧、瑰艳凄冷的意境,生动灵澈、神奇超常的意象,构设意与境浑的美学特质,充分表达诗人身处病态社会的烦闷、压抑、凄凉与愤激心绪,给读者以深刻的精神启示和审美感受。

拓展阅读

1、·琉璃钟》阅读答案及

是中的浪漫主义人,与白、商隐称为代三,其中《·琉璃钟》是所作,影响颇深,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这篇文章的特别之处吧!

琉璃鍾,琥珀浓, 小槽滴真珠红。

烹龙炮凤玉脂泣, 罗帏绣幕围香风。

吹龙笛,击鼍鼓; 皓齿歌,细腰舞。

况是青春日暮, 桃花乱落如红雨。

劝君终日酩酊醉, 不到刘伶坟上土!

龙笛:长笛。

鼍(tuó)鼓:用鼍皮制作的鼓。鼍:扬子鳄。

酩酊:大醉。

刘伶:晋人,“竹林七贤”之一,以嗜著称,著有《德颂》。

1. 前五句描写了怎样的情景,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2. 请简要分析“桃花乱落如红雨”一句的含义。(5分)

参***

1.人抓住琉璃钟(杯)、琥珀浓()、真珠红()、“烹龙炮凤”(肴馔)、罗帏绣幕(宴庭陈设)等物象描绘了筵席的华贵丰盛。主要采用了夸张、借喻的修辞手法渲染了宴席上的欢乐沉醉的气氛,表达了人对人生的深深眷恋之情(6分)

2.形象说明“青春暮”,生活没有多少欢乐的日子,须及时行乐。借助联想、想象创造出红雨乱落这样一种奇异境界。(5分)

2、

琉璃鍾,琥珀浓,小槽滴真珠红。

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帏绣幕围香风。

吹龙笛,击鼍鼓;皓齿歌,细腰舞。

况是青春日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劝君终日酩酊醉,不到刘伶坟上土!

这首以精湛的艺术技巧表现了人对人生的深切体验。其艺术特色主要可分以下三点来谈。

一、多用精美名物,辞采瑰丽,且有丰富的形象暗示性,歌形式富于绘画美。

用大量篇幅烘托及时行乐情景,作者似乎不遗余力地搬出华艳词藻、精美名物。前五句写筵宴之华贵丰盛:杯是“琉璃鍾”,是“琥珀浓”、“真珠红”,厨中肴馔是“烹龙炮凤”,宴庭陈设为“罗帏绣幕”。其物象之华美,色泽之瑰丽,令人心醉,无以复加。它们分别属于形容(“琉璃鍾”形容杯之名贵)、夸张(“烹龙炮凤”是对厨肴珍异的夸张说法)、借喻(“琥珀浓”“真珠红”借喻色)等修辞手法,对渲染宴席上欢乐沉醉气氛效果极强。妙菜油爆的声音气息本难入,也被“玉脂泣”、“香风”等华艳词藻化了。运用这么多词藻,却又令人不觉堆砌、累赘,只觉五彩缤纷,兴会淋漓,奥妙何在?乃是因人怀着对人生的深深眷恋,中声、色、香、味无不出自“真的神往的心”(鲁迅),故词藻能为作者所使而不觉繁复了。

以下四个三字句写宴上歌舞音乐,在遣词造境上更加奇妙。吹笛就吹笛,偏作“吹龙笛”,形象地状出笛声之悠扬有如瑞龙长吟──乃非人世间的音乐;击鼓就击鼓,偏作“击鼍鼓”,盖鼍皮坚厚可蒙鼓,着一“鼍”字,则鼓声宏亮如闻。继而,歌女唱歌写作“皓齿歌”,也许受到“谁为发皓齿”(曹植)句的启发,但效果大不同,曹“皓齿”只是“皓齿”,而此句“皓齿”借代佳人,又使人由形体美见歌声美,或者说听觉美通转为视觉美。舞女起舞写作“细腰舞”,“细腰”同样代美人,又能具体生动显示出舞姿的曲线美,一举两得。“皓齿”“细腰”各与歌唱、舞蹈特征相关,用来均有形象暗示功用,能化陈辞为新语。仅十二字,就音乐歌舞之美妙写得尽态极妍。

“行乐须及春”(白),如果说前面写的是行乐,下两句则意味“须及春”。铸词造境愈出愈奇:“桃花乱落如红雨”,这是用形象的语言说明“青春暮”,生命没有给人们多少欢乐的日子,须要及时行乐。在桃花之落与雨落这两种很不相同的景象中达成联想,从而创出红雨乱落这样一种比任何写风雨送春之句更新奇、更为惊心动魄的境界,这是需要多么活跃的想象力和多么敏捷的表现力!想象与联想活跃到匪夷所思的程度,正是形象思维的一个最大特色。他如“黑云压城城欲摧”、“银浦流云学水声”、“羲和敲日玻璃声”等等例子不胜枚举。真是“时花美女,不足为其色也;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杜牧《长吉歌叙》)。

由于人称引精美名物,运用华艳词藻,同时又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使歌具有了色彩、线条等绘画形式美。

二、笔下形象在空间内作感性显现,一般不用叙写语言联络,不作理性说明,而自成完整意境。

中写宴席的句,也许使人想到前人名句如“葡萄美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王翰《凉州词》),“兰陵美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白《客中作》),“紫驼之峰出翠釜,水晶之盘行素鳞。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杜甫《丽人行》),相互比较一下,能更好认识的特点。它们虽然都在称引精美名物,但“不屑作经人道过语”(王琦《长吉歌汇解序》),他不用“琥珀光”形容“兰陵美”──如白所作那样,而用“琥珀浓”取代“美”一辞,自有独到面目。更重要的区别还在于,名物与名物间,绝少“欲饮”、“盛来”、“厌饫久未下”等等叙写语言,只是在空间内把物象一一感性呈现(即有作和理性说明)。然而,“琉璃鍾,琥珀浓,小槽滴真珠红”,诸物象并不给人脱节的感觉,而自有“盛来”、“欲饮”、“厌饫”之意,即能形成一个宴乐的场面。

这手法与电影“蒙太奇”(镜头剪辑)语言相近。电影不能靠话语叙述,而是通过一些基本视象、具体画面、镜头的衔接来“造句谋篇”。虽纯是感性显现,而画面与画面间又有内在逻辑联系。如前举句,杯、、滴的槽床……相继出现,就给人行着的意念。

省略叙写语言,不但大大增加形象的密度,同时也能启迪读者活跃的联想,使之能动地去填补、丰富那物象之间的空白。

三、结构奇突,有力表现了主题。

前一部分是大段关于人间乐事的瑰丽夸大的描写,结尾二句猛作翻转,出现了死的意念和“坟上土”的惨淡形象。前后似不协调而正具有机联系。前段以人间乐事极力反衬死的可悲,后段以终日醉和暮春之愁思又回过来表露了生的无聊,这样,就十分生动而真实地人内心深处所隐藏的死既可悲而生亦无聊的最大的矛盾和苦闷揭示出来了。总之,这个乐极生悲、龙身蛇尾式的奇突结构,有力表现了歌的主题。这又表现了艺术构思上不落窠臼的特点。

3、白《》的

导语:《》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属汉乐府《鼓吹曲·铙歌》旧题。白沿用乐府古体写的《》,影响最大。此白长安放还以后所作,思想内容非常深沉,艺术表现非常成熟。以下是由网为您整理的《》的,**!

代以前乐府歌曲的一个题目,内容大多咏唱饮放歌之事。在这首里,白“借题发挥”借浇愁,抒发自己的愤激情绪。这首非常形象的表现了白桀骜不驯的性格:一方面对自己充满自信,孤高自傲;一方面在*前途出现波折后,又流露出纵情享乐之情。全气势豪迈,感情奔放,语言流畅,具有很强的*力。

白咏篇极能表现他的个性,这类固然属长安放还以后所作,思想内容更为深沉,艺术表现更为成熟。《》即其代表作。

》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题目意绎即“劝歌”,故古词有“,乘大白”云。作者这首“填之以申己意”(萧士赟《分类补注太白》)的名篇,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尝登高饮宴(《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相待以见招》:“不以千里遥,命驾来相招。中逢元丹丘,登岭宴碧霄。对忽思我,长啸临清飙。”)。人生快事莫若置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萧士赟)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情,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抒发。

篇发端就是两组排比长句,如挟天风海雨向读者迎面扑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颍阳去黄河不远,登高纵目,故借以起兴。黄河源远流长,落差极大,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东走大海。如此壮阔景象,*不是肉眼可以看到的,作者是幻想的,“自道所得”,言语带有夸张。上句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下句写大河之去,势不可回。一涨一消,形成舒卷往复的咏叹味,是短促的单句(如“黄河落天走东海”)所没有的。紧接着,“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恰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如果说前二句为空间范畴的夸张,这二句则是时间范畴的夸张。悲叹人生短促,而不直言自伤老大,却说“高堂明镜悲白发”,一种搔首顾影、徒呼奈何的情态宛如画出。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之事,把本来短暂的说得更短暂,与前两句把本来壮浪的说得更壮浪,是“反向”的夸张。于是,开篇的这组排比长句既有比意——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又有反衬作用——以黄河的伟大永恒形出生命的渺小脆弱。这个开端可谓悲感已极,却不堕纤弱,可说是巨人式的感伤,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同时也是由长句排比开篇的气势感造成的。这种开篇的手法作者常用,他如“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宣城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沈德潜说:“此种格调,太白从心化出”,可见其颇具创造性。此两作“君不见”的呼告(一般乐府只于篇首或篇末偶一用之),又使句感情色彩大大增强。有所谓大开大阖者,此可谓大开。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春夜宴从弟桃园序》),悲感虽然不免,但悲观却非白性分之所近。在他看来,只要“人生得意”便无所遗憾,当纵情欢乐。五六两句便是一个逆转,由“悲”而翻作“欢”“乐”。从此直到“杯莫停”,情渐趋狂放。“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登高楼”(《梁园吟》),行乐不可无,这就入题。但句中未直写杯中之物,而用“金樽”“对月”的形象语言出之,不特生动,更意化了;未直写应该痛饮狂欢,而以“莫使”“空”的双重否定句式代替直陈,语气更为强调。“人生得意须尽欢”,这似乎是宣扬及时行乐的思想,然而只不过是现象而已。人“得意”过没有?“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玉壶吟》)——似乎得意过;然而那不过是一场幻影,“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又似乎并没有得意,有的是失望与愤慨。但并不就此消沉。人于是用乐观好强的口吻肯定人生,肯定自我:“天生我材必有用”,这是一个令人击节赞叹的句子。“有用”而“必”,非常自信,简直像是人的价值宣言,而这个人——“我”——是须大写的。于此,从貌似消极的现象中露出了深藏其内的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入世的积极的本质内容来。正是“长风破浪会有时”,应为这样的未来痛饮高歌,破费又算得了什么——“千金散尽还复来!”这又是一个高度自信的惊人之句,能驱使金钱而不为金钱所使,真足令一切凡夫俗子们咋舌。如其人,想人“曩者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万”(《上安州裴长史书》),是何等豪举。故此句深蕴在骨子里的豪情,绝非装腔作势者可得其万一。与此气派相当,作者描绘了一场盛筵,那决不是“菜要一碟乎,两碟乎?要一壶乎,两壶乎?”而是整头整头地“烹羊宰牛”,不喝上“三百杯”决不甘休。多痛快的筵宴,又是多么豪壮的句!至此,狂放之情趋于**,的旋律加快。人那眼花耳热的醉态跃然纸上,恍然使人如闻其高声劝:“岑夫子,丹丘生,,杯莫停!”几个短句忽然加入,不但使歌节奏富于变化,而且写来逼肖席上声口。既是生逢知己,又是逢对手,不但“忘形到尔汝”,人甚而忘却是在写,笔下之似乎还原为生活,他还要“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以下八句就是中之歌了。这着想奇之又奇,纯系神来之笔。

“钟鼓馔玉”意即富贵生活(富贵人家吃饭时鸣钟列鼎,食物精美如玉),可人以为“不足贵”,并放言“但愿长醉不复醒”。情至此,便分明由狂放转而为愤激。这里不仅是后吐狂言,而且是后吐真言了。以“我”天生有用之才,本当位至卿相,飞黄腾达,然而“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行路难》)。说富贵“不足贵”,乃出于愤慨。以下“古来圣贤皆寂寞”二句亦属愤语。人曾喟叹“自言管葛竟谁许”,所以说古人“寂寞”,也表现出自己“寂寞”。因此才愿长醉不醒了。这里,人已是用古人杯,浇自己块垒了。说到“唯有饮者留其名”,便举出“陈王”曹植作代表。并化用其《名都篇》“归来宴平乐,美斗十千”之句。古来徒历历,而偏举“陈王”,这与白一向自命不凡分不开,他心目中树为榜样的是谢安之类高级人物,而这类人物中,“陈王”与联系较多。这样写便有气派,与前文极度自信的口吻一贯。再者,“陈王”曹植于丕、睿两朝备受猜忌,有志难展,亦激起人的同情。一提“古来圣贤”,二提“陈王”曹植,满纸不平之气。此开始似只涉人生感慨,而不染*色彩,其实全篇饱含一种深广的忧愤和对自我的信念。情所以悲而不伤,悲而能壮,即根源于此。

刚露一点深衷,又回到说了,而且看起来兴更高。以下情再入狂放,而且愈来愈狂。“主人何为言少钱”,既照应“千金散尽”句,又故作跌宕,引出最后一番豪言壮语:即便千金散尽,也当不惜出名贵宝物——“五花马”(毛色作五花纹的良马)、“千金裘”来换取美,图个一醉方休。这结尾之妙,不仅在于“呼儿”“与尔”,口气甚大;而且具有一种作者一时可能觉察不到的宾作主的任诞情态。须知人不过是被友招饮的客人,此刻他却高踞一席,气使颐指,提议典裘当马,几令人不知谁是“主人”。浪漫色彩极浓。快人快语,非不拘形迹的豪迈知交断不能出此。情至此狂放至极,令人嗟叹咏歌,直欲“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情犹未已,已告终,突然又迸出一句“与尔同销万古愁”,与开篇之“悲”关合,而“万古愁”的含义更其深沉。这“白云从空,随风变灭”的结尾,显见人奔涌跌宕的感情激流。通观全篇,真是大起大落,非如椽巨笔不办。

》篇幅不算长,却五音繁会,气象不凡。它笔酣墨饱,情极悲愤而作狂放,语极豪纵而又沉着。篇具有震动古今的气势与力量,这诚然与夸张手法不无关系,比如中屡用巨额数目字(“千金”、“三百杯”、“斗十千”、“千金裘”、“万古愁”等等)表现豪迈情,同时,又不给人空洞浮夸感,其根源就在于它那充实深厚的内在感情,那潜在话底下如波涛汹涌的郁怒情绪。此外,全篇大起大落,情忽翕忽张,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激、再转狂放、最后结穴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如大河奔流,有气势,亦有曲折,纵横捭阖,力能扛鼎。其歌中有歌的包孕写法,又有鬼斧神工、“绝去笔墨畦径”之妙,既非鑱刻能学,又非率尔可到。通篇以七言为主,而以三、五十言句“破”之,极参差错综之致;句以散行为主,又以短小的对仗语点染(如“岑夫子,丹丘生”,“五花马,千金裘”),节奏疾徐尽变,奔放而不流易。《别裁》谓“读者于雄快之中,得其深远宕逸之神,才是谪仙人面目”,此篇足以当之。

4、作《》教学设计

[导入]

》是一支劝歌,大约作于白以梁园(开封)为中心的十载漫流期间。中记白与岑勋、元丹丘相聚饮之事。岑勋,白称他为“相 门子”。元丹丘是当时著名的隐士,主要隐居地在嵩阳。从白《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 相待以见招》一中可以看出,、岑、元三人曾一同在元丹丘家聚饮过,这首可能就 是在这次饮宴中写的。

》是汉乐府曲名,白这首虽用了旧题,但跳出了前人的窠臼,自创新意,把 饮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结合起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赋予这个历来被许多人歌唱过的 题以积极的内容。

学习这首,要在反复吟诵的基础上,领会的内容和艺术特色。要能够熟练地背诵全 。要指导学生阅读《语文读本》第五册中白的篇。

[资料显示屏]

不以千里遥,命驾来相招。中逢元丹丘,登岭宴碧霄。对忽思我,长啸临清飙。(白《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相待以见招》)

此篇虽似任达放浪,然太白素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亦**解之词耳。(萧士贇《分类补注太白》)

一往豪情,使人不能句字摘。盖他人作用笔想,太白但用胸口一喷即是,此其所长。(《严羽评本太白集》)

白一斗百篇,长安市上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中仙。(杜甫《饮中八仙歌》)

不见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敏捷千首,飘零一杯。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杜甫《不见》)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拔扈为谁雄?(杜甫《赠白》)读者于雄快之中,得其深远宕逸之神,才是谪仙人面目。(清·沈德潜《别裁》)

导语设计:古代许多文人墨客都喜欢饮,自称“中仙”的白一生写下 了许多咏篇。白喝时尽管也有愁,但所咏的是极其豪放的。《》就是其 中的一首。

一、导入(见导语设计)

二、简介背景

目的:引导学生初步境。

三、诵读指导

1?教师范读。

2?学生练习朗读。

方法:①分层行,每段分两层,依次是:起兴、入题、举杯劝、劝辞。②学生边读 边看课本注释,疏通文意。③找出表现白狂放的句。④在熟悉内容的基础上归纳各层大 意。⑤练习背诵。

3?提示:这首人感情的大起大落是一个显著的特点,这就是豪放的表现。诵读时 应适应着人感情的变化来选择不同的声调,要注意中节奏的变化。

①起兴:开头用“君不见”领出,要读得从容、亲切。“黄河”一联用了比兴手法,“天 上来”极言黄河源头之高,“不复回”隐含韶光易逝之意,均须重读。“高堂”一联说及人 生,“悲白发”叹意极浓,“悲”字应重读。这两联把天地人生都说到了,境界极其阔大, 应读得很有声势,有慷慨生悲的韵味。

②入题:节奏要逐渐加快。“人生”一联,“尽欢”和“空对月”须重读。“天生”联显 示人对未来的信心,应读得掷地有声。“会须”句要用升调读,读得豪气十足。

③举杯劝:应读得亲切,节奏逐渐加快。

④劝辞:须读得酣畅淋漓,再现人狂放不羁的个性。“钟鼓”二句是劝歌的主题, 也 是全的主旨,应读得从容。“不足贵”“不复醒”用极强音读。“古来”两句以抒情方式 说明“不复醒”的理由,上句宜轻读,下句宜重读。“陈王”两句援引古人饮情形,用叙 述语调读,重音落在“恣欢谑”上。“主人”两句,前句宜轻读,后句人反客为主,直命 沽,宜重读。“五花马”三句当快读,“与尔同销”可两字一顿并放慢速度,“万古愁”三字要用夸张语调读。

4、指导学生有表情地诵读全

指导

一、导入(同设计A)

二、在诵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这首的内容和艺术特色。落实课后练习二的要求。

方法:利用课本注释及相关资料开展研究性学习。可以个人独立钻研,也可以自由组合成 小组共同探讨。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要适时归纳要点。

明确:1这首的基调是愤激,人感情的发展变化极快。

①开头四句写悲。白和朋友开怀畅饮的颍阳离黄河不远,因此作者以黄河起兴。黄河自 西而来,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直奔东海。上句写大河之来,上句写大河之去,形成咏叹 味。接着四句向人们喻示时光流逝迅疾,一去不返,人生由青春至衰老不过“朝”“暮”间 事。两个长句,既用比喻——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又用反衬——以黄河的伟大永恒 衬托生命的渺小脆弱,更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夸张。这个开端可谓悲感已极。

②“人生”以下六句写欢。“人生”两句由“悲”而翻作“欢”“乐”。人渐趋狂放。 朋友间的聚会是人生中快事,“金樽”“对月”化了,“莫使”“空”的双重否定 句式代替直陈,语气更为强烈。“天生我材必有用”是令人击节赞叹的句子,相信自己一定 能作出一番事业,对区区金钱也毫不在意。作者写了盛宴,“一饮三百杯”。

③“钟鼓”以下六句写愤激之情。宴开始,人的感情由欢乐转为愤激,借以渲泄心中 的不平。“钟鼓馔玉”“不足贵”是出于愤慨。“古来”两句亦属愤语。说到“惟有饮者留 其名”,便举出“陈王”曹植作代表,因为曹植是他景仰的人。他为曹植的怀才不遇抱恨终 生而叹惋,兼以自况。

④“主人”句至结尾写狂放之情。

2夸张的写法。这首具有震撼古今的气势和力量,与夸张手法的运用不无关系。中 有些夸张是凭数字表现的,有些属于感觉的夸大。

拓展训练

杜甫不赞成白饮过多,曾写道:“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你 对白的“痛饮狂歌”有什么看法,写一段文字表述出来。

5、《白与对读

白的歌风格同属浪漫主义,以丰富的想象力和奇特的意境著称,不过白的浪漫里带着豁达,而的浪漫里则夹杂着厌世、避世的苦闷。在意境方面,白天马行空,常幻想自己直上云霄,而则喜欢在神话故事、鬼魅世界里驰骋,所以后世称白为“仙”,为“鬼”。两人各有一首《》,最能代表各自的艺术风格和人生态度!

家自古两仙,太白长吉相后先”(明姚勉《赠行在主人二子》),盛白和中都是很有个性的杰出人。

多次教白的《》,就,至多联系一些白的生平际遇或其他作,学生的探究总难深入。尝试引的《》来对读,不失为一种激发学生探究热情的良策。

为阐述的方便,笔者先引述》原并作简要的意描述。

琉璃鍾,琥珀浓,小槽滴真珠红。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帏绣幕围香风。吹龙笛,击鼍鼓;皓齿歌,细腰舞。况是青春日暮,桃花乱落如红雨。劝君终日酩酊醉,不到刘伶坟上土!

意描述:

端起华美昂贵的杯,喝着浓香醇厚的美,吃着精美珍异的食物,在那布置得华美绚丽的场所,乐人吹笛、击鼓,美女唱歌、跳舞,啊,我们一片狂欢。突然让人感到,青春飞逝,犹如桃花乱落,唉,活着的时候,还可以一醉千愁,就喝个酩酊大醉吧,死后呢?善饮的刘伶坟上无的时候,该怎样打发时光啊!

通过两首的比较,我们不难发现,白和》,最大的共同点是,都抒发了深沉而绵长的愁绪。

但具体说来,又有明显的不同。

一、题旨:白的矛盾与的死结

这两首都流露出时光飞逝、人生苦短的悲愁,表现出及时行乐的情感倾向,而这实际上都是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人生感慨。通过比较,我们会发现,在题旨上这两首的具体内涵有所不同。

读完的《》,虽然没有从中读到一个“愁”字,但似乎处处都在写愁,而且这愁又是无法解脱的。是个奇才,是宗室之后,有值得炫耀的家世,但到他这一辈已经衰落,他只做了一个叫奉礼郎的九品官。想要考功名,却被人诬为当避父讳,因为他的父亲叫晋肃,“晋”与“士”的“”谐音,虽经韩俞专门为他写了《讳辩》一文也没有用。备受压抑、历经磨难的,骨子里是忧愤抑郁的,面对眼前的一切,他无法强颜欢笑,他苦苦追求却又难以摆脱现实的困惑,只能回到自己的苦境中来。的酸楚与无奈,形成了一个无法打开的死结。

再回过头来读白的《》,就会发现,同是言愁,白更多的是痛快淋漓的抒发,而我们读到的是他心中的矛盾,除了表面上的欢乐与内心的悲情之矛盾以外,更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等句流露出的积极用世的态度与怀才不遇的苦闷之矛盾,还有“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用醒”等句流露出的藐视权贵的愤激与向往*的心愿之矛盾。

二、结构:白的曲折与的陡转

的《》前八句写热闹欢乐的歌宴场面。紧接着以“况是青春日暮,桃花乱落如红雨”陡转,直奔愁结难解的主题:二十来岁的人生,竟然有暮之至、生命垂危之感。而这愁苦眼前似乎或可用解之,但死后却只能永远相随了。

以前面的“欢”突然转入后面的“悲”,强烈的反差动人心魄,这样的安排是精心安排的。

由欢乐到忧伤的大起大落,结构上前后的陡转,我们在欣时比较容易把握。在此基础上,再来白《》的结构艺术,心中有了比照,就能更好地感悟其与复杂旨意的关系了。

白的内心充满矛盾,体现在他的艺术构思上不仅也是大起大合,而且有更多的曲折。开头两个排比长句,气势非凡,在奇特的夸张中,从空间、从时间,又从时空的对比中,突出人生苦短之悲。但五六句来了一个逆转,从“悲白发”转向了“须尽欢”、“且为乐”。紧接着人以畅快之笔描述了多么痛快的盛宴,而人也在“会须一饮三百杯”“杯莫停”的豪放中,尽情地为朋友“歌一曲”,情感又出现了波澜,由狂放又转到“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用醒”的愤激。接着又转向狂放至极的**:“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出换美。”而结句“与尔同销万古愁”,又跟开头之“悲”相合,浑然天成,传达出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相对来说,,主要是悲,前面写喜,一下子落到悲的万丈深渊,也是非常震撼人心的。而白整首前后是不断变化着的,有时悲,有时喜,有时狂,有时又愤,更有一种不可遏抑的气势和动人心弦的气魄。

三、形象:白的投入与的旁观

中所营造的意境看,宴饮的过程中,写了杯的华美昂贵,写了味的浓香醇厚,写了色的纯净透明,还写了伴食品的精美珍异,以及宴饮场所那华美绚丽的陈设,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极欢极乐的场景。但是,我们总觉得像是一个局外人,好像只是一个旁观者,他只是静静地坐在一角,面对眼前的热闹,却承受着孤独的痛苦。即使是乐人的吹箫击鼓,美人的动人歌舞,也没有给他更多的欢乐,反而突然引发了他内心挥之不去的悲愁,活在这个世上顿然觉得生命短促、死神相催。而“劝君终日酩酊醉”,名曰“劝君”,更多的却只是自劝、**,而又无法**。仕途不顺,加上生性冷僻、孤傲,便厌苦人生,逃避现实,甚至到临死前,他还告诉他母亲,说天上造好了白玉楼,玉帝要召他去写落成文字了。所以他相信,生命中的愁苦是永恒不断的,到生命的尽头甚至到死亡的那一头,还无法解脱。这种情感的抒发又是轻婉细柔的。旁观人世的快乐,而他自己独自沉溺在痛苦乃至死亡的阴影之中。

以此角度来看白,在整个宴饮过程中,他一直是参与者,是主角,甚至还有点反客为主的味道。他没有更多地写宴的场景,也没有更多地叙写同饮者的情况,只是痛快淋漓地突出“烹羊宰牛”“一饮三百杯”“杯莫停”的豪举,甚至还要用“五花马,千金裘”去换取美。我们似乎看到了人直率、豪放、甚至带有天真意味而不拘礼节的醉态。同是借浇愁,却格调高昂,极具张扬、洒脱的个性。他劝他人,自然也劝别人,但人又能抛开自己,联想到历史上与自己命运感受相同的“圣贤”,发出了“与尔同销万古愁”深深哀叹,却给人一种心有不甘的复杂心态。

白的,感觉虽然也愁苦,但又觉得心里是爽快的,情绪是激昂的,精神是舒展的,读着读着,你也会被白的奔放洒脱所*,似乎自己也激发出万丈豪情,还可能有点英雄气概。特别是结尾一句,似乎不一定是在说他自己,或者说只是在说他一个人的愁,这愁甚至包括自古以来的愁,也包括了我们难免的愁。所以我们今天读起来有一种豁达开朗的感觉,似乎眼前一亮:原来这愁再深,也是可以消解的!但的结尾,给人的感觉是,醉眼朦胧之中,死神正在向你逼近,给人留下的酸楚回味,无穷无尽。那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让人读着有点因压抑而喘不过气来的感觉。

总而言之,白在矛盾中有一种旷达与超脱,而在悲愁中越陷越深而难以自拔,使这两首《》的风格迥乎不同。

点击查看更多201《将进酒》李贺唐诗鉴赏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ppc.cn/articles/61665.html

热门阅读

  1. 童话古城安纳西散文
  2. 2018年国庆节对朋友祝福短信
  3. 卡尔威特读后感范文
  4. 关于《丑小鸭》的教案设计范文
  5. 2019猪年元旦祝福的句子
  6. 201年鸡年吉祥祝福语顺口溜集锦
  7.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研组工作总结
  8. 精选有关清明节的祝福语
  9. 我和小动物做游戏教案
  10. 心情舒畅的经典语录
  11. 小学课文《小小的船》的教学设计范文
  12. 人员的意思和造句
  13. 宁娴的“水平”美文
  14. 描写植树的看图作文
  15.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案
  16. 五年级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
  17. 江上吟·木兰之枻沙棠舟原文及赏析
  18. 负责人身份证明书示例
  19. 家乡的环境变化作文
  20.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学反思范文
  21.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优秀教案设计
  22. 小学课文《看雪》教学设计
  23. 学校家访的活动总结
  24. 201年小年祝福语短信精选
  25. 三年级过中秋作文
  26. 2018春节的对联带横批
  27. 泊船瓜洲古诗
  28. 201年关于长辈生日祝福语
  29. 归家过年的唯美句子
  30. 草船借箭读后感范文
  31. 情人节的感人说说
  32. 关于暑假的计划推荐
  33. 高中优秀毕业生报告会发言稿范文
  34.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优秀教案
  35. 用杯弓蛇影如何造句
  36. 经典好签名
  37. 有关201情人节祝福语大全
  38. 感谢有你作文2500字
  39. 关于《念奴娇》教学设计
  40. 201年5无烟日祝福语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