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落地》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5-09-05 15:25:24

《苹果落地》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1.认读生字12个,会写8个。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遇事要多观察、多考虑、多问几个为什么。

教材分析

本课课文的故事很古老,但很符合现代教育观念,伟大的科学发现都是从生活中最细小的地方开始的。

学校与学生状况分析

学生对大科学家的故事都很感兴趣,教学中可以利用并继续培养这种兴趣,鼓励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志向。

公开课教案

(一)交流资料,谈话导入

1.课前交流 。

师:同学们,你了解的科学家有哪些?能说一说它们的主要事迹吗?

生1:我通过看书,知道了张衡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天文学家,他发明了能预测地震的“地动仪”,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生2:我在爸爸的协助下上网查询了爱迪生的有关资料。爱迪生是著名的发明家,他一生共有1000多项发明,我们熟悉的电灯、电影都是他发明的。

2.激情揭题

师:(出示牛顿在苹果树下深思的幻灯片)发挥你的想象,你认为牛顿在树下想什么?

生1:我认为,牛顿是在想怎样把树上够不着的苹果全都摘下来。

生2:我认为,牛顿是在想苹果摘下来以后,怎么运回家?

生3:牛顿在想苹果熟了为什么往地下掉,而不向天上飞?

3.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牛顿,一起学习《苹果落地》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自主识字

1.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1)师:请同学们自身试读课文,想一想,怎样才干把课文读通顺?

生1: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查认字表、查字典,也可以问同学、问老师。

生2:还可以看上下文猜一猜。

生3:读课文时,要看准了再读,不能随便添字,漏字,读不好的地方要多读几遍。

(2)检查初读情况,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后,开始讨论汇报:自身读明白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牛顿是英国著名的科学家,地球有吸引力是他最早知道的。

生2:牛顿遇到好奇的问题善于观察和考虑,我以后要向牛顿学习。

2.自主识字 ,合作交流

(1)现在,老师已经给每个学习小组准备了一套生字卡片。请你们先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才干使小组中的每一个同学都能把这些生字读准。

(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教师巡回,了解各小组活动的情况。

(3)检查生字:老师可指名读生字卡片,也可检查学习小组认读生字的整体情况,教师和时评价。

(4)做游戏巩固生字。

具体操作:黑板上画有一棵苹果树,树上贴着许多苹果,苹果的反面藏着生字,学生抢着读生字并组词。

(在识字过程中,“左”和“右”两个字个别学生区别不开。“秘”和“密”在口头组词时有难度,教师应适当点拨,拓宽学生思路,除“秘密”外,“秘”还可以组“秘书”、“秘方”、“秘诀“等。“密”可以组“密码”、“密切”、“严密”等。)

(三)读好课文,深化感悟

1.认识了生字,我相信大家会读得更好。 请自由读课文。

2.学生自由读后,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生1:苹果幼稚后落到地上,这是很正常的现象,牛顿为什么感到奇怪?

生2:在牛顿以前,为什么没有人研究苹果落地的原因?

生3:老师,我不明白“自言自语”是什么意思?

生4:“抛开”这个词的意思我不明白。

3.学生自由选择自身感兴趣的问题,小组讨论,集中大家的智慧想方法解决。

4.汇报交流。

生1:苹果落地,在我们看来是很正常的现象。牛顿小时候善于观察和考虑,当他看到苹果落地时,脑子里发生了疑问。因为能够发现问题,牛顿经过观察和研究,才发现了地球有吸引力。

生2:通过看书我还知道,英国科学家瓦特小时候,发现水开以后,壶盖不停的上下跳动,他对这一问题发生了疑问,长大以后经过研究和试验,终于发明了蒸汽机。

生3:在牛顿以前,当然也有苹果落地的现象,只不过人们把它当成正常的现象,没有从中发现问题,更谈不上研究了。

生4:通过讨论,我们认为“自言自语”是指牛顿跟自身说话。

5.看了牛顿的表示,对你有什么启发?(引导学生对好奇的问题或现象,多观察,多考虑,多问几个为什么)

(四)引导质疑,拓展延伸

1.学完了这篇课文,你还有什么疑问?

生1:地球有吸引力,是不是地球内部有一块巨大的磁铁?

生2:假如地球没有吸引力,我们会飞走吗?

生3:地球有吸引力,为什么不会把太阳、月亮和星星吸过来?

2.学生能回答的,让学生回答,不能回答的,让他们选择自身喜欢的问题走出课堂,想方法查阅资料,寻找问题的答案。

我觉得这节课最胜利的地方是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起来了,永远坚持这种神圣的好奇心,谁能说我们班不能出几个牛顿呢?

案例点评

这节课的设计突出了以下特色:

一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俗话说:学贵有疑,大疑有大进,小疑有小进。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习过程中,教师让学生在读书中发现问题、自由选择问题、合作解决问题,然后交流汇报学习效果。既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意识。学习结束,教师又让学生提出新的问题,学生的问题已经由课本走向了课外。课结束了,但学生的学习没有结束,而是开始了新的阅读和探索。这才是真正的学习。

二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学生汇报课前搜集的有关科学家的资料时,要特别说明搜集资料的渠道,注重让学生掌握方法,运用方法。

三点建议:

一是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进行梳理,哪些是比较简单的,和时解决就行;哪些是有难度的,需要讨论解决;还要防止两种情况:首先是学生提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让学生牵着老师的鼻子走,最终迷失了方向和目标;其次是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老师提出的问题是两张皮,还是老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二是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和自主识字的环节调整一下,让学生在交流已知的基础上提出不明白的问题,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

三是小组合作识字的过程教师要加强指导,使小组合作达到应有的实效。

拓展阅读

1、西《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

科书第54~56页的内容。

1、通过观察、测量活动,使生体会建立统一的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3、会用量工具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同时培养生的估测意识。

4、培养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使生养成细心、认真的习习惯。

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直尺、小棒

一、猜谜引题,激发习兴趣

孩子们想猜字谜吗?古人写的是什么字?

、联系生活,引发探究需要

1、小朋友们,古人为什么把尺字造成这样呢?(老边说边演示:尺字就像人们这样量长度,张开拇指与食指,这样量一次就叫一拃。)

2、我们身的尺除了手之外,还有什么呢?(生回答后,再课件展示)

3、现在我们就习用拃作单位量课桌的长度

(1)老再边说边演示什么叫一拃,帮我数一数课桌的长度有几拃?

(2)生再量课桌的长度有几拃。

(3)和老量的结不同的举手,为什么会结不同呢?

(4)小结:由于测量的长度单位不同,所以结也不同。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个世界统一的长度单位,习用尺量长度。

三、合作探究,习新知

(一)认识直尺

1、我们常见的尺有哪些(课件展示)

2、孩子们拿出直尺,观察直尺都有些什么呢?

3、老也有一块直尺,直尺缺少些什么呢?

(1)缺少了竖线(就是刻度线),再观察刻度线,你又发现了什么?(有长有短,表示不同的长度单位)

2、七《4整式的案 浙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鳌江镇第三中《4.3代数式的值》案 浙

1使生掌握代数式的值的概念,会求代数式的值; 2培养生准确运算能力,并适当渗透对应的思想 重点和难点

重点:当字母取具体数字时,对应的代数式的值的求法及正确书写格式 难点:正确求出代数式的值

一、从生原有的认识结构提出问题 1用代数式表示:(投影) (1)a与b的和的平方;(2)a,b两数的平方和; (3)a与b的和的50%

2用语言叙述代数式2n+10的意义

3对于第2题中的代数式2n+10,可否编成一道实际问题呢?(在生回答的基础打投影) 某校为了开展体育活动,要添置一批排球,每班配2个,校另外留10个,如这个校共有n个班,总共需多少个排球? 若校有15个班(即n=15),则添置排球总数为多少个?若有20个班呢? 最后,根据生的回答情况,指出:需要添置排球总数,是随着班数的确定而确定的;当班数n取不同的数值时,代数式2n+10的算结也不同,显然,当n=15时,代数式的值是40;当n=20时,代数式的值是50我们将算的结40和50,称为代数式2n+10当n=15和n=20时的值这就是本节课我们将要习研究的内容

生共同研究代数式的值的意义

1用数值代替代数式里的字母,按代数式指明的运算,算后所得的结,叫做代数式的值 2结合述例题,提出如下几个问题: (1)求代数式2x+10的值,必须给出什么条件? (2)代数式的值是由什么值的确定而确定的? 当引导生说出:“代数式的值是由代数式里字母的取值的确定而确定的”之后,可用图示帮助生加深印象

然后,指出:只要代数式里的字母给定一个确定的值,代数式就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它对应 (3)求代数式的值可以分为几步呢?在“代入”这一步,应注意什么呢? 下面结合例题来引导生归纳,概括出述问题的答案(板书例题时,应注意格式规范化) 1

例1 当x=7,y=4,z=0时,求代数式x(2x-y+3z)的值 解:当x=7,y=4,z=0时, x(2x-y+3z)=7×(2×7-4+3×0) =7×(14-4) =70

注意:如代数式中省略乘号,代入后需添乘号 例2 根据下面a,b的值,求代数式a2-(1)a=4,b=12,(2)a=1,b=1

的值

解:(1)当a=4,b=12时, a2-=42-=16-3=13; ,b=1时, 2-=-= (2)当a=1a2-=注意(1)如字母取值是分数,作乘方运算时要加括号; (2)注意书写格式,“当„„时”的字样不要丢;

(3)代数式里的字母可取不同的值,但是所取的值不应当使代数式或代数式所表示的数量关系失去实际意义,如此例中a不能为零,在代数式2n+10中,n是代数班的个数,n不能取分数 最后,请生总结出求代数值的步骤: ①代入数值②算结

三、课堂练习

1(1)当x=2时,求代数式x-1的值; (2)当x=,y=时,求代数式x(x-y)的值 22值表:(投影) 3当a=,b=时,求下列代数式的值:

(1)(a+b)2; (2)(a-b)2

4当x=5,y=3时,求代数式答案:1(1)3; (2)

四、生共同小结

首先,请生回答下面问题:

的值

 3(1)

;(2)

; 4. ; 26,216,11本节课习了哪些内容?2求代数式的值应分哪几步? 3在“代入”这一步应注意什么”

其次,结合生的回答,指出:(1)求代数式的值,就是用数值代替代数式里的字母,按照代数式的运算顺序,直接算后所得的结就叫做代数式的值;(2)代数式的值是由代数式里字母所取值的确定而确定的

五、作业

当a=2,b=1,c=3时,求下列代数式的值: (1)c-(c-a)(c-b); (2)课堂说明 

由于代数式的值是由代数式里的字母所取的值决定的,因此在过程中,注意渗透对应的思想,这样有助于培养生的函数观念。

3、七《4整式的案 浙

2.4有理数的除法

一、目标

1、知识目标

A 了解有理数除法意义,经历归纳出有理数除法法则的过程. B 理解除法转化为乘法,体验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互相转化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C 掌握有理数除法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及乘除混合运算.

2、能力与情感目标

培养生发现问题,寻找规律,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1、有理数除法法则和乘除混合运算.

2、归纳出除法法则的过程.

三、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过程

1、新课导入: 口算:

8×9=

72÷9= (-4)×3=

(-12)÷(-4)= 2×(-3)= (-6) ÷2= (-4)×(-3)=

12÷(-4)=

0×(-6)= 0÷(-6)= 观察右侧算式, 两个有理数相除时:商的符号如何确定?商的*值如何确定? (让生讨论并尝试归纳)

2、新授:

有理数除法法则:

两个有理数相除, 同号得正, 异号得负,并把*值相除. 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注意:0不能作为除数)

〈1〉例1讲解:

(1) (-8)÷(-4)

(2) (-3.2)÷0.08 (3) (-1/6)÷2/3

边板书边和生一起完成,从中反复渗透有理数的除法法则,着重强调先确定符号是关键.最后提出问题:求解中的第一步,第步分别是什么?让生思考并回答. 〈2〉给出抢答题,组织生抢答活跃气氛.

(2)(-36)÷(-9) (3)(-1.6)÷0.4

(4)0÷(-7/83) (5)1÷(-2/5)

〈3〉议一议:

比较小:(1)1÷(-2/5)与1×(-5/2) (2)(-1/4)÷(-1/6)

问题1:面各组数算结有什么关系?

问题2:以等式两边的结有什么不同?

生思考发表观点之后,得出有理数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比比看,谁既快又准:

让两生板演,其他生比赛. 〈4〉例2

问:本例和例1以及前面的练习有什么不一样?能用除法法则求解吗?如何求解?让生思考后发言.然后和生一起完成求解过程.并指出:常利用“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把除法运算改写成乘法运算, 再利用乘法法则来算. 问:还有没有其他的解法?让生思考出其他解法并写在黑板进行分析评讲. 想一想:

对于例2下面两种算正确吗?让生讨论思考. (1)解:原式=(-12) ÷(1/12 ÷100) =(-12)÷1/1200 =-14400本文节选自(建筑墙体保温 ** )

(2)解:原式=(-1/12)÷(-12)÷(-100) =1/144÷(-100)

=-1/14400 生讨论发表观点之后,强调指出:除法不适合交换律与结合律.故不正确. 比比看,谁既快又准: 算:(1)(-3/4)×(-3/2)÷(-9/4) (2)(-3/2)÷(-7)×(-7/5) (3)(-3/4)×(-4/3)-8÷4

3、小结:

这堂课你到了什么?让生用“我会了„”“我明白了„”“我认为„”等造句.

4、数在你我身边:

提供一个能用(-900)÷9×2表示的实际问题的情景,并说明负数表示的意义. 让生课后去思考完成

5、作业: 反思:

本节课效还不错,整堂课围绕有理数的除法法则和有理数乘法、除法之间的关系展开,在练习中不断渗透法则,强化重点,分散难点.开展抢答、比赛等形式活跃丰富课堂.同时不忘联系生活,让生体验数与生活密切相关.但还有点不足之处:对多个有理数相乘除的算的方法没有给生以明确指导.

4、七《4整式的案 浙

月相

一、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前面习了太阳、球和月球的基础,又进一步习三者之间位置关系变化产生的一个现象月相,同时又为后面习日月食打基础,所以本节课在本章中起着承启下的关键作用。

本节课的内容共有一个课时,主要任务包括月相的变化的形成、月相变化的规律及月相变化与农历的关系的习。

情分析

对于本节课的习,生在前面已经习一些空间概念,为本节课的习打下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同时对于宇宙空间的习必然会引起生的兴趣,这些都有利于本节课的习。但是,在本节课的习过程中生最难的是发挥想象力,建立抽象的宇宙空间概念,所以本节课将以感性认识为基础,通过理性的引导和分析,培养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三、重难点分析

重点:月相的变化的形成、月相变化的规律

难点:月相的变化的形成、月相变化的规律

四、目标分析

1.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月相变化形成的原理;掌握月相变化的规律;知道月相变化与农历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目标:探究月相变化形成的原理;会画不同时间月相的变化图。

3.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利用月相变化与生活的关系来改善生活

五、方法

生小组合作探究讨论并结合多媒体展示的方法。

六、流程

1、置情景问题,导入新课

首先向生展示一段

,在此之后向生提问月亮有圆缺变化的原因,从而引入新课。(首先通过一段视频的展示引起生的兴趣,在通过一个问题的提出激起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2、月相变化形成的原理的

(1)

带着前面的问题,将生分组,通过引导让每组同分别进行课本108页图3-32的月相实验,并做好记录。

(2)

在此之后,通过生记录的结生渗透月相的概念即月球的各种圆缺状态。

(3)

接着向生展示各种不同的月相的图片,让生小组内讨论他们观察记录的结与展示的图片的对应关系,通过此让生进一步感知月球的圆缺变化

(4)

通过面的实验,引导生思考:月相变化是怎样形成的?通过提醒实验过程中太阳、球和月球三者的相对关系让生自己总结出月相变化的形成原理,在做进一步的强调。

解释:通过小组实验,培养了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探究的精神。通过总结月相变化的原理,培养了生的分析概括总结的能力。

3、月相变化的规律的

(1)、通过面的习,生已经初步感知了月相的变化,此时向生展示月相变化的视频,让生通过观察月相的变化完成课本109页的活动。

(2)、通过述活动生已经感性的了解了月相的变化,接着引导生根据自己的感性认识来总结出月相变化的规律,在做进一步的明确。

(3)、由于视频展示的月相变化结合了不同的时间,并标有不同月相的名称,为了加深生对于月相名称与其图像的联系,让生通过再次观看视频并总结各个月相之间的变化情况,并联系此时对应农历的时间。

4、月相变化与农历的关系

前面生已经对月相和农历时间的关系有了初步的认识,此时通过进一步明确几个特殊的农历节日和概念,让生认识到月相变化和农历的关系。

拓展:通过课本的阅读材料,让生了解月相变化及月光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5、形成性练习及课堂小结

形成性练习:让生尝试完成不同时间月相的变化,并标出此时月相的名称及对应太阳、球和月球三者之间的关系。

课堂小结:让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进一步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一、月相变化形成的原理

太阳、球月球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

、月相变化的规律

新月:初一

弦月:初七、初八

满月:十五、十六

下弦月:十三

三、月相变化与农历的关系

1、月相变化周期

2、朔望月

点击查看更多《苹果落地》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ppc.cn/articles/61671.html

热门阅读

  1. 感恩节给男朋友的祝福短信
  2. 朋友婚礼上的祝福语精编
  3. 精选关于母亲节的祝福语
  4. 周末祝福语大全
  5.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苏武牧羊教学设计
  6. 201大年三十除夕零点跨年祝福语
  7. 首都景点颐和园导游词
  8. 关于描写秋天景色的古诗
  9. 编辑服务协议书
  10. 20年元旦辞旧迎新祝福语短信
  11. 满江红赣州席上呈陈季陵太守翻译赏析
  12. 向咖啡豆学习美文
  13. 弟子规读后感1000百字推荐
  14. 感恩节祝福优美句子
  15. 母亲节作文600字
  16. 201年祝54青年节快乐祝福语微信
  17. 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生的自荐书范文
  18. 有关圣诞节是英语祝福语
  19. 2018年英语教师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20. 《王者之魂》电影剧本
  21. 剑桥大学励志语录
  22. 红色长征散文
  23. 大班《正月里》的主题计划
  24. 兽医站长竞聘演讲稿
  25. 201年微信除夕祝福语精选
  26. 《鸟儿花儿》教学设计
  27. 《风娃娃》教案设计范文
  28. 徐志摩的名人经典语句有哪些
  29. 应聘医院求职的自荐信范文
  30. 描写柳树的古诗大全
  31. 《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教学设计模板
  32. 建军节经典的手机短信祝福语
  33. 描写运动的句子60句
  34. 激励成功的句子
  35. 2018印刷厂生产实习报告范文
  36. 医院安全生产自查报告范文
  37. 关于环保的小品剧本
  38. 最新劳动节送朋友的祝福语
  39. 寓言创作大奖赛第七名获奖感言怎么写
  40. 午后时光的优美文章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