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练习十七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5-07-14 18:51:09

第五单元练习十七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巩固学生对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问题的学习。

过程与方法:经历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养成认真审题、仔细解答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并列出方程。

教学难点:找等量关系,掌握列方程的方法。

教学方法:引导回顾,分析解答。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多媒体。

一、复习回顾

教师:昨天,我们学习了有关方程的哪些知识?

学生: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问题。

出示下列问题,只列方程。

1.图书室文艺书比科技书多180本,文艺书的本数是科技书的3倍。文艺书和科技书各有多少本?

2.养鸡厂养母鸡和公鸡共400只,母鸡的只数是公鸡的7倍。母鸡和公鸡各有多少只?

3.钢笔每支18.5元,甜甜买钢笔和铅笔各2支,共用了38.8元。铅笔每支多少钱?

学生先独立思考,指名学生口答。

二、指导练习

(2)教师指名学生说题意,并对学生做环保教育。

提问:已知什么,要求什么?

学生汇报。

(3)教师:该如何列方程解决呢?

让学生独立解决,教师**,并强调解题的规范性。

(4)教师点评两种不同的列方程的方法,并订正。

(2)组织学生阅读题目,获取题目中的有用信息。

(3)教师:怎样列方程解决这个问题呢?

组织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中交流解决问题的思路。

(4)学生汇报:

解:设102室本次的水表读数是x 。

①(x -3102)×2.5= 135 x =3156

答:102室本次的水表读数是3156。

2.5x -3102×2.5=135 x =3156

答:102室本次的水表读数是3156。

三、巩固拓展

1.通过抓不变量解决差倍问题

出示:红红今年11岁,爸爸今年39岁,红红几岁时,爸爸的年龄是红红的3倍?

学生阅读题目,理解题目意思。

思路导引

设红红的年龄为x 岁,则爸爸的年龄就是3x 岁,根据年龄差不变,列方程解答。

学生小组交流,尝试解答,集体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解:设红红x 岁时,爸爸的年龄是3x 岁。

3x -x =39-11

2x =28

x =14

答:红红14岁时,爸爸的年龄是红红的3倍。

教师小结:在解决年龄问题时,关键是要找出题目中不变的量(即年龄差)。

即时练习:李老师今年42岁,轩轩今年9岁,当轩轩几岁时,李老师的年龄是轩轩的4倍?

2.通过抓信题目中的隐含条件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出示:鸡兔共有8个头,26只脚,求鸡和兔各有几只。

学生阅读题目,理解题目意思。

思路导引

⑴分析题目中的隐含条件:一只鸡有2只脚 ,一只兔有4只脚。

⑵根据等量关系:兔的脚数+鸡的脚数=总脚数,可列出方程:

4x +2(8-x )=26

学生小组交流,尝试解答,集体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

解:设兔有x 只,那么鸡有(8-x )只

4x +2(8-x )=26

4x +16-2x =26

2x +16=26

2x =10

2x ÷2=10÷2

x =5 8-x =8-5=3

答:鸡有3只,兔有5只。

四、课后小结。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不变的量:年龄差 一只鸡有2只脚 ,一只兔有4只脚。

3x -x =39-11 兔的脚数+鸡的脚数=总脚数

4x +2(8-x )=26

拓展阅读

1、《玩出了名堂》

义务育课程标准实验科书小语文三年级上册15课《玩出了名堂》是一个有趣的故事。这篇课文紧扣观察的专题,目的是启发生在平时的玩耍、游戏中,如能细心观察,养成留心观察的惯,勤动脑、勤动手,可能会有所发现,从而激发生的观察兴趣,培养观察事物的惯。

1、理解课文内容,从列文虎克玩出了名堂的过程中受到启发;培养生边玩边思考的良好惯。

2、激发生对科的崇尚之情。

重点:引导生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样从玩中发明了显微镜和发现了微生物的。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有所感悟。

难点:培养生边玩边思考的良好惯及激发生对科的崇尚之情。

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生搜集有关在玩中获得的乐趣或收获。

2.了解显微镜的知识,收集有关微生物的资料。

课时安排:3课时

二课时

一、 谈话导入

1、由“玩”导入

师:看老师在黑板上写一个字(师板书“玩”),喜欢玩吗?

2、玩是小孩子的天性,小孩子都喜欢玩。你喜欢玩什么?

3、同们,其实呀,大人们也爱玩,有的人还玩出了名堂。这节课咱们就一起来读读“玩出了名堂”。(板书:玩出了名堂)齐读课题

生说说自己平时喜欢的游戏和在玩中体会,即从玩中引导生进入情境。这是激发兴趣的有效途径。

二、整体感知

(一)、初步感知

播放cai,请同们仔细听,听听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荷兰的列文虎克通过玩放大镜玩出了大名堂。)

(二)、 感悟课文

1.一自然段。

(1)读一读。自由读,你知道了什么?

(2)议一议。玩耍通常被看作是浪费时间的行为,你是怎样看这个问题的?

(3)过渡:在科史上,有许多伟大的发现就是在玩耍中产生的。荷兰的列文虎克就是其中的一位。你们知道他喜欢玩什么,他是怎么玩的吗?

2. 二、三自然段。

(1)读一读。列文虎克喜欢玩什么?是怎么玩的?

(2)说一说,师板书“玩镜片”,从哪里看出来的?强调“喜欢”。从中你能体会到什么?有好奇心、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光喜欢还不能玩出名堂。

(3)列文虎克怎样玩镜片的?再读三自然段

(4)指名读,指导读好“他把厚玻璃的四周磨薄,作成放大镜,用来看细微的东西,或者阅读字很小的书籍”:

a) 一边……一边,从这你能体会到什么?(在做中玩,在玩中做。)

b) 别小看这磨镜片,可不容易呢~~他那时候可没有先进的机器,就靠自己用

双手和简的工具一点点磨,从这你能体会到什么呢?(突出了“厚”和“薄”,体会列文虎克做事认真)

c) 如果你有一个放大镜你会用来做什么?体会玩放大镜的乐趣。

d) 列文虎克也看到这些了,他是用自己磨的放大镜看到的。你再读,看看能不

能感受到他当时的快乐?(齐读)

师小结:列文虎克这样玩,玩出了什么名堂? 发明放大镜

3、重点四自然段

师:列文虎克在玩中发明了放大镜后,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自由读读四段

(1)他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谁来读读?

师板书:两片放一起 蚊子

一片固定 一片随意调节

指导读好“啊,不得了,蚊子的腿看上去像兔子的腿。”指导读出蚊子的腿和兔子腿的对比。惊奇

(2),看看这一次列文虎克又发明了什么?板书:发明显微镜

a) 通过发明显微镜列文虎克观察到了什么? 水 牙齿

b) 指导读好“他用显微镜观察水————比地球上的居民要多得多。”

小小的一滴水,我们放到显微镜下,里面就有1000多种小生命在欢快的挤来挤去。多神奇的小人国呀!

读到这你们内心有什么感受,谁再读读?(感受此时列文虎克的兴奋)。

4、自然段

师:列文虎克看到的“小人国”究竟是什么?他究竟玩出了什么大名堂?

a) 列文虎克玩出什么大名堂了?请读得最棒的同读读最后一段,其余同用心听,这大名堂是什么?

板书:发现微生物

b) 你们知道微生物有哪些作用吗?(根据搜集的资料谈谈)

c) 这时你想对列文虎克说些什么吗?

5、师总结:到这我们知道了列文虎克通过玩镜片,发明了放大镜,显微镜,又通过显微镜最早发现了微生物,他玩出了名堂,轰动了世界。

走进文本,自读自悟。

阅读是读者个性化的行为,充分的朗读是理解课文的扎实有效途径,真正做到在读中感悟。时时把“玩”与“名堂”紧密联系在一起。

抓重点词句理解,体会感情。

理解与朗读相互融合,促进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

延伸到课外,激发生研究探索的兴趣。

三、讨论探究:

列文虎克为什么能玩出名堂了?(板书:好奇心和求知欲、玩时有目的,注意观察、动手动脑)

师小结:在玩的过程中,只要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注意观察、动脑筋,平时不要瞎玩,要有目的的玩,你也能玩出名堂。

生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以自主成果激励成功的自信。目的是掌握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四、拓展延伸:

其实,古今中外还有许多像列文虎克那样在玩中玩出了大名堂的人,你们知道有谁吗?

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深化认识

、小结质疑:

了这课你有什么收获吗?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六、小

平时我们都爱玩,让我们来写一写玩中的乐趣和

收获吧!(我玩了……发现了、我玩了……体会到了)

培养口语表达能力,养成常笔的惯。

玩镜片

发明放大镜

两片放一起 蚊子

列文虎克 发明显微镜 一片固定 一片随意调节 水 牙齿

发现微生物

有好奇心 观察 动手 善于思考

2、《玩出了名堂》

一、材简说:

这是一个有趣的故事。说的是荷兰人列文虎克喜欢玩镜片,利用看守大门工作的清闲磨镜片,做成放大镜,在玩放大镜时,突发奇想,把两片放大镜片放 一起有了惊人的发现,随后做成一架简的显微镜,进而发现了一个全新的微生物世界。全文贯穿一个“玩”字,似乎列文虎克的重大发明创造是在不经意的玩中完 成的,其实不然,正是列文虎克在玩的过程中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玩出了震惊世界的名堂。

这篇课文紧扣观察的专题,目的是启发生在平时的玩耍、游戏中,如能细心观察,养成留心观察的惯,可能会有所发现,从而激发生的观察兴趣,培养观察事物的惯。

二、重点:

引导生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样从玩中发明了显微镜和发现了微生物的,并交流从中受到的启发;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

三、目标:

1.会认6个生宇,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名堂、浪费、镜片、看守、定时、清闲、放大镜、细微、阅读、随意、调节、简、显微镜、挤来挤去、微生物、拜访、玩具”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镜的过程中,是怎样发明显微镜和发现微生物的,从而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观察能力,增强创造意识。

4.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

1.如有条件,课前可以让生了解有关显微镜的知识,收集有关微生物的资料。

2.在识字、写字中,要注意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可以生自主识字的方式进行。其中“调”“待”是多音字,在课文中分别读tiao、 dai;还可以读diao。(调动)dai(等待)。注意引导生区分形近字和同音字,比如,“堂”与“常”、“镜”与“境”、“访”与“坊”;“拜”的 右边是四横,“具”的里面是三横,不要少写一横。有些字,可引导生在对比中写好,如“闲” 与“阅”,“腿” 与“随”

3.课文题目是《玩出了名堂》,可让生说一说自己平时喜欢的游戏和在玩中的体会,如能说出在玩中的发现更好。即从玩引导生进入情境。

4.课文篇幅不长,语言平实,可放手让生自读。读的方式要多样,允许生自主选择。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理解课文的内容。在理解中注意以下几处:

(1)课文开头带有议论色彩,并且是课文的总括。要引导生思考,使生初步体会到玩耍与发明创造是有联系的。

(2)课文以“玩”为线索,以“名堂”为中心,个自然段,段段写了“玩”,“名堂”在课文里的意思就是发明与创造。因此,在中,要时时把 “玩”与“名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要以“列文虎克是怎么玩的,玩出了哪些名堂”作为贯穿全文的一个问题。时,师可以把这个问题提出来让生思 考,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阅读。三、四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从三个方面写列文虎克是怎样玩出了名堂的:一边看门,一边磨镜片,玩放大镜;再次玩放大镜,把两 片放大镜放在一起,发明了显微镜;接下去写的是在玩显微镜的过程中发现了微生物。

(3)课文中对小人国、居民、玩具三个词语加了引号,这是对微观世界和微生物的拟人说法和对显微镜的形象表述(借代),加上引号,不仅起到强调的作用,还使这些词语具有特殊的意味,避免了使用一些术语的枯燥,增强了所要表达意思的趣味性和可感性。

5.引导生从故事中受到的启发是的重点之一。可以联系以前过的课文,开拓生的思路。课文虽然讲的是列文虎克的玩耍,而实质是讲观察、 好奇心和求知欲,它们是科创造和发明的出发点和原动力。如富兰克林就是由于好奇心而揭开雷电之谜的。还有爱迪生,他小时候常常对人类的各种奇异的创造惊 喜万状。他曾悄悄把家里的钟表偷出来,一件件拆开,然后再装上,一心要了解它的秘密,相信生会对这些事例有所了解,时可引导生交流交流。

6.有了前面所受到的启发和收获,要趁热打铁,让生写一写玩中的乐趣和收获。要鼓励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写出自己在玩中的乐趣和收获,但要注意这是小笔,不能拔高要求。

7.引导生读课后资料袋的内容,了解微生物的一些常识。还可以交流一下课前搜集到的有关微生物的资料及从一些生活小事中受到启发而有所发明创造的故事。

、参考资料:

列文虎克:(1632—1723)荷兰生物家。英国皇家会会员。在早年,会了磨制玻璃透镜的技术,制成简的显微镜。1675年发现了原生动物,1683年又发现了细*,对动植物的显微构造也有所观察。

显微镜的发展:人类很早以前就有探索微观世界奥秘的要求,但是苦于没有理想的工具和手段。1675年荷兰生物家列文虎克用显微镜发现了分微 小的原生动物和红血球,甚至用显微镜研究动物的受精作用。列文虎克掌握了很高的磨制镜片的技艺,制成了当时世界上最精致的可以放大270倍的显微镜。

以后 几百年来,人们一直用光显微镜观察微观和探索眼睛看不到的世界,但是由于光显微镜的分辨率只能达到光波的半波长左右,这样人类的探索受到了限制。

进人 20世纪,光电子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1933年德国人制成了一台电子显微镜后,几年来,又有许多新型的显微镜问世,比如,扫描隧道显微镜 (STM)就是一种比较先进的现代仪器。

3、《玩出了名堂》

在新课标指导下,我本着“以人为本、以”的理念,以生的真实基础为起点,以促进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为目标,力求为生创愉悦、轻松、自主、开放的空间和语文实践环境,引导生立足文本语言,凸现语文本体,在浓浓的语文味中弘扬人文,积淀精神;努力实现“简简语文,完完全全为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理想。

下面,我就“以人为本、以”的理念指导下,先来谈谈对材的理解和分析:

材解读

这是一个有趣的故事。说的是荷兰人列文虎克喜欢玩镜片,利用看守大门工作的清闲磨镜片,做成放大镜,在玩放大镜时,突发奇想,把两片放大镜片放一起有了惊人的发现,随后做成一架简的显微镜,进而发现了一个全新的微生物世界。全文贯穿一个“玩”字,似乎列文虎克的重大发明创造是在不经意的玩中完成的,其实不然,正是列文虎克在玩的过程中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玩出了震惊世界的名堂。

这篇课文紧扣观察的专题,目的是启发生在平时的玩耍、游戏中,如能细心观察,养成留心观察的惯,可能会有所发现,从而激发生的'观察兴趣,培养观察事物的惯。

根据课文的特点和生的实际,本课我安排两课时来完成,下面,我就具体说说一课时的目标和重难点:

目标:

1.会认6个生宇,会写“堂、镜、闲、待、阅“等5个生字。正确读写“名堂、浪费、镜片、看守、定时、清闲、放大镜、细微、阅读、随意、调节、简、显微镜、挤来挤去、微生物、拜访、玩具”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镜的过程中,是怎样发明显微镜和发现微生物的,从而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观察能力,增强创造意识。

4.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

引导生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样从玩中发明了显微镜和发现了微生物的,并交流从中受到的启发;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

从列文虎克玩出名堂的过程中受到启发,从而培养在观察中用心思考、勤于动手,才能有所发现的意识。

基于对材这样的理解,本课我遵循“以、以人为本、以读带讲”的基本思路,主要采用品词析句、朗读感悟、读写结合、整体把握等方法,具体结合过程展开阐述。

研究了材、确定了法、法,为了体现我的理念,我预了以下环节

一 、谈话揭题,质疑导入

1.同们,你们爱玩吗?你们知道吗,玩还能玩出名堂呢!

2.今天,我们要一个有关玩的有趣的故事,(课件:玩出了名堂)同们,读了这个题目,你想到什么问题?(生可能会提出以下问题:名堂是什么意思?谁玩出了名堂?玩什么呢?怎么玩的呢?玩出了什么名堂?〈以上问题课件展示〉)

(让生说说自己平时喜欢的游戏和在玩中体会,即从玩中引导生进入情境。这是激发兴趣的有效途径。另外,引导生针对课题提出问题也激发了浓厚的阅读兴趣。为一会儿的读文打好基础。)

二 、由疑而入,整体感知

1.自要求:

(1)请带着同们提的问题去读读课文寻找答案。

名堂是什么意思?谁玩出了名堂?玩什么呢?怎么玩的呢?玩出了什么名堂?

(2)遇到生字 、新词 、多音字多读几遍,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做上记号,查查字典或联系生活经验和句子理解,如对课文还有什么疑问可以在书旁边写出来。

2.检查自

(1)出示生字,检查认读生字情况。

(2)出示新词,各自交流自己是用什么方法理解词语的。

(3)生解答同们提出的一些问题。

【丰厚初读,能为深入打下基础。所以,在初读环节上,给生充分的读书时间,让生切切实实地接触文本,在与文本充分接触中自主识字,走进文本,做到“不读熟,不开讲”。】

三 、精读课文,领悟玩法

1、多遍朗读课文三自然段。

(1)画出表示“玩”的句子,指名生再读。(2)生交流想象时,师要注意点拨:尽管把厚玻璃四周磨薄是件枯燥的事,但是因为他喜欢,他想用它来看细微的东西,所以他才玩得这么投入。(在让生自读时动手画一画,培养生动脑、动手的好惯)(3)能用赞赏的语气读读这一自然段吗?

2、生朗读四自然段。

(1)自由朗读,一边读一边想:列文虎克是怎么玩的?他发现了什么?

(2)指名生多人次朗读,以使生尽可能地摄取更多信息,生发感想。(放手让生自读,允许生自主选择阅读方式。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了解课文内容、生字、新词,真正做到自主。让生把问题提出来,又把问题还给他们,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阅读。把生看作的主体,并且,充分的交流阅读收获是一个实效性很强的方式。给生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以自主成果激励成功的自信。目的是掌握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3、交流讨论

(1)有新的想法?: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会怎么样呢?

(2)有新的玩法:一片放大镜固定,另一片可以随意调节。

(3)有新的发现:看到了一个平时看不到的“小人国”世界。

4、转换角色想象。假如你是列文虎克,这样改变一下玩法竟发现了一个新的世界,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心里会怎样想?(充分的朗读是理解课文的扎实有效途径,真正做到在读中感悟。时时把“玩”与“名堂”紧密联系在一起。)

四 、课堂,当堂展评

1.写“堂、镜、闲、待、阅”这个字。

2.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3.当堂展评。

、课后活动

搜集并阅读古今中外“玩出名堂”的故事。(引导生进行一定的课外阅读,一些课外知识。)

4、《玩出了名堂》

1、会认6个生宇,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名堂、浪费、镜片、看守、定时、清闲、放大镜、细微、阅读、随意、调节、简、显微镜、挤来挤去、微生物、拜访、玩具”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镜的过程中,是怎样发明显微镜和发现微生物的,从而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生观察能力,增强创造意识。

4、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

引导生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样从玩中发明了显微镜和发现了微生物的,并交流从中受到的启发;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

从列文虎克玩出名堂的过程中受到启发,从而培养在观察中用心思考、勤于动手,才能有所发现的意识。

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生搜集有关在玩中获得的乐趣或收获。

2、了解显微镜的知识,收集有关微生物的资料。

3、词语卡片。

一课时

一、导入

昨天,我们认识了法国昆虫*布尔,他通过实验来论证自己的想。今天,我们来认识另一位荷兰的生物家----列文虎克。

简介列文虎克:(1632—1723)荷兰生物家。英国皇家会会员。在早年,会了磨制玻璃透镜的技术,制成简的显微镜。1675年发现了原生动物,1683年又发现了细*,对动植物的显微构造也有所观察。

1、同们,你们在游戏和在玩中会到了哪些乐趣?

2、同们在自己的玩中体会到了乐趣,甚至有人在玩中出了名堂,同们想知道是谁玩出了什么名堂吗?请听故事《玩出了名堂》。

板书课题:玩出了名堂 齐读。读了课题,你能提出哪些问题??a.?什么是“名堂”??b.?谁玩出了名堂???c.?他玩的是什么?????d.?怎么玩的?e.?他玩出了什么名堂?

带着这些问题自己读课文,并解决问题。

二、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生交流。通过自读,你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

1、列文虎克是什么人?(职业是什么?)

2、他玩的是什么?

4、课文中说的名堂是指什么?

5、?怎么玩名堂的,我们下节课再

三、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生采用自主识字的方式进行。)

会认的字:阅、固、调、皇、俄、拜

会写的字:堂、镜、闲、待、阅、腿、随、调、简、拜、访、具

1、其中“调”“待”是多音字,在课文中分别读tiao、dai;还可以读diao。(调动)dai(等待)。

2、注意引导生区分形近字和同音字,比如,“堂”与“常”、“镜”与“境”、“访”与“坊”;

3、注意“拜”起笔是撇不是横,右边是四横不是三横,“具”的里面是三横,不要少写一横。

4、比较“闲”与“阅”、“闭”,“腿”与“随”,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他们分清楚。

5、同们在玩中的发现能够谈谈吗?从玩中引导生进入情境。

6、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四、朗读、探究、发现

1、二自然段。

齐读二自然段,了解列文虎克是荷兰人,喜欢玩镜片。

2、三自然段。

a.读一读。指名朗读三自然段,

②画出表示“玩”的句子,指名生再读。

师引导:想象一下,列文虎克是怎样磨镜片的,他心里会怎样想?

生交流想象时,师要注意点拨:尽管把厚玻璃四周磨薄是件枯燥的事,但是因为他喜欢,他想用它来看细微的东西,所以他才玩得这么投入。

⑤指导朗读。能用赞赏的语气读读这一自然段吗?

b.说一说。列文虎克怎么会玩起镜片的?用“因为……所以……”句型来回答。

因为看守大门这份工作很清闲,所以他就磨起了镜片,把厚玻璃的四周磨薄,做成放大镜。

c.想一想。从他玩镜片的过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引导生抓住关键的词语体会列文虎克玩镜片的特点:在做中玩,在玩中做。

这一段有四个多音字,谁能找出来?(看、待、薄、磨)分别组词。

、作业:

1、给生字组词

2、找出需要提醒的,难写的字:随,腿,是左中右结构,拜,具的注意点。

3、剩下的字小组内交流各自识记生字的方法。

4、仔细观察发现特点,提醒写字注意事项,介绍写字经验。

5、生写字。

5、《玩出了名堂》

片段(一):谈话导入

(1)同们,你们爱玩吗?平时都玩些什么呢?

(2)玩耍常被认为是不务正业、浪费时间的行为,你们是怎么看这个问题?(师鼓励生自由发表意见)

(3)今天,我们要一个有关玩的有趣的故事,(课件:玩出了名堂)同们,读了这个题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生可能会提:名堂是什么意思?谁玩出了名堂?玩什么呢?怎么玩的呢?玩出了什么名堂?〈以上问题课件展示〉)

师评价:你们真会思考!提的问题很有水平!

[让生说说自己平时喜欢的游戏和在玩中体会,即从玩中引导生进入情境。这是激发兴趣的有效途径。另外,引导生针对课题提出问题也激发了浓厚的阅读兴趣。为下一步的读文打好基础。]

片段(二):词句

三自然段

师:列文虎克怎么会玩起镜片的?用“因为……所以……”句型来回答。

生:因为他待着没事,所以就一边看门,一边磨起了镜片。

齐读三自然段

师:这一段有三个多音字,谁能找出来?(看、待、薄)

能分别组词吗?随即出示题:(扩词)

师:你们觉得这三段有哪几个词是值得的?

生:浪费、名堂、看守……

师:好,你们觉得这些词值得,那么就让我们把它们写一写、记一记。(拿出联系本抄写生词)

[放手让生自读自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生字、新词,真正做到自主。]

片段(三):情感

师:列文虎克玩出了什么名堂呢?自由读课文找一找,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生1: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把一片放大镜固定,让另一片放大镜可以随意调节,这样就做成了一架简的显微镜。

生2:他最早发现了微生物。

生……

师:那谁来说说显微镜是怎么回事?

生利用课前收集的介绍显微镜的知识,师随即陈列出课前收集的真的显微镜。)

师:请大家谈谈看到显微镜的感受。

生……

师:那谁来谈谈微生物又指的是什么?

生介绍微生物的知识,师出示微生物的幻灯图画。)

师:相信大家通过刚才的,对列文虎克的发明已经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下面就请同们自己读课文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生:我知道了刚才看到的微生物图就是书上说的另一个平时看不到的世界。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到,所以把它叫做“小人国”,而且把里面的上千上万个微生物叫做“小人国”里的“居民”。

师:你知道了这么多东西应该感谢谁呢?你佩服他吗?

生:应该感谢列文虎克。他真了不起。

师:那我们知道列文虎克并没有去专门研究它,他怎么会在玩中玩出了名堂呢?

生:……

(如果生说不出,可以引导生展开讨论。)

生:他玩的时候分注意观察,勤于动手,还善于思考,所以发明了这些东西。

师:大家说的非常好,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他的这种精神呢?今后我们就比一比谁在玩的时候注意观察,勤于动手,善于思考。谁是爱的聪明人。

[这一部分主要利用生和师在课外收集的资料,进行互相交流,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特别是搜集的一些图片,形象、直观,留给生的感受很深刻,生也很容易受到启发,对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点击查看更多第五单元练习十七教学设计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ppc.cn/articles/17164.html

热门阅读

  1. 201年五一祝福语精选
  2. 梅花一枝春带雨散文摘抄
  3. 八年级数学平均数教学设计
  4. 我学会了葫芦丝小学三年级作文
  5. 送给长辈生日的祝福语对联
  6. 201年鸡年春节祝福语大全简短
  7. 贸易失衡论文
  8. 植树节宣传标语集锦
  9. 有关妇女节作文300字
  10. 学校团委办公室的总结
  11. 童话故事作文300字写动物
  12. 好句好段摘抄 初中
  13. 班长班级纪律管理松懈的检讨书
  14. 偷影子的人高中读后感
  15. 汪国真经典诗句
  16. 假期社会实践报告范本
  17. 花城碎碎念散文
  18. 银行述职的报告
  19. 阁楼上的精灵读后感
  20. 巫婆日记作文
  21. 新教师述职报告
  22. 羽毛未丰的成语故事
  23. 感恩的优美句子
  24. 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中平面设计专业的教学现状与措施论文
  25. 春节最真心祝福短信
  26. 我听见了随笔
  27. 201年新年辞旧迎新的励志说说
  28. 成语寓言故事
  29. 五年级音乐《西部风情》教学设计
  30. 201年5青年节祝福语集锦
  31. 寒冬里的红豆杉诗歌
  32. 安徒生童话故事丑小鸭
  33. 《荆轲刺秦王》小品剧本
  34. 致朋友的唯美句子
  35. 伤感个性语录大全
  36. 那一刻我长大了随笔
  37. 学校班会总结范文
  38. 《植树问题》的教案设计
  39. 开学第一天日记范文精选
  40. 有关元宵佳节的古诗
网页更新时间:2025-08-27 14:25:54
本页面最近被 975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台湾,TA在页面停留了 118 分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