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平均数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5-07-10 14:38:54

八年级数学平均数教学设计

1.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会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

2.体会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利用它们解决一些现实问题,发展学生数学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会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

教学难点:体会平均数在不同情境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引导-讨论-交流.

教学手段:多媒体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出示篮球比赛的一些画面)

在篮球比赛中,队员的身高是反映球队实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衡量两个球队队员的身高?怎样理解“甲队队员的身高比乙队更高”?能因为甲队队员的最高身高高于乙队队员的最高身高,就说甲队队员比乙队队员更为高大吗?

上面两支球队中,哪支球队队员的身材更为高大?哪支球队队员更为年轻?你是怎样判断的?

活动1:前后桌四人交流.

找同学回答后,给出算术平均数的定义.

一般地,对于n个数x1,x2,…,xn我们把

叫做这个n数的算术平均数,简称平均数,记为 .读作“x拔”.

活动2:请同学们结合图表,自己用计算器算出各球队的平均身高,和平均年龄,看哪一个球队的平均身高高?哪一个球队的平均年龄小?

想一想:

小明是这样计算东方大鲨鱼队的平均年龄的:

年龄/岁 16 18 21 23 24 26 29 34

相应队员数 1 2 4 1 3 1 2 1

拓展阅读

1、五下册第七单元《包装盒—长方体和正方体》2青

信息窗二: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引入新课:

们,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并研究了长方体表面积算的方法,今天咱们先来研究一下正方体表面积的算方法,再新课之前,先请大家回忆一下正方体的特点。

二、独立探索、掌握方法

1、要制作一个如图的化妆品包装盒至少需要多少方厘米纸板?要解决这个问题也就是要求什么?

2、根据正方体面的特点,你能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吗?

3、生独立尝试后全班交流,通过交流讨论明确算理,得出算正方体表面积的便捷方法:棱长×棱长×6

4、尝试应用方法解决问题:求正方体的表面积

5cm

[意图]正方体表面积算的方法相对比较简单,有了长方体表面积算的基础,复习了正方体面的特征,生完全能够独立探索出算正方体表面积的便捷方法。

三、巩固应用、深化认识

0.4cm 0.4cm

0.7cm

7cm 7cm 7cm 5cm 5cm 2、动脑筋:一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36方米,你知道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吗? [意图]:“动脑筋”可以引导有余力的生来尝试,难度不大,可以引导生灵活的运用算方法。

、岁月是贼,总是不经意偷去很多,美好的容颜,真实的情感,幸福的生活。、能够微笑面对的事情就微笑吧,因为微笑总比哭更好。、时间就是一颗药,你掌握好了它便是解药,你肆意挥霍它便是毒药。、一句顺其自然,励志名言里面包含了多少绝望和不甘心。 1

、不管相爱时间有多长或多短,若能始终温柔地相待,那么,所有的时刻都将是一种无瑕的美丽。、回忆这东西,真的能让一个人变成神经病,前一秒还是嘴角上扬,下一秒便湿了眼眶。、喜欢一个人,是看到了他的优点。爱一个人,是包容了他的缺点。喜欢是一种心情,爱是一种感情。、每一天的努力,只是为了让远方变得更近一些。、放弃与放手的区别是:放弃是牺牲本来属于你的,放手是放下那些从来就不是你的。10、不管天气怎样,给自己的世界一片晴朗;不管季节变换,让自己的内心鸟语花香。11、一路走来,免不了会携带岁月的尘埃,生活总会给我们留下许多感慨,经过的事,路过的人,都给我们留下很多故事,偶尔翻阅起来,还会是一种感动。12、在记忆里,有一些瞬间,经历时没什么特别,回想时,却胜过千言万语。13、做该做的事,爱该爱的人,能应对惊涛拍岸的雄壮,也能安于细水长流的温情。14、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重要的人越来越少,剩下的越来越重要。15、伸手需要一瞬间,牵手却要很多,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你生命该出现的人,绝非偶然。–––若无相欠,怎会相见。16、当你强大了,你才会遇到比你强大的;当你变好,你才配得起更好。17、多的错失,是因为不坚持,不努力,不挽留,然后催眠自己说一切都是命运。18、有时候,你必须放手,才能明白是否它真的值得你拥有。19、不由自主只因刻骨铭心,不离不弃只因无法代替。20、即使没有人为你鼓掌,也要优雅地谢幕,感谢自己的认真付出。21、在哪里存在,就在哪里绽放。不要因为难过,就忘了散发芳香。22、有些人,一旦遇见,便一眼万;有些心动,一旦开始,便覆水难收。23、好的坏的我们都收下吧,然后一声不响,继续生活。24、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城,住着一个不可能的人,那个人路过了青春一阵子,却会在记忆里搁浅一辈子。五个哲理段子,品味人生11则哲理故事,让你人生更从容人生哲理:一般人看不懂,看懂的人不一般、生活中总会有伤害你的人,所发你仍然需要继续相信别人,只是小心些而已。、脆弱的人,只懂得怜悯自已,而不知道反省自已。、如果朋友让你生气,那就说明你仍然在意他的友情。、生命的成长,需要吃饭,还需要吃苦,吃亏。、你可能只是这个世界上的一个人,但对某个人来说,你是他的全世界。、无论做什么,记得是为自己而做,那就毫无怨言。、让自己更和一点,更豁达一点,对于身边的过错,让自己更宽容一点。人人都有他的难处,何必强求于人。、不相信奇迹的人永远都不会创造奇迹。、不要为它的结束而哭,应当为它的开始而笑。10、坏事总是不断发生,可还是有很多办法来解决困难。永远不要忘记进修问,拓阔胸襟。人生所有烦恼的会不多不少永远追随,只不过识涵养可以使一个人更加理智冷静地分析处理这些难题而已。11、智者总是有成功的密码,能译出密码的人,心是成功的智者。12、成功都永远不会言弃,放弃者永远不会成功。13、一个真正的朋友会握着你的手,触动你的心。

2

2、人特殊行四边形相关知识归纳总结与例题精讲

龙文校-----您值得信赖的专业个性化辅导

和常见题型精讲

附: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总表

边 性 角 质 对角线 矩形 对边行且相等 四个角都是直角 互相分且相等 ·有三个角是直角; ·是行四边形且有一个角是直角; ·是行四边形且两条对角线相等. 菱形 对边行,四边相等 对角相等 互相垂直分,且每条对角线分一组对角 正方形 对边行,四边相等 四个角都是直角 互相垂直分且相等,每条对角线分一组对角 判定 ·四边相等的四边形; ·是行四边形且有一·是矩形,且有一组邻边相等; 组邻边相等; ·是菱形,且有一个角是直角。 ·是行四边形且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 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对称性 一. 矩形

矩形定义: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行四边形叫做矩形(通常也叫长方形或正方形).

矩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对角线的交点,矩形也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通过对边中点的直线,有两条对称轴;

矩形的性质:(具有行四边形的一切特征)

矩形性质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矩形性质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分.

如图,在矩形ABcD中,Ac、BD相交于点o,由性质2有

11Ac=BD.因此可以得到直角三角形的一个性质:直角三角

22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Ao=Bo=co=Do=

矩形的判定方法.

矩形判定方法1:对角钱相等的行四边形是矩形. 矩形判定方法2: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龙文校-----您值得信赖的专业个性化辅导

矩形判定方法3: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行四边形是矩形.

矩形判定方法4: (4)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分的四边形是矩形.

例1已知:如图 ,矩形 ABcD,AB长8 cm ,对角线比AD边长4 cm.求AD的长及点A到BD的距离AE的长.

例2 已知:如图,矩形ABcD中,E是Bc上一点,DF⊥AE于F,若AE=Bc. 求证:cE=EF.

例3.如图,已知矩形ABcD中,E是AD上的一点,F是AB上的一点,EF⊥Ec,且EF=Ec,DE=4cm,矩形ABcD的周长为32cm,求AE的长.

例4、如图,在 ABcD中,E为Bc的中点,连接AE并延长交Dc的延长线于点F.

(1)求证:AB=cF;

(2)当Bc与AF满足什么量关系时,四边形ABFc是矩形,并说明理由.

AcBEFD

龙文校-----您值得信赖的专业个性化辅导

二.菱形

菱形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强调】 菱形(1)是行四边形;(2)一组邻边相等.

菱形的性质

性质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性质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分,并且每条对角线分一组对角;

菱形的判定

菱形判定方法1:对角线互相垂直的行四边形是菱形.

注意此方法包括两个条件:(1)是一个行四边形;(2)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

菱形判定方法2: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例1 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F是AB上一点,DF交Ac于E. 求证:∠AFD=∠cBE.

例2已知:如图ABcD的对角线Ac的垂直分线与边AD、Bc分别交于E、F. 求证:四边形AFcE是菱形.

3、如图,在 ABcD中,o是对角线Ac的中点,过点o作Ac的垂线与边AD、

Bc分别交于E、F,求证:四边形AFcE是菱形.

AE1DoB2Fc 龙文校-----您值得信赖的专业个性化辅导

例4、已知如图,菱形ABcD中,E是Bc上一点,AE 、BD交于M, 若AB=AE,∠EAD=2∠BAE。求证:AM=BE。

A B E M c D

例5. (10湖南益阳)如图,在菱形ABcD中,∠A=60°,AB=4,o为对角线BD的中点,过o点作oE⊥AB,垂足为E.

(1)求线段BE的长.

Do60?cAEB

例6、(2008四川自贡)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DE⊥AB交BA的延长线于E,DF⊥Bc,

交Bc的延长线于F。请你猜想DE与DF的大小有什么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

例7、(2008山东烟台)

如图,菱形ABcD的边长为2,BD=2,E、F分别是边AD,cD上的两个动点,且满足AE+cF=2.

(1)求证:△BDE≌△BcF;

(2)判断△BEF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3)△BEF的面积为S,求S的取值范围.

龙文校-----您值得信赖的专业个性化辅导

三.正方形 正方形是在行四边形的前提下定义的,它包含两层意思: ①有一组邻边相等的行四边形 (菱形) ②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行四边形 (矩形)

正方形不仅是特殊的行四边形,并且是特殊的矩形,又是特殊的菱形. 正方形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并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行四边形叫做正方形. .................. 正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对角线的交点,正方形又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对边中点的连线和对角线所在直线,共有四条对称轴;

因为正方形是行四边形、矩形,又是菱形,所以它的性质是它们性质的综合,正方形的性质总结如下:

边:对边行,四边相等; 角:四个角都是直角;

对角线:对角线相等,互相垂直分,每条对角线分一组对角.

注意:正方形的一条对角线把正方形分成两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对角线与边的夹角是45°;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把它分成四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这是正方形的特殊性质.

正方形具有矩形的性质,同时又具有菱形的性质. 正方形的判定方法:

? (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 (2)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 注意:1、正方形概念的三个要点: ? (1)是行四边形; ? (2)有一个角是直角; ? (3)有一组邻边相等.

2、要确定一个四边形是正方形,应先确定它是菱形或是矩形,然后再加上相应的条件,确定是正方形.

龙文校-----您值得信赖的专业个性化辅导

12即 y??x2?x (0<x<2).

22121221② y??x2?x??(x?)?.

222241∵ a??<0, 221时,y最大值?. 24(注:用其它方法求解参照以上标准给分.)

∴ 当x?

例4 【解析】△ADE是等边三角形.

理由如下:∵AB=cD,∴梯形ABcD为等腰梯形, ∵∠B=∠c.

∴E为Bc的中点, ∵BE=cE.

在△ABE和△DcE中,

?AB?Dc,? ∵??B??c,

?BE?cE? ∴△ABE≌△DcE. ∵AE=DE.

∴AD∥Bc,DE∥AB,

∴△ADE为等边三角形.

例5:(1)证明:∵AE∥BD, ∴∠E=∠BDc ∵DB分∠ADc ∴∠ADc=2∠BDc 又∵∠c=2∠E ∴∠ADc=∠BcD ∴梯形ABcD是等腰梯形

(2)解:由第(1)问,得∠c=2∠E=2∠BDc=60°,且Bc=AD=5

∵ 在△BcD中,∠c=60°, ∠BDc=30° ∴∠DBc=90° ∴Dc=2Bc=10

龙文校-----您值得信赖的专业个性化辅导

3、一上册第九单元

单元主题:总复习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材分析:本单元有3部分内容:一是成长小档案;二是活动;三是对全

册所知识的综合练习。成长小档案是对全册案的复习与整理,包括择知识的整理和对有趣事情的回顾两个方面。对知识的复习共分为4个部分:20以内的;20以内的加法和20以内不退位减法,认识图形和认识钟表。材在总复习的第二部分,安排了3项有趣的活动:活动1是针对的认识和认识钟表的巩固与提高;活动2是针对算的整理与巩固;活动3是对认识图形的巩固与提高。练习二十五是对全册材所内容产,目的是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提高生的能力。

情分析:通过一个期的习,大部分习态度端正,习习惯好,能

较好的完成各项习任务,有一定的习能力,特别是在的认识和算方面掌握得不错,但在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还有部分得不够扎实。

1、通过总复习,使生全面回顾并总结所内容,以巩固本期所获得的知识,进一步提高生的算能力,能运用所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总复习使生回顾习过程中有趣的事,感受的乐趣,并在活动中进一步增强习的兴趣。

3、初步了解总复习的方法,初步感受复习的作用。

重点难点及解决措施:

重点:巩固本期所获得的知识,进一步提高生的算能力,能运用所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初步了解总复习的方法,初步感受复习的作用。 措施:

1、对知识的复习整理,要突出结构性和关联性。 2、对所内容的训练,要体现趣味性和针对性。

方法:谈话法、练习法 课时分配:4课时。

第一课时 复习20以内的

内容:P105页第1题,练习二十五第1、2、16题, 三维目标:

1、通过复习20以内的读写、序大小、组成和序的含义,使生加深对的理解

2、培养、读、写和比较的大小的能力。 3、培养生的观察、推理的能力。

重点:20以内的组成。

难点:基与序的含义的区别。 准备:课件

时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no:57 过程 一、复习读、写序 1.师出示字卡片,指名生读20以内的。 2.师报生写,如十九(生写19)等。 3.生一个一个地,从7到15。 4.两个两个地,从2到20。 5.填,练习二十五的第1题。 生在书上填,并指名生口答,后集体口答,检查生熟练掌握20以内的顺序的情况。 二、复习20以内的组成 : 1.问: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是什么位? 2.出示器,师在器上表示11让生读出这个,并问这两个1表示的意思相同吗?为什么? 指2名生回答。 3.问:谁会在器上表示“13"这个? 指一名生演示,然后问生13这个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子。 4.生做材第107页的第2题。 5.师生对口令 (11一20各的组成) 如1个十和5个一组成几?十二里有几个十和几个一等。 三、练习 1.出示材第105页的第1题。 生独立完成。 指名汇报。 集体订正。 2.指导完成练习二十五第16题。 引导生理解题目意思后让生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 持者二次备课

四、小结 通过今天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时反思:

第二课时 复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20以内的不退位减法 内容:P106页第2题,练习二十五第4、5、6、9、15题。 三维目标:

1、通过算使生加深加减法的含义,提高20以内进位加法和20以内的不退位减法的算熟练程度。

2、培养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师生共同体验就在身边,提高习兴趣。

重点:熟练掌握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20以内的不退位减法 难点:20以内加法(进位加)脱口而出 准备: 课件

时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no:58 过程 一、复习20以内的加法。 1、P105页第2题,整理加法表。 (1)师课件出示先将0-5有序排列在表格中,指导生看懂表格,习构造方法,写出相应的算式。再将行、列的加扩展到10,完成加法表。 (2)指导生观察横行、竖行、斜行的算式有什么规律。 同桌之间互相交流后再全班交流。 (3)将得是10的算式涂上红色,你发现了什么? 二、复习20以内的不退位减法。 1、师指导生整理过的减法算式。重点整理十几减几的不退位减法。 2、生合作完成整理,师**,对于有困难的生给予指导。 3、展示生整理结果。集体交流。 4、说一说算式是怎样排列的。 持者二次备课

三、练习。 1、 完成练习二十五第4题。 生独立完成。 指名汇报。 表扬全对的生。 2、完成练习二十五第5题。 限时2分半让生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表扬在规定时间内全部做对的生。 3、完成练习二十五第6题。 生独立完成后指名汇报。 表扬全对的生。 4、完成练习二十五第9题。 让生独立完成填未知的练习。 指名汇报说想法。 5、指导完成练习二十五第15题。 师读题,帮助生理解题意。 生独立思考找出规律:蓝色圆圈里的字和边上三个红色圆圈里的字有什么关系? 按照规律填写出?里的字是哪个? 指名汇报说想法。 三、小结: 说一说你这节课收获了什么? 课时反思:

第三课时 复习认识图形、认识钟表

内容:P106页第3题,练习二十五第3、12、13、14题。 三维目标:

1、 使生认识常见的四种立体图形,进一步加深对所的几何图形的认识。 2、 巩固钟表中整时的认识。

重点:认识图形,并能够形成对这些图形的表象。 难点:辨认所的几何图形。

准备: 课件、实物钟表、立体图形模型

时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no:59 过程 一、复习认识图形 1、 出示第106页第3题, (1)生看书并回答有哪几种图形,师板书: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2)问: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各有几个?生再书上完成,集体订正。 (3)师分别指出每种图形的名称,生举起对应的几何图形。 (4)师出示实物,让生说出每种物品是什么形状? (5)指名说一说日常生活中见过哪些物体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2.出示第109页第12题 (1)生看书并回答有哪几种图形,有几个? (2)并填写在书上。 3.完成书上第109页第13、14题,集体订正。 二、复习认识钟表: 1、拨钟 分组活动,让生利用钟表的具拨出每个整时,小组中同相互检查。师**,提醒生在拨表时,时针和分针一定要拨到准确的位置上。 2、认钟 师拨钟,生认;指名拨钟,生认。 (1)复习快几时或几时过一点 时针和分针没有正对着钟面上的,而是稍稍偏了一点。 告诉生:像这种差一点到几时,或是几时刚刚过一点,我们就不能说正好是几时,应该说快几时或几时过一点。 (2)问:你们认识电子表上的时间吗? 请生说一说怎么认的? 如果我们要把钟上的时间跟电子表一样表示,你会吗? 老师拨时,生用电子表形式表示出来。 3、完成107页第3题。 持者二次备课

4、《化衡常》一课的

* .cn

作者:

来源:《甘肃育》2016第19期

【关键词】 化;化衡常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19—0125—01

[复习引入]通过上节课的习,我们知道了浓度、压强和温度对化衡的影响。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探讨化衡的问题。

[师生活动]我们一起来观察课本29页的据表。共有六组不同的起始加入量,得到了六个不同的衡状态,表中把衡时各物质的不同浓度按这样来算,发现得到的值是近似相等的。

[问]如果按、c(HI)·cc这样来算看看是什么结果? [生活动]分组算——汇报结果——结论不相等 [过渡]为什么单单按这样来算就相等了?

[生活动]大家再仔细观察,这个算式在表达上有什么特征?

[小结生的回答]算式是HI系次幂与H2系次幂和I2系次幂的积的比值。显然这不是赶巧,那么,我们便有理由得出对于可逆反应:

mA(g)+ nB(g)?pc(g)+ qD(g),就应该有:=常

确实是这样,人们通过实验对不同可逆反应中各物质的衡浓度进行测定,然后经过多次算尝试,归纳得出就是一个常。 一、衡常的概念

[问]衡常K有没有单位?应该有,但我们发现一般不写。

[练习]书写下列可逆反应衡常的表达式并比较4中K1、K2、K3之间的关系。 [小结]对于固体、纯液体和稀溶液中的水,因为它们量的变化、浓度的变化是忽略不的,在衡常的表达式中通常用1来代替,对于非水溶液中的水则要表达出来。

5、北师大版课标初中七语文上《说虎》二课时含反思

1、习《说虎》一文的文言实词。

2、锻炼习搜集资料及总结能力。

3、懂得“用力而不用智”“自用而不用人”则必然失败的道理。

用《说虎》中的观点解说本单元有关各篇的内容。

《说虎》一文的论证结构。

(一)作者简介

刘基,明初文家、*家。字伯温,晚号犁眉公。谥号文成。博,通天文,兵法。辅佐朱元章创立明朝,谋划策略,建立制度,官至御史中丞,封诚意伯。

虎之力,于人不啻倍也。虎利其爪牙,而人无之,又倍其力焉。则人之食于虎也,无怪矣。

于:跟……相比。

不啻(chì):不止。

之:助词,其作用是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食于虎:被老虎吃掉。于,被。表示被动关系。

〔译〕老虎的力气,与人相比不止大一倍。老虎有锋利的爪牙,但是人没有,又使它的力气加倍。那么人被老虎吃掉,不奇怪了。

然虎之食人不恒见,而虎之皮人常寝处之,何哉?虎用力,人用智;虎自用其爪牙,而人用物。故力之用一,而智之用百;爪牙之用各一,而物之用百。以一敌百,虽猛必不胜。

寝:躺着休息,卧。

处:居住,这里是坐的意思

故:所以。

一:一和百都不是确

〔译〕然而老虎*不常见,而老虎的皮常被人拿来做坐卧的物品,为什么呢?老虎使用力气,人运用智慧;老虎只能使用它自身的爪牙,但是人能利用工具。所以力气的作用是一,但是智慧的作用是百;爪牙的作用各自是一,但是工具的作用是一百。用一对抗一百,即使凶猛也一定不能取胜。

故人之为虎食者,有智与物而不能用者也。是故天下之用力而不用智,与自用而不用人者,皆虎之类也。其为人获而寝处其皮也,何足怪哉?

为:被,表示被动关系。

是故:所以,因此。

类:相同。

足:值得。

〔译〕所以,人被老虎吃掉,是因为有智慧和工具而不能利用。因此世界上那些只用力气而不用智慧,和(只发挥)自己的作用而不借助别人

力量的人,都跟老虎一样。他们像老虎被别人捕获并把虎皮用来坐卧,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呢?

(三)理清内容结构

指出“人之食于虎”不足为怪

说明“虎之皮人常寝处之”的原因 归纳主旨

用力而不用智

自用而不用人 必将失败

借虎喻人 说明道理

(四)探究主题思想

本文借虎喻人,说明不懂得运用智慧,不会凭借外界的力量,只凭自己的力量一味蛮干,就必然招致失败的道理。

(五)课堂练习

1、《说虎》将人与虎相比,有两个字是最关键的,你能把这两个字指出来吗?

答案:智 力

2、说明下列例句中划线词的用法。

①虎之力,于人不啻倍也。

②则人之食于虎也。

③故人之为虎食者。

④虎利其爪牙,而人无之。

答案:①介词,跟……相比。 ②介词,被。

③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④代词,锋利的爪牙。

(六)合作探究

1、《说虎》将人与虎相比,有两个字是最关键的,你能把这两个字指出来吗?试用《说虎》阐明的道理,解说《狼》、《李寄》以及《童区寄传》等篇的内容。

明确:《说虎》最关键的两个字就是“用智”,其他如“用物”“用百”“用人”都是“用智”的衍生物和必然结果。用这个道理解说本单元各篇,也是一种特殊的比较阅读。关于各篇中“用智”的体现可参见“主编解读参考”和练习解答。《狼》中还有一个细节说明禽兽无法与人斗智的道理。即两狼亦表现了它的狡黠(即一狼洞其中,一狼假寐),“而顷刻两毙”,所以《狼》说:“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各篇中人由“用智”衍生的“用物”等,这里稍作补充。如,屠户借助了草堆,用了刀;区寄借助了敌人的刀、火,还充分利用了敌手的弱点(这是特殊的“用人”);李寄“怀剑将犬”,甚至还用了米糍、蜜糖等食物。

《智惩恶少》也体现了“用智”。主要在倒第二段。即如按时间顺序正常写,这段内容应在前面。结构、文字,但凡其新异之处,往往引人注意,这是写作上的通常道理。所以,当这段不按顺序,改排在战斗结束后补叙时,它自然就显得很突出。这段内容就是讲少刘伯承如何“用智”战胜对手“团总少爷”的。

2、如果你遇到区寄、李寄、屠户相似的境遇(选一),你会怎样做?请在小组或班上讲述你编出的故事。

这题既包含向少英雄们习,又包含锻炼一个人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由生自由发挥,但编出的故事应有一定的合理性,同时应避免与课文中原故事的情节、做法雷同。

(七)布置作业:

1、熟记课文中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多种用法。

点击查看更多八年级数学平均数教学设计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9ppc.cn/articles/2138.html

热门阅读

  1. 童年梦的翅膀诗歌
  2. 一年级下册棉花姑娘的教案
  3. 幼儿园开学典礼学生发言稿范文
  4. 201小学生暑假祝福语微信
  5. 万圣节幼儿园祝福语
  6. 周末经典心情语录
  7. 走进学而思征文600字
  8. 《快乐读书吧》教学设计
  9. 古代表达爱情的诗句
  10. 小学生清明节的诗歌
  11. 新年新气象的句子
  12. 感恩的散文朗诵稿
  13. 二十四节气立夏祝福问候语大全
  14. 公司创建文明单位工作总结范文
  15.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演讲稿
  16. 初中毕业祝福语大全201
  17. 201年新年第一天上班经典祝福语
  18. 形容三月的句子
  19. 校工会三八妇女节活动通知范文
  20. 门诊部主任竞职演讲稿范文
  21. 八字乔迁对联
  22. 爱眼日记范文
  23. 育儿教育心得
  24. 工业品购销合同
  25. 201年鸡年贺卡祝福语大全
  26. 对高校体育教学观念转变的几点思考论文
  27.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说课稿范文
  28. 201年最温馨的六月生日祝福语
  29. 吃大虾初一作文
  30. 想别人没想到的优秀教案范文
  31. 有关努力奋斗的句子
  32. 2016年新春贺词
  33. 自我介绍100字
  34. 酒店餐饮部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35. 关于临床医学实践心得体会
  36. 最新深化学习找差距转变作风促发展心得体会
  37. 201鸡年春节手抄报简单
  38. 《起床以后》2课时教学设计范文
  39. 幼儿园老师学期末的个人总结范文
  40. 学雷锋从小事做起的优秀演讲稿
网页更新时间:2025-08-25 22:27:36
本页面最近被 335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山西,TA在页面停留了 84 分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