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秋季经典诵读比赛的通知
一、比赛主题:
诵读经典、浸润心灵、献礼祖国。
二、诵读内容:
中国古今优秀经典爱国诗文。
三、比赛形式及时间安排:
1、每班至少派出1个诵读节目,每个节目10人以上阵容,每个节目1名指导老师,每个节目4——5分钟。
2、以自选为主要形式,同时鼓励编排对诵、集体朗诵、配乐朗诵等艺术表演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才华。
3、xx月xx日(周xx)下去5点之前,各班上报参赛选手名单及人数、选手朗诵题目、指导老师及内容的打印稿交给梅玲丽,电子稿发到QQ群“晨阳路中学部办公群,群号xxxxxxx”;逾期视为自动弃权。
4、xx月xx日(周xx)晚上6点20,各班班主任到报告厅签到处抽签决定上场顺序,逾期不候。xx月xx日上午12点之前,配乐通过QQ群“晨阳路中学部办公群,群号xxxxxxx”传给朱佳佳老师(注明班级),或者面交。
5、比赛时间:暂定xx月xx日上午9点。
6、比赛地点:看天气而定,临时通知(备选地点:操场、体育馆)。
拓展阅读
1、中秋节的经典日记400字
中秋节到了,家家户户都在筹备着过节。你看,老大爷、老大妈们在菜场买菜,小伙子、姑娘们,拖着行李箱从外地赶回来了,还有顽皮可爱的小孩子们在门口吃东西,到处是一片热闹的景象。
可是今年中秋老天不作美。一大早起来,我就发现天上下起了小雨。我在心中默默祈祷雨快点停,可是老天爷好像跟谁赌气似的,雨一直下一直下,一直到晚上都没有停,而月亮始终没有露出笑脸。
虽然看不见天上的月亮,但我们心中有一轮月亮。我们家仍按习俗敬月光。往常,我们在院子中摆一张小桌子,上面放上糕点瓜果,然后**、放鞭炮。由于今年下雨,我们只好把桌子放在客厅中了。我帮妈妈擦好桌子,妈妈在桌上摆好苹果、香蕉、豆角、菱角、月饼和藕,还倒了一杯茶。
敬完月光,我和爸爸妈妈就上楼看中秋晚会。中秋晚会中的表演看的我眼花缭乱,并且我还知道了一个喜讯:我国“天宫2号”火箭将在晚上10:04发射。看着那艳丽的火光,听到那一声又一声报告正常的话语,心中不禁被这震撼的场面*了。
这次中秋,虽然没有观赏到那轮明月,但我却收获了不一样的快乐与激动。
2、《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经典读后感有感
《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是一本由拉铁摩尔著作,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42.00,页数:36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要想客观学习、分析中国边疆历史,必须破除汉族本位历史观(皇汉史观),建立全新的史观。拉铁摩尔这本书是接触西方历史学派的一本启蒙书籍。
●观点非常不错,对蒙古和西藏的论述尤为出色。为什么只有到了秦汉,草原部落才真正对中原文明构成威胁?为什么中原文明相对稳定,而游牧文明则呈现动荡和分裂的特点?为什么中国古代始终有来自北方的威胁?……作者都给出了非常有说服力的答案。翻译过于生硬了。
●历史离不开地理
●沈坑2 对中国边疆的形势把握得挺好,但难免会有西方中心论的色彩,部分观点因时代局限性、史实把握不准确而有失偏颇;随着考古学的新发现产生,有些观点也存在偏差。但其独到的思考角度还是很有借鉴意义的,可选择性的阅读。 预感要再读一遍了……
●拉铁摩尔是个传奇,不读此书很难说你是搞边疆史的。读过此书,你会惊讶的发现,你对内蒙古,新疆,以至缅甸的诸多现实问题都有了更深入的视角。好书除了告诉你丰富的“材料”,更多的是让获得一种视角。
●让一个人睁开了一只眼,视野的开阔与文明的开启没有必然的区别
●四十年代所出书,格局亦非今日研究水平能及,愧煞一干“新清史”之流浅
●拉铁摩尔是个传奇,不读此书很难说你是搞边疆史的。读过此书,你会惊讶的发现,你对内蒙古,新疆,以至缅甸的诸多现实问题都有了更深入的视角。好书除了告诉你丰富的“材料”,更多的是让获得一种视角。
●经典常常是自己以为读过,耳熟能详,但其实并没有读的书。
●草原游牧社会与定居农耕社会的不同,即对土地所有权的不同理解,游牧社会将土地所有权看作从这一块草场转场到另外草场的移动权,而定居农耕社会则看重于建设*性耕地的圈占权。这是这一土地所有权的不一样,导致游牧国家与定居国家的不同(长城外的国家与长城内的国家),具体表现为游牧国家幅员更为辽阔,社会组织更为简单,经济活动更为单一,文化风俗相似性更高。同时正式这种“简单”使得游牧帝国一旦建立,其组织力相比较于农耕帝国更具有组织性,由此只占汉一郡五分之一人口的匈奴帝国,一直保持着对汉帝国的军事压力。 同时草原这种循环利用土地的经济,使得“草原帝国”在工业**之前,一直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并与中原帝国“相爱相杀”。
我最喜欢书里讲的日本为何不能政征服中国的原因。作者讲的原因是日本在东北只是在地理上而不是历史上继承了满族,日本不能像满族那样利用满洲的中国人及蒙古人去征服中国。日本人的文化水平上对中国人有种天生的自卑感,因为他们相对中国还是劣等民族,因而不能用正常的心态去利用满洲的中国人及蒙古人去征服中国。这也是他们现在不能正常看待中国的崛起是一样的。
为什么说这本书翻译差呢。因为这本书从头到尾充斥着这样的句子:“第一,这些战争并不集中在周人起源的中国西北边境,它们包括了整个黄河流域的东部,即传统认为的周人所征服的汉族地区。” “它们”承接上文,理应理解为“中国西北边境”(因为不可能是这句话的主语“这些战争”),而实际所指是“这些战争”集中的区域。 这样有歧义的句子比比皆是,原本极好的书读着读着就要吃一口屎。
《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读后感(三):草原与农耕的不同土地所有权简析
该书给我们一个不一样的视角去看待一些问题,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草原游牧社会与定居农耕社会的不同,即对土地所有权的不同理解,游牧社会将土地所有权看作从这一块草场转场到另外草场的移动权,而定居农耕社会则看重于建设*性耕地的圈占权。这是这一土地所有权的不一样,导致游牧国家与定居国家的不同(长城外的国家与长城内的国家),具体表现为游牧国家幅员更为辽阔,社会组织更为简单,经济活动更为单一,文化风俗相似性更高。同时正式这种“简单”使得游牧帝国一旦建立,其组织力相比较于农耕帝国更具有组织性,由此只占汉一郡五分之一人口的匈奴帝国,一直保持着对汉帝国的军事压力。
同时草原这种循环利用土地的经济,使得“草原帝国”在工业**之前,一直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并与中原帝国“相爱相杀”。
征服和扩张都是一种想象。游牧民族和汉族所取得的成功,没有一个不产生对自己的*。 草原民族不能完全征服中国,因为长期侵入中国后,终将变成汉族,留在后面的才继续保持草原生活。同样地,汉族侵入草原太远时,也会脱离中国,加入草原社会,而留在中国的则继续发展中国的生活。 长城虽极坚固,但修筑的时候并没有真正的边疆危机。筑长城与筑路的真正目的,是稳定中国内部被征服的地区,并建立新的社会秩序。 一个自命为文明的民族,虽然事实上是在侵略一个落后的民族,但仍说自己不过是“巩固自身的地位”。另外,尽管落后民族实际上是在自卫,但其战争的方式却是突袭,于是常常被看作是攻击者,而成为优越民族的藉口。 潜在资源并不是重要的问题,重要的是那些可以被这种组织及发展均感脆弱的居民所能利用的东西。就是在潜在资源雄厚的环境里,石器时代的居民也会因进化第一步之难于完成而长时间地停滞。
虽然拉铁摩尔并不能说是职业学者,最早了解这个名字还是从《光荣与梦想》里,他担任美国*的对华政策顾问。这本书也是久仰大名,下了很久以后才断断续续读完。
全书分成四个部分,一以贯之的主题是边疆,现在更流行的提法是农牧交错带,前面更强调从地理的方面做横向考察,后几部分则注重历史演变,从史前时代一直到明清。
简而言之,作者的目光主要放在了自然条件决定的基本生产关系上,认为这是形成社会经济组织和制度的主要因素。核心观点有如下几个:
1、游牧文化并非自然形成,而是从农耕文明深入草原的过程中逐渐异化而成。
2、虽然长城是条明确界限,然而农牧交错带却是一片区域(内陆边疆),这片区域同时有倾向于两方的张力,这种张力的涨落变化形成了中国边疆关系的主题。
3、与草原不同,新疆的绿洲文化本质仍是农耕文明,因此自然地与中原文明更接近。
读这本书,对思考了很久的”什么是中国?历史上何以疆界不断变化?“乃至近代现代这一地区的情势都有了新的认识,启发很大。
大概看了维舟的书评,其实以前他的很多观点都比较赞同,然而这篇书评却不敢苟同。部分是认识译者的缘故,部分是因为虽然说是”翻译商兑“,文中讨论的大多却是原文和文字的疏失。我想翻译的基本要求应该是尽可能还原原著,某些后来争议的问题,比如人名,地名已有定论的不妨以”译注“的形式注明。而拼写之类的问题应该是校对编辑的责任。应该拿来考察译者的,是是否出现”常凯申“之类的错误或者改变了作者原意,以及流畅。
就写这么多吧。
3、中秋节的经典日记400字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宋代诗人苏东坡的一句小诗,里面的婵娟是什么?当然是月亮了,所有节日里面我最喜欢中秋节了,因为中秋节不仅可以赏月还可以吃团圆饭。
今晚,天公不作美,不把月亮放出来,所以我们只好将兴趣转到团圆饭上。奶奶先把水果和月饼拿出来“敬月光”,然后再把一样样好吃的摆上桌子,然后就开饭啦!
大家正准备吃,而我发现餐桌旁少了一个人,“爸爸”,我叫道,却没人回应。妈妈也着急了,不停地打电话去催。不一会儿,爸爸回来了,从头到脚都有许多水珠,手里还拿了我最爱吃的蛋黄月饼,我感动了,连忙请他坐下,终于能吃团圆饭了。
开始吃了,只见我赶紧拿了一双筷子,吃了起来,我先夹了一块红烧肉,这是我最喜欢吃的菜了,一口吞了下去。而大人们谈笑风生,从中国的神话谈到历史,从家里的趣事谈到别人家的喜事,从中国的**谈到外国的总统……总之,他们四人就是很快活的样子,慢慢吃,慢慢喝,很是高兴,我的兴致也被他们提起了,跟着聊了起来。这顿团圆饭真是香啊!
今天,虽然没有月亮也没有她和太阳的儿子—星星们,没有看到月亮圆圆的脸,但我真的很开心很开心。
4、中秋节的经典日记400字
秋高气爽, 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八月十五中秋节。
今年中秋节,黄昏的傍晚,皎洁的月亮正照耀着一轮圆月,天空中有几朵洁白的云彩飘荡在云朵中间,微风飒飒,徐徐的吹着小风。我站阳台上,抬着头,仰着脖子看那天上的月亮,好大好圆的月亮啊,它就像一轮明月,又像一轮圆月,正在升起来!我们在院子里高高兴兴的简直就是高兴,没有人能说出这不是高兴。我们全家人都喜欢这美丽而又美观的中秋节!夜色已经很深了,深夜也渐渐的浓了,晧月当空,映着皎洁的月亮,我们全家人都流连忘返,怀着无比高兴的心情,依然兴致勃勃的在院子里看着那轮明亮的月亮。
啊!美丽的月亮啊,你让我们陶醉,让我们有了月饼,我永远也忘不了你!在此送大家一些中秋节祝福语:让最圆的明月陪伴你和我,让明月传达我的心愿与祝福……
祝福中秋佳节快乐,月圆人圆事事圆满!我的美好祝福已全部让你收到。中秋快乐!微笑甜甜!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ppc.cn/articles/32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