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佳节古诗
年代: 宋 作者: 赵蕃
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
尝闻求福木居士,试向艾人成祝呵。
年代: 宋 作者: 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有离**在世间。
年代: 宋 作者: 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乙卯重五》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年代: 唐 作者: 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年代: 唐 作者: 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添头白,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竞渡歌》
年代: 唐 作者: 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破晕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蜺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桡。
疮眉血首争不定,输岸一朋心似烧。
只将输赢分罚赏,两岸十舟五来往。
须臾戏罢各东西,竞脱文身请书上。
吾今细观竞渡儿,何殊当路权相持。
不思得岸各休去,会到摧车折楫时。
拓展阅读
1、关于端午节的经典古诗词大全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五月五日(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和端午(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在世间。
已酉端午(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端午(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竞渡诗(唐·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乙卯重五诗陆游(南宋)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七律端午(老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浣溪沙(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菩萨蛮(宋·陈与义)
包中香黍分边角。彩丝剪就交绒索。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主人恩义重。对景承欢宠。何日玩山家。葵蒿三四花。
渔家傲(宋·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犹松等闲惊破纱窗梦。
六幺令.天中节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
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
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
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
感叹怀王昏聩,悲戚秦吞楚。
异客垂涕淫淫,鬓白知几许?
朝夕新亭对泣,泪竭陵阳处。
汨罗江渚,湘累已逝,惟有万千断肠句。
满江红.端阳前作
千载悠悠,成习俗,天中端午。
逢佳节,粼粼波上,百舟争渡。
万户家中缠米粽,三闾庙外吟君赋。
祭圣贤,忠义荡乾坤,伤君去。
奸当道,谣言布;遭放逐,悲难诉。
叹家亡国破,汨罗归处。
志洁行廉争日月,辞微文约传千古。
2、关于端午节古诗词
等端午,盼端午,传统佳节最有福。享端午,品端午,粽子美味填饱肚。
长相思·重午(宋)李石
醉看葵柳怀旧事,馋思樱笋梦吾庐。
向时痴绝今愁绝,自读《离**》些老夫。
重午怀旧(宋)高箸
亦有鱼龙戏舞,艳晴川,绮罗歌鼓。
乡情节意;尊前同是,天涯羁旅。
涨绿池塘,翠阴庭院,归期无据。
问明年此夜,一眉新月,照人何处?
小龙吟·淮西重午(宋)卢祖皋
深院榴花吐。画帘开,束衣纨扇,午风清暑。
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
早已有,游人观渡。
老大逢场慵作戏,任陌头,年少争旗鼓。
溪雨急,浪花舞。
灵均标志高如许,忆生平,既纫兰佩,更怀椒糈。
谁言**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又说是蛟馋龙怒。
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
聊一笑,吊千古。
临江仙·端午(宋)陈与义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
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忆秦娥·端午(宋)陈与义
鱼龙舞。湘君欲下潇湘浦。潇湘浦。
兴亡离合,乱波平楚。
独无尊酒酬端午。移舟来听明山雨。
明山雨。白头孤客,洞庭怀古。
临江仙·辛巳端午和陈简斋韵
(宋)刘辰翁
旧日采莲羞半面,至今回首匆匆。
梦穿斜日水云红。痴心犹独自,等待郑公风。
海上颓云潮不返,侧身空堕辽东。
人间天上几时同。宫衣元不遇,无语醉醒中。
临江仙·端午(宋)刘辰翁
幸自不须端帖子,闲中一句如无。
爱他午日午时书。惟应三五字,便是辟兵符。
久雨石鲸未没,小风纨扇相疏。
邀朋一笑共菖蒲。去年初禁酒,今日漫提壶。
适满城无酒酤,去年此日,初*酒。
摸鱼儿·和中齐端午韵(宋)刘辰翁
醒复醒、行吟泽畔,焉能忍此终古。
招魂过海枫林暝,招得魂归无处。朝又暮。
但依旧,禁街人静冬冬鼓。画般沈雨。
听欸乃渔歌,兴亡事远,咽咽未能句。
君且住。能歌吾不如汝。悠悠鼓枻而去。
沧洲揽结芳成艾,唤作张三李五。羌自苦。
更闲却,玉堂端帖多多许。无人自语。
把画扇鸾边,香罗雪底,题作午年午。
齐天乐·端午和韵(宋)刘辰翁
枝头雨是青梅泪。翻作一江春水。
鱼腹魂销,龙舟叫彻,不了湖亭张戏。
满庭芳芷。正艾日高高,葛风细细。
试比陈人,人间除我更谁似。
浮沈君共我里。记薰廓待对,闻鸡蹴起。
昨日蟾蜍,明朝蝇虎,身与渠衰更悴。
老夫病已。任采绿采苓,为师为帝。
但有昌阳,倩酤扶路醉。
芰荷香·端午和黄玉泉韵(宋)赵以夫
倚晴空。爱湖光潋滟,楼影青红。
彩丝金黍,水边还又相逢。
怀沙人问,二千年、犹带酸风。
**人洒墨香浓。幽情要眇,雅调惺松。
天上菖蒲五色,倩掺掺素手,分入雕钟。
新欢往恨,一时付与歌童。
斜阳正好,且留连、休要匆匆。
应须倒尽郫筒。归鞭笑指,月挂苍龙。
齐天乐·端午(宋)杨无咎
疏疏数点黄梅雨。殊方又逢重五。
角黍包金,草蒲泛玉,风物依然荆楚。
衫裁艾虎。更钗凫朱符,臂缠红缕。
扑粉香绵,唤风绫扇小窗午。
沈湘人去已远,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
慢啭莺喉,轻敲象板,胜读离**章句。
荷香暗度。渐引入陶陶,醉乡深处。
卧听江头,画船喧叠鼓。
蓦山溪·端午有怀新**(宋)杨无咎
去年今日,踪迹留金水。
乘兴挈朋侪,游赏遍、南峰佳致。
崇仙岸左,争看竞龙舟,
人汹汹,鼓冬冬,不觉金乌坠。
而今寂寞,独处山林里。
欲去恨无因,奈阻隔、川途百里。
香蒲角黍,对暑悄无言,梅雨细,麦风轻,怅望空垂泪。
南乡子·端午(宋)李之仪
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
巢燕引雏浑去尽,销魂。空向梁间觅宿痕。
客舍宛如村。好事无人载一樽。
唯有莺声知此恨,殷勤。恰似当时枕上闻。
3、端午节的诗歌
一:端午日赐衣
作者: 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作者: 江南靖士
浴兰包粽念忠臣,千古不亡湘水身。
当日楚王憎逆耳,随将一国殉灵均。
作者: 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四:临江仙
作者: 陈与义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
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五:屈原塔
作者: 苏轼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
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
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
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决。
南宾旧属楚,山上有遗塔。
应是奉佛人,恐子就沦灭。
此事虽无凭,此意固已切。
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
名声实无穷,富贵亦暂热。
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
六: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作者: 苏轼
银塘朱槛麹尘波。圆绿卷新荷。
兰条荐浴,菖花酿酒,天气尚清和。
好将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
狱草烟深,讼庭人悄,无吝宴游过。
作者: 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浩浩,不能洗得直臣冤。
八:澡兰香·淮安重午
作者: 吴文英
盘丝系腕,巧篆垂簪,玉隐绀纱睡觉。
银瓶露井,彩箑云窗,往事少年依约。
为当时曾写榴裙,伤心红绡褪萼。
黍梦光阴,渐老汀洲烟蒻。
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
薰风燕乳,暗雨梅黄,午镜澡兰帘幕。
念秦楼也拟人归,应剪菖蒲自酌。
但怅望、一缕新蟾,随人天角。
作者: 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在世间。
十:南歌子·杭州端午
作者: 苏轼
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
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
菰忝连昌歜,琼彝倒玉舟。
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4、小学生端午节诗歌
这是我的祖国
云雾弥漫,夜长昼短
我以婴儿的姿态
眷念您*怀
高墙疏离我与大王
馋陷断送六国江山
故园萧杀,我匍匐于您脚下
梦中我满腔热血,一身正气
忠言直谏换取折翅民间
楚宫日夜宴舞,华庭糜醉
郢都城外
饿殍离丧,哀嚎连连
汉北遥望,楚地风流
“离**”剑指苍穹
战火灼伤我的尊严,梦想尽葬
所有的漂泊与幻想
饱蘸苦难
所有的抱负与抑郁
羽化诗行
我在“楚辞”中悲歌放逐
只将破碎的山河
于血脉中珍藏
梦醒回头,襟湿鬓乱
想张仪巧舌断盟
白起挥军破郢
楚声纷纷鸟兽散
长歌当哭啊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安能以皓皓之白
蒙俗世之尘埃?
不息的湘流啊
鱼腹棺椁忠骨!
无论时光飞逝千年
江山变迁,历史如何改写
有一种思念,永远不会灭绝
因为每个人心中,都住着祖国
那是我们的母亲!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ppc.cn/articles/48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