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2、认识4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具体语言材料的感知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重点难点:
通过具体语言材料的感知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三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谈话导入:
1、今天,我们一起穿越历史的长河,去感受一位伟大音乐家的炽热情怀,去聆听最壮美的旋律。
2、读课题,自由谈谈感受,提问。
(我不在祖国,但十分思念、热爱祖国,不然怎么要将心脏带回祖国呢?我是谁?怎么会离开祖国的?为什么要离开?在什么情况下说这话的?)
二、自读课文:
1、画出生字,边认字边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再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三、读后交流:
可能提出的问题:
1、为什么埃斯内尔会以泥土作为礼物送给肖邦?
2、面对盛在金杯里的泥土,肖邦为何会流下激动的泪水?
3、肖邦那么爱祖国,可他为何不留下来反抗?
检查词语:指名读生字,找出生字所在的词以及新词。说说对词语的理解。齐读词语。
深渊 肖邦 消逝 概念 蜡烛 疾驰 特殊 勉励 抗争 四处奔波 悲愤欲绝 与世长辞 雾霭 催人奋起 盛[chéng]满
绝:停止。 辞:辞别,离开。 催:叫人赶快行动。
雾霭:雾气。 弥留之际:病重快要死的时候。
四、分段。
根据读了课题后的提问,给课文分段,说说段意。
一(1):写波兰被列强瓜分,肖邦被迫离开祖国。
二(2):写肖邦带着祖国的泥土,告别亲人。
三(3-4):写肖邦日夜思念祖国,忘我地进行音乐创作。
四(5-6):写肖邦弥留之际请求把他的心脏带回祖国。
五、精读指导。
1、学生各自再读课文,尝试自己解决这些问题。(要求学生边读边批注。)
2、检查:a、我是谁?你怎么知道的?
b、你从第一段中,还知道了什么?
理解:
瓜分:像切瓜一样地分割。
深渊:很深的水。文中比喻波兰人民遭受了苦难很深。
重点引导学生品读最后一句,注意重点词满怀悲痛、不得不的含义?为什么离开自己的祖国?
(正当这个富有才华的音乐家为祖国和人民施展他的才能时,他却--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该是多么--悲愤!)
朗读这一节。(体会肖邦当时的悲愤之情。)朗读时要求语调低沉、激愤,语速稍缓,重读不得不。
范读、练读、指名读、齐读。
六、学习生字。
老师范写生字。
学生钢笔描红。
七、作业
抄写生字新词。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段。
第二教时
一、复习
1、你从第一段中知道了什么?
(肖邦不得不离开祖国--波兰。)
2、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段。
过渡:那不得不离开的场面是怎么样的?一定令人难忘吧!
二、学习第二段。
1、自读。想:这一段中写了告别的哪几个场景?
2、交流:咏唱送别曲;老师的叮嘱;赠送银杯。
3、学生再读这三个场景,看看哪儿特别感动你,为什么?
4、交流:
a.埃斯内尔和同学们在肖邦怀着凄凉而又悲愤的心情离开首都华沙时来为他送行,而且老师特地为他谱写了送别曲--《你远在他乡》。(想像师生咏唱送别曲时,是怎样的神情?)
指名读有关语句,体会深厚的师生情。
b.埃斯内尔紧紧地握住肖邦的手,他说的话无论都不要啊?想像他当时的激动神情,指名、集体读。
C.出示:埃斯内尔又捧过请收下吧!
埃斯内尔为什么把泥土作为特殊礼物送给肖邦?
(结合老师前面说的话思考)(老师要肖邦走到哪儿都不要忘了灾难深重的祖国和处在水深火热中的人民)
朗读体会埃斯内尔的深情。
5、此时的肖邦怎么能不激动呢?指名读有关语句。抓住:郑重地、回首、望了望,理解肖邦对祖国的牵挂与难舍之情。
6、朗读全段体会师生间真挚深厚的情感。
7、指导学生背诵。(告别亲友离华沙 师生咏唱送别曲时 老师叮嘱、送礼物 肖邦接杯登车去)
8、练背。检查。
三、学习第三段。
1.自读:肖邦在国外是如何表达自己的爱国行动的?
引导学生认识肖邦用深爱的音乐表达内心的抗争。
朗读有关句子,从肖邦的举动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炽热的爱国情感,身在国外,心系祖国)
2.默读第4自然段,想这段写了什么?
a.交流:肖邦忘我地工作。你从哪儿看出来?
(全部倾注、工作工作再工作、彻夜地、没有了时间的概念)
b.朗读体会他的这种精神。
c.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引读这一节第一、二句。所以,引读最后一句。
d.看插图小结:他就是这样夜以继日地在钢琴前工作、工作、再工作思乡情,亡国恨,随着琴声从他的作品里流淌出来。因此,这个时候,肖帮无论在钢琴的演奏还是在音乐创作方面,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他就是这样将一腔热血化成音符,忘我地进行音乐创作。
四、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至三段。
背诵第二段
第三教时
一、复习
1.课文前三段分别讲了什么?
2.读一读你喜欢的自然段。说说为什么?
3.检查,背诵情况。
先一凳相互检查,再指名背,集体背。
二、继续精读第四段
1. 学生自由读。出示:弥留之际,肖邦紧紧握着姐姐路德维卡的手,喃喃地说:'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 祖国的地下。'
a.理解:弥留之际。
b.他为何得这样的重病?
c.他为什么要紧紧握着姐姐路德维卡的手?
(积聚全部的力量,请求姐姐一定要记住他的遗言。)
d.朗读,体会这段话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至死不忘祖国的强烈的爱国情感!)
2. 想像肖邦此时在想什么?
3. 引读第6自然段。
a.理解:与世长辞:辞:告别。永远离开人世。
b.比较句子:
肖邦就是这样与世长辞了。
肖邦就是这样带着亡国之恨在异国他乡与世长辞了。
当时他39岁。
当时他才39岁。
c.讨论后小结:第二句中突出了肖邦的悲愤之情,亡国之恨。
4、用缓慢的语速,低沉的语调齐读第6节。
三、总结课文
课文通过波兰音乐家肖邦在异国他乡不忘亡国之恨,弥留之际请求把心脏带回祖国的事,表达了他对祖国强烈的爱。
课题用把心脏带回祖国是他爱国情怀至极的表现。
四、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
不得不离开
肖邦 波兰
日夜思念,忘我工作
弥留之际的请求
拓展阅读
1、课文祖国在我心间教案
教学内容:新世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祖国在我心间》。
教学目标:
1、在正确读文的基础上,自主读词识字,并学习在书上作简单的标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
2、在学习中,阅读感悟,了解祖国的辽阔,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的热爱之情。
3、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敢于发表独到见解,拓宽思维空间;初步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地球仪和中国地图;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祖国名胜古迹的图片,写上说明;家中有地球仪的同学带地球仪。
教学过程:
一、观察地球仪,说发现
今天大家都带来了地球仪,说说看,你们都看到什么?大家的眼睛真尖,第一眼就找到了我们的祖国,看着她,你想说什么?对,她的形状像一只大公鸡。(师在黑板上画中国地图。)大家第二眼找到了什么?指给同桌看看,是什么地方?(师随着学生说的在地图上填上北京及红五星。)你还能能找到什么地方?(根据学生的发现在图上添加地名。如:故乡威海等。)地球仪上能看到我们的威海吗?老师这张中国地图上能看到,我把它贴在墙上,下课自己来找。
设计意图:[学生课前已经观察了地球仪,他们的求知欲很强,很多孩子已经和家长一起交流过,学习过,他们能说出的东西很多,所以,应先让学生畅所欲言,把他们知道的画在黑板上,使孩子们带着自信、愉悦的.心情进入学习状态。]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3分钟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你对自己提出什么要求?(指名说:学生可能会说通过多种方法认识生字;正确、流利地读课文;在书中圈出生字词等)
2、学习生字
(1)课件出示生词(课文中的词,不带拼音)自己试读。
(2)去掉熟字,读生字,说一说,怎样记住这些字。
(3)小组合作,读字、组词,说句子。
(4)同桌合作,检查生字掌握情况,全对的在生字表旁画上大苹果。
设计意图:[二年级学生已经有很强的识字、读书能力,识字、读书速度较快,所以,读书、识字,不用很长时间。读书时让孩子自己提要求,使孩子读书的兴趣更浓,也可以提醒其他同学怎样读书。识字以孩子自主学习为主。]
三、读文感悟
1、再读课文,这次你对自己提出什么要求?你觉得应该怎样读?
2、指名交流:我知道了什么?我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设计意图:[朗读时学生提出新的要求,让学生感受书要多读,每次的感受不同。交流的问题的空间很大,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发挥。学生提出的问题中肯定有不理解的词,教师可以让别的学生解释,趁机把太平洋、福建、台湾等词写在地图上相应的位置。昂首挺胸、假若等词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解决,可让学生做动作、讨论解决。]
3、指名读,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4、按照大家说的,自己练一练。
5、小组合作,读课文,评出朗读小明星。
6、现在,你想对祖国说什么?
四、交流搜集的资料,体会祖国的辽阔、美丽。
1、出示自己搜集到的有关资料和图片,小组内交流。
2、每个小组到展台上展示自己小组搜集的资料,并读一下说明。(师适当选择图片贴在地图相应的位置,如:刘公岛图片贴在威海。)
3、大家看到这么多的图片,你想说什么?大家知道老师为什么能画出祖国的地图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交流带来的图片,一方面让学生感受祖国之美、之辽阔,另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搜集资料的重要性,从小培养搜集资料的习惯,还能培养孩子写话和口语交际的能力。]
五、书写生字。
1、(课件出示本课写字表),这节课,大家想写哪几个字?(根据学生回答决定先学哪几个字。可根据时间决定学习几个字。)
设计意图:[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的锻炼,很善于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对生字的笔顺困难也不大。所以,他们完全可以自己观察、书写相对简单的字。让学生决定他们要写的字,他们的情绪会更高。留几个放在下节课学习。]
2、谁到黑板上范写?学生在田字格中写,师生评价。
3、学生先写一个,同桌互相观察后,提出意见,再写两个。
4、小组评议,评出写字小明星。
六、课后拓展
国庆节快到了,我们来办一个祖国,我想对你说的展览会,好吗?大家来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进行。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对祖国说什么?把它写下来,
2、继续搜集祖国名胜古迹的图片,写上说明。
设计意图:[这篇文章正好安排在国庆前后,学完课文后,正好结合国庆节举办一次展览会。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感悟,对祖国的感情得到升华。]
教学后记:
这篇课文在学生字时,我我学习了邹老师的做法,没有专门整理生字,而是随着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板书生词,效果特别好。
2、课文祖国在我心间教案
教学目标:
1、学生在反复朗读中理解诗歌内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2、认字15个,写字8个。
一、实物导入,激趣铺垫。
出示地球仪问:这是什么?地球仪摆在眼前,你第一眼想找到的是什么?
请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出中国、首都北京。
这位小朋友和你们一样,在地球仪上很快就找到了中国、北京,还有他的故乡,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各抒已见)这位小朋友说:因为祖国在我心里,我时时记着。祖国在我心间。板书课题:祖国在我心间。学生齐读。
二、自读诗歌,读通读准。
1、学生自读诗歌,画出生字新词并想办法认读。
2、反馈自学情况:
出示新词:地球仪、夸一夸、第一眼、昂首、太平洋、北京、辽阔、版图、福建、若是
学生说说怎样读准音,该注意哪些字音。
3、做你站我蹲的游戏。
例:请三位同学分别拿地球仪三张生字卡,按顺序站好,并把字卡举高。学生按顺序念出这三个字。如先念地,拿地的学生站着不动。拿球和仪这两个字的同学听到后就要立即蹲下来。其余依此类推。最后齐读词语。
4、考考你巩固所学。学生拿着生字卡片在教学室里走一圈,遇到同学就互相考考,看谁能最快地认出字卡上的`生字。
5、生再读诗歌,引导其它同学从通顺流利程序、音准、停顿、情感等方面进行评价。
三、再读诗歌,读中感悟。
1、读完这首诗歌,你想说什么?
2、学生互问互答、交谈讨论,寻找答案,师适当给予补充。
(1)妈妈为什么夸眼睛真尖?
(2)猜猜我的眼力为什么这样好?
(3)台湾与祖国大陆只隔着一弯浅浅的海峡,台湾是祖**亲的孩子,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师范读。
4、学生评一评老师的范读。
过渡:祖国在我心间,每一个热爱自己祖国的人不论他在哪里,都会时时把祖国放在心上,他们都深深地爱着祖国和自己的故乡,不做损害祖国利益的事。小朋友们,咱们再来试着读一读。
6、分组比赛读。
四、自学写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祖、夸、第、平、洋、京、建
2、小组内自学写字(步骤:读一读字音、说一说记法、提一提该注意的地方、想想生字笔顺。)
3、各组一个成员汇报自学情况
4、师提示建、第的笔顺及祖的字形、偏旁。
五、拓展教学,总结课文。
1、句式拓展。( )在我心间。如(妈妈)在我心间等。
2、学习这首诗歌后,祖国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3、自读诗歌《我们的祖国真大》。
3、课文祖国在我心间教案
教学目标:
1、采用多种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字10个,写字7个。
3、利用信息卡学文。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出示实物、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实物地球仪)小朋友,你们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如果让你到地球仪上找地方,你最想找什么地方?(我想找北京、我想找我的家乡、我想找我去过的上海……)
2、下面就请同桌的小朋友互相合作,看看能不能在地球仪上找到自己想找的地方?(生自由找)
3、找到你想找到的地方了吗?(找到了)
4、有一位和你们一样眼睛尖的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倾听他的叙述《祖国在我心间》。
二、创设情境、初步感知课文。
1、老师范读课文。(请小朋友打开书,看好了课文,听老师读。)
2、通过听,你有什么收获?
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你们听得可真仔细,请小朋友打开书自由朗读课文,如果你还有哪些字不认识的,就用我们平常教的方法来解决。
2、刚才,同学们自己试着读了课文,很认真,老师都看到了。那老师要来检查你的生字词有没有会读了?
3、师出示生词:(离开出示)请你做小老师带大家读读。
4、大家都是有勇气的小朋友,认识了这么多的字,真了不起。那生字会认了,课文一定能读通顺,同桌的小朋友你读给我听,我读给你听,可要听仔细了,如果有读错的地方一定要帮他纠正。
5、读得可真认真,谁愿意读给老师听的?(多媒体出示课文)指名二到三个学生。
四、读文感悟:
1、出示课文,我们首先来看这一句:
第一眼就找到了中国,像只金鸡昂首在太平洋边。(多媒体出示)
①“一眼就找到了中国”,就像你刚才一下子就找到自己要找的地方,你的心情怎样?(非常开心、欣喜)
②那你能非常开心、欣喜地读这一句吗?【“像只金鸡昂首在太平洋边”】你想象中的金鸡是什么样的?(一定是声音特别洪亮、一定是金光闪闪、一定颜色特别鲜艳……)
③看,我们的中国就像一只金鸡高高的扬着头,挺立在太平洋边,多么让人自豪!
④让我们充满自豪、充满欣喜再来读这句,你来读?【老师觉得你还不够自豪,“像只金鸡昂首在太平洋边”谁再来读读(指名)】
⑤我们一起试试!
1、谁接着读这一句(指名)。
第二眼就找到北京,辽阔的版图上那红色的星点。
①看(出示地图)北京就是地图上的红色星点,它是我国的首都,你有没有去过北京,那你对北京有什么了解?(指名说)
②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有很多名胜古迹,看!(出示北京风景图片)我们热爱北京,热爱北京天安门。让我们怀着热爱之情来读这句!
③“辽阔的版图”,“辽阔”你想到了什么?(我想到了我们的祖国一定很大)
④我们来看这篇课文,读了后,你一定会更深的了解祖国有多大!(出示:我们的祖国真大),自己试着读读。
⑤那你读了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我觉得我们祖国真大)那你从哪儿看出祖国很大?(自由说)
⑥我们祖国有960万平方公里,幅员辽阔,物产丰富。看在同一时间,我国北方的哈尔滨雪花纷飞、漫天飞舞,而南方却百花盛开、姹紫嫣红。
⑦祖国这么辽阔,我们读这句时不仅要充满欣喜、充满热爱、更要充满自豪。
⑨谁再来读一读,(指名)多么欣喜,多么自豪啊。
3、前面两句小朋友读的都很好,老师相信这一句你们一定也能读好(该句颜色变红)谁来试试?
第三眼就找到了故乡福建,隔海望去是祖国的台湾。
①小朋友们,香港、澳门已经回到了我们祖国的怀抱,台湾是我们祖国的儿女,虽然还没有回到祖**亲的怀抱,但我们日思夜想,都希望台湾能早日回归,让我们带着期盼再来读这句。
②齐读第二句。
4、小结: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家里的每个人都爱着她,你们,你们的父母,你们身边的叔叔阿姨……我们不仅喜爱她,赞美她,而且都在心中想着她。
5、让我们听着音乐,想着画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出自己的感受。
五、语文实践,课外延伸。
如果有一位外国记者,想来采访你,让你介绍一下你的祖国,你会说些什么?课后我们可以收集一些信息,比如:祖国大好河山的图片、中国的世界之最、中国的传说故事、中国的少数名族等,把自己最感兴趣的信息整理好,下节课,让我们介绍可爱的祖国。
六、学习生字。
1、最后我们再来学习生字。(多媒体出示)
2、你认识吗?谁来读一读(指名)。
3、你准备怎么记呢?到你小组去,说给你小组的伙伴听。
4、好,谁来说“祖”你是怎么记的?(指名)(多媒体出示:“ネ”变成红色)小朋友要看清左边是“且”不是“目”。(演示:且-目)
5、今天我们学习了生字,在书中描红格里描一遍。(描的时候,每一笔要描到位,一边描一边记每一笔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7、打开本子,在本子上把每个字写二遍,写一个和书中田字格中比较比较,哪儿写得好,哪儿写得不好,在写第二个时要把它改过来,这样就能越写越好。
4、祖国在我心中优秀演讲稿300字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好!
当五星红旗高高升起,我就会热血沸腾;当《义勇军进行曲》奏响时,我就会思潮起伏;当我耳边响起国歌的歌声,我心中就充满了自豪!
但我们为之自豪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忘记过去的耻辱!
圆明园是郊外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而且还收藏着奇珍异宝,可好景不长,1860年这一座皇家园林就轻而易举的被英国联军给毁了! 更可恨的是:他们竟然把我们中国的宝物抢走,过了好多年后,英国侵略者竟然把中国的国宝拿去拍卖场高价拍卖,此刻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咬牙切齿愤愤不平!这就 是我们中国的耻辱啊!
圆明园是我们中国人的耻辱,但*更是让中国人身上划了一道道血淋的伤痕!
1937年12月13日,日本占功南京,日本人开始疯狂地杀死中国人,近统计,那场浩劫中,我们中国人被日本人杀*近三十万余人,幸存者极为少数。那些 日本侵略者根本不把我们中国人放在眼里。他们把中国人一个个活生生地抓起来,连一个新生婴儿都不放过,他们把我们强壮的男士当靶子;还用锋利的尖刀刺进一 个个活生生的孩子和婴儿的心脏;还把一个个妇女扔进冰凉的湖里淹死;还把一个个青年女子活埋!
我看到我们历史的耻辱!但现在,中国变得很强大了!这片土地是***抛*,洒热血抢回来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冒着枪林弹雨,渡过波涛汹涌的 大渡河;为了填饱肚子,吃草根,啃树叶;忍着严寒,翻过了雪山;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走过了茫茫草地……中国人一定是坚持不懈的,我们一步又一步地走向 了成功!
终于,1949年10月1日,我们永远不会忘记那一刻,毛**站在司令台上,按下电动旗杆按钮,红星红旗冉冉升起,毛**正式宣布:“新中国成立了!”后来,随着专业领导的指导,中国渐渐走向了繁荣、富强。
我们从耻辱一步步走向光明,走向辉煌!只要我们认真学习,长大后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同学们,让我们努力吧!让今后的祖国走向繁荣、富强!为明天的中国努力吧!让祖国永远在我们心中!谢谢大家!
5、祖国在我心中优秀演讲稿300字
祖国,中华民族伟大的母亲,你是华夏儿女心中的根。
翻开昨天的历史,一幕幕英雄事迹浮现在我眼前。在祖国遭受外强肆意之时,多少人仁志士毫不犹豫挺身而出,用自己的生命保卫祖国的安危。他们为了祖国的统一、祖国的兴旺、民族的富强,抛*、洒热血。在敌人的酷刑、诱惑下,英雄们并没有向“魔鬼”低头,而是宁死不屈。邓世昌、黄继光、杨靖宇……无数先烈,他们心中有着一颗炽热的爱国心。
如今,作为后代的我们,热爱祖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想起先烈的英勇,他们的精神时时刻刻在鼓舞我们前进。祖国,您听,您的孩子正深情地唤呼您的名字。
让我们用行动表示对您深深的爱,那就是努力学习,健康地成长;让我们的意志像钢铁般坚韧;用我们的汗水与智慧,让祖国的锦绣山川变得更加绚丽多彩;让我们把先烈们的精神发扬光大,一起谱写中华更璀璨的诗篇!
让我们深情地说:“祖国,我爱您!”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9ppc.cn/articles/5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