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一次扫墓活动作文
清明时节雨纷纷,我们五年级同学按照惯例要代表学校去校外干一件与众不同的“大事”,我还是第一次去呢,那就是——去扫墓。还没去过扫墓的同学还以为是要拿着扫把去墓地扫地呢,我也是第一次去参加这个活动,也有这样的念头。不过去了之后觉得很有意义呢!
这次去扫墓的地点是人民公园纪念碑。因为要在这儿呆较长时间,所以允许我们带吃的来,包括零食。乘*到了人民公园后,我们“跋山涉水”,来到了***纪念碑。在楼梯下的广场上挤满了其他小学的代表,专门来纪念碑缅怀***的,可以说是水泄不通啊!由于很多小学都来了,等了较长时间才轮到我们。我们来到后开始了“扫墓”活动仪式。
天,又阴又冷,风呜咽着席卷大地,我们带着白花,排着整齐的队伍,踏上了”纪念*之旅”。学校的大队长站在石阶上宣布活动开始:“扫墓活动现在开始。出队旗,少先队员敬队礼。”同学们的手齐刷刷地伸到头上,脸严肃地仰望上面,只见两个护旗手跟着一个主旗手步伐雄壮有力地从一旁整齐走过来,她们风姿飒飒,真不愧是顶呱呱的好旗手!这时大队长宣布道:“现在为***默哀。”我们听话地低下头来。年少无知的我心里暗暗的想:先辈们,保佑我学习进步吧!这要让人知道肯定说我是个疯子吧。约莫过了一分钟左右,大队长又发话了:“默哀完毕。请同学们向*献词。”该我们出马的时候了,一定要好好表现啊!我神情严肃走上阶梯,排好队,便开始朗诵:“怀着崇敬,带着自豪,我们来到*念碑前……”我怀着自豪的情感朗诵完了这些词。同学们的心好象都连在了一起,如果没有先辈的献身精神,就没有我们今天的美好时光,我为他们感到骄傲。我们随后转过身去,把我们带来的一朵朵小白花放在了*的“脚下”,敬了一个礼,然后慢慢地走下台去。我真为我刚刚的表现感到自豪。然后其他同学也献上自己的心意——白花,这时,*们“笑”了。天空洒出了一点微光,我们的红领巾显得更加鲜艳耀人了!
红领巾是***用鲜血染成的,我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我一定要继承先辈的光荣传统,好好学习。
这次的扫墓活动,令我刻苦铭心,永生难忘!
在清明节前几天的上午,我们的心情非常兴奋,因为我们老师说今天下午要去扫墓。我们中午就把沉重的书包背回了家,准备了一大杯子水。下午去学校的路上我们发现下雨了,就开始猜测能不能去扫墓。真是天公作美,到我们集合时间,雨过天晴。
我们起程了,前面一个鲜艳的旗帜,写着黄色的大字:沂河实验学校,我们走过了上坡又到了下坡,途中还遇到了“周记”盒饭,我们都哈哈大笑。不一会看到了“华东*陵园”几个大字,我们都狂奔而去,进了*陵园,我们看到了花花草草,我们看到的草生气勃勃,那是*的英灵滋润着那碧绿的小草。我们看到的花,芬芳迷人,那是*们欢快的笑脸在为抗战胜利而欢笑。我们看到的树笔直挺拔像一个站岗的士兵,那是英灵在树里面,那是英灵又一次焕发。到了*纪念塔,我们学校的刘丽娜老师宣读扫墓流程,我们学校还敬献花圈。我们走到*纪念前,有两个“一小”的解说员,给我们介绍这上面有哪位伟大领袖的碑文,我们不由的赞叹,这两个小解说员的口才。我们走到了*纪念馆,走进去一看这里有好多*的名字,一块碑上有上百个*的名称,在一个碑上我发现了一个叫刘巍安的*,这位*是跟我奶奶一个庄的,我们走出*纪念馆。又到了抗日浮雕纪念馆,我们一边走一边看,走到一幅浮雕前不由得停了下来,是日军把我们中国无辜的老百姓推落悬崖,我们不由得攥起拳头。走到了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我们看出了日中实力悬殊,我们国家当时只有大刀、枪,而日军却有*枪、望远镜。最可恨的是有的日军队伍十分卑鄙,为了胜利不择手段,竟使用毒气弹。
我们瞻仰完先烈的光辉,使我最自豪的莫过于我们老家出了一个副司令—刘巍安。
源远流长的大运河,流淌出多少动人的故事,翻开中国近代史这幅历史画卷,回望六十年前的那段历史,仿佛把我们带到那炮火硝烟的年代。无数**先烈面对敌人的属刀,在枪林弹雨中的英勇战斗!今天,我校四、五年级全校师生来到筠连县*陵园,缅怀先烈,寄托哀思。
我们从学校排队到*陵园去,每个人手中都拿了菊花、小白花等,以寄托对*的深深怀恋。来到*陵园,园前的苍天大树就像*一样,守卫着家园。主持人上台了,他们说完开场白后,就开始举行扫墓活动第一项:唱队歌。“我们是*主义接班人……”随着音乐的伴奏,大家的歌声在园子里显得那么响亮。第二项:少先队代表献花圈。只见少先队代表举着花圈,一步步庄严地走上台。第三项:全体默哀。大家低着头,听着音乐,心中热血沸腾,只听见音乐在陵园上空回荡。第四项:英烈馆熊叔叔讲话。我们听熊叔叔讲了以前筠连战士的故事,大家听得津津有味,就像走进了故事里。第八项:重温少年誓词。大家跟着主持人举起右手,握起拳头大声说:“我是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员,我在队旗下宣誓:我热爱中国**,热爱人民,好好学习,好好锻炼,准备着,为*事业贡献力量!”这不只是一时的宣言,还是一世的誓言。随后瞻仰*墓,然后依次参观英烈馆。大家的目光一齐瞻望着*墓,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陵园。
如果不是英烈,我们不可能生活在和平的日子里;如果不是英烈,我们也不可能过上幸福的日子;如果不是伟大的英烈,我们更不可能……所以我们要继承先烈遗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
是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是谁给我们创造了美好的今天?是那**英雄,是那人们的战士!今天,我们学校就开展了扫墓活动,以此来纪念***!
一早,学校3——5年级的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走向了大名*陵园,校长给大队长、中队长和小队长各发一面少先先锋对对旗,我是大队长,走在前面,挥舞着手上的锦旗,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
拓展阅读
1、最快乐的一次活动作文
还记得那个星期天,我约了林林、乐乐几位小伙伴来我家玩。我看到桌上放有一张纸做的没有尾巴的“小猫”,那时我前几天从一张画上剪下来的,于是就想和伙伴们做一次小小的'活动——贴猫尾巴游戏。
我对伙伴们说:“咱们来贴猫尾巴吧,谁贴错了,就绕着桌子转3圈,好不好?”
“好!”大家拍着、跳着。我把小猫贴在墙上,让伙伴们贴尾巴。
第一个来贴的是聪明的林林。只见他用布蒙着眼睛走到墙前,往上一按,“哈哈,哈哈!“引来一阵大笑。原来他把尾巴贴到嘴上,林林把蒙布取下来,不好意思地说:“你们看,小花猫也在笑我呢。”
第二个是活泼的乐乐。他稳稳地走到跟前,先试探了几下,然后像是满有把握地往花猫身上一按,“嘻嘻,哈哈!”再次引起哄堂大笑,它是给花猫眼睛上装了只尾巴。
终于轮到我了,林林用红布蒙住了我的眼睛,但是没有系紧,我没有吭声,走到小猫跟前,仰了一下头,从缝中端正地把尾巴贴好了。屋里响起了掌声,我红着脸说这不是自己的真本事要重贴,大家答应了。这次林林把红布系紧,我眼前一片漆黑。我摸索着路子,觉得走到墙边了,伸手摸了摸小猫的轮廓,凭着刚才的记忆贴了上去。拿下红布,一看贴好了,屋里响起了更热烈的掌声。
这件事今天再想想,仍然回味无穷。
我对伙伴们说:“咱们来贴猫尾巴吧,谁贴错了,就绕着桌子转3圈,好不好?”
2、记一次运动会作文700字
是从我们的渴望开始的,那激烈的场面,那震耳欲聋的加油声,那力争第一的拼搏精神,都让我们对运动有一种爱不过来的上瘾的嗜好。
开始了,方块队奏响了运动会的第一个**。鞭炮齐鸣、锣鼓喧天。一串串气球冲天而上,直飞云霄。抬头仰望天空,我看到了那充满激情的气球,看到了那似乎触手可及的蓝天。一切比以往更加绚丽多彩、热血沸腾。
紧接着,就是运动会的第二个**,也是运动会的核心——各个比赛项目开始了。
田赛场面,是铅球、跳高、立定跳远。参加垒球的参赛队员清一色,全部都是虎背熊腰、膘大体肥的体型。别看他们平时行动缓慢,反应迟钝,但是在赛场上他们却眼疾手快,抓准一个球,一挥手球就像出膛的炮弹一样超光速地飞了出去,一落地,那不值钱的东西,瞬间变成了一张第一名的奖状,变成了价值连城或者说是无价之宝。一定是在心里鼓足了勇气,充满了力气,不然不会一闭眼、一咬牙、一挥手,顷刻就完成了如此完美的动作。
田赛里面还有一项引人注目的项目——跳高。真是一波为平一波又起的有趣。很多的赛手因为第一次跳不过去就非常重视第二次起跳,看着这些身轻如燕的赛手,真是颇有些敬佩。
竞赛场地,最为激烈。10米、100米、400米,混合接力,每一项都让人的心从肚子里飞了出来。短跑拼速度,400米拼速度和耐力。
60米来了,我站在一旁看一位位赛手从我眼前飞驰而过。这时我看见了我们班里最受欢迎的黑马——赖学智,他在赛道中如一条光束穿梭自如。我对他立刻有一种激情油然而生……
运动会的第三个**应该是落幕,在公布分数的时候有喜有伤。但不管是什么样的结果,只要拼搏了、努力了、付出了,都应该感到欣慰。
这次运动会可真难忘呀!
3、第一次包粽子端午节亲子活动作文600字
去年端午节的前两天,一年段组织我们亲子游活动。那天大清早五点多我就起床了,却痛苦地发现窗外下着大雨,让人很揪心,我盼望着雨早点停下来。快八点时,雨渐渐小了一些,我十分警惕,十分小心,十分安静,十分沉默,十分害怕老师打电话来说不去了。过了半响,没有电话来,我才放了心,就和爸爸妈妈赶到会合地点。
本次亲子游的活动之一是去田坂村包粽子。雨中的田坂村披着轻纱般的雾,青山隐隐,碧水迢迢,家家户户的屋檐上垂挂着水晶似的雨帘,村里十分宁静,偶尔传来几声鸡鸣狗叫。
我们下车不久,就有村民来接我们去他家了。我们进了一户农家。厅堂中坐着一个大嫂,旁边放着一盆青青的叶子,样子象柳叶,但比柳叶长,比柳叶粗。大嫂熟练地拿起两片叶子,折出一个小圆锥,往里边放点浸好的糯米,再灵巧地折几下,抽出一根小草绳,象走迷宫一样,把绳子在粽子上绕了几圈,打个结,一个“四角圆锥体”——粽子就完工了。我们也跃跃欲试,大嫂又捧出一盆粽叶,大家蜂拥而上,把一大盆叶子抢得个精光。我兴致勃勃地拿起两片叶子,照猫画虎地折了起来,好不容易折出一个小圆锥体,往里边放米时,米从下边漏了出来,简直就是一个漏斗,妈妈出手堵住了漏洞,我们七手八脚地用叶子把米包住了,但发现只有三个角,也不管“三七二十一”了,忙抽根草绳往上捆,用力一勒,哦也!“棕子”散了。我和妈妈向大嫂求教,认真学习,终于成功地包出了两个小粽子,老师戏称它们为“双胞胎”,我乐呵呵地抱着“双胞胎”拍了张照片。
许多事情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发现很难,就象包粽子。大嫂包得又快又好,因为她熟能生巧,难的事也变得容易了。困难和容易只在于是否去做。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ppc.cn/articles/52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