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的故事1000字
在中国军事博物馆展出的诸多雷锋遗物中,一本“黄丽”赠送的笔记本扉页写的赠言引起了众人的好奇与疑问。
亲如同胞的弟小雷:
你勇敢聪明,有智慧,有前途,有远见,思想明朗,看问题全面,天真活泼,令人可爱,有外在的美及内在的美。对任何**都抱着极其信赖的态度,等等。这一切结合起来,真算得我心爱的弟弟,忠心的朋友。
弟弟,你直(值)得人羡幕(慕)的地方还多着哩!你是青年中少有的,在建设社会主义(事业)中,是会做出很大贡献的。
弟弟,干劲和钻劲使你勇往直前,希望你在建设*主义事业中把你的光和热传遍到全世界,让人们都知道你的名字,使人们都热爱你和敬佩你。弟弟,希望你实现姐姐的理想。
在临(别)之前,要把我内心的千言万语说完是办不到的,我是不愿意与弟弟离开的。祖国需要你和等着你呢!弟弟,前进吧,你的前途是伟大的,是光明的。姐因文化太底(低),不能把我内心所想说的都苗(描)写出来,只好就此亭(停)笔。
黄丽是谁?她与雷锋到底是什么关系?这一切在雷锋牺牲后,都成了难解的谜,引来无数的猜测。赠言虽署名“黄丽”,但据雷锋生前战友了解,雷锋入伍后曾多次提起过一个女孩,她不叫黄丽,而叫王佩玲。黄丽与王佩玲有什么样的关系?她们是不是同一人?早在1991年春的一天,人们在湖南省长沙市找到了王佩玲。当问起当时她与雷锋的关系,王佩玲说了许多;但问及那篇署名“黄丽”的赠言是不是她写的,她就沉默不语了。1993年,作家戴明章撰写《回忆雷锋》一书时,曾来到王佩玲所在的工厂进行采访,然而因她休息而未能见到。随后,戴明章写了10多封信给王佩玲,其中一封更是情真意切:“我们这些雷锋成长的见证人都已年近七旬,来日不多,找不到‘黄丽’,何以告慰雷锋的亡灵?”王佩玲读后心潮起伏、寝食不安。事后,她主动提笔写了一封信,承认“黄丽”就是她。同时一再表明自己与雷锋不是恋人,只是工作上的好朋友,并讲述了与雷锋交往的经过。
1958年2月,当时在湖南望城县坪塘区做营业员的21岁的王佩玲到团山湖农场劳动。一天收工后,她在路上看到雷正兴(雷锋原名)手拿着书,边走边看。平时也喜欢读书的王佩玲好奇地喊了一声:“小雷,你看的什么书,能不能借给我看?”雷锋回头爽快地说:“好,你拿去吧!”当时,雷锋有一个*箱子,里头放着不少的书,除《刘胡兰小传》外,还有《黄继光》、《赵一曼》、《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从那以后,王佩玲经常找雷正兴借书来看,与年方18岁的雷锋相识并成为了好朋友。
1958年3月13日,刚吃过午饭,雷锋从衣服里掏出来一个日记本送给了王佩玲。他在日记本上写有赠言:“王佩玲,你是***忠实女儿,愿你的青春像鲜花一样,在祖国的土地上发散芬芳!伟大的理想产生于伟大的毅力!在平凡的工作上,祝你成为一个真正的战士!” 里头还夹着一张他的全身照,背面写着:“送给王佩玲**留念。雷正兴赠。1958.3.13”。这两样礼物现珍藏在湖南望城雷锋博物馆里。雷锋送日记本和他的一番善意劝说,对王佩玲触动很大,从此每天不论多累,王佩玲都坚持读书和写日记。有时姐弟俩还常常交换着看,雷锋时不时地还指出王佩玲日记中的错别字和病句,并且告诉她修改,使得王佩玲的写作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1958年3月16日,雷锋在县级报纸《望城报》上发表了他创作的第一篇记叙文文章《我学会开拖拉机了》。这激发了雷锋的创作梦。不久,雷锋受高玉宝《半夜鸡叫》的启发,也想写一部自己的家史。他甚至进行了初步构思,计划分十章并断断续续地写出了两章。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些书稿后来大都遗失了,而《雷锋全集》里收录的《一个*》的自传体小说,或许就是保存下来的其中一些片段。雷锋在团山湖所写的一篇短篇小说《茵茵》,是他创作的一篇形式最完整的小说。这是一篇按照当时流行的塑造先进人物的思路写出来的作品,2200多字,写在32开的横格纸上,字体倾斜,行文流畅,颇有生活气息,也表达着雷锋对19岁的女“英雄”的热爱。有趣的是这篇歌颂女主人公“茵茵”的小说里,似乎也隐含了王佩玲的影子。
严寒的冬天,地上落了深雪,河里结了厚冰,刺骨的冷风阵阵吹来,似乎不许人再工作似的。
但那勤劳勇敢的18000多名钢铁战士,不怕千辛万苦地和冰雪战斗,人山人海,挑土筑堤。那挑战的喊声,加油的口号声,打夯的号子声,还有小学生们来慰问时的鼓声,混合一起,响彻云霄。人们为了根治沩水,修筑长堤,忘记了寒冷和疲劳,甚至忘记了自己的生命。
茵茵就是这样的。提起这位年轻的女**,人们都要感动得流下热泪。她是一个***员。她那结实的身体,勤劳的双手,还有那晒黑的脸儿,清秀的头发,活泼的眼睛,真使人敬慕。她穿着一件黄棉衣,脚上是草鞋。据说,黄棉衣是她哥哥从部队复员后送给她的,草鞋是她自己打的,打得很漂亮。
茵茵担任了治沩青年突击队的队长。那场暴雨之后,新堤突然决口了。茵茵领导青年突击队去完成堵口的任务。决口处有七八尺宽,水深过丈,流速很急,水上还漂着冰块,堵口任务十分艰巨。茵茵她们跳进冰冷的水里,打桩、投石、搭桥、挑土……水被堵在堤外,她们的衣服却都湿透了。回到工棚里,茵茵烧了一堆火,让大家围着取暖、烤衣服。茵茵忙前忙后的,没有顾得上烤火,只把衣服**来,搭在竹竿上想让风吹干。可是,第二天早起,她的衣服不仅没吹干,天冷反而结了冰,穿在身上还掉冰碴呢!茵茵不顾这些,穿上它又领着大家到堵口工地去战斗,终于完成了*交给青年突击队的任务。
茵茵今年只有19岁,既聪明又勇敢,什么困难都不怕,什么活都能干……
1958年11月初的一天,雷锋特地跑来告诉王佩玲“鞍钢”在长沙招工,他报名后已通知被录用,过几天就得走。11月9日上午,雷锋背了一个行李包来和她告别,王佩玲就把预备好的笔记本送给了他。由于她不便于签自己的真实姓名,就请雷锋给取个名字。雷锋想了想说:“就叫黄丽吧,王与黄谐音,丽为天生丽质”。这次竟成了王佩玲与雷锋的永别。 1963年3月6日,王佩玲随手拿起了当天的《湖南日报》,一眼看见“雷锋”的照片,还有毛**的题词和雷锋优秀事迹,她才知道雷正兴改名雷锋了,并且已经去世了。当她看完雷锋的生平事迹和牺牲经过,悲恸的泪水止不住流了下来。1964年,王佩玲与当地一名男子结婚。1997年4月还撰文专门回忆了她和雷锋之间的交往,写得很详尽,对话、心理均描述得很细致。
由此可见,雷锋与王佩玲其实就是一对好朋友,有着真挚的姐弟情谊。王佩玲在她写的回忆材料信中,也曾说道她与雷锋之间的姐弟之情,是“纯洁的友情”。另外,雷锋对每个人都是很热情的,互赠日记本等物品也是正常的事,也是出于纯洁的友谊,别无他念。对于多年来有人称她是“雷锋的初恋女友”的传闻,王佩玲予以否认,她强调说“我们不是恋人,只是姐弟关系”。王佩玲称雷锋很伟大,在她心目中,雷锋是个朴素诚实的人,雷锋精神最可贵的地方是助人为乐。每年雷锋生日或是纪念日、忌日时,王佩玲一定要去附近的雷锋纪念馆看看。
“如果我是那寸土地,你是否会掬一滴水来滋润我?如果我是那份黑暗,你是否会开一缕光来照亮我?……”这是雷锋爱情诗歌中的一首。据雷锋生前亲密战友陈广生回忆,他身边有最敬慕的、最爱慕的、最密切的三个女人。但是严格来讲,当年20来岁的雷锋并没有真正恋爱过。在雷锋认为,十八九岁左右处理婚恋问题为时尚早。他在一篇谈婚恋问题的日记里回答了这个问题,日记写道:“自己年轻,正是增长知识的好时候,应该好好学习,好好工作,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最敬慕的人――冯健。1956年,16岁的雷锋被调入湖南望城县,也就是在那个时候,他认识了比自己大三岁的姐姐冯健。当时冯健是全县有名的养猪姑娘,也是雷锋最为敬重的一位先进青年。雷锋特别敬慕这个“健姐”,冯健就把雷锋当成*。在雷锋离开湖南前夕,她还送给雷锋一张照片,留个短发,很漂亮的女孩。雷锋也把自己那张站在解放牌汽车旁擦车的照片寄给了冯健。
最密切的人――易秀珍。雷锋还有一个女友叫易秀珍,与雷锋同岁。他们是从湖南赴鞍钢工作途中相识的。在旅途中,雷锋助人为乐,给易秀珍留下很好的印象。当雷锋要调到弓长岭矿工作时,鞍钢团组织就他俩的事曾问雷锋是否需要帮忙,雷锋说他与易秀珍是同乡,情同手足如兄妹,只是年龄还小,精力应先放在工作上。雷锋牺牲后,易秀珍悲痛欲绝,她写了篇纪念文章,题目就叫《我与雷锋》。易秀珍是最喜欢雷锋的一个。
最爱慕的人――王佩玲。这是一封从未发表的雷锋亲笔信:“小凌:我拧亮台灯,坐下来给你写信,疲倦就立刻飞去了。宿舍里的人都已入睡,窗外繁星满天,明亮的月光从**了进来,在窗内可以看到田野里成熟的高粱、玉米、稻谷随风飘动,好象在向我点头,在向我微笑,它们都好象要陪我给你写信似的。我是多么愉快呀!真是高兴极了。我相信你也会感到如此的兴奋,我有不知多少话要跟你说,却不知从何说起,谈话并没有中止,写到这里告一段落。”这封信没有写名字,没有标时间,发出去与否,对方有没有读过,现在看都不重要,主要是雷锋对“小凌” 所表达的那种炽烈的感情。那么“小凌”又是谁呢?1997年参与《雷锋志》一书编辑工作的王德昌老师认为指的就是王佩玲,这与雷锋起“黄丽”的名字是一个道理。“凌”是“玲”的谐音字,用这种*的方式沟通,就是不愿被大家公开知道,这种暗暗的情感,往往是更为强烈的。
据雷锋生前战友乔安山回忆,当年曾有人反映雷锋与一位女**谈情说爱,指导员还找到过雷锋了解。雷锋回来说“冤枉我了”,并将此情况告诉给了乔安山,表示*没有违反部队战士不许恋爱的军规。此事在1962年7月29日雷锋的日记中有明确记载:“从内心往外说,我没有和哪个女**谈情说爱……我想自己年轻,正是增长知识的好时候,应该好好学习,好好工作,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我还这样想过:我是在***哺育下长大成人的,我的婚姻问题用不着自己着忙……现在,有**说我谈情说爱,没有任何根据,完全是误解……现在,有的**还不了解我,冤枉了我,使我受点委屈。这也没有什么,干**就不怕受委屈。没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我没有这回事,就不怕人家说”。
雷锋能够摆正爱情和事业的关系。在几次谈到婚恋问题时,雷锋要么说“我才十八岁,还早呢”;就是说“我们都还年轻,谈这种事还早”。从雷锋与王佩玲的故事中可见,雷锋首先追求的是事业,在爱情与事业的关系上,雷锋把*和人民的事业放在第一位。雷锋的一生当中,并没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也并没有高调的宣示和张扬,可以说除了平凡还是平凡。但是,雷锋正是以其“平凡”的一生,证明了“公者千古,私者一时”的道理,成就了一个民族道德建设的前行者。
那是一个特殊的年代。1958年,全国到处都在办工厂,搞建设。西安焦化厂作为一个新兴的企业,也和其他工厂一样,如火如荼,轰轰烈烈,一下子就招进了数百名新工人。周玉凤作为一名刚刚参加工作的青年女工,如花似玉的年龄,怀着理想与希望,决心要大干一场。但光有愿望是不行的,还必须有技术和本领。工厂考虑到青工们的实际情况,决定派一批青年生产骨干到鞍钢去学习,接受培训,掌握生产技术。这下可把他们乐坏了,青年们兴高采烈,奔走相告。
1959年春节就要到了,大家都准备着过一个喜庆的新年,可培训的日期已定,大年三十,百余名青年登上了东去的列车,到东北钢铁工业基地鞍钢参加培训。
初来乍到,尽管东北的风比西安还冷,但年轻人的心却是热乎乎的。高大的烟囱,气派的厂房,火热的场面,把周玉凤的心给吸引住了。她和同去的张尚德、傅春才等被分配到了鞍钢化工总厂洗煤车间,当了一名推土机手,正好和雷锋在一个车间。雷锋是上年11月15日到鞍钢的,她比雷锋晚三个月。雷锋过去在湖南望城县团山湖农场开过拖拉机,到鞍钢后,技术熟练,积极性高,很快就是厂里有名的先进生产者了。
在同雷锋的初次见面中,当雷锋得知他们是从西安来的,当即**沾满油渍的手套,同他们一一握手,并热情地鼓励到:“欢迎**们的到来,让我们共同学习,掌握技术,搞好生产,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第一次的见面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此,周玉凤就成了雷锋的徒弟。
在周玉凤的脑海里,雷锋个子不高,热情厚道,脸上有两个小酒窝,显得活泼可爱。他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干起活来,风风火火。一开始,周玉凤开的是斯大林80号推土机,雷锋开的是德特54号推土机,他们相互交接班,开班前会经常在一起。雷锋特别爱学习,笔记本总是记得满满的。每次开班组会都积极发言,从不讲困难,上进心强。车间的黑板报大都是他办的,内容有工作要求、学习心得、道德修养、怎样做人、如何工作等。他平易近人,大家都喜欢和他在一起工作。
后来因车辆大修,周玉凤有幸和雷锋同开一辆80号推土机,雷锋见她是徒工,不仅从各方面关照她,而且给她讲机械原理,操作要领,使她进步很快。周玉凤和雷锋开的推土机是苏联产的,又高又大。因雷锋个头小,坐着**看不到前面的推土铲,不好操作;站起来**,头又顶着车棚, 直不起腰来。因此他就猫着腰操作。一天工作下来,常常累得他汗流满面,腰酸腿痛。但他从不说一声累,白班夜班照样干。这些都使周玉凤非常感动。
1962年8月15日,雷锋和战友乔安山连夜完成运粮任务回到团部时已是中午12时了。顾不上吃饭,雷锋赶紧招呼乔安山洗车。他们想把车开到九连前面的水栓处去洗。为了防备小孩淘气,通往九连的路上拦了许多铁丝网。雷锋去清理铁丝网,乔安山倒车拐弯,车开进一个狭窄的人行道。车左侧道口有一棵大树,从这棵树开始,用铁丝连了一排一人来高、碗口粗细的方木杆子。这是平时用来晾晒衣物的。雷锋一直紧贴着车左侧指挥着:“没事了,往前开吧。”乔安山听着指挥就往前**。灾难就在这时降临了。拴在空中的铁丝被扯断,巨大的弹力将断木砸向雷锋左太阳穴。可驾驶室里的乔安山对外面发生的事一无所知,一直把车开到九连水栓处才停下来。下了车,乔安山才发现雷锋已倒在那里。他赶紧扑过去抱起雷锋,这时,雷锋的鼻孔和嘴都往外喷血。不远处菜园里的战士听到喊声也跑过来。副连长把雷锋抱上车飞快地向西部医院驶去。
西部医院院长刘斌为雷锋腾出一个急救室。由于体温过高,雷锋抽搐着坐起来。刘院长见此情况,便让副连长下楼买一些冰棍。冰棍买回来后,放在了雷锋的脖子下和额头上,体温降下来,可呼吸停止了。刘院长又亲自上前为雷锋做人工呼吸,呼吸又恢复了。刘院长找到连长说:“他的颅底骨折,内部又出血,必须立即手术。可是抚顺所有的医院做不了开颅手术,我给你写个条,赶紧派人去沈阳陆军总医院找脑外科专家段主任来。”团*立即派车去沈阳接专家救人,他们启动了团部唯一的一辆美式吉普车上路了。然而,忙中出乱,这辆本来就跑不起来的吉普车先是与一辆地方货车相撞,把地方车辆撞到路边壕坑里。地方车辆当然不让。
军车人员下车说明救人求医的特殊情况,对方记下来车牌号、单位等情况后,才勉强同意放行。吉普车在走到望花区一条铁路时,正有一列火车驶过,不巧这辆不争气的吉普车突然制动失灵,一下子撞到列车后节车厢上。火车疾驶而去,吉普车却再也无法行驶了。车上受伤的**急忙向团部报告了情况,团里又派运输连副连长曹玉德开着“嘎斯”车第二次去沈阳求医。这辆车疾驶出抚顺,可在其行驶到沈抚公路中间时,一辆抚顺市某单位的汽车压着这辆军车不让超越。军车多次鸣笛,地方车辆也不闪让。这时,心急如焚的曹玉德掏出随身携带的枪朝着挡在前方的地方车辆的轮胎开了两枪。对方停下车后,曹玉德一气之下又把地方司机拽下来打了几下。地方车辆上的人去沈阳也有要事,现在挨了枪又挨了打觉得很委屈,便把军车的牌号记了下来,告到了沈阳&区。下午3时,当曹玉德把段主任接到抚顺西部医院时,雷锋早已停止了呼吸。运输连副连长曹玉德开枪打人的事,沈阳*区领导很重视,决定对他作撤职处理。这事被到“雷锋事迹展览室”参观的*抚顺市*沈越知道了。他想,这事主要是抢救雷锋心切,感情用事才出了错,应予以谅解。于是,经沈越积极协调,并向沈阳*区领导说情,曹玉德才未被免职。
拓展阅读
1、雷锋的故事200
这一天,我读了《雷锋的故事》后,知道了雷锋小时候命运就很苦,先后失去了父母和兄弟。长大后的雷锋勤奋好学,热心帮人。
雷锋叔叔虽然刚活了22岁,可他却做了数不清的好事,如援灾区捐款献爱心、帮战友补被子、协助炊事班洗白菜、在列车上为别人服务等等。
最令我难忘的是有一次,雷锋出差去安东的时候,发现检票口围了一群人,走过去一看原来是一位妇女没有车票,却硬要上车,雷锋一问,原来那个妇女的车票和钱都丢了,于是他用自己的'钱给妇女买了一张,当妇女问他叫什么名字,住在哪儿的时候,雷锋却说:“我叫*,就住在中国。”
雷锋叔叔还经常业余时间辅导驻地附近学校的孩子们,教他们认字,帮助他们好好学习,树立远大的理想。他还会将平常省吃俭用的钱存起来,去帮助有需要的人。雷锋叔叔一生中做了无数的好事。
雷锋叔叔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我们要向雷锋叔叔学习,努力学习,热心帮助别人,做一个有用的好少年。
我读了一些雷锋的故事。其中他为了一些人,让自己饿着或渴着等。这种帮助人的精神不一定每个人都有,这种精神这是难得可贵!
读了雷锋的故事让我感到惭愧。记得有一次,我看到一个小孩子和一个妈妈坐*没得做,竟然当做没什么事。
我知道那次是我不对,所以从今天开始我一定要像雷锋叔叔一样帮助别人。不仅是我,还请没有看过的和看过雷锋的故事的人,请大家也多多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可能有些你们办不到或帮不了的事,请大家尽力办到,如果实在办不到就想办法帮一些。我们一定要延迟雷锋叔叔的精神。
2、童话故事作文400字欣赏
我是雨丝中的一员,一滴从天而降的雨水。我的家有很多,当然,我得感谢那把我带到凡间的天空妈妈啦!
啊,真舒服! 我睁着滴溜溜的眼睛看看四周。这时,一个小姑娘正挎着篮子采着胖乎乎的小蘑菇,白白的.蘑菇探着大脑袋朝小姑娘打招呼,她利落地摘这摘那,不一会儿篮子里的蘑菇就过半儿了。忽然,她的目光停留在我的安息之所一片嫩嫩的绿绿的叶子上。她像是寻到了什么宝贝似的两眼发光,她兴奋地大喊:哇!好漂亮的露珠,晶莹剔透的,还会发光呢! 顺势,她迫不及待地把我从小房子上掰下来,于是,我挑战了一次惊险的蹦蹦床,没想到我飞进了附近的一条小河里。
咚我跳了进去,紧接着呛了几口水。我还没清醒过来身旁就围着一群我的伙伴,他们见着我之后高兴得不得了,一个个热情地凑过来邀请我加入他们的团队,我欣然地答应了,他们便手拉手围成一个圈又是唱歌又是跳舞的,让我不知如何是好。不巧的是,正当我们在狂欢时,几个调皮不守规矩的小孩扑嗵、扑嗵各自跃入水中,嘻嘻哈哈地用水你泼我我泼你,仿佛是海风咆哮,海浪澎湃,完全不顾我们的感受,结果我们被有节奏地荡着秋千,好不快活。
唰我乘着巨浪被冲到对岸的草丛里,我仰望着森林里一棵棵拔地而起的大树,可惜正值秋天,树上的枝丫间叶子都快落光了,我想都没想,一头扎进泥土,把水分渗入进去。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也许这只是杯水车薪,也许我只不过是一滴由雨水变成的露珠,但我呵护着植物的生命成长;可能外面的世界更精彩,但我亲身经历了自然间的生生不息,懂得了生命存在的价值。
我值了!
3、我的成长故事800字作文
我的成长故事我成长的故事如同沙滩上的贝壳一样,有的闪闪发光,有的黯然失色,而有些很特别……这特别的贝壳有几颗使我永远都忘不了,其中之一有关于我举手发言的。
我是个性格内向,缺乏自信的男孩。入学后没多久,班主任刘教师对我妈妈说:“王睿博好像不存在似的,班级里基本没有他的声息。”这是因为我上课基本不举手发言,怕回答错被同学笑话,只有在有十分把握的情况下,才会举手,所以我十几节课才会发言一次,且我每次发言的声音很小,坐在后排的同学根本听不到。刘老师知道我这个特点后,在我每次发言过后,无论对错,都会对我微笑一下,并且还额外给我一张奖票。慢慢地,我发言的次数的有所增多,但发言的声音仍很轻。学期结束前,我们一年级段向家长汇报学习情况,记得其中数学课上的是数数,有道题,同学们都采用一个一个数或五个五个数或十个十个数的方法,而我采用的是先移动补缺再十个十个数的方法,张老师听后说:“好,王睿博同学回答得很精彩。”但是,同学们都仍愣愣地看着张老师,张老师这才明白同学们还没听清楚我是怎样回答的,连忙说:“王睿博,再响亮地回答一遍。”……
那一刻我的心里美滋滋的。从那天以后,我举手发言的次数明显增多,但声音仍不响亮。但每次,刘老师总是微笑地用希冀的眼光看着我说:“王睿博,再响亮些。”学期结束时妈妈到学校去领来成绩报告单回家后,一进门她就对我说:“你看看老师给你的评语吧!”刘教师的评语是这样写的:“王睿博是个聪明的孩子,但发言的声音太轻了,以至于很多精彩的发言,后排的同学都不能听到……
希望下个学期能见到一个充满自信的王睿博”妈妈说:“王睿博,你看,老师说你很多回答都是很精彩的,你压根不用担心回答错后同学会怎么样怎么样,更何况,学生来到学校就是学知识的,学知识都有一个从不懂到懂的过程,哪有学生什么问题都能回答得千准万确的?”
啊,原来,在老师的眼中我是个聪明的孩子。从此我的自信心大增,发言的声音也响亮多了。
4、儿童小故事文字版精选
新年到了,小兔多多真开心,今天,他要到朋友家去做客。
小兔多多先来到了小狗汪汪家。小狗汪汪拿出一大盆胡萝卜给多多吃,小兔多多吃了一块又一块,吃得真香呀!一会儿,一大盆胡萝卜全进了多多的肚子。
小兔多多又来到了小猫红红家,小猫红红拿出一大盆青菜给多多吃,小兔多多吃了一棵又一棵,吃得真开心呀!一会儿,一大盆青菜全进了多多的肚子。
最后,小兔多多来到了小猴拉拉家,小猴拉拉拿出一大盆蘑菇给多多吃,小兔多多吃了一个又一个,吃得真饱呀,一会儿,一大盆蘑菇全进了多多的肚子。
回到了家,多多的肚子开始疼起来了,又是吐又是泻,到医院挂了盐水,肚子才不疼。这以后,小吐多多再也不敢贪吃了。
大家都称赞小白免乖、漂亮,小白兔就骄傲起来。
一天,小白兔给妈妈说:我找小朋友玩了。妈妈说:去吧,小心大灰狼。小白兔就蹦蹦跳跳地走了。小白兔找到啄木鸟说:“来、来、来,咱俩比一比,看谁尾巴短,尾巴短大灰狼抓不住。”啄木鸟说:“我很忙,我要给树看病。”小白兔又碰到了小黄狗,小黄狗在给主人看门。小白兔说:“来、来、来,咱俩比一比,看谁耳朵长。”小黄狗说:“我在看门呢。”小白兔又往前走,看见了大黄牛,说:“我要吃草,一会儿还要耕地呢。”小白兔看到大家都不理它,就伤心地回家了。
回到家,妈妈问它:“你怎么又回来了?”小白兔说:“我找到啄木鸟、小黄狗、大黄牛,它们都不理我。”妈妈说:“你是不是又和人比美了?”小白兔说:“是。”妈妈说:“你这就不对了,美不美不在外表,要看能干多少事。每个人都有它的优点,你要学习人家的优点这样你才能进步。”小白兔听了妈妈的话再也不骄傲了,更爱学习了。
小刺猬的瓜田里,结了很多大西瓜。
小刺猬挑了一只最熟的西瓜,准备把它运回家,招待朋友们。
西瓜很大很沉,可是这一点都难不到小刺猬。他使劲一推,大西瓜就在地上滚了起来。
滚啊,滚啊,小刺猬把西瓜从瓜田里滚到了大路上。
小兔和小松鼠经过这里,他们说:“小刺猬,你的西瓜真大啊!”
“我的西瓜是最棒的,我要用它来招待大伙呢!”小刺猬高兴地说。
“谢谢!”小兔子把耳朵贴在西瓜上,他用手敲了一下想听听西瓜熟不熟。突然,他叫了起来:“小刺猬,你的西瓜好像在说话呢!”
小松鼠一听,马上把自己的耳朵也贴在西瓜上,他招招手,请小刺猬一起来听,那西瓜真的在叽喳叽喳地讲话呢!
“这是一只有魔法的西瓜!”小松鼠吃惊地说。
“我们要是把它吃了,没准它还会在我们肚子里唱歌呢!”兔子也惊慌地说着。
“怎么办呢?”小刺猬吓得离西瓜远远的。
这时,有一只小猫走过这里,她把耳朵贴在西瓜上听了一会说:“西瓜告诉我,这里面有个贼呢!”
小猫把西瓜转了一圈,发现西瓜上有一个洞,她用爪子**去一摸,抓出了一只正在叽叽叫的小老鼠。
小刺猬和小兔、刺猬一起拍手喊叫起来:“好啊,好啊,小猫帮瓜田抓走了一个小偷!”
老鼠钻到牛角尖里去了。它跑不出来,却还是拼命往里钻。
牛角对它说:“朋友,请退出去,你越往里钻,路越窄了。
老鼠生气地说:“哼!我是百折不回的英雄,只有前进,决不后退的!”
“可是你的路走错了啊!”
“谢谢你,”老鼠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我一生从来就是钻洞过日子的,怎么会错呢?”
不久,这位“英雄”便这样活活闷死在牛角尖里了。
小老鼠、小白兔、大公鸡对于谁最厉害,在一起吹牛。老鼠说:"我最厉害,有一次和大象决斗,我钻进它鼻孔里,咬得它直叫铙命!对于我,连大象都不在话下,岂有他哉!"
小白兔对小老鼠说:"你这个小地豆子,按体重比我小二十倍,也敢在此呈能!我是三次马拉松赛跑冠军的获得者,一次还创造了世界纪录,连赛跑能手猎豹都惧我三分!"
大公鸡说:"你们都给我住嘴!俗语云“雄鸡一唱天下白,”太阳都按我的叫声出来,连人类也听我的指挥,按我的命令起床下地,因此老子天下第一!"
他们正在吹牛,旁边的草丛中躺着一只老虎。它似睡非睡,似醒非醒,听了它们的话,闭目微笑。过了一阵,老虎忽然打了一个阿欠,不自主地说:"好困呀!"
老鼠,白兔,公鸡一看,无不抱头鼠窜……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ppc.cn/articles/57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