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的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5-08-23 11:32:36

黄河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黄河演变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2.理清课文脉络,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3.了解黄河的变化给人们的教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1.了解黄河演变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2.了解黄河的变化给人们的教训。

三、教学时间 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黄河,我国第二大河。我们的祖先很早很早以前就生活在黄河流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可是很多年以来,黄河也给两岸人民带来了灾难。我们这篇课文记述的就是黄河变化的情况。学习了这篇课文,我相信同学们都会感到保护大自然,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是何等重要。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画出有难度的字、词、句,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1.读准字音,分辨字形。

有些字不是生字,但读音容易出现错误,这样的字应反复强调。

“域”字应读“yù”,不能读“hu”;

“衍”字应读“yǎn”,不能读“yán”;

“构”字应读“gu”,不能读“gǒu”;

“蚀”字应读“shí”,不能读“sh9”;

“耕”字应读“gēng”,不能读“gēn”;

“频”字应读“pín”,不能读“píng”;

“择”字应读“zé”,不能读“zhái”。

还有一些字形相近,在书写过程中很容易误写。因此,这样的字应该放在一起,按音、形、义区别组词。

祸(祸害) 择(选择) 衍(繁衍)

锅(锅盖) 译(译文) 衔(衔接)

沃(沃土) 吨(千吨) 迭(更迭)

跃(跳跃) 顿(顿时) 跌(跌倒)

蚀(腐蚀) 构(结构) 域(地域)

浊(浑浊) 钩(鱼钩) 或(或者)

2.解释词语,为理解课文内容做准备。

摇篮:指发源地。

不禁:抑制不住。

高原:海拔较高、地形起伏较小的大片土地。

叫苦不迭:不停地叫苦。

生息繁衍:生活、养育后代。

忧患:困苦患难。

流域:一个水系的干流和支流所流过的整个地区。

河道:河水流经的路线,通常指能通航的河。

河床:河流两岸之间容水的部分,也叫河槽或河身。

植被:覆盖在某一个地区地面上、具有一定密度的许多植物的总和。

水土流失:土地表面的肥沃土壤被水冲走或被风刮走。

关键:对情况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悬河:河床高于地平面,远远看去好像悬挂在空中,故称悬河。

(三)理清结构,分段、概括段意。

全文共七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概括地讲黄河给两岸人民带来苦难。

第二段(第2、3自然段)主要讲黄河为什么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第三段(第4~6自然段)这是课文的重点段,主要讲黄河变化的原因。

第四段(最后一个自然段)讲的是科学家设计的治理黄河的方案。

(四)结合思考题,学习课文。

这是一篇阅读课文,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但要给予适当的提示和指导。

课后思考题比较全面地概括了课文的内容。因此学生通过自学把这些问题解决了,也就理解了本课的主要内容,完成了学习任务。

课文一开始讲:“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摇篮”指什么?

(“摇篮”指发源地。)

从这里可以看出黄河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可是,黄河真的使中华民族幸福安宁吗?没有,请同学们齐读第一段,记住黄河近两千年间的表现。

齐读课文,激发学生了解黄河的积极性。

过去的“摇篮”是什么样的呢?

(自然条件很好,气候温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

板书:摇篮 气候温暖

森林茂密 土地肥沃

生息繁衍

因此我们的祖先就选择了这里生息繁衍。“可是,后来黄河变了”。请同学仔细读书,认真地想一想:黄河为什么变了,从两个方面找一找原因,再说一说这些原因之间的关系。

(黄河无数次地给两岸百姓造成苦难,成为了中华民族的忧患。)

板书:忧患

(黄河变化的原因有两个:一是黄土高原气候转寒,暴雨集中;二是人口迅速增长,无限制地开垦放牧,使森林毁灭,草原破坏,绿色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引起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几个因素相互作用,使大量泥沙进入黄河,堵塞河道。因此,黄河中的泥沙越积越多,以至黄河决口、改道的次数越来越频繁。从这里可以看出黄河发生变化的两个原因是相辅相成,互相作用的关系。)

板书:气候转寒 暴雨集中

植被破坏 水土流失

科学家为此做了很多工作,要解决黄河给人民带来的“忧患”,科学家为治理黄河设计了什么方案呢?请同学继续自学第四段,同桌可以商量一下,然后说一说。

(因为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使黄河含沙量加大,泥沙沉积在下游的河道中,水流不畅,洪水季,就容易造成下游堤坝决口或改道。因此,治理黄河的关键是把泥沙管住。科学家针对这一情况设计的治理黄河的方案是:一,黄土高原应坚持牧、林为主的经营方向;二,一定要保护好森林资源,使失去的植被尽快恢复;三,合理地规划利用土地;四,大量修筑水利工程。这样才能防止水土流失,达到根治黄河的目的。)

板书:牧林为主 保护资源

规划用地 修筑水利

(五)组织学生讨论,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黄河变化的教训及自己学习了这篇课文受到的启发。

学生可以举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谈谈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也可以从黄河的变化谈人类应接受什么教训。通过讨论,提高学生们对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的认识。

(黄河的变化给人类的教训是:一定要保护森林资源,保护绿色的植被,保护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合理规划利用土地,同时还要大量修筑水利工程,防止水土流失。)

(六)总结全文。

早在远古时代,中华民族就生息繁衍在黄河流域,因为这里气候温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可是因为气候转寒、暴雨集中、人口增长、水土流失,使黄河多次决堤,给两岸人民带来了忧患。科学家为此设计了牧林为主、保护资源、规划用地、修筑水利的治理黄河的计划,这样数管齐下,一定能防止水土流失,黄河变好的梦想一定能成为现实。

拓展阅读

1、周期

一、谈话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按照一定的规律不断重复出现的现象。如:人的十二生肖、一年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一个星期有七天等。像这样日常生活中常碰到的重复出现同一现象的问题,我们称为周期问题。这类问题一般要利用余数的知识来解决。

在研究简单周期问题时,我们首先要仔细审题,寻找其不断重复出现的循环规律,也就是找出周期,然后利用除法算式求出周期的个数和余数,最后利用除法算式中的余数,求得题目的解。

那么,在实际运用中,我们是如何利用余数巧妙地解决周期问题的呢?让老师带领你们一起走进有趣的余数世界吧! 二.新知分析

例1 明明问方方:“今天是星期五,再过8天是星期几?” 分析;一星期是7天,再过7天还是星期五,再过8天就是“星期五+(8-7)=星期六” 答;再过8天是星期六。

2014年的1月1日是星期三,这一年的2月1日是星期几? 例2看右图找规律 ●○○○○●○○○○●○○○○ 问:第16个圆片是什么颜色?第100个圆片是什么颜色? 分析;想一想:第16个圆片应在第几位? 5个5个时一组所16÷5=3„„1再想想;第100个圆片应在第几组第几位?100÷5=20 正好除完,所以没有余数,应该在第20周期最后一位。应该是白色的圆片。

答:第16个圆片是黑色,第100个圆片是白色。

例3 国庆节挂彩灯,按“红蓝白绿紫”的顺序挂,一共43只灯,其中红、、蓝、白、绿、紫灯各有多少只? 例4 53个数字按下面的方法排成五列,最后一个数字排在第几列? 一 二 三 四

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分析;仔细观察,一排有5列,共有53个数字,所以53÷5=10···3 所以排下来就是第10 行, 第3列 。

三、练习反馈

1.今天是星期四,再过90天是星期几?

2.2014年10月1日是星期三,2015年10月1日是星期几? 3.校园里有40面彩旗、按3面红色、2面色、1面绿色的顺序排列着,最后一面是什么颜色?在 这40面彩旗中,红色的有几面? 4.我国农历用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这12种动物顺序轮流代表各年的年号。如果1985年是牛年,那么2015年是什么年? 5.1~100号的卡片依次发给小青、小红、小明、小华四人,已知1号给小青,29号给谁?54 号给谁?100号给谁?

6.一列数按“294736294736294„„”排列,那么前40个数字之和是多少?

7.42个7连乘的积的个位数是几?

2、关于小三年级上册语文秋天来了

1、让生观察秋天的景色,自由自在地感受秋天的美,产生口语交际的兴趣。

2、把自己看到的秋景说出来与同们互相交流,做到注意听别人讲话,能较清楚地用普通话说话,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课前准备:

1、课前由家长带孩子到野外玩耍,收集一些有关秋天的图片、照片或采集的果实。

2、老师课前准备许多有关秋天的词语卡。

3、一幅秋天的图画。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听歌曲《秋风起》。说说这首歌唱了些什么。

2、对!红树叶、树叶,片片飞来多像一只只美丽的花蝴蝶呀!它在告诉我们秋天来了!

二、创情景,集体交流

1、秋天到了,天那么高,那么蓝,秋姑娘走过丰收的田野,走过瓜果飘香的果园,给我们带来了美丽的秋色。请把你们照的相片和收集的图片、秋天的果实拿出来,在习小组内交流(师**,相机点拨指导)。

2、每组推选一个代表上台汇报。请小朋友们听仔细,等会儿我们评一评谁说得。(引导全班同用心倾听,积极评价。)

3、孩子们说得真好,老师也收集到了一幅秋天的图画。请你认真地看一看,图上都画了些什么?和同桌互相说一说。

4、师有意问,多方进行交流。

师:你从哪里看到秋天来了?

生:树叶了,说明秋天来了。

师:说得好!老师送你两片写有“树叶”、“”的叶子词语卡。

用同样的方法指导:“苹果红了”、“菊花开了”、“稻子熟了”、“枫叶红了”、“燕子南飞”……

师:孩子们,想一想,现在刮的风叫什么风?生:秋风。

师:现在下的雨呢?生:秋雨。

师:孩子们真聪明!奖励你们“秋风”、“秋雨”的词语卡。

师:人们常说“秋风秋雨渐渐凉”,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三、拓展交流

1、孩子们,咱们到校园里再找一找秋天吧!如果你找到了,可以告诉同伴或老师。

2、(回到室)大家到校园里找到了秋天,谁都觉得自己是秋天里的一员啦,是吗?在这里,老师还为你们带来了几个赞美秋天的词语呢。看谁能猜一猜,拼一拼,认一认,谁先读出,就把这张卡片送给他。(秋风送爽,落叶沙沙,春华秋实,秋风红叶)

3、关于小三年级上册语文秋天来了

1、审美能力的培养,唤起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

2、了解季节更替的自然现象,全方位地感知秋天。

3、习创作画的表达方式,能大胆、直率地表现。

引导生感知“秋”,拓宽视野,会创作的表现手段。

激活生的创作灵感,直率表达,个性作画。

课前准备:

各种秋天的物品、油画棒、水彩笔等

(一)、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来了很多东西,你们来看看都有什么?

师生:哦,(有稻子、柿子、南瓜、葡萄、红辣椒、苹果)

师:你们知道这些东西都是什么季节的?

师:这些东西都是秋季才会有的,秋天真是一个喜悦的、收获的季节啊。

除了这些,老师还发现小朋友们已经穿上了秋天的外套,秋天正悄悄来到我们身边了。原来,秋天来了。(课件:揭开课题)

(二)、新授

师:小朋友们在你们的记忆中秋天是什么样的呢?

生:秋天很凉爽

秋天有很多果实丰收了,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师:听了你们的描述老师觉得秋天是一个很美的季节。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秋天,去欣赏一下秋天的美景。

(课件欣赏秋天的图片)

秋天的景色真是太美了,那秋天是什么颜色的呢?老师这里有许多彩色卡片,小朋友们能在这里面找到秋天的色彩吗?

(生上台找并且贴)

师:秋天的色彩是最丰富的,真是美极了。很多画家都描绘了秋天的美景。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画家们笔下的秋天。

师:这幅画中画家画的是什么?

师:他的画中都有哪些颜色?

师:是用什么画的?有谁知道?

师:这幅画很特别,这是法国画家修拉的作品,叫做《大碗岛上星期天的下午》,这幅画是画家用油画颜料一点一点的点画上去的,我们把这样的画称为点彩画。

师:大师们笔下的秋天真是美极了。刚才有小朋友说秋天是一个树叶纷飞的季节,真是好美啊。你们瞧,老师这里有一棵秋天的树,树枝上的树叶都快掉光了,你们看,有的树叶还直挺挺在枝头呢,这样的树叶绿中带点;有的树叶正随风飞舞呢,这样的树叶一半一半绿;有的树叶已经落在地上了,他已经完全枯萎了,全都变成色的了。远处的稻田里也是金一片,老师猜想,农民伯伯肯定要笑弯腰了,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啊。瞧!一群大雁正向南飞呢,秋天真是太美了。

师:用画的形式表现秋天真是太棒了,还有什么方法能表现秋天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课件树叶贴画)

老师这里有许多秋天的落叶,看到这片树叶让你想到了什么?哪个小朋友上来拼一拼,搭一搭。(生示范)

师:小朋友的想象力真丰富。我们看看还有什么方法来表现秋天。(课件撕纸贴画)这种撕纸贴画要怎么做呢?看老师的!(师示范撕纸贴画)

布置作业

师:看了这么多,小朋友们早已按捺不住了吧,在桌子上有几种材料,挑出你喜欢的材料来描绘秋天吧!(放音乐)

(树叶贴画、油画棒、撕纸贴画、水彩笔)

(生作业)

师:好,哪个小朋友愿意把自己的画展示给大家看一看!

(点评)

师(总结):今天的这节课中我们一起找了秋天,知道了秋天的颜色,也画了秋天。秋天过后就是冬天了,下课后小朋友们可以去思考一下冬天是什么样的?是什么颜色的?

好,让我们在这首欢快的歌曲《秋游》中去结束这节课,让我们闭上眼睛好好去感受这色彩斑斓的季节、这个令人喜悦的、丰收的季节吧!

4、周期

2016年明达职业技术院微课比赛

师姓名:__________韦亚洲___________ 联系方式:_____13401765319____________ E-mail: ______123644100@qq.com___________ 讲课内容所属类别:________工商管理类____ 讲课内容所属专业:_______会电算化____ 讲课内容所属课程:________现代企业管理__ 讲课内容适用对象:________经济管理类专业_ 讲课内容(作品名称):____产品生命周期__

一、理念

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式、模块化是高等职业育*的基本模式,师在课堂基本理论讲授的基础上重点对生的实践技能进行操作指导,生“做一体化”达到实现工作岗位所要求的实践技能训练要求;多种方法结合,充分调动生主体自主思考意识,能达到活跃课堂气氛的目的。本课程围绕以上两方面,从对象、目标、策略、评价等基本要素展开,并从情分析入手,通过对内容的整合重组,出一套为实现目标、完成任务所采用的与实施方案。

二、过程

第一步:引入案例。展示大哥大、收录机、寻呼机等产品图片,可以充分吸引生的注意力及引发生思考。通过案例的讲述,让生了解产品的市场状况,就这些产品销声匿迹的问题,让生展开思考,并引入产品生命周期的概念。

第二步:讲解产品生命周期的概念,引用美国哈佛大授雷蒙德。弗弄的定义,通过举例分析产品生命周期与产品使用寿命的不同;用图和曲线展示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的划分。

第三步:分析讲解产品生命周期的四个阶段: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中产品的价格、成本、竞争、销售额等方面表现出的特点;配以图及曲线加深生的理解和记忆。

第四步:列举出几种产品,与生互动,让生分析出这些产品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

第五步:对本节内容进行总结,并布置课后任务。

三、课程思路

1、案例法。课程的讲授由案例引入,通过生动的案例吸引生的注意力,引导生进行思考,并加深对本节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2、运用启发式方法。过程中,主讲师对关键概念和核心理论等了分层次的、逐步深入的问题,通过**一系列小案例,积极启发生主动思考,逐步给生讲解产品生命周期。

3、多媒体精心制作了“产品生命周期”的电子课件,通过幻灯片把课程内容的基本知识点、要点、基本原理打在屏幕上,师进行讲解。可以利用多媒体尽量展示所要讲授的内容,配以图片和标志,使更加生动、形象,生更能理解理论的内涵。使得这样课堂更形象、更生动,生容易理解和掌握。

四、特色

(1)运用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方法;

(2)培养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着重强调生对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特征的掌握,并且能够运用这些理论去分析不同产品处于生命周期的哪个阶段;

(3)注重能力的培养,要求生将理论知识与现实案例相联系,用理论去分析案例中的具体情形,达到以致用的目的。

五、总结

多媒体的使用使信息量大大增加,的效果也得到了提高,生的习兴趣也高涨。单纯的理论讲解显得枯燥,在讲课的过程中穿插一些案例可以大大提高生的兴趣,营销案例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要选择市场中有影响力的品牌产品,案例的表述要形象生动,另外必须要对案例有所思考,否则案例便失去了它的意义。

点击查看更多黄河的教学设计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ppc.cn/articles/58166.html

热门阅读

  1. 邓以蛰书画美学及其方法论意义论文
  2. 《爱的劳役》读后感
  3. 《一盏一盏的灯》读后感范文
  4. 关于爱情的古诗词名句
  5. 201年世界地球日经典祝福语
  6. 有关名人成长故事
  7. 有关于咏雪的诗句
  8. 我爱我校的演讲稿范文
  9. 赞美菊花的优美句子
  10. 端午节祝福短信精选
  11. 控制测量的实习报告
  12. 梦里的故乡的诗歌
  13. 描写秋天的名人古诗
  14. 望庐山瀑布古诗带拼音
  15. 人生感悟的优美句子
  16. 周一早安语录
  17. 201年正月十五元宵祝福短信简短
  18. 退票的解释及造句
  19. 中学生优秀作文:感恩教师节600字
  20. 如果喜欢上一个永远无法在一起的人伤感散文
  21. 《三角形内角和》数学教学反思范文
  22. 那一天的爱情诗歌
  23. 201财务管理实训心得体会精选
  24. 牛顿小时候的故事
  25. 考研的励志美文
  26. 课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教学设计范文
  27. 庆祝教师节校长发言稿
  28. 关于赞美长城的句子
  29. 《望庐山瀑布水二首》原文赏析
  30. 《失眠的驴子》读后感
  31. 顽固的心情随笔
  32. 会唱歌的铃铛读后感
  33. 大班上学期第一周的主题教案
  34. 班主任个人工作经验总结
  35. 生日卡片祝福语有哪些
  36. 英语4级口试自我介绍
  37. 201年3白色情人节祝福语
  38. 睡前成语故事大全
  39. 做一位人民教师是幸福的800字作文
  40. 《偏偏爱上你》的经典语句
网页更新时间:2025-08-29 12:05:20
本页面最近被 291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北京,TA在页面停留了 189 分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