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优秀教案

发布时间: 2025-07-24 11:56:42

《短文》优秀教案

◆自读导言

1、本课拟用1课时自读。

2、《〈鲁迅诗稿〉序》一文,要求在整体感知郭沫若对鲁迅诗歌创作和书法艺术的评价的基础上反复诵读全文,重点领悟其丰富的内涵,咀嚼其精美的语言。

3、《我为何而生》一文,需要总体把握罗素“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这支配他一生的“单纯而强烈的三种感情”,从而理解这位大学者崇高的品质和博大*襟。

4、比较两文的结构形式,明确序文形式上灵活多变的特点。

◆自读程序

1、课前预习

①疏通字词,做到熟读成诵。

②布置自读思考题:

A、鲁迅的诗歌和书法各有什么特点?

B、郭沫若对鲁迅的诗歌和书法作何评价?

C、文章认为应该怎样学习鲁迅?

D、在《我为何而生》(又译为《我的人生追求》)一文中,罗素说他一生有哪几方面的追求?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你的人生目标又是什么呢?

E、常见的论证结构有哪几种?本课两文各属于哪一种?试简答之。

2、课内导读

①导语设计。

前文是郭沫若为《鲁迅诗稿》一书写的序言,也是一篇优美的小品文,目的是评价鲁迅诗歌、书法的价值,向人们展示鲁迅诗歌和书法的精髓与魅力,其显著特点是篇幅短小,内涵丰赡,语言精简。后文是当代西方最知名、最有影响的哲学家之一,也是最为我国读者所熟知的西方哲学家之一——伯特兰?罗素为其自传作的前言,读来令人感奋不已。

②检查预习情况,以疏通疑难字词。

③依次讨论回答自读思考题的前三小题。

④全班诵读《〈鲁迅诗稿〉序》,讨论其语言特点。

明确:本文用文言写成,句式参差而有对仗,语言平实却又出奇,音韵铿锵,抑扬起伏,用语简练含蓄,词句优美动听,读来令人*满口。

⑤齐读《我为何而生》,讨论归纳作者一生有哪几种追求,这些追求中哪一种是他最执著而又最痛苦的?

明确:一是对纯真爱情的渴望,二是对无穷知识的追求,三是对人类苦难的深切同情。而第三种追求才是作者最执著而又最痛苦的。

⑥你怎样看待罗素的这些观点?(教师可简介罗素的情况,以帮助学生思考)

⑦组织学生畅读各自的人生目标。(不求众口一词,提倡各抒己见,课内时间不允许,可安排作课外书面练习)

⑧比较两文结构。

明确:议论文一般有四种结构模式,即并列式、层进式、对照式和总分式。两文均属总分式,只不过前者先分后总,后者先总后分。

◆自读点拨

1、关于《〈鲁迅诗稿〉序》

鲁迅是一位思想深邃的伟大作家,他的思想、他的文学成就,历来引人注目,受人景仰。然而其诗作及书法艺术,人们向来注意甚少,介绍、研究的就更寥寥。原因主要是鲁迅其他方面的成就遮盖了其诗歌和书法的光辉。《鲁迅诗稿》的出版,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不足。现代文坛与学界的巨擘郭沫若欣然为此书作序,旨在推荐鲁迅这一鲜为人知的艺术成就。区区200余字,却包含了丰富的内涵,给人无尽的美感,非大手笔难臻此境。评其诗歌,紧扣其思想及创作总体特征,实事求是,恰中肯綮,并无溢美客套虚词;议其书法,既见其渊源,亦褒其独创,有的放矢,言简意赅。第三段总评鲁迅诗歌和书法,把鲁迅的为人和为文结合起来看,亦符合中国历来奉行“知人论世”的学术传统。隆重推荐该书,希望读者“好其人”“更好其诗,好其书”。序文生动而简练的语言亦让人爱不释手,真可谓珠联璧合,相映生辉。

2、关于《我为何而生》

伯特兰?罗素(Bertrand&nbspRus-sell)(1872~1970)系英国现当代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社会活动家和政论家。罗素先后四次结婚,却三度不幸离异。由于*原因,曾两次被监禁:一次在1918年,因犯对美军的污谤罪被监禁6个月;另一次是在1961年他89岁时,因煽动民众反对*,支持核裁军运动,在医院被软禁一星期。他是一个极富有鼓动天才的辩论家,一个文理兼通的勤勉的科普工作者,曾于1920年至1921年任北京大学客座教授。他为他所信仰的支配他一生的三种强烈的感情,表达了他对人类和平与安宁的莫大关心,其洋溢在字里行间的博受精神熠熠生辉,令人肃然起敬。

●自读思考

1、下面句中“绝唱”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偶有所作,每臻绝唱。

B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

C明星已经去世,这盒录音带成了她的绝唱。

D曹雪芹著作长篇小说《红楼梦》,历时十余载,增删四五次,终成千古绝唱。

2、认真阅读鲁迅诗作《人与时》,找出解说不恰当的一项(&nbsp)

一人说,将来胜过现在。/一人说,现在远不及从前。/一人说,会么?/时道,你们都侮辱我的现在。/从前好的,自己回去。/将来好的,跟我前去。/这说什么的,/我不和你说什么。

A、全诗是人和时间的对话,构思精巧,生动活泼。

B、前三句写出了三种人看待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不同态度。

C、诗的后半部分,作者借“时间”之口,对复古者、幻想家和混世派进行了无情的批判。

D、这首白话诗用语朴实无华,直白地表现了积极向上的**热情和勇往直前的进取精神。

3、想一想,罗素为什么说“人是值得活的”?

4、把你过去的优秀习作编成一个集子,并写一篇500字左右的序言,要求有感情和文采。

参***:

1、C

2、D(“直白”二字不妥)

3、要点:罗素觉得他的人生追求是正确而崇高的,回顾一生,问心无愧,并且不无欣慰。

4、略

拓展阅读

1、小学语那树

学构想:这篇散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性和很高的艺术性,值得认真揣摩和品味,然而由于笔者能力所限,不能挖掘其万一,只能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和自己的感受,准备学习一点皮毛而已,感到不胜惶恐。

本课的学,笔者认为,一方面要把它当作语材来学习,要很好地掌握章涉及的基础知识,例如字词的识记与运用,篇章的结构与安排,语言的生动与抒情等等,应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有所收获,从而提高阅读能力、欣赏能力和写作能力。另一方面,要把本当作认识自然、透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科书来学习。在人类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类到底该怎样与发展极缓的自然相处呢?在自然面前,人类有时是劫掠者,有时又是自然的奴仆,通过本的学习,能带来学生的深刻的思索,这对于我们国家的的经济建设,环境保护,保持生态平衡,是大有裨益的。另外,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情感价值等。基于以上原因,笔者设计了以下,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清章的基本结构,品味中极富表现力的词语。

2、情感目标:整体把握课内容,揣摩语言,体味关键语句深层含义,培养语感。

3、德育目标:正确认识发展与环保的矛盾,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学重点 1、了解那树的生命历程,把握树的价值、品格及命运。

2、关键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正确认识人类明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

学难点 1、摩关键语句,体味作者痛苦、悲悯、愤激的情感。

2、理解蚂蚁王国的事情,体会作者的用意。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 预习课,掌握生字,扫除阅读障碍。

师 做好有关课件。

一、导入新课

由两幅漫画导入。

在地球村,自然万物都有生存的权利, 然而,随着人类明的高速发展,许多动、植物消失了,甚至遭到人类的无情的摧残和杀戮。这是多么不公平的事情啊!人类的这种行为将给自己带来怎样的结果呢?许多事实已经给了我们答。今天我们来学习《那树》一,让我们来进一步的探讨和认识这个问题。

(利用多媒体展示画面:一排雄伟的大树及标题。)

二、检查预习

在此之前,我们已要求大家预习课,下面来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

展示生字生词:生字注音

三、整体感知

1、请两位学生范读课,其他同学听读并思考:大树的生命历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在三个阶段中,大树的外貌特点和自然环境有了怎样的变化?

明确讨论后明确:按时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早期的大树,近期的大树和现在的大树。早期的大树是自然之树,近期的大树是临死之树,现在大树是悲壮之树。

2、中记叙了大树的那些事迹,从中可以看出大树具有那些高贵的品质?

四人一小组合作讨论后明确:大树有着坚韧顽强、无私奉献、豁达宽容、富有爱心的高尚品质。

(过渡:这样一棵高尚而伟大的树,为什么会被*呢?直接原因是什么?是醉汉驾车出事而连累了大树。那么如果没有这件事发生,大树是否就可以躲过被*的命运呢?不能。这样看来,大树之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是人类明的发展。)

四、研读赏析

1、找出中人类明飞速发展的语句,看看那些词语用得好?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

学生同桌间互相交流后明确:“但是,这世界上还有别的东西……公寓楼房一排一排挨过来。”人类明飞速发展,而自然界的生命却生长缓慢,自然界的各种物种在人类破坏性开发面前,显得极其脆弱,是一种严重的不和谐。这一段话也暗示着古树的悲惨命运。

2、找出中伐木工人砍伐大树的语句,并体味其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3、作者写了蚂蚁搬家一事有什么用意?那些语句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对此你有什么感触?

讨论后明确:动物都充满爱心,反衬出人类的无情。表达了作者的愤恨、悲哀之情……(鼓励学生各抒己见。)

五、拓展延伸

1、蚂蚁在离开大树时都“依依不舍”,想象一下,蚂蚁和大树互相倾诉了什么?

(论交流明确,鼓励学生各抒己见。)

2、大自然在人类面前有时是弱者,有时又疯狂地报复人类,那么人类明与自然该怎样和谐发展呢?请谈一下你的认识。

(交流认识,畅所欲言。)

六、课堂小结

为什么作者要关心一棵树的命运呢?因为关心树木就是关心地球,地球是我们的家,关心地球就是关心我们自己。为了人类的幸福希望人类能关心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七、布置作业

请以“人与自然”为话题写一篇作,谈谈你认为人与自然应该如何和谐相处。

2、小学语那树

1、理解章的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对本的深层挖掘能力,重新认识生命及人与周围生物的关系等问题。

学重点、难点】

1、本课的重点在于理解老树的命运。

2、难点在于从老树的命运中挖掘作者更深刻的意图。

师试图从老树的特点、功用入手,探究老树的命运,进一步理解生命的意义及对都市明与自然界共同发展等问题的深层思考。

一课时。

【辅助具】

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

导语:同学们,人们把地球称为绿色星球,地球上最悦目的颜色是绿色,地球上站立着的最大的生命群体是森林。但是在今天,随着人类明的飞速发展,许多地方的绿色正在逐渐被吞噬……有那么一棵树,它又经历着怎样的命运呢?让我们一起来关注那树的命运。

二、检查预习

1、生字注音。

2、解释词语。

三、学习目标

1、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认识人类明与自然环境的冲突。

四、朗读课,学生思考(缓慢、沉重)

1、请你概述一下那棵树的故事。

2、请你以“那是一棵的树”为开头说一段话,谈谈那树的品质。

五、讨论

明确:无私奉献、忍辱负重,胸怀豁达、善良、默默无闻、坚固顽强、非常可怜,为什么?

师:刚才,谈到大树的品质,树是自然界中的强者,也是人类的朋友,给人类送来绿荫,但人是世界的主宰,所有的生命都要为人类让步,当高楼林立,明高度发展时,大树成为最大的障碍时,人类宣判了它的死刑,品读课体会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并思考。

六、品味欣赏(讨论)

1、请用直线划出表现人类明飞速发展的语句,你觉得哪些词语用的好?

明确:哪些事物代表人类明:柏油路……

哪些词用的好:一里一里……铺,架,挨。

为什么好?

叠词,表现人类明发展迅速。分析:挨、排排(密、发展迅速)

朗读时注意什么?(重读)学生齐读练习。

明的发展如此迅猛,那树是难逃浩劫了,下面看一看那树的命运。

2、请用波浪线划出描写工人砍伐那树的语句,你从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三处。

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对树的同情、对人的做法憎恶)

你是怎样体会到的?

在作者笔下人类非常残忍,用咬、嚼这些词,对人类恶狠狠的描写之外,作者把伐木工人称为刽子手,而对树充满无限同情,你怎样体会到的?作者在写树时,只把它当做一棵植物来写吗?读出相关语句(大*、踝骨、动脉、静脉)。

学生练习读──评价。

读的很有感情,作者的笔下那树也是感情丰富的,它提前通知了寄生蚂蚁使它们逃离灾难,同位合作。准备。

3、想象一下蚂蚁和那树告别时它们会互相倾诉些什么?

交流学生表达。

4、这么一棵有灵性的大树,难道就不能与我们人类和平共处吗?死亡、消失是它的唯一结局吗?请大家思考。

你是交通专家你将如何处置那棵树?

改道、移栽、修转盘、建设旅游景区。

小结:同学们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谁是谁非难有定论,确实人类明的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冲突作为一个课题摆在我们面前,我们人类在享受明带来的种种方便与舒适的同时越来越意识到明是一把双刃剑,“它盖起了高楼大厦,却毁掉了莽莽森林,它为我们提供了化工原料和电子产品,却带走了昔日的山清水,牛羊遍野”。从在明与自然之间我们人类该何去何从?

七、练习

请以“人类明与自然环境的冲突”为话题,写一篇练笔,题材不限。

八、结语

我们可以把这节课对明与自然的思考写下来,同学们,人类是善于思考的,充满智慧的,我希望我们人类能够找到一条万全之策,让人类的明之花在充满生机的绿色星球上绚烂开放。

3、小学语那树

【目的确立】

1、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认识人类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冲突。

【确立目的的依据】

这篇散通过描写一颗长年造福于人类的大树最终被人类伐倒的故事,表达作者对大树命运的痛惜以及对都市明发展的利弊,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层思考和深重感慨。学习本,既要把它当作语材料来学习,又要把它当作认识自然,透视人与自然关系的科书来学习。因此,引导学生多角度揣摩、探究,进而理解课主旨,从中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为本学的主要目的之一。另外,课语言简洁而生动,内敛而深沉,且蕴藏着含蓄、丰富的感情,所以应当让学生在细细品读语言的基础上,准确把握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一、从生活现象导入新课

方法要求:利用多媒体具展示由于明发展而生态环境遭破坏的画面,然后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由熟悉的环境遭破坏的场景,或者环境得到有效保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象入手,让学生有话可说,这样既能切中课主旨,也能调动学生学习课的主动性,自然导入对新课的学习。

二、听课朗读,感受形象

方法要求:学生听课朗读磁带,然后以“那是一棵

的树”说一段话,学生采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师做适当点拨,让学生从树的形态、品格、思想等方面入手,提出自己的见解,师对见解梳理、筛选,然后明确。

明确:那是一棵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树。它给人类带来浓荫,驱走烦躁,把生命之绿铺满大地。即使在高楼大厦,交通拥挤的今天也默默地奉献着。

那是一棵坚固顽强的树。“有一次台风吹了两天两夜,附近的树全被吹断,房屋也倒坍了不少,只有那树屹立不动。”

那是一棵能预知未来,富有爱心的树。预知自己将被砍伐时,先告诉体内的蚂蚁,让它们尽快搬走。

那是一棵可怜的树,为人类默默奉献那么多,到头却惨遭杀戮。

三、品读语句,体会感情

方法要求:让学生找出那树被砍伐的句子,进行朗读,体会语句中蕴藏的深刻感情。师可引导学生理解这篇散深沉、悲愤的朗读基调,让学生把握好感情,朗读要深沉、有力度、有余味,并读准重点字词。

明确:“于是这一天来了,电锯丛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那树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

“两星期后,根也被挖走,为了割下这颗生满虬须的大*,刽子手贴近它做了个陷阱,切断所有的动脉静脉。”作者采用拟人化的笔触,赋予树人格形象。通过“咬”“嚼碎”“呻吟”“割”“大*”“动脉静脉”这些词,能够看出作者对那树悲惨命运的同情,对砍伐者的愤恨和悲哀。

四、分组讨论,探究主旨

方法要求:学生可做深入阅读,并思考这篇散作者的立意是什么?中有对人类明快速发展作形象地描述,对人类明的发展,作者是否持否定的态度?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合作探究,师做适时启发。

明确:“这世界上还有别的东西,别的东西延伸的更快,柏油路一里一里铺过来,高压线一千码一千码架过来,公寓楼房一排一排挨过来。”语句中“一里一里”“一千码一千码”“一排一排”形象地写出了人类明发展速度之快。这和那树“一里米一厘米地向外”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样人类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就难以协调,那树的悲剧命运就难以避免。但作者并不是否定人类明的发展,只不过是对明发展的负面影响引发深沉的思考和感慨。“对付明造成的灾害,是用进一步的明,不是否定明”这正如作者所说的。

五、结合生活,体验反思

方法要求: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反思那树的悲惨结局,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育。交通专家的做法是否值得肯定?如果不值得肯定,那么是否有既保存那树又不妨碍交通畅通的办法。值得肯定!不值得肯定!师通过为学生搭建一个对话的平台,让学生在思辨中激发心灵的火花,启迪思维、更新认识,完善观念。对学生反思的结果,师都可作积极的肯定,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六、比较阅读,拓展延伸

方法要求:发放阅读材料《巨木之死》,让学生比较两篇章在内容、写法上的异同?师可做提示:这篇抒情意味很浓的纪实散,表达了热爱环境和生命的人们带泪的沉重的呐喊,从主题的表达上,两篇散有相近之处。

4、小学语那树

1、整体把握课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理清章的基本结构,品味中极富表现力的词语。

3、正确认识人类明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

1、本的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2、关键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正确认识人类明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课前准备】

预习课,掌握生字,扫除阅读障碍。

做好有关课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在地球村,自然万物都有生存的权利,然而,随着人类明的高速发展,许多动、植物消失了,甚至遭到人类的无情的摧残和杀戮。这是多么不公平的事情啊!人类的这种行为将给自己带来怎样的结果呢?许多事实已经给了我们答。今天我们来学习《那树》一,让我们来进一步的探讨和认识这个问题。

(利用多媒体展示画面:一棵雄伟的大树及标题。)

二、检查预习

在此之前,我们已要求大家预习课,下面来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

展示生字生词:

1、生字注音:

倒坍( ) 模( )样 虬( )须 引颈( )受戮( )

2、解释词语:

倒坍 虬须 周道如砥

三、授新课

朗读练习(请两位同学为大家范读,要求感情深沉,有力度,有余味。其他同学要认真看书,之后对两位同学的朗读情况作出评价)。

请几位同学对朗读情况作出自己的评价:范读时的点及不足之处。

四、探究分析

通过朗读,大家对章的主要内容已经有了基本的了解,现在请同学们分组讨论概括一下课的主要内容。(请各组推荐代表概括,大家相互补充、完整、明确。)

分组思考讨论:

1、作者围绕“那树”,大体写了树的几个生命历程?

2、课可以分成几部分?

3、试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请各组代表说一说各组的意见,相互补充、完整、明确;师展示图片:早期的树;近期的大树;被伐倒的树。)

下面我们先来探究一下“早期的大树”。讨论时请大家注意抓住关键语句。

分组看书讨论:

1、大树有怎样的外形特点?

2、它所生活的环境怎样?

3、大树对人类有什么功德?

(请各组代表可以就以上3题中的一个题作为重点,谈自己的认识。)

师展示课件:

外形:佝偻、老态、坚固稳定、繁密、屹立不动;

霉黑潮湿的皮、隆起的筋纵裂的纹、生铁铸就、根的伏脉。

环境:泥泞的小径、老式平房;

破败而荒凉,远离现代明。

功德:屹立不动-为人们做出榜样;

**求平安──给人心理安慰;夏天给人以绿荫;

给鸟儿栖身之所;

夜晚为情侣提供场所;

根部滋润土地。

五、师小结

作者描写了早期的大树,着重写了大树的形象、经历和对人类的奉献,为下的展开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作业

1、认真朗读课,深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思考回答课后“研讨与练习二”。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

1、听写几个词语:

倒坍 模样 虬须 引颈受戮 星临万户 周道如砥

2、集体朗读章的第二、三部分。

二、讲授新课

1、师引导:课第二部分描写了近期的大树,在这部分里,可以看出现代明对大树生存的负面影响,造成了人类发展和自然环境难以调和的矛盾。

首先我们来讨论一下:

⑴ 哪些语句展现了人类明的高速发展?这与大树的根“一厘米一厘米地向外”形成什么关系?表现作者什么态度?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集体交流。)

师展示课件:自然界生命的生长极为缓慢,而人类明发展极为迅速,两相对照,极不和谐,突出矛盾。体现作者对此现象的担忧。

⑵ 在这种情况下,大树又是怎样表现的呢?

学生个人看书解决,然后请几位同学发言交流。

师展示课件:绿得滴翠、深沉;让人从容撑伞;滋润土地。

⑶ 在树与人的矛盾面前,大树有些什么想法和做法呢?请大家看书,自己解决。

请几位同学发言交流。

师展示课件:世袭的土著;春泥的效死者;绿着生,绿着死。冒死掩覆,徒劳贡献。

师小结:本部分,作者把一对矛盾无情地摆在人们面前。大树是无辜的,它只能引颈受戮,不能迁徙逃亡,可是人类呢?又该怎样做呢?让我们继续深入探讨。

2、师引导:请大家浏览课第三部分,首先概括归纳一下,本部分集中写了几件事情?

学生回答交流:醉汉驾车出事;大树被伐的过程;蚂蚁搬家;挖树根平路面。

师引导讨论:

⑴ 醉汉驾车出事嫁祸与大树,显然不合情理,然而却招来杀身之祸,哪些词语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表现作者怎样的感情倾向?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交流明确。)

师展示课件:咬 嚼碎 撒 白森森 呻吟——令人愤恨。

⑵ 类似这样表达愤恨之情的词语在后中还有哪些?

明确:割下……*;刽子手……陷阱;切断……动脉静脉;没有人知道……闷死

⑶ 对于人们伐树的情景,请你模仿课写一段话,注意运用表达感情的词语。

(同桌交流分析。)

⑷ 作者写蚂蚁搬家一事有什么用意?哪些语句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明确:动植物都充满爱心,反衬出人类的无情,表达作者的愤恨、悲哀之情。……

⑸ 蚂蚁在离开大树时都“依依不舍”,想象一下,蚂蚁和大树互相倾诉了什么?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种特异现象?

(同学们交流、明确。)

三、拓展训练

大自然在人类面前有时是弱者,有时又疯狂地报复人类,那么人类明与自然该怎样和谐发展呢?请谈一下你的认识。

四、师总结

语言生动、老练、简洁,有许多生动的写景状物的句子,成为中的亮点,运用比喻、对比、排比生动自然;抒发感情含蓄深沉,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希望大家课后认真体会并学习运用。

五、作业

1、查资料或上网,搜集有关信息,写一篇500字的关于保持生态平衡的小论

2、发挥想象,写一篇有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童话故事。(任选一篇完成即可)

这篇散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性和很高的艺术性,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和自己的感受,认真揣摩和品味。

本课的学,一方面要把它当作语材来学习,要很好地掌握章涉及的基础知识,例如字词的识记与运用,篇章的结构与安排,语言的生动与抒情等等,应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有所收获,从而提高阅读能力、欣赏能力和写作能力。另一方面,要把本当作认识自然、透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科书来学习。在人类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类到底该怎样与发展极其缓慢的大自然相处呢?在自然面前,人类有时是劫掠者,有时又是自然的奴仆,通过本的学习,能带来学生的深刻的思索,这对于我们国家的的经济建设,环境保护,保持生态平衡,是大有裨益的。另外,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情感价值等。

点击查看更多《短文》优秀教案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ppc.cn/articles/41182.html

热门阅读

  1. 砖头房子和木头房子的睡前故事
  2. 《中南人才观》读后感范文
  3. 李白《长相思 其二》全诗赏析
  4. 校园国际志愿者日活动总结
  5. 拽住一颗爱心一路欢歌一路行高三作文3000字
  6. 描写挫折的好段摘抄
  7. 《藏戏》的教学设计范文
  8. 校园元旦晚会小品剧本
  9. 幼儿大班月计划
  10. 最新的端午节送同学的祝福语
  11. 学校安全生产月的总结报告
  12. 终止租房合同范本
  13. 《生命与教育》的读后感
  14. 精选大学生暑期实践报告范文
  15. 《百分数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16. 2016母亲节祝福妈妈的短信
  17. 描述名胜古迹的经典诗句
  18. 《蒹葭》教案设计范文
  19. 201年辞猴迎鸡祝福语精选
  20. 2016猴年公司贺词大全
  21. 小学生双休日的计划
  22. 醉里挑灯看剑散文
  23. 拓展训练个人的心得体会
  24. 个人创先争优活动总结
  25. 《爱心树》读后感450字
  26. 乔吉拉德名言摘抄
  27. 没人会原谅你的穷感叹说说
  28. 与书同行国旗下的演讲稿
  29. 礼貌待人的谚语有哪些
  30. 老师您好我的好老师征文1200字
  31. 春季开学典礼教师的发言稿范文
  32. 深情又激励人的句子
  33. 学校秋季期第二次行政工作会议的发言稿
  34. 教研室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35. 关于《詹天佑》第二课时优秀的教学设计
  36. 松鼠的智慧哲理故事
  37. 徐敬业火中脱脸的故事
  38. 有关不讲卫生的故事
  39. 关于等待优美的句子
  40. 保护地球的英文诗歌
网页更新时间:2025-08-25 16:58:11
本页面最近被 542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广西,TA在页面停留了 153 分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