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诗词全集选

发布时间: 2025-07-30 09:52:52

李清照诗词全集选

1.《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

年代: 宋 作者: 李清照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

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

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2.《浣溪沙》

年代: 宋 作者: 李清照

小院闲窗春己深,

重帘未卷影沈沈,

倚楼无语理瑶琴。

远岫出山催薄暮,

细风吹雨弄轻阴,

梨花欲谢恐难禁。

3.《浣溪沙》

年代: 宋 作者: 李清照

绣幕芙蓉一笑开,

斜偎宝鸭亲香腮,

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

半笺娇恨寄幽怀,

月移花影约重来。

4.《鹧鸪天·寒日萧萧上锁窗》

年代: 宋 作者: 李清照

寒日萧萧上锁窗,

梧桐应恨夜来霜。

酒阑更喜团茶苦,

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

日犹长,

仲宣怀远更凄凉。

不如随分尊前醉,

莫负东篱菊蕊黄。

5.《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年代: 宋 作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6.《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

年代: 宋 作者: 李清照

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长山又断。萧萧微雨闻孤馆。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东来不似蓬莱远。

7.《蝶恋花·暖日晴风初破冻》

年代: 宋 作者: 李清照

暖日晴风初破冻。柳眼眉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敧,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8.《鹧鸪天·暗淡轻黄体性柔》

年代: 宋 作者: 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9.《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

年代: 宋 作者: 李清照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

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

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

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

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10.《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

年代: 宋 作者: 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几许,

云窗雾阁春迟,

为谁憔悴损芳姿。

夜来清梦好,

应是发南枝。

玉瘦檀轻无限恨,

南楼羌管休吹。

浓香吹尽有谁知,

暖风迟日也,

别到杏花肥。

拓展阅读

1、

一直是我国文坛上独树一帜的文化奇葩。说到宋,我们便会想到婉约派和豪放派。

提起婉约派,我们自然会想到温婉、柔美的语言和丽脱俗的意境,不仅会冲口而出“才下眉梢,却上心头”的忧伤,亦会想到“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缠绵悱恻,还会想到“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相思之苦,“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的悲痛之情。……

婉约派风的内容似乎大多数表现的是男女之间的感情,以及个人的遭遇,偶尔也会有一些山水田园的作品。

我们大家都知道,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柳永、煜、、温庭钧等。柳永的《雨霖铃》中的名句,我们都能耳熟能详“杨柳岸,晓风残月”,婉约派的似乎以凄凉、新、圆润,结构细致精密为特点,在表现形式上十分含蓄、内敛。大多抒发个人情感,离愁别绪的凄美文风。

婉约派的女人中,我特别喜欢

北宋末年,赵明城辞别家人远离家乡到外地出任知州,独守空闺,又恰逢九九重阳佳节。天气骤然转凉“薄雾浓云愁永昼”,一天从早到晚,天空总是布满“薄雾浓云”,这种阴沉沉的天气,最使人感到愁闷难耐,寂寞不已。外面天气不佳,只好一个人闷坐在家里,独自一个人看着香炉里,瑞脑香升起的袅袅青烟出神发呆,真可谓百无聊赖!又恰逢重阳佳节,天气骤然转凉,睡到半夜,凉凉的寒意透入帐中落在枕上。与原本夫妻团聚时闺房的温馨气息相比,此时更觉凄凉、冷,才会有“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的凄凉感觉,怎么能不叫人“每逢佳节倍思亲”呢?

独自一个人闷坐在闺房,才强打起精神“东篱把酒”然而,并不能让她的愁绪释怀。反而让她的心中掀起更大的情感涟漪。重阳佳节,菊花开得美丽鲜艳,她一边饮酒,一边赏菊,不禁触景伤情,菊花再美,再香,也无法排遣对丈夫的思念之情。“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无须再多言语,刻骨的相思之情已经跃然纸上。独立于南宋坛,令人叫绝。

在写《声声慢》时,正值金兵大举入侵,北宋很快灭亡。与志趣相投的丈夫,也不幸病逝在任上。在她南渡逃难的过程中,夫妻俩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又丢失殆尽,……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得尝尽了国破家亡,生活颠沛流离的苦楚。“冷冷,凄凄惨惨戚戚。”笼罩在一片凄惨愁苦的氛围中,“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的悲剧就在于她是出生在*时期的一个有才情的女子。作为女人,她处在文化思想的最高点,她追求着许多人达不到的境界。她接触到许多人看不到的事情,因而,难免有孤寂、凄凉的悲哀。她以平民之身,心念国事,思恋爱情,追求唯美。骨子里追求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这就难免像屈原一样,有着“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意味,有些超现实的理想化的悲哀。

有着极高的艺术天赋,她的才情是别人无法企及的。她将愁绪以其特殊的艺术手法,创造出让人们永远享受无穷的作艺术珍品。她的作于缠绵之中,总是透着一股阳刚之美。风深沉凝重,哀婉凄苦。表现了时代性的一种千古绝唱。

郑振铎在《中国文学史》中这样评价道“她是独具一格的,她是独立于一群人之中的。她不受别的人的影响,别的人也似乎受不到她的影响。她是太高绝一时了,庸才的作家是决不能追得上的。无数的人,写着无数的离情闺怨;他们一大半是代女主人翁立言的,这一切的,在之前,直如粪土似的无可评价。”

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她不仅擅长书画,还精通金石,而尤其精通。她的独树一帜,流传千古。她的人格像她的作品一样令人尊敬。她学识渊博,而且有高远的理想,豪迈的抱负。她的卓尔不凡,在艺术上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不追求华丽的辞藻,往往用白描的手法表现自己对周围事物的感触,用细腻真挚的情感与微妙的心里活动,浑然天成。奠定了她是中国古代第一女人的地位。有“千古第一才女”的美誉。

,十分注重音律声调的和谐美。她的给人一种旋律优美,富于感情变化的浓郁美感。其作品所体现出的爱国思想,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以婉约称胜,但又柔中有刚,婉约中含豪放,是刚柔并济相融的。她的善于造境,可谓篇篇佳构,一泻千里。通过神奇的艺术构思,把自己凄楚的情绪,深沉的愁绪,跌宕曲折,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让人望尘莫及。真是字字珠玉,粒粒千金般,令人回味不已,不由暗暗叫绝。

是处于*社会底层的女性,在原本遵从“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社会中,她不是平庸的女子,她秀外慧中,知识渊博,才智极高。她思想敏锐,总是独具慧眼的,她的思想总是游走在别人触及不到的视角,看到国破山河碎,她心系国运安危。她尊尚爱情坚贞,又时时忧虑着托付终身之人,才会“人比黄花瘦”。她总是能够触及生活的脆弱面,她骨子里追求一种超凡脱俗,难免会有一种超现实社会的理想化的悲哀。

有极高的艺术天赋,她偏偏以心抗世。用饱蘸感情的笔触唤天。创造出让人们永远享受无穷的作珍品。她的作是别人无法企及的。她的登峰造极的作,永远闪耀着不朽的光芒!我们在一千年后的瞻仰中,永远能够鉴赏到那颗高悬在历史星空中的耀眼的明星。

一代,驾着一叶生活的孤舟,迎着世俗的风浪。以她高超的才情和敏锐的思想搏风击浪。我们认识到她的美在于她总是站在社会思想的最高点,她眼界开阔,追求远大,品味超群,以心抗世,以笔唤天。并以此创造出登峰造极的,令人敬仰。

2、《庆朝慢·禁幄低张》

这是一首咏物,因为未点明吟咏的是何种花卉,所以在对此吟咏对象的理解上出现了争议,主要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咏牡丹,一说是咏芍药。

咏牡丹说

这首长调赏花,是写在牡丹盛开之时,明光宫苑之处,人与同游者对花倾觞,自朝至暮直到秉烛,兴致未减;说尽了暮春三月、牡丹娇媚,也点出了赏花人的心境。笔调生动,风格含蓄。

上阕开始,采取烘云托月的手法,写花而先不见花,只见“禁幄低张,彤阑巧护”。这种渲染起到未见其具体形象,先感受其高贵气质的效果。“就中独占残春”句,则是说那里面被精心保护的是一种独占暮春风光的名花。

接下来人挥洒画笔,以拟人化的手法充分描绘这种花形态,边绘边评。“容华淡伫,绰约俱见天真”二句是先写花色、花态。“待得群花过后,一番风露晓妆新”则是从花跳出,加进客观评说。“妖娆艳态,妒风笑月,长殢东君”三句,更进一步勾画花态、花情。读至此,直令人拍案叫绝,具有这般媚力的花真够称得上“国色天香”,不可能不是牡丹。上述“淡伫”、“绰约”、“天真”、“晓妆”、“艳态”,再加上一个“妒”字,一个“笑”字,一个“殢”字,每一句都是以花拟人,把静静开放的牡丹写成了盼倩生辉、倾国倾城的绝代佳人。若非坛高手易安居士,没有人能有此令人心旌神驰的笔力。“东君”一,在这里义同“青帝”,是神话中五方天神里的东方神君,东方主五行中的木,又称司春之神;唐黄巢《题菊花》“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是众所熟知之句,此外从宋严蕊“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卜算子》)、宋黄庭坚“东君未试雷霆手,洒雪开春春锁透”(《玉楼春》)等句,亦足以兹证。

下阕分明是人身在明光宫苑牡丹花前,与从游人把酒醉赏流连之际,又不禁想象着他处赏花盛况的心态:“东城边,南陌上,正日烘池馆,竟走香轮。”“东城”、“南陌”都是日光易之处。“竟”,在此作“从头到尾”之义,是“竟日”之省;“香轮”,指游春踏花的车子,醉人的花香足可染透车轮,是夸张之。“绮筵散日,谁人可继芳尘”之句,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人在沉醉于盛开的牡丹之时,忽又感伤起没有不凋的花朵、也没有不散的筵席来,是“兴尽悲来”,还是这景象触动了潜藏心底的隐痛,不得而知。但是人确能把握分寸,紧接着便开始了心理上的自我调节。

“更好明光宫殿,几枝先近日边匀”的言外之意是,背阴处的牡丹也将次第开放,倒足可再挽留住一段赏花春光。这里所提“明光宫殿”想必是当时向游人开放的、赏牡丹的好去处。既然春光尚能留驻,就不必自寻烦恼,负此良时。“金尊倒,拚了尽烛,不管黄昏”:这里蕴含着几多“借酒浇愁”的豪情。

咏芍药说

因为人未点明她咏的是何种花卉,而先说此花生于宫禁,用朱红色的栏杆,巧妙地加以护持。待吟咏此花时,又说它是“妖烧艳态”,惹得春风嫉妒,明月为之绽开笑脸,有几枝先在皇帝身边开放。这样一来,有些文章便把它误解为号称“国色夭香”的牡丹。其实所咏花卉不外江梅、金桂、藕花、白菊等,它们都好比是人中的雅士,淡高洁,未见她对雍容华贵的牡丹有何好感。这恐怕与人的审美情趣、品格爱好不无关系。这首也绝不是咏牡丹,而是咏芍药。中说“就中独点残春”,也就是说此花在春未夏初开放。又说这“待得群花过后,一番风露晓妆新。妖娆艳态,妒风笑月,长殢东君”,即又一次交代此花开在“群花”之后,能把春天留住。这不可能不是芍药。

父亲格非著有《洛阳名园记》,而当熟读此书。这一点从其咏花卉的中可以得到证实,她不仅熟悉各种花卉的“物理”体性,还能准确地把握它们的神韵,仅以“容华淡伫,绰约俱见天真”十个字,既创造性地刻画出芍药的特征,又不是恣意杜撰,她很可能读过《神农本草经》和《新修本草》等汉唐人所撰的中药学书籍,因为这类书就以“绰约”形容芍药。“丰姿绰约”又是人们心目中美女的形象,人又显然是以“绰约俱见天真”、“妒风笑月”的芍药自况。

同时从这首中,又可以窥见人当时生活得多么优雅“潇洒”。为了观赏芍药,她和“酒朋侣”,不仅乘着华美的车子游遍了“东城”、“南陌”,享尽了珍羞华筵,她们还可以到御花园中去,与皇帝一起观赏那儿枝先期开放的名贵花朵。白天游览,晚上皇宫中设宴招待,她们个个喝了个酩酊大醉,“玉山倾倒”,从黄昏直到深夜,玩得好不快活。

3、辛弃疾的的

辛弃疾是南宋豪放派人、将领,有“中之龙”之称。以下是小编收的辛弃疾的的,欢迎查看!

1、定风波·暮春漫兴

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

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栊。

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

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

2、临江仙·探梅

老去惜花心已懒,爱梅犹绕江村。

一枝先破玉溪春。更无花态度,有雪精神。

剩向空山餐秀色,为渠著句新。

竹根流水带溪云。醉中浑不记,归路月黄昏。

3、临江仙·醉宿崇福寺,寄祐之弟,祐之以仆醉先归

莫向空山吹玉笛,壮怀酒醒心惊。

四更霜月太寒生。被翻红锦浪,酒满玉壶冰。

小陆未须临水笑,山林我辈钟情。

今宵依旧醉中行。试寻残菊处,中路侯渊明。

4、临江仙·再用前韵,送祐之弟归浮梁

钟鼎山林都是梦,人间宠辱休惊。

只消闲处遇平生。酒杯秋吸露,句夜裁冰。

记取小窗风雨夜,对床灯火多情。

问谁千里伴君行。晚山眉样翠,秋水镜般明。

5、菩萨蛮

稼轩日向儿童说。带湖买得新风月。

头白早归来。种花花已开。

功名浑是错。更莫思量着。

见说小楼东。好山千万重。

6、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东北是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江流去。

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

7、菩萨蛮·送祐之弟归浮梁

无情最是江头柳。长条折尽还依旧。

木叶下平湖。雁来书有无。

雁无书尚可。妙语凭谁和。

风雨断肠时。小山生桂枝。

8、菩萨蛮·赏心亭为叶丞相赋

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

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

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

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

9、菩萨蛮·坐中赋樱桃

香浮乳酪玻璃碗。年年醉里尝新惯。

何物比春风。歌唇一点红。

江湖梦断。翠笼明光殿。

万颗写轻匀。低头愧野人。

10、西河·送钱仲耕自江西漕赴婺州

西江水。道是西风人泪。

无情却解送行人,月明千里。

从今**倚高楼,伤心烟树如荠。

会君难,别君易。草草不如人意。

十年著破绣衣茸,种成桃

问君可是厌承明,东方鼓只千骑。

对梅花、更消一醉。有明年、调鼎风味。

老病自怜憔悴。过吾庐、定有幽人相问,岁晚渊明归来未。

11、木兰花慢·席上呈张仲固帅兴元

汉中开汉业,问此地、是耶非。

想剑指三秦,君王得意,一战东归。

追亡事、今不见,但山川满目泪沾衣。

落日胡尘未断,西风塞马空肥。

一编书是帝王师。小试去征西。

更草草离筵,匆匆去路,愁满旌旗。

君思我、回首处,正江涵秋影雁初飞。

安得车轮四角,不堪带减腰围。

12、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

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人圆。

无情水、都不管,共西风、只等送归船。

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

征衫。便好去朝天。玉殿正思贤。

想夜半承明。留教视草,却遣筹边。

长安故人问我,道寻常、泥酒只依然。

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

13、朝中措

绿萍池沼絮飞忙。花入蜜脾香。

长怪春归何处,谁知个里迷藏。

残云剩雨,些儿意思,直恁思量。

不是莺声惊觉,梦中啼损红妆。

14、朝中措·崇福寺道中归寄祐之弟

篮舆袅袅破重网。玉笛两红妆。

这里都愁酒尽,那边正和忙。

为谁醉倒,为谁归去,都莫思量。

白水东边篱落,斜阳欲下牛羊。

15、祝英台令·晚春

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

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

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倩谁唤、流莺声住。

鬓边觑。试把花卜心期,才簪又重数。

罗帐灯昏,呜咽梦中语。

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将愁归去。

16、乌夜啼·山行约范廓之不至

江头醉倒山公。月明中。记得昨宵归路、笑儿童。

溪欲转。山已断,两三松。一段可怜风月、欠翁。

17、乌夜啼·廓之见和,复用前韵

人言我不如公,酒频中。

更把平生湖海、问儿童。

千尺蔓。云叶乱。系长松。

却笑一身缠绕、似衰翁。

18、鹊桥仙·为人庆八十席间戏作

朱颜晕酒,方瞳点漆,闲傍松边倚杖。

不须更展画图看,自是个、寿星模样。

今朝盛事,一杯深劝,更把新齐唱。

人间八十最风流,长帖在、儿儿额上。

4、雨水节气的 2017年雨水节气古

《雨 水》
润物甘霖细细声,东风吹绿柳丝迎。

渐消冷意江河笑,徐至温流万象萌。

坦荡麦苗滋雨茂,葱茏竹叶伴梅荣。

户家最解农田事,备好犁机陌野耕。

《七绝·雨水时节》
郊岭风追残雪去,坳溪水送破冰来。

顽童指问云中雁,这里山花那日开?

《初春小雨》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临安春雨初霁》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明可到家。

《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临安春雨初霁》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明可到家。

《夜雨寄北》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春雨》商隐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霄犹得梦依稀。

玉铛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春寒》王冕
春寒多雨水,地僻少轮蹄。湿气连山暗,孤梅近竹低。

林空饥鸟,城冷野狐啼。回首关河道,风尘道路迷。

《减字木兰花》刘辰翁

无灯可看。雨水从教正月半。探茧推盘。探得千秋字字看。

铜驼故老。说著宣和似天宝。五百年前。曾向杭州看上元。

5、如梦令是牌名吗 牌名如梦令

【**--试题】

如梦令,牌名。又名《忆仙姿》、《宴桃源》。的如梦令有哪些呢?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遥想锦绣时年,日暮见溪亭,风光无限。却道光阴惹人怜,醉意梦浓忘归路。兴致初染,泛舟觅归程,须臾踏进藕花深处,无奈愁容上眉梢,怎渡怎渡。不耐鸥鹭各处,飞无措。

这首《如梦令》,吟来好似赏画。望见一片绿意浓浓,妍丽秀的女子,身着粉衣长裙,被藕花包围,尽染其中,尤见惊容。泊舟处,一群鸥鹭四起,纷飞天际。绿的藕叶,粉的衣着,灰的白的鸥鹭,一滩水,夕阳染遍,画中女子醉意初浓。

赏析

现存《如梦令》有两首,都是记游赏之作,都写了酒醉、花美,新别致。“常记”两句起笔平淡,自然和谐,把读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创造的境 。“常记”明确表示追述,地点在“溪亭 ”,时间是“日暮 ”,作者饮宴以后 ,已经醉得连回去的路径都辨识不出了。“ 沉醉”二字却露了作者心底的欢愉 ,“不知归路”也曲折传出作者流连忘返的情致,看起来,这是一次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赏。果然,接写的“兴尽”两句,就把这种意兴递进了一层,兴尽方才回舟,那么,兴未尽呢?恰恰表明兴致之高,不想回舟。而“误入”一句,行文流畅自然,毫无斧凿痕迹,同前面的“不知归路”相呼应,显示了主人公的忘情心态。盛放的荷花丛中正有一叶扁舟摇荡。舟上是游兴未尽的少年才女,这样的美景,一下子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一连两个“争渡 ”,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正是由于“ 争渡”,所以又“惊起一滩鸥鹭”,把停栖在洲渚上的水鸟都吓飞了。至此,戛然而止,言尽而意未尽,耐人寻味。

这首小令用简练,只取了几个片断,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让人不由想随她一道荷丛荡舟,沉醉不归。正所谓“少年情怀自是得”,这首不事雕琢,富有一种自然之美。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暮春时节,在风雨交错的夜晚,聆听窗外雨声连绵。独自畅饮在房间,孤独的影子就像魔爪伸向漫长的夜。借酒消愁,借酒解忧。可是一杯浓酒,怎敌过内心的愤懑与寂寥。少女的心,像是波澜不惊的海,内心汹涌澎湃。无法理解的忧伤,就像永远不能理解春天即将逝去随之而来的盛夏一样,让人在一夜之间,仿佛能感受到浓浓的夏的味道,却不料昨夜还在缅怀春的悸动。雨声不断,在聆听中愈加悲伤。不断把自己灌醉,只有沉醉,才能忘记尘世纷扰。少女眼中的所谓纷扰,也不过天边流云,很快便烟消云散。

次日晨,风平浪静。想来昨夜安然度过,没有再被忧伤吞噬。昨夜的酒意浓浓,今早还能闻出那熟悉的味道,不知是那一片寂寞的延伸,还是不能消散的闲愁。是非已不及争议,忽而想起那日盛开的海棠,不知是否被昨夜风雨摧残,就像原本寂静的心,被扰乱一波闲。问侍女海棠花是否安好,却道没有损伤。始料未及间,却想到光阴易逝,岁月易老,那海棠经过风雨洗礼,消瘦了红花,粗壮了枝叶,是谁说它们不曾改变。

赏析

本篇是早期的作之一。中充分体现出作者对大自然、对春天的热爱。这是一首小令,内容也很简单。它写的是春夜里大自然经历了一场风吹雨打,人预感到庭园中的花木必然是绿叶繁茂,花事凋零了。因此,翌日晨她急切地向“卷帘人”询问室外的变化,粗心的“卷帘人”却答之以“海棠依旧”。对此,人禁不住连用两个“知否”与一个“应是”来纠正其观察的粗疏与回答的错误。“绿肥红瘦”一句,形象地反映出作者对春天将逝的惋惜之情。

的写法别致,侧重于从听觉方面来塑造形象并构成意境。作者不是平铺直叙地去描写百花凋残的暮春景象,而是立足晨醒后,从“昨夜”写起,通过“雨疏风骤”,从听觉上展开联想,然后转化为视觉形象:“绿肥红瘦”。值得指出的是,这“绿肥红瘦”四字只不过是作者内心虚拟想象之,它还有一个向客观现实转化的过程。正因为这首有一个从听觉到视觉,有一个从内心到客观现实的转化过程,所以才能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便于进行艺术的再创造。这首之所以耐人咀嚼,其原因也正在这里。

其次,通过问答进行感情上的对比烘托。这种写法,不仅语言精炼生动,结构也由此显得分外紧凑,使读者有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真切感。人物的身份、性格、教养以及感情上的细微差别也都历历在目,也由此而显得生动活泼。“却道”一句,写出了“卷帘人”观察上的粗疏与感情上的淡漠,它恰好衬托出作者体察的细腻与情思的深婉。没有这种细腻的体察与深婉的情思,是不可能写出好作品来的。

再次,成功地使用拟人化的手法。中把本来用以形容人的“肥”、“瘦”二字,借来用以形容绿叶的繁茂与红花的稀少,暗示出春天的逐渐消失。这一句不论是在语言的提炼上还是在修辞手法的使用上都是极富创造性的。

前面说过,这首很短,总共不过三十三字,但它却能通过生活中一个极其普通的细节,反映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用语平白浅近,意境含蓄深厚,具有“弦外音,味外味”。黄了翁在《蓼园》中说:“一问极有情,答以‘依旧’,答得极淡,跌出‘知否’二句来。而‘绿肥红瘦’无限凄婉,却又妙在含蓄。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者。”这段评语有助于我们对这首的理解。

点击查看更多李清照诗词全集选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ppc.cn/articles/45666.html

热门阅读

  1. 鸡年最新除夕的祝福语
  2. 沉迷于泡沫剧的检讨书范文
  3. 《沁园春》拼音版及注释
  4. 放下放空放平放心放手哲理故事
  5. 安全自查报告
  6. 弘扬嘉庚精神争做美德少年征文550字
  7. 我的小伙伴六年级00字作文
  8. 医用耗材的购销合同
  9. 描写猴子特点的句子
  10. 《红楼梦》读后感范文900字
  11. 关于母亲节诗句
  12. 辽宁省购销合同模板
  13. 世界名人小时候故事
  14. 下半年小学校本培训工作计划
  15. 药学专业学生医院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16. 高校国际扫盲日活动总结范文
  17. 父亲节感恩语录
  18. 学生会宣传部部长岗位竞聘演讲稿范文
  19. 2019企业年会标语
  20. 关于猪年春节的祝福语
  21. 讲道德有品行专题学习心得体会
  22. 风度翩翩的12个造句精选
  23. 安全部安全生产承诺书范文
  24. 苹果促销专题工作会议演讲稿
  25.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诗句
  26. 201年520贺卡祝福语
  27. 落尘你想怎样诗歌
  28. 放飞梦想手抄报
  29. 有哪些描写中秋的诗句
  30. 再见2016你好201励志说说
  31. 小故事大道理
  32. 光辉的旗帜小学生读后感
  33. 关于大一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推荐
  34. 小学生煮年夜饭的优秀作文
  35. 雨花台导游词
  36. 七夕节送情人的祝福语大全
  37. 夏天周末祝福语客户大全201
  38. 有关和事佬的日记
  39. 八一建军节送战友的贺卡祝福语
  40. 绘画《大树》的教案
网页更新时间:2025-08-25 21:58:27
本页面最近被 330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广东,TA在页面停留了 98 分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