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拼音版及注释

发布时间: 2025-08-07 10:28:12

《沁园春》拼音版及注释

《沁园春·长沙》是*于1925年晚秋所写,抒写出**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长沙(chángshā)

独立寒秋(dúlìhánqiū),湘江北去(xiāngjiāngběiqù),橘子洲头(júzizhōutóu)。

看万山红遍(kànwànshānhóngbiàn),层林尽染(cénglínjìnrǎn);

漫江碧透(mànjiāngbìtòu),百舸争流(bǎigězhēngliú)。

鹰击长空(yīngjīchángkōng),鱼翔浅底(yúxiángqiǎndǐ),

万类霜天竞自由(wànlèishuāngtiānjìngzìyóu)。

怅寥廓(chàngliáokuò),问苍茫大地(wèncāngmángdàdì),谁主沉浮(shuízhǔchénfú)?

携来百侣曾游(xiéláibǎilǚcéngyou),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yìwǎngxīzhēngróngsuìyuèchóu)。

恰同学少年(qiàtóngxuéshàonián),风华正茂(fēnghuázhèngmào);

书生意气(shūshēngyìqì),挥斥方遒(huīchìfāngqiú)。

指点江山(zhǐdiǎnjiāngshān),激扬文字(jīyángwénzì),

粪(fèn)土(tǔ)当(dāng)年(nián)万(wàn)户(hù)侯(hóu)。

曾(céng)记(jì)否(fǒu),到(dào)中(zhōng)流(liú)击(jī)水(shuǐ),浪(làng)遏(è)飞(fēi)舟(zhōu)!

沁园春:词牌名,“沁园”为东汉明帝为女儿沁水公主修建的皇家园林,据《后汉书 窦宪传》记载,沁水公主的舅舅窦宪倚仗其妹贵为皇后之势,竟强夺公主园林,后人感叹其事,多在诗中咏之,渐成“沁园春”这一词牌。本诗选自《*诗词集》(*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寒秋:就是深秋、晚秋。秋深已有寒意,所以说是寒秋。

湘(xiāng)江:一名湘水,湖南省最大的河流,源出广西壮族自治区陵川县南的海洋山,长1752里,向东北流贯湖南省东部,经过长沙,北入洞庭湖。 所以说是湘江北去。

橘子洲:地名,又名水陆洲,是长沙城西湘江中一个狭长小岛,西面靠近岳麓山。南北长约11里,东西最宽处约一里。*七律《答友人》中所谓长岛,指此。自唐代以来,就是游览胜地。

万山:指湘江西岸岳麓山和附近许多山峰。

层林尽染:山上一层层的树林经霜打变红,像染过一样。尽染:此处化用王实甫《西厢记》中“晓来谁染霜林醉”句意[2] 。

漫江:满江。漫:满,遍。

舸(gě):大船。这里泛指船只。

争流:争着行驶。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鹰在广阔的天空里飞,鱼在清澈的水里游。击,搏击。这里形容飞得矫健有力。翔,本指鸟盘旋飞翔,这里形容鱼游得轻快自由。

万类霜天竞自由:万物都在秋光中竞相自由地生活。万类:指一切生物。霜天:指秋天,即上文“寒秋”。

怅寥廓(chàng liáo kuò):面对广阔的宇宙惆怅感慨。怅:原意是失意,这里用来表达由深思而引发激昂慷慨的心绪。寥廓(liáo kuò):广远空阔,这里用来描写宇宙之大。

苍茫:旷远迷茫。

主:主宰。

沉浮:同“升沉”(上升和没落)意思相近,比喻事物盛衰、消长,这里指兴衰。由上文的俯看游鱼,仰看飞鹰,纳闷地寻思(“怅”)究竟是谁主宰着世间万物的升沉起伏。

携来:挽,牵。来,语气词,无实义。

百侣:很多的伴侣。侣,这里指同学(也指战友)。

峥嵘岁月稠:不平常的日子是很多的。峥嵘:本指山的高峻,此处意谓不平凡、不寻常。稠:多。

恰:适逢,正赶上。

同学少年:*于1913年至1918年就读于湖南第一师范学校。1918年*和萧瑜、*等组织新民学会,开始了他早期的*活动。

风华正茂:风采才华正盛。风华:风采,才华。茂:丰满茂盛。

书生意气:书生:读书人,这里指青年学生。意气:意态气概。

挥斥方遒(qiú):挥斥,奔放。《庄子·田子方》:“挥斥八极”。郭象注:“挥斥,犹纵放也。”遒,强劲有力。方:正。挥斥方遒,是说热情奔放,劲头正足。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评论国家大事,用文字来抨击丑恶的现象,赞扬美好的事物。写出激浊扬清的文章。指点,评论。江山,指国家。激扬,激浊扬清,抨击恶浊的,褒扬清明的。

粪土当年万户侯:意思是把当时的军阀官僚看得同粪土一样。粪土,作动词用,视……如粪土。万户侯,汉代设置的最高一级侯爵,食邑万户,享有万户农民的赋税。此借指大军阀,大官僚。万户,指侯爵封地内的户口,要向受封者缴纳租税,服劳役。

中流:江心水深流急的地方。

击水:作者自注:“击水:游泳。那时初学,盛夏水涨,几死者数,一群人终于坚持,直到隆冬,犹在江中。当时有一篇诗,都忘记了,只记得两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这里引用祖逖(tì)的“中流击楫”典故。(祖逖因为国家**倾覆,时刻怀着振兴光复的心志。元帝就让他担任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供给他一千人的军粮,三千匹布,但不给战衣和兵器,让他自行招募士众。祖逖仍就率领随自己流亡的部属一百多家,渡过长江,到江心时他扣击船桨发誓说:“我祖逖不能平定中原并再次渡江回来的话,就像长江的水一去不返!”言辞激昂神色悲壮,众人都为他的誓言感慨赞叹。)这里指游泳。

遏(è):阻止。[3]

飞舟:如飞之舟,言其迅速。[

拓展阅读

1、立唐杜甫杜甫原文翻译

lì chūn

táng -dù fǔ

chūn rì chūn pán xì shēng cài ,hū yì liǎng jīng méi fā shí 。

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

pán chū gāo mén háng bái yù ,cài chuán xiān shǒu sòng qīng sī 。

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

wū xiá hán jiāng nà duì yǎn ,dù líng yuǎn kè bú shèng bēi 。

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

cǐ shēn wèi zhī guī dìng chù ,hū ér mì zhǐ yī tí shī 。

此身未知归定处,呼儿觅纸一题诗。

今日立,我忽然想起开元、天宝年间那一段太平岁月。那时,东京洛阳和两京长安正是鼎盛之时。

每当立,高门大户把青丝韭黄盛在白玉盘里,经纤手互相馈送,以尽节日之兴。

如今我流落异地,真不堪面对这眼前的巫峡寒江!昔日之盛和今日之衰,令我这杜陵远客悲不自胜。

天哪!究竟哪里是我的归宿安身之处?为了散淡旅愁,姑且叫儿子找纸来写了这首诗。

盘:唐时风俗,立日食饼、生菜,称为盘。

两京:指长安、洛阳两城。

高门:指贵戚之家。传:经。

那对眼:哪堪对眼。

杜陵远客:诗人自称。杜陵,指长安东南的杜县,汉宣帝在此建陵,因此称为杜陵。杜甫的远祖杜预是京兆人,杜甫本人又曾经在杜陵附近的少陵住过,所以他常自称为杜陵远客、少陵野老。

归定处:欲归两京,尚无定处。

赏析:

这首诗是*时代一个正直诗人命运坎坷、前途未卜的形象写照。

诗的前两联叙写两京日景况,后两联抒发晚年客寓夔江之日感怀。全诗用欢快愉悦的两京立日的回忆,反衬当下客寓流离生活的愁苦,深沉曲折地表达出作者对故国的无限眷恋与浓烈的怀乡之愁。

诗人的悲伤之中有倦于羁旅的怀乡之愁,也有对两京繁华不再的家国之悲,亦包涵了个人身世之感。此诗反映了诗人杜甫长期漂泊西南的流离之叹,用欢快愉悦的两京立日的回忆,反衬当下客寓流离生活的愁苦,深沉曲折地表达出对故国的无限眷恋与浓烈的怀乡之愁。

2、古诗《稚子弄冰》原文赏析

【**--汉语转

全诗摄取瞬间快景避开直接描写,用生动形象的“穿林”响声和贴切的比喻,用老者的眼光开掘稚子的情趣。下面是本站分享的古诗《稚子弄冰》原文赏析。**参考!


作者:杨万里


稚(zhì)子(zǐ)金(jīn)盆(pén)脱(tuō)晓(xiǎo)冰(bīnɡ),


彩(cǎi)丝(sī)穿(chuān)取(qǔ)当(dānɡ)银(yín)铮(zhēnɡ)。


敲(qiāo)成(chénɡ)玉(yù)磬(qìnɡ)穿(chuān)林(lín)响(xiǎnɡ),


忽(hū)作(zuò)玻(bō)璃(li)碎(suì)地(dì)声(shēnɡ)。



全诗摄取瞬间快景避开直接描写,用生动形象的“穿林”响声和贴切的比喻,用老者的眼光开掘稚子的情趣。


一、二句“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金盆,古时把金属的东西统称作金,这里指铜盆。脱,脱离,取出。晓,清晨。钲(读zhēng),锣。说清晨起来,儿童从铜盆里取出夜间冻好的冰块,用彩色丝线穿上当作银锣。天寒才能结冰,冰块又是很凉的,儿童却早早起来去玩它,写出儿童不怕冷;一块凉凉的冰有什么好玩的呢?有的,可以穿上丝线当锣敲。这是只有儿才想得出的,而且是“彩”线,“银”锣,又很美。说明这个儿童既顽皮,又聪明精灵。


第三句“敲成玉磬穿林响”,磬(读qìng),乐器名,古时常用玉石雕成。悬于架上,以物敲击。这句详细描写儿童提着银锣似的冰块玩耍的情景。说他手提“银锣”在树林里边敲边跑,“银锣”发出玉磬般美妙的乐声。无疑,这声清脆悦耳,传得很远。“穿”字,有人在林间奔跑的意思,也有声的传播。诗句将儿童得到“银锣”,兴高采烈的情态传神地描绘出来,让人想见他那狂喜的身影。


第四句“忽作玻璃碎地声”。意外的情况发生了,诗的发展出现了波折。玻璃,古时指天然的玉类美石。碎地,落在地上摔碎。意思是;儿童手里的冰块忽然掉在地上,摔碎了,那声就像美玉落地摔碎一样。儿童的心情怎样呢?诗人没有写,但可以想象出,一定是感到突然,有些遗憾,先是果呆地站在那里望着地上碎裂的冰块。几乎同时送到耳朵的声响竟是那样优美,又ー个意想不到,也许他会瞬间转忧为喜,高兴得又蹦又跳了。这最后一句,意外,又合情理。沉甸甸的冰块,用丝线提着,掉下是很自然的冬天地面冻得很硬,冰块又硬又脆,落地摔碎也很容易。但儿童不考虑这些,只顾高兴地跑呀,敲呀,结果摔碎了。活画出儿童天真可爱的形象,而且情趣横生,余味无穷,给人以美的享受。


诗中孩子弄冰的场景,充满了乐趣:心态上,寒天“弄冰”,童心炽热;色泽上,“金”盘“彩”丝串“银”冰;形态上,是用“金盘”脱出的“银铮”,圆形;声上,有“玉罄穿林响”的高亢,忽又转作“玻璃碎地声”的清脆。全诗形色兼具以感目,声意俱美以悦耳赏心,绘声绘色地表现出儿童以冰为钲、自得其乐的盎然意趣。


全诗突出一个“稚”字。稚气和乐趣能使儿童忘却严冬的寒冷,保持他一如既往的活力和快乐。孩童与老人在心理特征上有诸多的相通之处,唯其如此,孩童的“脱冰作戏”的场景在老人的眼里才有依依情趣。


正是以这种老少相通的心理特征为审美基点,杨万里通过“以稚为老”的手法使童趣化为诗趣,一方面从稚子的心理出发,描写“脱冰”的动作细节;另一方面基于世人的心理去感受,欣赏其行为细节,这样孩童的稚气与老人的“天真”相映成趣,融为形之于笔端的盎然诗意。诗人发自内心地尊重儿童的天真,才能把孩子玩冰的情趣描绘得如此真切酣畅。


扩展阅读:主要成就之*成就


杨万里是一位爱国者,又是一位*家。他力主抗战,反对屈膝议和。在进奏皇帝的许多“书”、“策”、“札子”中,他一再痛陈国家利病,力排投降之误,爱国之情溢于言表。面对中原沦丧、江山唯余半璧的局面,他指出:“为天下国家者不能不忘于敌,天下之忧,复有大于此者乎!”(《千虑策·国势上》)告诫统治者要时刻不忘备敌谋敌、御敌制胜。他既大胆批评孝宗经过符离之败,“前日之勇一变而为怯,前日之锐一变而为钝”(《千虑策·君道中》),又坚决反对一些人轻易用兵、盲目冒进,主张以“守而取”(《与陈应求左相书》)的积极、慎重策略,稳步进取,先实国力而后图恢复,以求最终胜利。他看重和同情人民,认为:“民者,国之命而吏之仇也。”(《千虑策·民政上》)将国家命运系之于人民,指斥官吏只会敲骨吸髓地压榨人民,激起人民的仇恨、愤怒和反抗。因此,他提醒光宗要节财用、薄赋敛、结民心,民富而后邦宁,兴国之计,就在于此(《转对札子》)。杨万里为人清直,个性刚褊。孝宗贬他“直不中律”,光宗称他“也有性气”(《鹤林玉露》甲编卷四)。


杨万里立朝刚正,遇事敢言,指摘时弊,无所顾忌,因而始终不得大用。他一生视仕宦富贵犹如敝履,随时准备唾弃。在作京官时,就预先准备好了由杭州回家盘缠,锁置箱中,藏在卧室,又戒家人不许置物,以免离职回乡行李累赘,就这样“**若促装”待发者。这与那些斤斤营求升迁、患得患失之辈适成鲜明对照。杨万里*清正廉洁,不扰百姓,不贪钱物。江东转运副使任满时,应有余钱万缗,他全弃之于官库,一文不取而归。退休南溪之上,自家老屋一隅,仅避风雨。当时诗人徐玑称赞他“清得门如水,贫惟带有金”(《投杨诚斋》),正是他清贫一生的真实写照。

3、人教初三上册《雪》语文教案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茫茫。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誓比高。

须睛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昔秦皇汉武,略疏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知识目标:

1、 写景、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

2、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能力目标:理解背景、把握大意

教育目标:热爱祖国大好河山,树立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念

重点、难点:理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教学媒体:录

课时安排:2

教学过程

一、题解与背景: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和领导者,他的卓越的 军事才能和指挥才能被世人所公认,他的文学才华也同样被世人所称道,尤其是他的诗词更是表现出了很高的文学修养。

1936年2月,***率领长征部队到达陕北,领导全*和全国人民展开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一次,*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之后,写下了这首诗词。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这首词分上下两阕,各写什么?

上阕:描写北国雪景

下阕:纵论历代英雄,抒发诗人的抱负

三、研究下列问题

1、总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

2、作者以“望”统领下文,都望到了什么?

(长城、黄河、山脉、高原 )

这些景观大势磅礴,显示了诗人博大*怀、雄伟的气魄,是实写。

3、你认为以动写静的句子是哪些?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4、哪几句是虚景?

5、“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

6、作者用一个惜字统领全文、评价历史人物,包含着什么样的感情? (惋惜、委婉批评不足)

7、怎样理解“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抒发了作者作为**家的伟大抱负)

四、反复朗诵课文并能达到熟练成诵

五、作业:

1、查找资料。抄录一首*的诗词并谈谈你的理解

教学课后记:

学习中让学生分组讨论,理解较好。好学生一般都能当堂背诵

第二课时

一、 复习上内容

1、背诵默写这首诗词

2、交流所抄录的另一首*诗词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3、学生评价

二、 阅读课后诗《减字木兰花 广昌路上》并比较两首词的异同点

这两首诗共同点都是写雪景,都有雄壮的气势、豪放的风格。前者是借景抒怀之作,赞美祖国山河的壮丽,抒发诗人作为**领袖的豪情壮志;后者是写景叙事之作,描写行军的一个场面,表现工农红军一往无前的战斗气概;前者上片写景下片议论,后者上片写景,下片叙事。

前者写的是北国雪景,壮阔而美好,并有诗人的想象,后者写的是南国雪景,虽有气势而难与前者相比,只是展现眼前的实景。

三、 理解《 雪》的艺术特色(小组讨论)

1、这首词是怎样把写景抒情和议论相结合的?

(上片写景大气磅礴,气象雄浑而有寓情于景,句句洋溢着热 爱祖国山河的豪情;下片议论,有上片之景而产生感情有祖国的壮丽山河想到无数英雄为之倾倒,并对历代英雄人物加以评说而寓情于议,蕴涵诗人对祖国的深情以充满自信的情怀,最后一句由评论落到赞扬,点明主题,抒发了诗人的豪情壮志。

2、这首词语言上有什麽特点?

这首词语言凝练、贴切、极富表现力

(望、看、惜——贯穿全文;飘、舞、驰——动词生动;运用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方法)

四、 当堂进行练习或做《目标检测》

教学课后记:

本课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加以适当引导。学生基本明确了诗歌中运用几种基本表达方式的必要性运用修辞的好处。

一、对教学设计的反思

1、问题设计遵循了整体把握文本的原则,力图使学生经历从整体到局部的阅读过程。提问切中了作品的要害,能牵一发而动全身,且具有清晰的层次感。上阕围绕“为什么写景产生了壮美的效果”一问展开,下阕则以对比为支点,融评价历史人物与理解“风流人物”内涵于一体。

2、鉴于作品作为词的文体特点,仍关了一些难点词句。如“山舞银蛇,原驰蜡象”“须”“文采”“风**”等。

3、备课时也把介绍意象和“诗品取决于人品”的论点定为教学目标,意在丰富学生诗词鉴赏的基本知识。这些知识对提高学生鉴赏水平应该说是大有裨益的。具体操作过程也引发了有价值的比较阅读。

回顾备课过程,我意识到自己根本的立场是努力回答了一个问题:我应该教给学生什么?以自己研读教材的体验为设计教学的立足点、出发点,在此过程中首先要求自己撷取精华,深刻透彻地领会作品的思想实质表达形式,希望自己的思路能有效地启发学生,自己的收获能有效地帮助学生。

二、对学生课堂活动的反思

1、除了朗读、模仿教师的范读,学生的活动主要是停留在思考回答教师提问的层面上。不能说这种活动完全是非自主的,但至少提出问题阶段的活动是非自主的。依据平时的教学实践,我也几乎认定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的探究价值是有限的,更不曾设想由此来组织课堂教学。

2、从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看,我期待的效果是学生能认同自己研读教材的结论,而不认为学生具备自主完成较高层次的研读的知识储备。我们或许可以这样说,学生课堂活动的基本表征是学生的表达,比如提出疑问,讨论问题,展示议论或独立思考的结果,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等等。而由于学生的知识储备不足,我也没有让学生用较多的课外学习(如查寻背景材料)弥补这种不足,所以课堂上学生的活动似乎难以展开,教师仍扮演了主角。

3、从形式上看,本节课学生的群体活动就是朗读。由于对时间因素的考虑和对独立思考的重视,我并没有强调合作(讨论),于是学生的探究学习过程更多地表现为“一对一”的问答。但我仍以为自己较好地引发了学生的思维冲突,虽然问题的解决较多地借助了教师的讲解和总结。

三、与新课标的距离有多远

学生活动应当成为课堂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教师的“教”也应当回应学生个性化的需求。这节课的教学设想,关了“学生可以学到什么”,但忽视了“学生怎样用自己的方式去学”。

学生活动的质量固然不取决于课堂的活跃热闹程度,而取决于活动所围绕的核心,但教师的思维毕竟取代不了学生的体验。教师的引导作用必须发挥但可以有多种方式,新课标想来是希望教师更“隐身”一些,希望教师的引导作用能更多地在学生活动中显示出来。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学要把握语文学科的实践性特点,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活动也就必然成为一种载体。教师也因此必须承担起学生活动设计者的重任。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先前对自己的角色职责的认识是模糊的。

4、诗经四牡 诗经四牡原文翻译赏析

sì mǔ

xiān qín -yì míng

先秦-佚名

sì mǔ fēi fēi ,zhōu dào wō chí 。qǐ bú huái guī ?wáng shì mí gù ,wǒ xīn shāng bēi 。

四牡騑騑,周道倭迟。岂不怀归?王事靡盬,我心伤悲。

sì mǔ fēi fēi ,tān tān luò mǎ 。qǐ bú huái guī ?wáng shì mí gù ,bú huáng qǐ chù 。

四牡騑騑,啴啴骆马。岂不怀归?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piān piān zhě zhuī ,zǎi fēi zǎi xià ,jí yú bāo xǔ 。wáng shì mí gù ,bú huáng jiāng fù 。

翩翩者鵻,载飞载下,集于苞栩。王事靡盬,不遑将父。

piān piān zhě zhuī ,zǎi fēi zǎi zhǐ ,jí yú bāo qǐ 。wáng shì mí gù ,bú huáng jiāng mǔ 。

翩翩者鵻,载飞载止,集于苞杞。王事靡盬,不遑将母。

jià bǐ sì luò ,zǎi zhòu qīn qīn 。qǐ bú huái guī ?shì yòng zuò gē ,jiāng mǔ lái shěn 。

驾彼四骆,载骤骎骎。岂不怀归?是用作歌,将母来谂。

四匹雄壮的骏马向前飞奔,宽广的大路遥迢而又漫长。难道我不想回到我的家乡?但君王的差使还没有完成,我内心里禁不住暗暗悲伤。

四匹雄壮的骏马向前飞奔,黑鬃白马累得喘息腿发慌。难道我不想回到我的家乡?但君王的差使还没有完成,我没有闲暇安享静好时光。

漂亮鹁鸠从远处翩翩飞来,有时高空飞有时低处翱翔,最终栖落在茂密的柞树上。但君王的差使还没有完成,我顾不上把老父亲来奉养。

漂亮鹁鸠从远处翩翩飞来,有时自在飞有时收起翅膀,最终落在茂密的枸杞树上。但君王的差使还没有完成,我顾不上把老母亲来奉养。

我驾驭着四匹黑鬃的白马,风驰电掣般在大路上奔忙。难道我不想回到我的家乡?不得已苦心创作这首诗歌,寄托我对母亲深深的怀想。

四牡:指驾车的四匹雄马。

騑(fēi)騑:《广雅》:“騑騑,疲也。行不止,则必疲。”

周道:大路。倭(wēi)迟(yí):亦作“逶迤”,道路迂回遥远的样子。

靡:无。盬(gǔ):止息。

啴(tān)啴:喘息的样子。骆:黑鬃的白马。

不遑(huáng):无暇。启处:指在家安居休息。启,小跪。古人席地而坐,两膝跪着,**贴于足跟。

翩翩:飞行貌。鵻(zhuī):一种短尾的鸟,也叫鹁鸠、夫不。

集:落。苞:茂密。栩(xǔ):柞树。

将:奉养。

杞:灌木,即枸杞树。

骤:疾驰貌。骎(qīn)骎:形容马走得很快。

是用:是以,所以。

谂(shěn):想念。

这是一首描述为王事奔波的人的辛勤与思家情绪的诗歌,写一个公务缠身的小官吏驾驶四马快车奔走在漫长征途而思念故乡、思念父母。

全诗共五章,每章五句,交互使用赋和兴两种手法,叙其事,抒其情,写主人公的所见所想,表达了奔波在外的辛劳和不能在父母身边奉养的遗憾。

5、秋兴其一古诗原文翻译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枫树在深秋露水的侵蚀下逐渐凋零、残伤,巫山和巫峡也笼罩在萧瑟阴森的迷雾中。巫峡里面波浪滔天,上空的乌云则像是要压到地面上来似的,天地一片阴沉。花开花落已两载,看着盛开的花,想到两年未曾回家,就不免伤心落泪。小船还系在岸边,虽然我不能东归,飘零在外的我,心却长系故。又在赶制冬天御寒的衣服了,白帝城上捣制寒衣的砧声一阵紧似一阵。看来又一年过去了,我对故乡的思念也愈加凝重,愈加深沉……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点击查看更多《沁园春》拼音版及注释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ppc.cn/articles/49677.html

热门阅读

  1. 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两首》知识点整理
  2. 2015清明节手抄报内容:各地清明节美食
  3. 相貌与心灵美文
  4. 关于春季开学典礼的演讲稿
  5. 安全的家教案
  6. 李白《独坐敬亭山》诗歌鉴赏
  7. 小学六年级红领巾的广播稿
  8. 卢思浩经典语录句子
  9. 文章优美语段摘抄大全
  10. 世界名人的故事
  11. 幼儿园社会教案《我们一起过端午》
  12. 经典结婚祝福语句
  13. 欢喜闹元宵六年级作文
  14. 形容冬天的句子和词语
  15. 汽车电机电器产品的购销合同模板
  16. 安静地放手短散文
  17. 辛弃疾的古诗词大全
  18. 描写梅花的句子精选
  19. 关于《一分钟》的教案设计
  20. 2019年环保城市创建总结范文
  21. 201年关于鸡年祝福语的四字词语
  22. 201关于学雷锋心得体会400字
  23. 小学秋季运动会发言稿怎么写
  24. 201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祝福语
  25. 工程劳务分包队伍防火协议书范文
  26. 关于悠闲的生活哲理句子
  27. 感恩节给男朋友的祝福短信
  28. 朋友婚礼上的祝福语精编
  29. 精选关于母亲节的祝福语
  30. 周末祝福语大全
  31.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苏武牧羊教学设计
  32. 201大年三十除夕零点跨年祝福语
  33. 首都景点颐和园导游词
  34. 关于描写秋天景色的古诗
  35. 编辑服务协议书
  36. 20年元旦辞旧迎新祝福语短信
  37. 满江红赣州席上呈陈季陵太守翻译赏析
  38. 向咖啡豆学习美文
  39. 弟子规读后感1000百字推荐
  40. 感恩节祝福优美句子
网页更新时间:2025-08-25 16:48:57
本页面最近被 553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天津,TA在页面停留了 176 分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