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台导游词

发布时间: 2025-07-14 00:07:54

雨花台导游词

1927年,***发动“四·一二”反**政变后,南京成为****统治中心。在22年的法西斯*统治时期,在雨花台残酷杀害了十多万名**员和各界爱国志士,雨花台的每一块山石都浸透了**先烈的鲜血,每一寸土地都埋葬着***的忠骨。

新中国成立后,南京人民为缅怀先烈,在雨花台建立了***陵园、***纪念碑和***事迹陈列馆等,使这里成为人们瞻仰***的纪念地。

*陵园北侧建有高约11.7米的花岗石陵门,隐含走十月**的道路之意。门内为陵园广场,广场周围种满了青松翠柏和名贵花木。广场南端矗立着一座巨型*群像雕塑,令人肃然起敬。这座雕塑于1980年建成。整座塑像由大小不等的179块花岗石雕塑而成,高10.3米,宽14.2米,厚5.5米,重达1374吨,生动地展现了*的工作者、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战士、学生和报童等九位*英勇就义前不屈的光辉形象。他们有的昂首挺胸,有的镇定自若,有的怒目圆睁,有的咬牙切齿,栩栩如生,神态逼异,充分表现了**志士视死如归的浩然正气。

雕塑后面是当年***杀害*的刑场之一,称为“北殉难处”,在中台岗的东、西两侧,还有“西殉难处”和“东殉难处”。据统计,在22年的***统治时期,从全国各地被捕后押解到南京,在这里被杀害的爱国志士多达十万之众,其中有辉代英、邓中夏、罗登贤等中国***委员会委员,有领导江苏人民进行***的候绍裘、张应春、许金远、陈振等中*员,有苏北联军抗日纵队司令兼参谋长卢志英,有前南京**孙律川,还有年仅17岁的晓庄师范**学生沈云楼和郭凤韶,及湖南韶山第一任**毛福轩等四五百名知名*。

【雨花台*纪念碑—***纪念馆】

雨花台主峰峰顶平台上耸立的是*纪念碑,原碑为奠基碑,碑上刻有“死难*万岁”6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是集毛**书迹而成。新建的纪念碑碑体上“雨花台*纪念碑”8个大字由*题写。

雨花台***纪念馆位于雨花台任家山上,是由原来的安隐寺改建而成的,1956年正式对外开放,1983年重建,为两层白色古典式建筑,馆名由*题写。馆内收集了1000万字史料和1500件实物,展示了辉代英、邓中夏等71位*的照片、遗作和辅助材料800多件。

今天,当我们踏着雨花台洒满*鲜血的陵园上地,凭吊为**捐躯的先烈们时,**先烈那不屈不挠、视死如归的**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前赴后继、勇往直前地为**理想而奋斗。

雨花台 因雨花台产雨花宝石,古人将这一带山岗称为“聚宝山”和“玛瑙岗”,孙吴时还称其为“石子岗”。至于雨花台的来历,还有传说:在1400多年前的南朝梁武帝时,有位叫云光法师的和尚,曾在岗上的高座寺讲经说法。他的一片诚心感动苍天,顿时落花如雨,变成宝石,于是人们就把这里称为雨花台。

明、清时期,这里分别被列为“金陵十八景”和“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成为江南登高览胜的佳地。 由于雨花台是南京城南的一处制高点,故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历来有”金陵南大门”之称。自古以来,雨花台为兵家必争之地。东吴孙策破刘繇、南宋金兵入侵、太平天国保卫战、辛亥**讨伐清兵、抗日战争首都保卫战,都曾再次掀起连天烽火。雨花台饱受战火的摧残,花雨不现。

1927年,***发动“四.一二”反**政变后,南京成为****统治中心。在22年的法西斯*统治时期,在雨花台残酷杀害了十多万名**员和各界爱国志士,雨花台的每一块山石都浸透了**先烈的鲜血,每一寸土地都埋葬着***的忠骨。 新中国成立后,南京人民为缅怀先烈,在雨花台建立了***陵园、***纪念碑和***事迹陈列馆等,使这里成为人们瞻仰***的纪念地。

*陵园北侧建有高约11.7米的花岗石陵门,隐含走十月**的道路之意。门内为陵园广场,广场周围种满了青松翠柏和名贵花木。广场南端矗立着一座巨型*就义群雕,令人肃然起敬。这座雕塑于1980年建成。整座塑像由大小不等的179块花岗石雕塑而成,高10.3米,宽14.2米,厚5.5米,重达1300吨,生动地展现了*的工作者、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战士、学生和报童等九位*英勇就义前不屈的光辉形象。

他们有的昂首挺胸,有的镇定自若,有的怒目圆睁,有的咬牙切齿,栩栩如生,神态逼异,充分表现了**志士视死如归的浩然正气。 雕塑后面是当年***杀害*的刑场之一,称为“北殉难处”,在中台岗的东、西两侧,还有“西殉难处”和“东殉难处”。据统计,在22年的***统治时期,从全国各地被捕后押解到南京,在这里被杀害的爱国志士多达十万之众。有恢代英、邓中夏等。

雨花台主峰峰顶平台上耸立的是*纪念碑,原碑为奠基碑,碑上刻有“死难*万岁”6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是集毛**书迹而成。新建的纪念碑碑体上“雨花台*纪念碑”8个大字由*题写。 我们面前这个清水盈盈的水池叫倒影池,长72米、宽26米,利用光的折射原理,将纪念碑和纪念馆的倒影在池两端显现出来,形成独特的景致供人们欣赏。 倒影池南北两端各有一块花岗岩和大理石质地的照壁,北面的照壁上用汉、壮、蒙、维、藏五种民族文字镌刻的《国际歌》,南面用五种文字镌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倒影池南端两侧有两座相对矗立的高5.5米的圆雕,一位战士手握钢枪肃立,一位少女扶手胸前,他俩神情严肃,目光柔和,表达了人民群众缅怀先烈、继承遗志的主题。 雨花台***纪念馆位于雨花台任家山上,是由原来的安隐寺改建而成的,1956年正式对外开放,1983年重建,为两层白色古典式建筑,馆名由*题写。

馆内收集了1000万字史料和1500件实物,展示了辉代英、邓中夏等71位*的照片、遗作和辅助材料800多件。 “忠魂亭”由南京30万*员捐款240万元于1996年修建的,由东南大学的齐康教授设计,“忠魂亭”三字由*亲笔题写。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将去游览的景点是雨花台。

雨花台,位于中华门外雨花路南端,是一处悼念民族英雄和**先烈的参观游览胜地。

【雨花台的成因—雨花台的历史传说—雨花石】

雨花台属丘陵地带,最高海拔60米,占地面积113.7公顷。山岗顶部如平台,布满大大小小的砾石,它们都是在距今1200万年到300万年第三纪晚期和第四纪早期,由长江古河道的滔滔流水从安徽贵池以远的中下游搬运而来的,途经磨擦水蚀等天然加工,磨去了棱角,有的滚圆如卵,有的扁如圆饼。这些砾石主要由石英岩、石英砂岩、硅质灰岩等一类坚硬岩石和石英、蛋白石、玉髓等一类矿物质组成,由于所含矿物质成分不同,呈现出各种美丽的色彩,有白色、乳白色、徽黄、深黄、红色、绿色、紫色和黑色等,且多为透明或半透明状,更显晶莹光泽,被称为“雨花玛瑙”。

因雨花台产雨花宝石,古人将这一带山岗称为“聚宝山”和“玛瑙岗”,孙吴时还称其为“石子岗”。至于雨花台的来历,还有传说:在1400多年前的南朝梁武帝时,有位叫云光法师的和尚,曾在岗上的高座寺讲经说法。他的一片诚心感动苍天,顿时落花如雨,变成宝石,于是人们就把这里称为雨花台。明、清时期,这里分别被列为“金陵十八景”和“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成为江南登高览胜的佳地。

雨花石因为色彩艳丽,又有各种生动形象的山水、花鸟、鱼虫、奇花异卉等图案,形状也丰富多样,有球状、饼状、卵状、核桃状等,所以深受人们喜爱。常被用作案头、茶几、书架上的摆设;大块的雨花石经加工后,还可成为项链、鸡心、领带结等“雨花石巧件”。其实早在5000多年前,当地已开始将雨花石作为装饰品了。在鼓楼北阴阳营的氏族公共葬地,发现死者的口中和身旁有雨花石。我国著名的现代画家徐悲鸿、敬爱的周总理也都曾对雨花石情有独钟。

【陵园广场—*雕塑群像】

1927年,***发动“四一二”******政变后,南京成为*******统治中心。在22年的法西斯*统治时期,在雨花台残酷杀害了十多万名**员和各界爱国志士,雨花台的每一块山石都浸透了**先烈的鲜血,每一寸土地都埋葬着***的忠骨。

新中国成立后,南京人民为缅怀先烈,在雨花台建立了***陵园、***纪念碑和***事迹陈列馆等,使这里成为人们瞻仰***的纪念地。

*陵园北侧建有高约11.7米的花岗石陵门,隐含走十月**的道路之意。门内为陵园广场,广场周围种满了青松翠柏和名贵花木。广场南端矗立着一座巨型*群像雕塑,令人肃然起敬。这座雕塑于1980年建成。整座塑像由大小不等的179块花岗石雕塑而成,高10.3米,宽14.2米,厚5.5米,重达1374吨,生动地展现了*的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战士、学生和报童等九位*英勇就义前不屈的光辉形象。他们有的昂首挺胸,有的镇定自若,有的怒目圆睁,有的咬牙切齿,栩栩如生,神态逼异,充分表现了**志士视死如归的浩然正气。

雕塑后面是当年******杀害*的刑场之一,称为“北殉难处”,在中台岗的东、西两侧,还有“西殉难处”和“东殉难处”。据统计,在22年的******统治时期,从全国各地被捕后押解到南京,在这里被杀害的爱国志士多达十万之众,其中有辉代英、邓中夏、罗登贤等中国***委员会委员,有领导江苏人民进行***的候绍裘、张应春、许金远、陈振等中*员,有苏北联军抗日纵队司令兼参谋长卢志英,有前南京**孙律川,还有年仅17岁的晓庄师范**学生沈云楼和郭凤韶,及湖南韶山第一任**毛福轩等四五百名知名*。

【雨花台*纪念碑—***纪念馆】

雨花台主峰峰顶平台上耸立的是*纪念碑,原碑为奠基碑,碑上刻有“死难*万岁”6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是集毛**书迹而成。新建的纪念碑碑体上“雨花台*纪念碑”8个大字由*题写。

雨花台***纪念馆位于雨花台任家山上,是由原来的安隐寺改建而成的,1956年正式对外开放,1983年重建,为两层白色古典式建筑,馆名由*题写。馆内收集了1000万字史料和1500件实物,展示了辉代英、邓中夏等71位*的照片、遗作和辅助材料800多件。

当我们踏着雨花台洒满*鲜血的陵园上地,凭吊为**捐躯的先烈们时,**先烈那不屈不挠、视死如归的**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前赴后继、勇往直前地为**理想而奋斗。

拓展阅读

1、关于烟蓬莱例文

避风亭位于蓬莱阁西部,轩亭建筑,原名海市亭,明正德八年(1513)知府严秦修建。亭前有短堞筑于绝壁,大风由海面扑来,随即由绝壁上陋,适从亭檐之上吹过,亭无南窗,恰成气流死角,因有令人惊异的避风效果。过去人们传说这里有避风珠,而实际上是人工建筑与自然环境的一种巧合。亭内壁嵌刻石25方,其中有明代袁可立观海市诗,董其昌代书,温如玉刻石,珠联壁合,堪称三绝。

另有清代施闰章、孔继涑手迹,亦属十分珍贵之墨宝。袁可立观海市诗刻石共9方。袁是河南人,明万历进士,官至兵部尚书,曾任登州军事首脑。诗题为《甲子仲夏登署中楼观海市》,描述海市最为真实得体,细读其序其诗,即可对海市免生望尘之叹。字为明代书家董其昌书。董始宗米芾,终自成家,其书圆润苍劲,俊逸飘洒,名驰海内外。诗后有跋,自称“以米*书之”,对苏轼的书法“犹不欲让”。

宇为一代高手温如玉刻。温是长州人,宇白雪,“工真草隶篆,尤喜钩临法帖,有肃府阁帖传世”。肃府石刻为洋洋巨制,盖代名迹,温是这一工程的骨干之一。观海市诗刻石在《肃府帖》之后,其技艺已臻化境,故董其昌于尾跋中盛赞其“勒石得法”,使董书增色,以至“可敌长公(苏轼)之笔”。孔子后裔诗文刻石两方,嵌在避风亭内南壁。

一方为《戊午登蓬莱阁》,孔子67代孙衍圣公孔毓圻于清康熙十七年(1678)登临 蓬莱阁所作;

一方为《蓬莱阁阅水操记》,清乾隆年间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写,孔子69代孙孔继涑书。孔继源是清代名书法家,与梁同书齐名,时称“南梁北孔”。

2、关于烟蓬莱例文

尊敬的旅客朋友们,大家好啊!欢迎来到具有“人间仙境”美称的蓬莱阁参观旅。我是今天为你们服务的,希望大家玩的开心愉快。

蓬莱阁位于蓬莱市内,蓬莱的魅力不仅在于它厚重的文化和大好山河,还在于它有着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山海经》把蓬莱、瀛洲、方丈三座神山描绘的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后来,从蓬莱又传出了一个神话故事——《八仙过海》,蓬莱被称为“人间仙境”也就更加名副其实了。

蓬莱阁矗立于丹崖山上;整个规模宏大的古代建筑群由蓬莱阁、天后宫、龙王宫、吕祖殿、三清殿、弥陀寺六大单体及其附属建筑而成。因为蓬莱阁的景色十分壮观而又美丽,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统称为“中国四大名楼”,于2006年12月24日成为全国首批5A级景区!

大家请看“人间仙境”坊,这是四柱冲天式单檐彩绘坊,额题“人间仙境”四个大字,为苏东坡的手迹。

接下来看到的是弥陀寺,始建于唐代,正殿里面供奉的是西方三圣和十八罗汉,中间是阿弥陀佛,左面是观世音菩萨,右边是大势至菩萨…… 这儿是神秘的八仙殿,当年八位*:吕洞宾、铁拐李、张果老、何仙姑……在这里创造了一个美好的神话。

再看白云宫,相传白云宫是七仙女下凡的地方,在《天仙配》当中,七仙女有一句唱:“我家本住蓬莱村”。七仙女所住的蓬莱村,当然是凌霄中的仙宫了。所以,出了这白云宫的门,就算回到了凡间。

蓬莱是个有灵气的地方。接下来大家可以自由玩耍了,但是不能破坏风景,不可乱涂乱写乱画,注意安全,要小心哦。祝大家玩得愉快。

3、关于烟蓬莱例文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身处的就是蓬莱阁景区了,这是蓬莱阁的正门,上面“人间蓬莱”四个字是苏軾的手迹,我们览的路线 是正门进,东门出,不走回头路,大家可以在这里拍照留念。

拾级而上,我们首先来到的是弥陀寺。弥陀寺,始建于唐代,是蓬莱阁景区唯一的佛教寺庙。弥陀,是“西方三圣”之一阿弥陀佛的简称,弥陀寺就是为祭祀阿弥陀佛的寺庙。

这里是弥陀寺前殿,也叫三门。左边这尊白面善相、手持宝杵的叫密迹金刚;右边这位赤面怒目、手持魔杵的叫散脂大将,两位一左一右形成护卫寺庙的第一道防线。

这里是弥陀寺的东、西厢。西厢,又叫祖师殿,中间主尊为慧远法师,左边为刘遗民、桓伊,右边为陶渊明、慧然。东厢,也叫关公殿。中间主尊为关公,右为关平、王甫,左为周仓、赵累。

关公,大家都知道,是我国东汉末年西蜀名将,(那佛家本是“六根清静”之地,世俗的关公怎么会到佛寺里,成为佛界的神明?相传晋代高僧智者大师居当阳玉泉寺里时,当地乡民反映关公遇害,心怀愤恨,常于凄风苦之中显灵大呼“还我命来!”智者大师敬仰关公为一代名将,仁义至极,因此设坛超度关公,并对关公显灵说法,关公闻法后,愿做佛教弟子。智者大师念关公已入佛门,就将其塑在佛寺的伽蓝殿。这段看自己发挥)宋代以后,统治者为巩固**需要,大力宣扬关羽的“忠义”。关羽地位不断提高,特别是《三国演义》问世以后,关羽名声大振,由王升为帝,由帝升为大帝,成为华夏诸神中的一员。各地纷纷修建关帝庙,在北方更被尊为“武财神”,进入所有的商家之家。

正前方就是弥陀寺正殿,即大雄宝殿。大雄宝殿的“大雄”是释迦牟尼的尊号,是古代印度佛教徒对这位至高无上的教主的敬称,意思是说佛的法力无边。大雄宝殿中间三尊为西方三圣,中间为阿弥陀佛,左为观世音菩萨,右为大势至菩萨,左右两侧各有九尊罗汉,共称十八罗汉。阿弥陀佛是主宰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他能够接引念佛的人前往西方的极乐世界,又叫“接引佛”。阿弥陀佛是观世音的父亲,他和弟弟大势至菩萨一起跟释迦牟尼出家,合称西方三圣,观世音的名字便是释迦牟尼起的,后来为了避讳唐太宗李世民的名字,也被成观音,现在寺庙里的观世音菩萨纯粹是男性形象,这是从佛经传来的,佛经里说观世音可以随机应变,用各种化身拯救众生,因此就有了不同的形象和名称。罗汉是佛的一群高足弟子,他们在和尚之上,菩萨之下,和尚经修行,得了道,便可以升为罗汉,罗汉后来有多少,说法不一,有十六罗汉,十八罗汉,一百零八罗汉,五百罗汉,还有一千*十罗汉等,常见的是十八罗汉和五百罗汉两种说法。

出了弥陀寺我们右手方向走,在我们左手方向有一块碑。这是感德碑亭。清康熙换地曾下旨免了点赋税,地方*为拍马屁而建成的。原碑早已毁坏,只剩下碑座,这座石碑是1995年重立的。碑亭为木石结构,式样为八角十六柱,拱顶飞檐式。

拾阶而上,我们来到丹崖仙境坊。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丹崖山并不高,但是因为它有了仙人的传说和仙境的美称,便名扬天下了。道教的求仙、寻仙和修仙,从一开始就与海中的神山联系着。方士们很早就从事着去三神山--蓬莱、方丈、瀛洲觅取不死之药的活动,并且怂恿帝王也去从事这类活动,三神山传说的扩展,又引出了十洲三岛的仙境。在凡界人间,被称为道教胜地的主要有“三山、五岳、洞天、福地”,我们现在所处的地方,就是道教胜地中的三山之一——蓬莱。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丹崖仙境坊,原来叫“丹崖胜境坊”,是木质结构。清光绪末年被毁坏,民国初年修复后,改名“丹崖仙境坊”,后又被毁坏,这是1981年下半年修复的。“丹崖仙境”四个字,是*副**1964年来蓬莱阁时题写的。

因为蓬莱阁坐落在丹崖山上,这里的石头是红褐色的,所以称为“丹崖”。丹崖山古称蓬莱岛。自从有了三神山的传说,在我们汉语的汇中,“蓬莱”二字便成了仙境的代名。蓬莱阁是建造在仙岛丹崖之上的,所以便成了仙境的象征。(这个牌坊是蓬莱阁上标志性比较强的一个建筑物,大家可以在此摄影留念。)文山李启垣在蓬莱阁上留下一副楹联写道:“眼前沧海难为水,身到蓬莱即是仙”。那跨过这座牌坊我们也就意味着得道成仙了,那各位仙友我们继续览。

4、关于烟蓬莱例文

各位客朋友:

大家好!欢迎你们光临蓬莱。中国有句古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国自古便有好客的传统,蓬莱人更以热情著称。今天,由我为大家做服务。大家可以叫我小牛。希望通过我的认真努力和您的友好合作,我们共同度过一段愉快、美好的时光!蓬莱市位于山东半岛最北端,属于烟的一个县级市,是烟苹果的主要产地之一,水产品产量居烟市第一,黄金产量居全国第五。蓬莱是"山海名帮",千百年来一直被誉为"仙境"。这可能与"海市蜃楼"有直接关系。"海市蜃楼"是蓬莱十大仙景之一,当地人俗称"神山现世",一般出现在春夏两季,不知道各位是否有这份幸运?!

现在我们身处的就是蓬莱阁景区了!她与湖北的黄鹤楼、湖南的岳阳楼和江西的滕王阁并称中国四大名楼。这是蓬莱阁的正门,上面"人间蓬莱"四个字是苏軾的手迹,我们览的路线 是正门进,东门出,不走回头路,大家可以在这里拍照留念。

拾级而上,我们首先来到的是弥陀寺。弥陀寺,始建于唐代,是蓬莱阁景区唯一的佛教寺庙。弥陀,是"西方三圣"之一阿弥陀佛的简称,弥陀寺就是祭祀阿弥陀佛的寺庙。这里是弥陀寺前殿,也叫三门。左边这尊白面善相、手持宝杵的叫密迹金刚;右边这位赤面怒目、手持魔杵的叫散脂大将,两位一左一右形成护卫寺庙的第一道防线。

这里是弥陀寺的东、西厢。东厢,也叫关公殿,中间主尊为关公。关公,大家都知道,是我国东汉末年西蜀名将,那"六根清静"的佛家之地,世俗的关公怎会在此,成为佛界的神明?相传晋代高僧智者大师身居当阳玉泉寺里时,当地乡民反映关公遇害,心怀愤恨,常于凄风苦之中显灵大呼"还我命来!"智者大师敬仰关公为一代名将,仁义至极,因此设坛超度关公,并对关公显灵说法,关公遂伏法做了佛门弟子。智者大师念关公已入佛门,就将其塑在佛寺。宋代以后,统治者为巩固**需要,大力宣扬关羽的"忠义",在北方更被尊为"武财神"。正前方就是弥陀寺正殿,即大雄宝殿。殿中设西方三圣,中间为阿弥陀佛,左为观世音菩萨,右为大势至菩萨,左右两侧各有九尊罗汉,共称十八罗汉。

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出了弥陀寺沿丹崖山上行,首先看到的便是"丹崖仙境坊"。"丹崖仙境"四个字是*副**1964年来蓬莱阁时题写的。为何称作"丹崖"?那是因为蓬莱阁所坐落的丹崖山上的石头是红褐色的。文山李启垣在蓬莱阁上留下一副楹联写道:"眼前沧海难为水,身到蓬莱即是仙"。那跨过这座牌坊就意味着我们已得道成仙了,那各位"仙友"我们继续览吧。

进入仙境自然有*显灵,现在大家看到的就是显门。显灵门是天后宫的宫门。天后宫里供奉的是海神娘娘,过去渔民最崇敬的就是海神娘娘,常来这里祈祷海神娘娘保佑出海平安无事。我们先往西走,到龙王宫去参观一下。唐贞观年间在山顶建有龙王庙,宋嘉佑六年移至现在的地方,现在大家看到的龙王宫是1984年重建的。走进龙王宫的前殿,大家看到的呢东为定海神,西为靖海神。他们可是龙王的左右护法。

我们一起去看看龙王宫正殿吧!请看中间端坐就是四海龙王之首的东海龙王敖广。几乎所有的龙王宫都供奉东海龙王敖广,为什么呢?呆会告诉大家。我们先来看看两边的八位站官:东边第一位是巡海夜叉,他负责夜间在海上巡逻,发现情况,就及时向龙王汇报,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部长。向后依次是千里眼、雷公、电母;西边分别是赶渔郎、顺风耳、风神婆、神。后面是龙王宫的后寝宫。正中供奉的就是龙王和他的两个妃子。大家是否注意到龙王手中的火种?众所周知,龙王虽然可以兴风作浪却最怕火,因此他所拥有的这个火种就成了他成为四海龙王之首的原因。古人求说来也十分有趣,若酷暑天旱,屡求不应,人们便把龙王抬到烈日下曝晒。据说,晒到他受不了的时候,他就会兴云布了,所以时间久了连龙王都晒黑了!

出了龙王殿,左转,就到了子孙殿。里面供奉的是送子娘娘。她身边供奉的是保佑孩子心明眼亮、身体健康的眼光娘娘和疹子娘娘。大家一定对这座木石结构的戏楼兴趣大增!每年正月十六日为天后宫庙会,相传这天是天后娘娘的生日,人们会聚戏楼唱戏为天后娘娘祝寿。

现在我们来到了天后宫的前殿,这两位分别是嘉应、嘉佑。传说他们都是天后降伏的妖怪,后改邪归正成为保护天后的神将。

请看这棵千年古槐——唐槐。虽说她已经有一千多年的树龄了,但仍然枝繁叶茂,只是树干已经中空。传说是当年铁拐李与吕洞宾在此下棋为遮阳而种。看完唐槐,我们去天后宫正殿去看看。

蓬莱阁的天后宫是我国北方最大的天后宫庙宇之一。正中端坐的是天后,再塑金身。福建、湾称其"妈祖",俗名叫做林默,福建莆田人。由于她生下后从未啼哭过,父亲给她取名"林默娘"。默娘自幼聪明过人,襁褓中见神像,即"手作欲拜"状;5岁能诵《观音经》;12岁时对海事感应非常灵验;16岁得"天书"于枯井中,因而通晓变化,妙用玄机,并常能"乘席渡海",多次在海上保护遇难渔民和商船。28岁在海上遇难,人们为纪念她遂在海边**。

我们终于到了蓬莱阁的主阁。蓬莱阁坐落在丹崖山极顶,也就是前面所讲的龙王宫旧址。始建于宋嘉佑六年,是双层木结构楼阁建筑,有人称蓬莱阁为"江北第一阁",并题有:"登上北方第一阁,身在蓬莱即是仙"的诗句。正门上悬"蓬莱阁"的巨匾,为清代书法家铁保手迹。一楼是蓬莱风景图片展,二楼则是"八仙醉酒"的蜡像,大家可以随意参观,半小时后在阁外集合。

各位客朋友,我们今天的仙境故就要接近尾声了,不知道各位有啥感慨?希望我的服务您还满意,不周之处敬请指出。感谢大家的积极合作,期待您的再次光临!再见!

5、关于烟蓬莱例文

各位客:

大家好!欢迎您来到蓬莱阁观光旅。今天有幸陪同大家一起参观,我很高兴,望各位能在这里度过美好时光。

从东而来,这是“人间仙境”的大匾,是苏东坡的手迹。这里是隐仙洞。相传这里是吕洞宾精心修炼的山洞。

这儿是天桥。能从瞭望口瞭望大海。现在我们所处于戚继光雕像范围内。戚继光是著名的大将军,蓬莱是他的故里。他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便在此处雕刻了他的雕像。

现在我们在古船博物馆。这儿有着古代较好的船模。很久以前,人们就懂得了造船。

此刻我们来到了避风亭,这儿很神奇。即使外面大风猛烈,亭里却依旧烛火旺盛。虽然它表面看起来很奇异,可其中也有科学道理。因为亭内无窗,空气不能对流,就形成了这种景象。

这儿是八仙殿,殿里充盈着神秘。八仙有吕洞宾,张果老,荷仙姑------他们为我们创造了一个美好的神话。

主体建筑蓬莱阁为双层歇山并绕以回廊,上悬书法家铁保手书的匾额,给人浑重而不失亮丽的感觉。这里自古就是名人学士的雅集之地。

蓬莱,是有灵气的地方。今天感谢大家前来赏。祝你们事业发达,学业有成!欢迎各位下一次再来旅!

点击查看更多雨花台导游词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ppc.cn/articles/12656.html

热门阅读

  1. 精选QQ个性签名
  2. 关于房地产销售心得体会
  3. 2015访惠聚活动心得体会
  4. 有关幽默光棍节祝福语精选
  5. 药店自查报告范文
  6. 历史人物励志小故事
  7. 奶奶的生日祝福语
  8. 关于厂房的租赁合同范本
  9. 称赞公开课的教学设计
  10. 《登上地球之巅》读后感优秀范文
  11. 教务主任竞岗的演讲稿
  12. 精选交友名言
  13. 大学生开学典礼发言稿范文
  14. 与重阳节有关的诗句
  15. 有关技术员述职报告范文
  16. 关于《只有一个地球》第二课时优秀的教学设计
  17. 安徒生童话故事读后感精选范文
  18. 纪念抗战胜利0周年征文3000字
  19. 如何描写秋天风景的诗句
  20. 忆江南古诗鉴赏
  21. 伟大而平凡母亲节征文800字
  22. 班主任如何管理高职学生论文
  23. 走出院子的母鸡读后感
  24. 专家提醒注意雅思培训误区雅思技巧心得
  25. 织田信长的经典名言推荐
  26. 小班《小雨点》教案范文
  27. 最新的伤感句子大全精品版
  28. 物业公司关于做好秋冬季节安全防范工作通知
  29. 关于国庆节的作文900字
  30. 盛典里的微笑散文
  31. 或是忧伤诗歌欣赏
  32. 学子情爱心助学的活动总结范文
  33. 生日快乐心情随笔
  34. 《两只小狮子》教案设计及反思
  35. 小学四年级老师家长会发言稿范文
  36. 《说勤奋》优秀读后感
  37. 平安夜微信祝福语
  38. 开学初小学校长发言稿范文
  39. 尊老爱幼话重阳红领巾广播稿
  40. 关于立春的诗句精选
网页更新时间:2025-08-25 01:56:43
本页面最近被 152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内蒙古,TA在页面停留了 150 分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