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老舍的手抄报内容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字舍予。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北京满族正红旗人。[1]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
老舍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1966年,由于受到xx运动中恶毒的攻击和迫害,老舍被逼无奈之下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
胡风:“舍予是经过了生活底甜酸苦辣的,深通人情世故的人,但他底‘真’不但没有被这些所湮没,反而显得更凸出,更难能而且可爱。所以他底真不是憨直,不是忘形,而是被复杂的枝叶所衬托着的果子。他底客客气气,谈笑风生里面,常常要跳出不知道是真话还是笑话的那一种幽默。现在大概大家都懂得那里面正闪耀着他底对于生活的真意,但他有时却要为国事,为公共事业,为友情伤心堕泪,这恐怕是很少为人知道的。”
“舍予是非常欢喜交友,最能合群的人,但同时也是富于艺术家气质,能够孤独的人”。
“舍予是尽了他的责任的,要他卖力的时候他卖力,要他挺身而出的时候他挺身而出,要他委曲求全的时候他委曲求全……特别是为了公共的目的而委屈自己的那一种努力,就我目接过的若干事实说,只有暗暗叹服包在谦和的言行里面的他底舍己*怀。”
老舍之子舒乙:“生活中的父亲完全是矛盾的。他一天到晚大部分时间不说话,在闷着头构思写作。很严肃、很封闭。但是只要有人来,一听见朋友的声音。他马上很活跃了,平易近人,热情周到,很谈得来。仔细想来,父亲也矛盾。因为他对生活、对写作极认真勤奋;另一方面,他又特别有情趣,爱生活。”
朱光潜:“据我接触到的世界文学情报,全世界得到公认的中国新文学家也只有沈从文与老舍。”
樊骏评价幽默之于老舍:“在某种意义上,失去了幽默,就没有了老舍,更谈不上他在文学史上取得那样的成就与地位。”
文艺影响
老舍致力于文学的普及和曲艺的改造,是民间曲艺*的一位先驱者。
在中国现代作家之中,老舍是唯一一个能够身体力行地将文学与曲艺进行结合,长时间地关注曲艺发展,并且在新中国成立后亲自参与了曲艺,尤其是主要曲种(相声)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作家。解放初期,老舍作为知名的作家,积极投身于相声的社会主义改造,与罗常培、吕叔湘、吴晓铃等学者会同孙玉奎、刘德智、侯宝林等相声演员一起组成相声改进小组,通过撰写大量作品和理论文章,不仅指导相声摆脱了解放初期由于其旧有形式和内容所造成的生存危机,而且使相声乃至曲艺这门艺术形式完成了在新社会、新形势下的自身定位,奠定了其艺术地位,为之后新相声的发展定下了基调,并且一直影响到了今天相声的发展。
老舍的《茶馆》、《龙须沟》奠定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独特的风格,创立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剧学派。《龙须沟》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剧学派建立的奠基之作,剧本为演出建立了一个现实主义的,形象鲜明的,强调从生活中塑造一个鲜明形象的基础。这对我国的话剧事业和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成长起到了一个最基础的关键作用,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风格,被北京人艺的导演、演员所继承并沿用至今。
在创作题材的角度看老舍的文艺影响,从老舍的创作经历可以看到,从最初的《老张的哲学》、《二马》和《赵子曰》就以北京的生活和北京人在海外的生活为题材,到后来重新回到北京的市民生活题材的《离婚》、《牛天赐传》,再到他的代表作《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以及《我这一辈子》和《月牙儿》、《柳家大院》等中短篇小说,他最有特点和艺术成就的作品都与北京这座城市有关。
因此,可以说老舍是“京味小说”的源头,是北京文化孕育了老舍的创作,而老舍笔下的市民世界又最能体现北京文化的人文景观,甚至成为一种文化史象征,一说到北京文化,就不能不联想到老舍的文学世界。老舍的小说有序和完整的构建了一个艺术上的“北平世界”,同时小说中的小吃、建筑和语言都是现如今挖掘和开拓北京文化的重要源泉。
同时在批判国民性的道路上,老舍也有自己的开拓,比起鲁迅对国民心理机制的发掘,老舍对中国心理和行为的研究及描写不免失至肤浅,但也有鲁迅所不及之处显示出老舍自己的特点---既有原有的纯中国环境中中国人的缺点,也有中国人在外国人面前的心理和行为的病态和适当,后者是老舍独有的开拓,这种方式在以后批判中也是鲜见的,这种批判因此也构成和补充了一部完整的现代国民性批判史,对后来的批判具有借鉴意义。
*影响
老舍和郭沫若等人组织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并担任常务理事兼总务部主任,负责领导日常会务,对外代表“文协”,老舍在担任总务部主任期间团结了全国的抗战文人,使这一时期成为现代文学史上文艺界团结得最好的时期之一。[13]
文学奖项
为纪念老舍先生以及鼓励创作优秀的文艺作品,北京市文联和老舍文艺基金会于1999年创立了老舍文学奖,该奖项主要奖励北京籍作者的创作和在京出版和发表的优秀作品,每两至三年评选一次。
拓展阅读
1、关于世界艾滋病日手抄报内容
一、学校领导重视健康教育工作
对于我校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学校领导非常重视,制定了防治艾滋病工作方案和计划,成立了遏制与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小组,校领导亲自挂帅,明确职责,协调各方面力量,狠抓落实,做到领导到位、投入到位、保障到位、措施到位,扎扎实实地开展艾滋病预防工作,活动真正做到了有领导、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
二、内容及方法
1、开展全校师生预防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活动;
2、举办预防艾滋病板报展览活动;
三、主要工作
1、为了有目的、有教育意义、科学地开展预防控制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按照上级的要求,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全校19个教学班,由政教处配合教务处统一安排课程,先由健康教育教师对班主任进行培训,然后讲明班主任本学年需要完成健康教育的部分。每周安排0.5课时为健康教育课。
2、为了提高学校教职工和学生有关艾滋病基本知识水平,增强学生自我防护能力,共进行2次有关知识讲座,内容包括:
(1)艾滋病流行态势及对人类危害的普遍性、长期性及毁灭性。
(2)艾滋病的基本知识:着重介绍了艾滋病是由人类*缺陷*引起的一种叫获得性*缺陷综合症;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艾滋病与*者区别;艾滋病临床表现;艾滋*的体外消毒方法。
(3)艾滋病预防原则:洁身自爱、拒绝**,增强自我防护能力。
(4)同情艾滋病人和hiv*者;告知同学们目前全人类的敌人是艾滋病,而不是艾滋病人和*者;我们要关心他们,如果歧视,只会加速艾滋病的传播。
3、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利用广播、板报、展览、讲座和发放宣传材料等多种形式,为学生们提供青春期性教育,预防*和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并教会他们一些学校基本生活技能,学会如何倾听,促进同学们交流过程,尊重别人,学会如何与人亲密相处,学会如何拒绝来自社会各方面的不良诱惑,提高自尊,将其学到知识融入预防艾滋病中去。为了使学生有深刻的认识,学校组织放映有关录像、片子有《艾滋病基本知识》、《逼近中国人的艾滋病》、《拒绝**、珍爱生命》等。
1、遏制艾滋,履行承诺
2、遏制艾滋,信守承诺
3、遏制艾滋,造福子孙
4、全民动员、遏制艾滋,
5、责任、权利、落实
6、认真贯彻《艾滋病防治条例》
8、关心困难艾滋病家庭
9、预防艾滋病,推广100%的安全套
10、关心青少年艾滋病健康教育
11、预防艾滋病 创建和谐社会
12、不歧视艾滋病病人
2、2021国庆节手抄报文字资料内容大全
描写国庆节的好句好段
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的纪念日。这里应该说明一点,在许多人的印象中,1949年的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有数十万军民参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其实,人们头脑中的这一印象并不准确。因为,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典礼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成立盛典,而不是开国大典。实际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也就是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早在当年10月1日之前一个星期就已经宣布过了。当时也不叫“开国大典”,而是称作“开国盛典”。时间是1949年9月21日。这一天,中国人民*协商会议筹备会主任*在政协第一届会议上所致的开幕词中就已经宣告了新中国的诞生。
为什么十月一号是国庆节
“国庆”第一次出现在我国是西晋陆机提出来的,他认为对于全国而言,除了皇帝的继位和生日,就是值得全国庆祝的,故称为国庆。这是*社会,作为现代化国家,“国庆”就指建国。
在1949年1月*召开了西柏坡会议,决定一定要召开除了*派代表的*协商会议,通过会议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组成共和国的**,并通过共同纲领。
在1949年6月,筹备会议决定在十月一号举行开国大典,受阅部队需要在七月底完成编组。不过此次阅兵时间在建国历史上最短,只有一个多月准备时间。当时骑兵部队为了能够让马和人统一化,就白天夜晚都训练。尽管时间准备不充分,但是这也是接受了苏联的建议,需要尽快向全世界宣告建国。
很多人认为十月一号在北京天安门举行的就是开国大典。其实这样说并不准确,这应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盛典。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大典”应该是一个星期前,也就是第一届会议中毛大大就宣告了新中国的诞生。
人们在国庆节做的事
张灯结彩
我国每逢国庆佳节,各企事业单位都会挂起灯笼或横幅,用“欢度国庆”等标语来庆祝国庆;广场上则摆放着标语字样的盆景和氢气球,用欢乐的气氛来迎接国庆。
阅兵仪式
新中国成立之后,根据中国人民*协商会议的决定,把阅兵列为国庆大典的一项重要内容。从1949年开国大典至1959年建国10周年,新中国每年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一次大规模的国庆阅兵,前后共举行了11次。
每逢五、十周年会有不同规模的庆典和阅兵,历史上影响较大且最具代表意义的是开国大典、建国5周年、10周年、35周年、50周年和60周年的六次大阅兵。
1998年起国庆节是中国大陆的“黄金周”假期。国庆的法定休假时间为3天,再将前后两个周末调整为一起休假,共计7天;中国大陆海外机构及企业则为3-7日;澳门特别行政区为2日,香港特别行政区为1日。
每年10月1日是我国的国庆节,我国于1999年修订发布《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国庆节与相邻的周六、日组合为7天的国庆长假,被称之为“国庆黄金周”,用放假的形势,让老百姓共同感受国庆的欢乐。
3、让文明之花开满校园手抄报内容简单
阳春三月,春风和煦,万木吐绿,百花盛开,一切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在这个季节的我们,也特别的活泼好动。然而,我们在活泼好动之余,有没有考虑过这么一个问题:今天:我们的言谈举止,文明了吗?礼貌了吗?
让我们扪心自问一下,我们真的做到了吗?那漫天飘扬的白色垃圾;那不堪入耳的脏话,那遍地的纸屑……我们总能目睹到这些。有的同学甚至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给我们生活的空间埋下一颗颗地雷,有的同学甚至不注意爱护公共财物,在白色的墙壁上乱涂乱画,在崭新的课桌上刻字留念,殊不知留下的却是臭名和唾骂,还有的还对“请爱护花草”的警告语视若无睹,为了少走几步路,随意践踏草坪,竟深深踩出一条路来,还真像鲁迅先生所说说的那样,“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其实,规范行为,也许只是一个捡起垃圾的动作,只是一句礼貌的问语,只是做好身边的每一件小事罢了……同学们,行动起来吧,从此刻出发,做一个文明好少年。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共创文明校园!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ppc.cn/articles/50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