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淑敏散文《珍惜愤怒》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 2025-08-24 10:48:43

毕淑敏散文《珍惜愤怒》阅读答案

小时候看电影虎门硝烟的英雄林则徐在官邸里贴一条幅“制怒”,由此知道怒是一种凶恶丑陋的东西,需要时时去制服它。

长大后当了医生,更视怒为健康的大敌。师传我,我授人:怒而伤肝,怒较之烟酒对人危害更烈。人怒时,可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瞳孔放大,汗毛竖紧……一如人们猝然间遇到老虎时的反应。

怒与长寿,好像是一架跷跷板的两端,非此即彼。

人们渴望强健,人们于是憎恶愤怒。

我愿以我生命的一部分为代价,换取永远珍惜愤怒的权利。

愤怒是人的正常情感之一,没有愤怒的人生,是一种残缺。当你的尊严被践踏,当你的信仰被玷污,当你的家园被侵占,当你的亲人被残害,你难道不滋生出火焰一样的愤怒吗?当你面对丑恶面对污秽,面对人类品质中最阴暗的角落,面对黑夜里横行的鬼魅,你难道能压抑住喷薄而出的愤怒吗?

愤怒是我们生活中的盐。当高度的物质文明像软绵绵的糖一样簇拥着我们的时候,现代人的意志像被泡酸了的牙的一样软弱。小喜小悲缠绕着我们,我们便有了太多的忧郁。城市人的意志脱了钙,越来越少倒拔垂杨柳强硬似铁怒目金刚式的愤怒,越来越少幽深似海水波不兴却蕴育极大张力的愤怒。

没有愤怒的生活是一种悲哀。犹如跳跃的麋鹿丧失了迅速奔跑的能力,犹如敏捷的灵猫被剪掉胡须。当人们对一切都无动于衷,当人首先戒掉了愤怒,随后再戒掉属于正常人的所有情感之后,人就在活着的时候走向了永恒——那就是死亡。

我常常冷静地观察他人的愤怒,我常常无情地剖析自己的愤怒,愤怒给我最深切地感受是真实,它赤裸而新鲜,仿佛那颗勃然跳动的心脏。

喜可以伪装,愁可以伪装,快乐可以加以粉饰,孤独忧郁能够掺*分,惟有愤怒是十足成色的赤金。它是石与铁撞击一瞬间痛苦的火花,是以人的生命力为代价锻造出的双刃利剑。

喜更象是一种获得,一种他人的馈赠。愁则是一枚独自咀嚼的青橄榄,苦涩之外别有滋味。惟有愤怒,那是不计后果不顾代价无所顾及的坦荡的付出。在你极度愤怒的刹那,犹如裂空而出横无际涯的闪电,赤裸裸地裸露了你最隐秘的内心。于是,你想认识一个人,你就去看他的愤怒吧!

愤怒出诗人,愤怒也出统帅,出伟人,出大师,愤怒驱动我们平平常常的人做出辉煌的业绩。只要不丧失理智,愤怒便充满活力。

怒是制不服的,犹如那些最优秀的野马,迄今没有任何骑手可以驾驭它们。愤怒是人生情感之河奔泻而下的壮丽的瀑布,愤怒是人生命运之曲抑扬起伏的高亢音符。

珍惜愤怒,保持愤怒吧!愤怒可以使我们年轻。纵使在愤怒中猝然倒下,也是一种生命的壮美。

1、作者主张“珍惜愤怒”,其理由是什么?(5分)

2、林则徐主张“制怒”,人们憎恶愤怒,作者则主张“珍惜愤怒”,这是否矛盾?为什么 ?(5分)

3、愤怒“是以人的生命力为代价锻造出的双刃利剑”,使用的修辞方法是什么?含义是什么?(4分)

4、对文章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文章以林则徐和医生的话为例,说明愤怒一则妨碍处世,二则有害健康,然后笔锋一转做出“永远珍惜愤怒”的宣示,令人为之一震,起到了先声夺人之效。

B、愤怒的消极作用早被人所共知,作者发人之所未发,专讲愤怒的积极作用,切中时弊,让人耳目一新,颇受启发。

C、作者论及何以要“珍惜愤怒”时,激情喷涌,语言犀利,且善用比喻,妙语连珠,警句迭出,读来颇有痛快淋漓之感。

D、作者主张“珍惜愤怒”,持之有故,也言之成理,不过,结尾处说“纵使在愤怒中猝然倒下,也是一种生命的壮美”,有失分寸,与前面称愤怒为“双刃剑”相左。

E、文章热情讴歌了愤怒的积极意义,(不丧失理智)字里行间溢满阳刚之气,语言含蓄蕴藉,令人回味。

1. (1)愤怒是人的正常情感之一,人生不能没有它;(2)各种情感中,惟愤怒最真实;(3)愤怒可以使人做出辉煌业绩。(4)越来越少倒拔垂杨柳强硬似铁怒目金刚式的愤怒,越来越少见幽深似海水波不兴却孕育极大张力的愤怒,作者对此持否定(或不满)的态度。

2. 不矛盾。人们“憎恶愤怒”是从愤怒的消极方面说的。愤怒容易暴露"赤裸裸的内心",容易暴露真实的自己,不利于在复杂环境下的对敌*,故此需要"制怒"。

作者的“珍惜愤怒”是从愤怒的积极方面说的。作者认为,人类生活不能没有愤怒,愤怒可使生命充满活力,是生命的一种壮美之举,没有愤怒的人生是一种残缺,没有愤怒的生活是一种悲哀。这体现了作者对高品质生命的追求,同时也是对完美情感生活的呼唤,因而,即使愤怒有对人不利的一面,人也应当珍惜愤怒的权利。

3. 比喻(或暗喻)。愤怒是人生命力的瞬间强烈释放,他的作用有可能是积极的,也有可能是消极的。

4.D、E

拓展阅读

1、初中题及:儒者之豪迈

通一生治经史之学,著作颇丰,但他曾说自己学问最深处,恰恰是不著一字的宋明理学。蒙先生指导研究生,上来先是两句话。第一句引陆象山言:“我这里纵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第二句是他自己的信条:“一个心术不正的人,做学问不可能有什么大成就。”

通以教书为业,却曾两次遭遇未被大学续聘的尴尬。一次是上世纪30年代在北京大学。他在历史系任教年余,却始终未去院长家拜访过一次,因而被同事称为“此亦稀有之事也”。据说此事弄得院长非常难堪,以致置北大隋唐史无人授课一事于不顾,也不再续聘蒙通,而蒙通也处之泰然,仍我行我素。后转至天津一女师任教,与“领导”交往依然如故。

另一次是上世纪40年代在四川大学,由于学阀玩弄手腕,蒙通未被学院续聘。但一干学生倾倒于他的学识,请求他继续授课。他说:“我可以不拿钱,但我是四川人,不能不教四川子弟。”于是让愿意上课的学生到自己家里,继续传授。

曾经有川大学生回忆蒙先生:“先生身材不高,体态丰盈,美髯垂胸,两眼炯炯有神,持一根二尺来长的叶子烟杆,满面笑容,从容潇洒地走上讲台,大有学者、长者、尊者之风。”

他讲课有两个特点,第一是不带讲稿,有时仅携一纸数十字的提要放在讲台上,但从来不看,遇风吹走了也不管;第二是不理会下课钟,听而不闻,照讲不误,每每等到下堂课的教师到了教室门口,才哈哈大笑而去。

他的考试也颇有趣味,不是先生出题考学生,而是由学生出题问先生,往往考生的题目一出口,先生就能知道学生的学识程度。如学生的题目出得好,蒙先生总是大笑不已,然后点燃叶子烟猛吸一口,才开始详加评论。考场不在教室,而在川大旁边望江楼公园竹丛中的茶铺里,学生按指定分组去品茗应试,由蒙先生掏钱招待吃茶。

通曾对儿子蒙默讲,自己对问学者一向是知无不言,就像钟,“大叩之则大鸣,小叩之则小鸣”。他的学生常晚上登门问学,他总是热情接待,有问必,侃侃而谈。夜深,学生告辞,他常不准走,非等他燃过两根抽水烟的纸捻后才放行。

他的学生吴天墀说:“先生豁达大度,不拘小节,行乎自然,喜交朋友,社会上三教九流,一视同仁,所以有不少和尚、道士跟他有交情。喜欢上街坐茶馆,和人作海阔天空的闲谈,也爱邀熟人上餐馆小吃一顿。”

另一位学生隗瀛涛回忆说,一次,遇见蒙先生坐三轮车去学校。蒙先生一眼看见他后高声喊道:“隗先生(对他的戏称),我家有四川近代史资料,你快来看了写章。我的章发表了可以上耀华餐厅(成都著名的'西餐厅),你的发表了也可以吃一顿回锅肉嘛!”

许多学者都曾慕名到成都拜访蒙通,交往过后,他们往往发出这样的感叹:“先生的书,以为只是一个恂恂①儒者,没想到先生还这么豪迈。”

【注释】①恂恂:恭谨温顺的样子。

29.从蒙先生做人的角度看,你认为他两次未被续聘的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2分)

30.蒙先生曾表示对问学者一向是“大叩之则大鸣,小叩之则小鸣”。请用直白的语言解释这句话在语境中的含义。(2分)

31.蒙先生的考试方法好不好?请说出你的理由。(3分)

32.蒙先生的“豪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任选两个方面举例说明之。(2分)

33.积累链接:请你默写出《论语》中强调“学”“思”结合书方法的句子。(2分)

注:因命题需要,本试卷所选段均有删改,特此说明。

29.(2分)第一次是因为蒙先生不会阿谀奉承,讨好“领导”;第二次是因为蒙先生为人光明磊落,不搞阴谋诡计。(主观题型,意近即可。)(此题旨在考查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分析理解能力。)32.(2分)豪迈的具体表现:智慧幽默,刚正不阿,不拘小节,诲人不倦,慷慨大方……示例:①慷慨大方,考试时掏钱招待学生吃茶,爱邀熟人上餐馆小吃一顿。②刚正不阿,在历史系任教年余,始终未去院长家拜访过一次。(此题旨在考查学生根据材料提炼观点,利用材料证明观点的能力。)33.(2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上下句各1分,每句见错无分。)(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古诗背诵的掌握情况。)

2、龚自《病梅馆记》及原翻译

《病梅馆记》是清代学家龚自创作的一篇。作者托梅议政,形象地揭露和抨击了清朝*统治者束缚人们思想,压抑,摧残人才的罪行,表达了作者要求**,打破严酷的思想统治,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愿望。

共三段。第一段,剖析产生病梅的根由。第二段,表明自己疗梅的行动和决心。第三段,抒写自己辟馆疗梅的苦心。

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或曰: “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梅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此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有以人画士孤僻之隐,明告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既泣三日,乃誓疗之,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予本非人画士,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呜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注释

江宁:旧江宁府所在地,在今江苏南京。

龙蟠:龙蟠里,在今南京清凉山下。

邓尉:山名。在今江苏苏州西南。

西溪:地名。

欹(qī):倾斜 。

固也:本来如此。固,本来。

明诏大号:公开宣告,大声疾呼。明,公开。诏,告诉,一般指上告下。号,疾呼,喊叫。

绳:名作动,约束 。

斫:砍削。

直:笔直的枝干。

夭梅病梅:摧折梅,把它弄成病态。夭:使……摧折(使……弯曲)。病,使……成为病态。

蠢蠢:无知的样子。

智力:智慧和力量。

孤癖:特殊的嗜好。

隐:隐衷,隐藏心中特别的嗜好 。

鬻(yù):卖。

旁条:旁逸斜出的枝条。

稚枝:嫩枝。

重价:高价。

遏(è):遏制。

泣:为……哭泣。

纵:放纵。

顺:使……顺其自然。

悉:全。

棕缚:棕绳的束缚。

以……为:把……当做。

复:使……恢复 。

全:使……得以保全。

诟厉:讥评,辱骂。厉,病。

安得:怎么能够。

暇:空闲。

穷:穷尽 。

8.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1)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 ) (2)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

(3)乃誓疗之,纵之,顺之( ) (4)甘受诟厉( )

9.以下列各组加点虚词在短语中的作用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梅以曲为美 梅之欹、之疏、之曲

B.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

C.此人画士,心知其意 明告鬻梅者

D.能以其智力为也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

(1)此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3分)

(2)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3分)

11.通观全,在下面的空档处填上恰当的内容。(3分)

通篇有一个中心比喻形象——梅。作者以“病梅”比喻 ,以自然之梅比喻 ,而作者自己在中则是以 的形象出现,可以看出作者对当时社会现象的痛心和谴责。

参***:

8、斫:砍断 烈:严重 纵:顺着 诟厉:

9、C (均为人称代词;A 介词凭借 连词来 B 助词的 代词它们

D …的人 句末音节词)

10、(1)这些人画士心里明白它的意思,却不便公开宣告、大声号召,来约束天下的梅;

(2)怎样才能使我有很多空暇时间,又有很多空闲的田地,来大量存贮江宁、杭州、苏州的病梅,尽我一生的光阴来*病梅呢!

11、被束缚、被摧残的御用人才 个性解放的俊杰人才 疗梅者

江宁的龙蟠里,苏州的邓尉山,杭州的西溪,都出产梅。有人说:"梅凭着弯曲的姿态被认为是美丽的,笔直了就没有风姿;凭着枝干倾斜被认为是美丽的,端正了就没有景致;凭着枝叶稀疏被认为是美丽的,茂密了就没有姿态。”本来就如此。(对于)这,人画家在心里明白它的意思,却不便公开宣告,大声疾呼,用(这种标准)来约束天下的梅。又不能够来让天下种梅人砍掉笔直的枝干、除去繁密的枝条、锄掉端正的枝条,把枝干摧折、使梅花呈病态作为职业来谋求钱财。梅的枝干的倾斜、枝叶的疏朗、枝干的弯曲,又不是那些忙于赚钱的人能够凭借他们的智慧、力量做得到的。有的人把人画士这隐藏在心中的特别嗜好明白地告诉卖梅的人,(使他们)砍掉端正的(枝干),培养倾斜的侧枝,除去繁密的(枝干),摧折它的嫩枝,锄掉笔直的(枝干),阻碍它的生机,用这样的方法来谋求大价钱,于是江苏、浙江的梅都成病态了。人画家造成的祸害严重到这个地步啊!

我买了三百盆梅,都是病梅,没有一盆完好的。我已经为它们流了好几天泪之后,于是发誓要*它们:我放开它们,使它们顺其自然生长,毁掉那些盆子,把梅全部种在地里,解开捆绑它们棕绳的束缚;把五年作为期限,一定使它们恢复和使它们完好。我本来不是人画士,心甘情愿受到辱骂,开设一个病梅馆来贮存它们。

唉!怎么能让我有多一些空闲时间,又有多一些空闲的田地,来广泛贮存南京、杭州、苏州的病态的梅树,竭尽我生的时间来*病梅呢!

写作背景

清朝*统治者为了加强思想统治,奴役人民,一方面以八股作为科举考试选用人才的法定体,以束缚人们的思想,另一方面大兴字狱,镇压知识分子.在长期严酷的思想统治下,人才遭受严重的压抑和摧残。此写于1839年,正是鸦片战争前夕。

简析:

从题目字面上看,写作对象是“梅”,落笔重点在“病”字上,十分醒目。章这样定题说明作者“歌泣无端字字真”,是有的放矢、有感而发的。“记”是记事体的一种,更见本所写内容的真实。从章内涵来看,托物言志,以梅议政,对*统治的*、黑暗以及庸俗现象作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对追求个性解放和要求变革的进步思想作了真切的反映,是一篇语含“酸辣”的十分精彩的小品

3、龚自《病梅馆记》诗词原翻译鉴赏理解

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梅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此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有“阴骘无益”,阴骘就是积阴德。一个纵欲无度之人,跟积阴德是半点关系也没有的。以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予本非人画士,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呜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这是一篇富有深刻意义的寓言短,又题《疗梅说》,当作于道光十九年(1839)作者辞官南归杭州之后。

龚自是中国近代一位改良思想家。他认为“国家甚赖有士”(《乙丙之际箸议第六》),国家的盛衰兴亡“皆观其才”(《乙丙之际箸议第九》),把**的理想寄不孝父母死后悔;不亲宗亲疏后悔;托在人才解放上,并且认识到人才解放取决于个性解放。因此,人才问题成了他心目中最感的问题,社会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会触发他这方面的感慨,使他写出许多径陈其事、直抒胸臆之作。如《明良论三》揭露了“今日用人论资格之大略”,指出“一限以资格,此士大夫所以尽奄然而无有生气者也。当今之弊,亦或出于此&rdq大众的问题上,uo;;《明良论四》提出了防止百官“擅威福”以扼制人才和“救今日束缚之病”的问题;《乙丙之际箸议第九》暴露了衰败之世有用人才被“督”、被“缚”以至于被“戮”的悲惨情景;《杭大宗逸事状》甚至揭露了乾隆皇帝草菅仁人志士性命,一手制造的悲剧,等等。而且,自然界的许多景物也随时会激发作者的联想,使他写出许多触景生情、咏物寄意之作。如《秋心》三首之一:“斗大明星烂无数,长空一月坠林梢。”慨叹庸才纷纷得势,英才惨遭沦落。《夜坐》:“一山突起丘陵妒,万籁无言帝坐灵。塞上似腾奇女气,江东久陨少微星。”写英才遭妒嫉排挤而沦落,造成死气沉沉的局面。《己亥杂诗》:“谁肯栽培木一章?黄泥亭子白茅堂。新蒲新柳三年大,便与儿孙作屋梁!”借道旁所见以稚嫩松软之才作梁的泥亭茅屋,讽刺不图宏远,不重栋梁,扼*才的用人举措,等等。本则比触景生情、咏物寄意更进一步,作者有感于病梅而创作了一则完美的寓言,表现有关人才的主题。

通篇有一个中心比喻形象,这就是梅。以“病梅”比喻被束缚、被摧残的御用人才,以自然之梅比喻个性解放的俊杰之材。无独有偶,作者《九月二十七夜梦中作》一诗亦有云:“官梅只作野梅看”。所谓“官梅”即指*方、正统所欣赏的被矫揉整饬过的“病梅”,比喻被束缚、被扭曲的*庸材;所谓“野梅”即指自然朴素、保持本性的梅,比喻个性解放而沦落民间的仁人志士。这句诗值得玩味。“只作”犹云“权作”,是说身居*,满目“官梅”,想望“野梅”,权且把“官梅”当作“野梅”来看。作者欣赏的是“野梅”,鄙弃的是“官梅”,因此才产生了这种移花接木的想像。此中委曲,非深味不易得。

围绕着梅表现了三种主要人物形象,即人画士、鬻梅者和作者自我。

人画士与鬻梅者同为戕害梅花的凶犯,而又有所不同。人画士指使策划,可谓元凶;鬻梅者虽充作杀手,但竟是帮凶。作者量恶有别,因此慨叹“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作者刻画人画士,没有脸谱化、简单化、表面化,而是鞭辟入里,入木三分。首先,揭露他们颠倒是非,制造舆论,中“或曰”云云,颇有欺骗性。其次,揭露他们躲躲闪闪的伪君子、*作风,如“心知其意”而又“未可明诏大号”。复次,揭露他们以利相诱,借刀*的阴险伎俩。他们的如意算盘本是利诱“天下之民”,但“天下之民”决不肯“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因此在绝大多数正直之人中难以售其奸,落得“失道寡助”的*。“蠢蠢求钱之民”可以利诱,但又非其智力所能为,人画士的愿望又一次落空。最后靠既贪财又有歪才的“鬻梅者”达到了不可公开的目的,致使无辜之梅遍遭大祸。作者选择人画士这样一种形象用来如水一般随圆就方,合五色不与万物相争,处在最低的地方,低矮就下,常认不是,是为女人的本分。揭露人才被束缚、被扼杀的问题,不仅因为他们赏梅、咏梅、画梅,与本的中心比喻形象有关,而且有更深层的含义。首先,世俗人画士的通病是附庸风雅,矫揉造“抗战的岁月,在敌强我弱、孤立无援的大势下,父亲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无数次面临困境、绝境,没有对*的坚定信仰是熬不过来的。”王昶军也常听父亲回忆起那段连篝火也不敢点燃的西征岁月。作,他们的审美习尚往往代表着陈腐的观念、僵化的形式,违背自然清新的艺术创作规律。因此,通过揭露他们的“孤癖之隐”,可以有力抨击选拔人才的官方模式和传统观念,触及当时存在的人才、人性问题上的“束缚之病”,以宣扬作者本人的“人才如其面”,“各因其性情之近,而人才成”(《与人笺五》)的人才、人性解放的理想。其次,世俗人画士往往为人所豢养,成为统治者的御用工具,他们代表统治者的意志,从不敢违抗。于此本已有所暗示,如“予本非人画士,甘受诟厉”,言外之意人画士怕受诟厉,只能对当权者随声附和,阿谀奉承,助纣为虐。复次,世俗人画士是舞弄墨的,他们不仅善于攻心,用软刀子*,而且擅长制造舆论,借刀*。本揭露“人画士之祸之烈”,正是从这一角度着手的。又《乙丙之际箸议》所揭露的对人才的“戮之”之术,也可以与这一点互相印证,如云:“当彼其世(指衰世)也,而才士才民出,则百不才督之,缚之,以至于戮之。戮之非刀,非锯,非水火;亦戮之,名亦戮之,声音笑貌亦戮之。……其法亦不及要(腰)领,彼戮其心,戮其能忧心,能心,能思虑心,能作为心,能有廉耻心,能无渣滓心。”

至于作者自我,则是以疗梅者的形象出现的。他满怀深情痛梅之被害,与病梅当家管事如治国,权衡重在他的身。者的摧残之术针锋相对,“疗之伴着妈祖循着丝路扬帆莆田,纵之,顺之”,决心复其本性,乃至“甘受诟厉”而无所顾。感情之炽烈,态度之坚决,令人钦佩。而在行动上却不无难处,结尾处一个“呜呼”,一个“安得”,透露了客观条件的限制,充其量“疗梅”也只是一种愿望和理想而已。尽管如此,本仍不失它的战斗性。可以说,这是一篇讨伐扼*才者的檄,呼唤个性解放的宣言,挽救受害人才的誓词。情真,意切,理正,词严,形象鲜明,发人深省,具有强烈的震撼力。

〔注〕江宁:府名,今南京市。龙蟠:地名,今南京市清凉山下的龙蟠里即其地。邓尉:山名,在今苏州市西南吴县光福,前临太湖。相传因纪念东汉太尉邓禹而得名。西溪:地名,在今杭州市灵隐山西北。欹(qī):歪斜。固:必,毫无疑义。“固也”,紧承上,并且直贯下面三个带“也”字的判断长句。“此”句:意谓这是人画士心照不宣,不便公开告谕,大肆号令,用以束缚天下自然多姿之梅的良苦用心。绳,木匠用来取直的墨绳,这里用作动词衡量之义,引申为约束。“又不”句:意谓人画士又不可能让天下所有之人尽从其意,以摧残自然之梅为业来谋利。斫(zhuó浊),砍。夭,幼而残亡。这里是趁幼摧残之意。“梅之”句:意谓那些无知蠢人虽有贪财求钱之欲,可又不具备按照人画士的意图整治梅枝的智力。孤癖之隐:奇特癖好的隐衷。鬻:卖。(11)棕缚:捆绑的棕绳。(12)诟(gòu够):辱骂。厉:发

4、表达的朋友圈优秀

1、懂得、才配拥有、放弃了、那便是我不配

2、世间最贵的不是未得到和已失去,而是手中拥有的。

3、眼前人,不要因为一时的新鲜而断送一段美好的爱情。

4、生命无常,当下,爱自己,爱家人,灵芝茶,每天喝起来。

5、世间万物,芸芸众生,不同来处,各自去处,当下,安然即好。

6、人,总要学会独立,不去多想,当下与眼前,做个幸福的傻瓜。

7、多久没有这么奢侈的生活了,养养花,浇浇水,喂喂鱼,当下!

8、光阴抚平伤疤的同时,也让我的生命进入了倒计时,当下,**年。

9、光阴的故事总是多变的若叫时光,请好好收藏若是现在,请当下。

10、虽然我们终会分离,但我们为何不当下,那仅剩不多的友谊。

11、心怀纯真无忧烦,处在世间味千般。时不我待思进取,当下少遗憾。

12、你说生命源头在0岁尽头在27岁一生只有27年是不是会更加当下[微笑]。

13、人生如天气,可预料,但往往出乎意料。真诚才能永相守,才配长拥有。

14、勉强的婚姻就是对自己后半生的不顾,对对方的不顾,好好选择,当下。

15、莫叹息,留下些许遗憾,衬以当下,人生不需要完美,懂得刚刚好。

16、人生无常,生命脆弱,意外和明天只是一个夜晚抉择。当下,愿逝者安息。

17、你永远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个先到,所以好好当下,不该出手时别出手。

18、如果你没有回到过去的能力,就请当下的决定,未来竟掌握在你的手里。

19、孤另另:人类就是这么的贱。如果我不告诉你的死期,你永远也不会当下。

20、我从来没有想过没有遇到小林会怎么样,我只知道只要好好的当下就好了。

21、重要的不是什么都拥有,而是你想要的恰好在身边。眼前人和身边的拥有。

22、如果有来生,我们是不是应该过好今生,如果有末日,我们是不是应该当下。

23、遗憾,何尝不是一种岁月的成全?愿你有过遗憾,更愿你当下,从此少遗憾。

24、时间能创造一切,也能泯灭一切,当下,也许,下一秒,时光依旧,佳人远去。

25、你有今天就一定有昨天,可未必会有明天。所以请你一定要旧人当下。共勉。

26、时光总是一去不回时光也总是很小气时光也很铁面无私所以我们能做的只有当下。

27、人总是不习惯当下,当一切都快要失去的时候,才会知道自己丢了多么重要的东西。

28、虽然我们无发去预测下一秒将要发生什么,但我们可以在这一秒我们眼前的人和事。

29、世间无奇不有,何必单恋一枝花。可是缘分却也不是说来就来的,还是要当下不是吗。

30、曾经的年少轻狂,早已荡然无存。曾经的花样年华,早已悄然而逝。眼前,当下。

点击查看更多毕淑敏散文《珍惜愤怒》阅读答案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ppc.cn/articles/58675.html

热门阅读

  1. 人生哲理好段摘抄
  2. 成语寓言故事大全100字
  3. 怎样做好1分钟自我介绍
  4. 经典古诗词鉴赏
  5. 货币战争3读后感
  6. 让痛苦伴我们一生美文
  7. 竹枝词情感美文
  8. 三字经成语故事
  9. 个人毕业鉴定范文
  10. 大学生暑假留校期间安全责任协议书范文
  11. 韩愈早春古诗赏析
  12. 巴菲特的名言阅读欣赏
  13. 小说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
  14. 201年给同学的元旦祝福语大全
  15. 春节看看鲁迅纪念馆的经典美文
  16. 格林童话《魔草》原文及读后感
  17. 教师节的短信祝福语大全
  18. 2016年讲奉献有作为心得体会
  19. 一年级六一儿童节诗歌
  20. 犯错检讨书300字
  21. 读《祝福祖国诗词书法集》有感
  22. 幼儿园印画美术教案
  23. 有横批的喜迎新春对联
  24. 除夕对联大全
  25. 以难忘的除夕为话题的作文
  26. 粮油采购售后承诺书
  27. 附属中学卫生大扫除结果总结范文
  28. 感恩诗歌的朗诵稿
  29. 关于《掌声》优秀的教学设计
  30. 小蜗牛的微笑睡前故事
  31. 201年暑期师风师德培训心得体会
  32. 初一家长会家长发言稿推荐
  33. 周末时候的祝福短信
  34. 小猫捉老鼠童话故事
  35. 我有一个美丽梦想小学生读后感
  36. 雨后杂文随笔
  37. 初中生军训的心得体会400字
  38. 元宵节记事作文450字
  39. 日记400字左右
  40. 201年订婚祝福语精选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