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鸦喝水》课文教学反思范文

发布时间: 2025-08-28 11:44:32

《乌鸦喝水》课文教学反思范文

《乌鸦喝水》这篇课文内容主要讲述了乌鸦通过想办法喝到瓶中水的故事,教育孩子们要养成爱动脑的好习惯。教学这篇课文,我翻看了不少网上的教学反思,发现,有几处地方孩子们容易掌握不牢,于是,在课堂中,我有意识地进行重点指导:

一、“喝”与“渴”的区分

有些高年级的孩子也经常犯这样的错误,就是容易将“喝水”写成“渴水”,在教学过程中,先让孩子们进行朗读记忆,在读熟的基础上,给孩子们自由创新的机会,想一想,如何清晰地分辨这两个字?孩子们经过了思考与讨论,很大一部分孩子采用了偏旁记忆的方式,认为“喝水”必须用嘴巴来喝,所以“喝水”的“喝”有个“口”,而“口渴”表示嘴巴干,需要水,所以是三点水。这个方法得到了一致的认可,我也对这种方法给予了肯定,并且进行了巩固练习——选字填空,让6个小组进行比赛。孩子们利用这种方法分辨速度挺快,正确率很高。我鼓励孩子们利用课余时间摸索出更简单实用的方法,比比谁的方法好,孩子们的兴致很高。

二、把实验带进课堂

乌鸦看到有半瓶水,可是瓶口小,乌鸦喝不到水,后来想出了丢石子的方法,终于喝到了水。如何光靠看图与想象,孩子们可能会说,但不会更清晰地理解,掌握的不够扎实。于是,我在边教学课文内容的同时边做科学实验,用一个瓶子与黄豆演示了整个实验的过程,让孩子们眼前一亮。科学实验带进了课堂,孩子们兴趣很浓,聚精会神地看着。后来,我让孩子们上来试着做下实验,孩子们更加带劲了。

拓展阅读

1、大班科优质案及

设计意图:

“分工合作、共同完成、组间交流、分享智慧”。在幼儿间开展小组合作习的方式,能让每个幼儿都有习、表达的机会,有利于幼儿主体性得到最大的体现,习的自主性得到最大的激发,同时这种习是要与同伴合作、互相交流的基础上进行的。在科探索活动中,这种习方法尤为有效。前几天,有一位小朋友给大家讲了个《》的故事,许多孩子对石子投入瓶中能让位升高很感兴趣,并提出,要是旁边没有小石子还会想出其他办法吗?为了满足幼儿的探索欲望,同时进行幼儿小组合作习能力的培养,设计了此次活动。

活动目标:

1、探索如何让瓶子里的位升高。

2、习小组合作探索,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合作习互相交流的乐趣。

活动准备:

2、小石子、沙子、碎布头、海绵、棉花、纸张等各种投放材料

3、饮料瓶子若干

4、统计纸

活动过程:

一、 件引题

1、观看件前半段(口渴,找到一个装有半瓶的瓶子):“小朋友,有一只口渴了,它找到一个瓶子,了吗?”(没有)

2、“你们能帮想办法吗?”

二、 幼儿猜测并记录的方法

1、小组讨论,将猜测的方法记录下来“现在我们要五个小朋友一组,互相说说自己想出的办法然后请一个小朋友当记录员,将你们想的办法画下来。”

2、每组选一名幼儿述说本组的讨论结果。

三、 幼儿以小组合作方式进行探索“如何

1、提出探索要求:一组中两个小朋友当选材员去选择不同材料进行实验,并将多余的材料放回原处,"屈;老师.,案网出处"大家观察瓶里的位有没有升高,实验成功与失败的瓶分别摆放在各自的陈列台上,一名记录员要将实验结果与原先的猜测是否一致做上标记,还要有一名小朋友做实验汇报。

在小组合作探索中,幼儿先要自行分配角色, 出现几名幼儿争当同一角色时,让他们用猜拳形式来解决。

2、幼儿小组合作进行探索,师以噪音控制员的身份巡回指导。

3、每组选一名幼儿将记录结果进行讲述

4、评选最佳合作小组:

在活动中,师本着幼儿是主体的原则,力图营造一个良好的探索环境,尝试以小组合作习的方式让幼儿主动积极参与,体验与同伴合作、交流的乐趣。通过此次活动,我觉得在进行科探索活动中,师应提供给幼儿充分活动空间和材料,为幼儿提供足够的选用机会,以满足不同幼儿的需要;让每个幼儿都承担不同的探索职责,使每个幼儿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有利于其主体性得到最大的体现。在这种活动环境中来促进幼儿积极维、主动交流分享对方的经验,对于探索中产生的各种预测是否正确并不重要,师应真诚地接纳和认可,要力求每个幼儿在探究活动中都有所发现,有成功的体验。幼儿与师的平等关系,幼儿与幼儿互相习互相合作的伙伴关系,能激发幼儿的习欲望,增强自主性,使幼儿真正成为习的主人。

2、中班数公开案《生活中的数字》及大全

中班科公开案《生活中的数字》含适用于中班的科主题活动当中,让幼儿习运用数字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从中体验活动的活动,初步感知数与物的关系,帮助幼儿积累有关数的感性经验,激发对数字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关注身边事物的情感态度,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科公开《生活中的数字》含案吧。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数与物的关系,帮助幼儿积累有关数的感性经验。

(2)习运用数字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从中体验活动的活动。

(3)激发对数字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关注身边事物的情感态度。

(4)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重点:

初步感知数与物的关系,帮助幼儿积累有关数的感性经验。

活动难点:

习运用数字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活动准备:

(1)收集生活中常见的有数字的物品进行展览。

(2)具:0"9数字卡以及物体卡片若干套。

(3)录象资料:如汽车牌照、居民住宅楼、红绿灯

活动过程:

(一)参观数字展览区

1、通过参观展览,让小朋友发现物品上的数字。

2、相互交流:你发现哪些物品上有哪些数字?(组织幼儿用语言进行表述)

3、请你们猜猜:如果这些物品没有了数字会怎么样?

(二)了解数字的用途

1、这些物品上的数字有什么用呢?

2、你觉得数字在我们生活中还有那些用处呢?(请幼儿回忆讲述生活中见过的数字)

3、观看录象,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数字。

(三)数字游戏(找座位)

要求找到比手里的数字多1的座位号坐下。

(四)延伸活动:

你能用这些数字组合成一个有意义的编码吗?(比如:1、1、0、组合成110)

(五)小结:原来我们生活中到处有数字,可以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数字”的世界中,而且,数字对我们又是那么重要。

引领幼儿再次深入地进行探索,给幼儿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整个活动,给予幼儿较宽松的氛围,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

扩展阅读:数字:人类最早用来计数的工具是手指和脚趾,但它们只能表示20以内的数字。当数目很多时,大多数的原始人就用小石子和豆粒来记数。渐渐地人们不满足粒为单位的记数,又发明了打绳结、刻画记数的方法,在兽皮、兽骨、树木、石头上刻画记数。中国古代是用木、竹或骨头制成的小棍来记数,称为算筹。这些记数方法和记数符号慢慢转变成了最早的数字符号(数码)。如今,世界各国都使用阿拉伯数字为标准数字。

3、幼儿园中班数公开案《量一量》及

《中班数公开案《量一量》含》这是优秀的中班数章,希望可以对您的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中班数公开案《量一量》含

一、活动目标:

1、乐于参加测量活动,感受动手操作的快乐。

2、知道记录测量结果。

3、习用自然物测量图形的边长

二、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会用自然物测量物体的边长。

2、活动难点: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三、活动准备:

1、幼儿认识正方形,对知道正方形的四条边一样长。

2、若干大小相同的正方形和小长方形。

3、幼儿没人一张记录表。

四、活动过程:

1、出示正方形卡片导入。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图形宝宝,你们看看它是谁?(正方形)

正方形有几条边?(四条)

四条边一样长吗?你怎么知道的?(看的)

(2)用眼睛看也可以,但是不够准确。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边的准确一点的长度呢?(尺子量)

2、师示操作方法,提出操作要求。

(1)师:是的,我们可以有很多方法进行测量,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个小帮手,你们看看是谁?(长方形)它也可以量正方形的边长。

(2)师:如果我们要测量这条边的长度应该从哪里开始测量呢?到哪里结束呢?(幼儿举手回答)

师:用小长方形量时应该注意什么呢?(对齐)嗯,第二个小长方形的头要和第一个小长方形的尾巴接在一起,一个接着一个,一直到正方形边的另一头。

(3)师:每个边量的结果应记录在对应的格子里,用了几个小长方形就画几个圈。

3、幼儿操作,师指导。

(1)将一条边完整的量出来。

(2)把长方形一个接着以首尾相接,再数数用了几个长方形,然后记录下结果(画圈)。

4、交流、评价幼儿的记录结果。

师:有哪位小朋友愿意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请幼儿上台发言)师:你们的发现都是这样吗?

5、师及时小结及延伸。

师:原来正方形的边是一样长的。小朋友知道刚才的测量方法还可以用来测量什么呢?(幼儿举手回到)好,小朋友回家后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去量一量物体。

由于选择的内容——《自然测量》活动是幼儿较感兴趣的一项数活动内容,也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活动;而且,我为幼儿也准备充分的材料,能做到人手一份。!.来源:快老.师案网!所以,幼儿在活动中主动性及积极性都很强,探索活动中个个都表现地很投入,许多平时比较不爱动手的孩子在此次活动中也显得活跃多了。幼儿通过多次的自由探索活动,已能掌握比较准确的测量方法了;幼儿在测量中,各项能力也得到了发展,特别是动手能力及探索能力。

第一环节

适宜行为:在第一个环节中,让幼儿进行探索性测量,并根据自己的测量经验进行讨论,让幼儿把自己的做法和想法说出来,起到了互相习,互相借鉴的作用,而且个别幼儿的演示、师的示讲解,使幼儿对正确的测量方法有了初步地了解。

不足之处:

1、幼儿人数较多,而空间有限,选择椅子的高度来测量,让孩子的视线受阻,活动不方便。

2、在我示正确的测量方法时,选择了和幼儿一样的测量对象——椅子,由于空间受阻,因此做在后面及旁边的幼儿观察地比较不清楚。

点击查看更多《乌鸦喝水》课文教学反思范文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ppc.cn/articles/60685.html

热门阅读

  1. 泉水优秀教学设计范文
  2. 大学生对公共体育课态度的调查与分析教育论文
  3. 你是我一直隐藏的那一支“心笔”情感散文
  4. 物业公司财物部工作总结
  5. 最新年圣诞节祝福语中英文
  6. 2情人节祝福语大全201
  7. 小景润真要强的故事
  8. 最新新年祝福语短信大全
  9. 教科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留心观察》教案
  10. 席慕蓉诗歌大全
  11. 雷锋的故事1000字
  12. 带雨的诗句及出处
  13. 鼓励人的正能量语录
  14. 描写冬天的诗句
  15. 打草蛇惊的寓言故事
  16. 范仲淹的《鱼家傲》读后感
  17. 《爱迪生救妈妈》教案范文
  18. 关于新闻中心记者站站长的竞职演讲稿范文
  19. 关于生活方面自我评价
  20. 广播体操比赛开闭幕词范文
  21. 团结同学演讲稿
  22. 兰州电机厂生产实习报告范文
  23. 珍贵婚礼策划方案范文
  24. 有关灭火器维修质量保证承诺书
  25. 《沁园春·雪》作品赏析及名家评价
  26. 张晓风经典散文
  27. 2016公司年会贺词
  28. 晚安的经典祝福语录
  29. 圣诞节主题的手抄报资料
  30. 关于思乡的诗
  31. 小学四上《鸟的天堂》优秀教案
  32. 元旦祝福语大全201年
  33. 2016年的万圣节经典祝福语
  34. 劳动节给领导的祝福短信语
  35. 关于元旦新年的简短祝福语
  36. 结婚搞笑祝福语
  37. 我该怎么办教学设计范文
  38. 关于《美丽的小兴安岭》优秀的教案
  39. 或许在你的世界里 我早已经是一个过客情感美文
  40. 再见母校的主题演讲稿
网页更新时间:2025-08-28 22:14:29
本页面最近被 415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云南,TA在页面停留了 148 分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