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美丽的小兴安岭》优秀的教案

发布时间: 2025-08-07 10:28:12

关于《美丽的小兴安岭》优秀的教案

教学目标 :

1.认识本课的17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5个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抽出、欣赏、浓雾、献出、酸甜可口、又香又脆、密密层层、严严实实、人参、又肥又厚、松鼠、飞舞、宝库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生字词。

2.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 :

(一)导入

1.(课前,布置同学们搜集有关小兴安岭的资料。)请同学们展示自己搜集到的有关资料。

2.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领略一下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板书课题:美丽的小兴安岭)

(二)初步感知课文

1.第一遍朗读课文。要求:

(1)通读课文、读准字音;(2)给各自然段标明序号。

2.利用或联系上下的方法理解有关词语。

3.第二遍朗读课文。读前设问:

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主要告诉了我们什么?

读后明确:这篇课文共有6个自然段。主要讲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

4.把你读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三)质疑

课文中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请同学提出来。

1.学生提出自学中不懂的问题,有些问题在学生的帮助下和老师的引导下,当堂完成。

2.教师抓住实质性的问题归纳: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四)作业

根据归纳出的问题进行自学,思考下列问题:

作者抓住哪些景物来写的?你是从哪些词句看出来的?你又是怎样理解的?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3.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步骤 :

(一)导入

今天继续学习第9课《美丽的小兴安岭》。上节课我们自学了课文的生字新词,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美丽、物产丰富。那么,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花园,又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呢?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读第一自然段。思考:第一自然段主要告诉了我们什么?你是从哪些词看出来的?你又是怎么理解的?

2.集体交流。

明确:第一自然段,告诉了我们小兴安岭的树木非常多,也非常美丽,然后抓住数不清几百里连成一片绿色的海洋等词语来理解,突出小兴安岭森林广阔无垠,一片绿色,非常美丽的特点。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其他同学思考:①你觉得小兴安岭的春天怎么样?②作者抓住了哪些景物来写的?你是从哪些词句看出来的?谈谈你的理解。

2.集体交流。

教师帮助学生理解并明确:小兴安岭的春天很美丽,作者抓住了树木、积雪、小溪、小鹿、原木等景物来写,学生抓住抽出像一支舰队等词语来理解,突出春天刚刚到来时,小兴安岭景色美丽,生机勃勃的特点。

设问:树木抽出新的枝条。这句话里抽出还可以换成哪些词,比较哪个词用的准确,为什么?

明确:抽出还可以换成长出,抽出准确,抽出虽然也是长出的意思,但用抽出就把枝条快速长出来的样子写出来了,形象生动,枝条一般是笔直的,长长的,像一把剑,把枝条长出说成抽出非常贴切。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4.小结读书方法。

(1)先读课文,感受到了小兴安岭的春天很美丽。

(2)抓住了作者所描写的词句进行理解。

(3)通过感情朗读,体会小兴安岭春天的美丽。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自己思考并理解下列问题:

(1)小兴安岭夏天的景色怎样?

(2)作者抓住了哪些景物来写的?你是从哪些词句看出的?谈谈你的理解?

2.集体交流。

(1)小兴安岭的夏天很美丽,作者抓住树木,晨雾,太阳,草地,野花这些景物来写的。

(2)抓住葱葱茏茏密密层层严严实实封挡遮等重点词语理解小兴安岭夏天树木葱茏,枝叶茂密,抓住了浸、穿来理解晨雾、阳光、野花的美丽。

设问: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带点的词还可以换成哪些词?哪个词用的准确?为什么?

明确:密密层层可换成密密麻麻,封可换成盖。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

(五)学习第四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你觉得小兴安岭的秋天怎么样?作者抓住了哪些景物来写的?你是从哪些词句看出来的?你是怎么理解的?

2.分小组讨论学习。

3.集体交流,明确:

(1)小兴安岭的秋天很美丽,很富饶,作者抓住了树木、落叶、山葡萄、木耳、人参等景物来写。

(2)抓住:飞舞献等重点词语来理解,突出了小兴安岭的秋天不但景色美丽,而且物产丰富。

设问:落叶在林间飞舞。,飞舞还可以换成哪个词?比较用哪个词更准确?

明确:飞舞还可换成飘落。用飞舞而不用飘落,表现了落叶随秋风悠悠飘落的情景,使我们体会到秋天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进一步体会到作者的用词准确。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四自然段。

(六)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

1.按照上面的学习方法自学第五自然段。

2.集体交流:

(1)小兴安岭的冬天美丽,富饶,作者抓住了树木、积雪、西北风、紫貂、松鼠等来写。

(2)学生们抓住飞舞刮只好散步等重点词语来理解,使学生们体会到小兴安岭冬天的美丽和富饶。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五自然段。

(七)学习第六自然段

1.齐读第六自然段。

2.想一想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花园,又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呢?

明确:宝库,是指物产丰富。花园,是指一年四季美丽。因为小兴安岭物产丰富,其中还有很多珍贵的动植物,而且一年四季景色美丽,所以说小兴安岭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也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

(八)总结

通过对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优美,物产丰富,我们还掌握了学习方法,并能运用这种方法自己学习,非常成功。

(九)布置作业

感情朗读课文,注意体会小兴安岭的景色优美和物产丰富。

(十)板书设计

(十一)随堂练习

1.组词

融()汇()献()脆()肥()

溪()封()酸()靠()库()

2.理解词语

密密层层:

苍翠:

3.抄写喜欢的一个段落

这是一篇写景散文,为我们展示了小兴安岭一幅幅精美的画面。在知识教学点上,注重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能力上注重培养学生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提高阅读水平。方法主要以反复朗读为主,通过朗读,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同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拓展阅读

1、《》三年级语文

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词,会写“汇、挡、献、刮”,初步领会左右结构生字宽窄布局的迎让规律。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的喜爱之情;尝试运用立桩记忆的方法背诵喜欢的段落。

3、探究并发现写春夏秋冬四段的组段规律,学习和积累准确、生动的语言。

学重点:

1、体会作者按四季变化的顺序,抓住每季特点观察的方法。

2、体会课文中用词准确、生动的句子。

学难点:

文中介绍的景象及动物、物产等,学生不够熟悉,可能感到生疏,理解会有一定的困难。

键:

在指导学生感悟课文构段规律时,让学生探究课文为什么,每段都是先写“树木”,再写“其它景物”,从而领悟,树木是的主体,而有了其它景物,则使更加丰富,更加富变化,也更加体现了是一个巨大的宝库的主题。

学手段:

课件,生字卡片。

学方法:

引导法,自助、合作学习。

学准备:

1、多媒体。

2、准备有的资料。

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认读字词,指导纠正易读错的字音。

白桦、淙淙、嫩绿、涨满、蘑菇、脑袋、葱葱茏茏(树木青翠茂盛)、当

2、请六位同学分段朗读课文。要求和评价指标:声音洪亮,正确流利。

这节课重点探究课文中间部分的行文顺序和组段的规律。

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

1、由师背诵第一段导入,学习第二段──感受春天活力之

(1)指导感受“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中“抽出”用得准确、生动,充满了春天的活力之

(2)交流汇报。

重点感悟:“汇”也用得生动形象,充满了春天的活力之

第一步,读“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溪,淙淙地流着。溪里涨满了春水。”

第二步,出示“汇”字。

课件演示,理解“汇”字的意思,形象记忆字形:三点水就如同积雪化成的水,淙淙地流进溪(“象形”的半口匡)。第三步,指导书写“汇”字。指导要点:偏旁三点水,写在弧线上,上面两点要写紧凑一些。

第四步,学生练习写“汇”字。第五步,再读带有“汇”字的句子。

师:想象雪水“汇”成溪的景象,有感情朗读。

(3)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写鹿的句子。

引导学生体会鹿的描写也充满了春天的活力之。指导要点。

(4)交流感受,体会春天的活力之

师板书:活力之

(5)感悟第二自然段的组成

师生合作配乐读第二自然段(老师读树,女同学读春水,男同学读鹿)强化对组段特点的感受。

(6)指导学生用立桩记忆法背诵这一段。

第一步,展示记忆立桩词:树木抽出____长出____;积雪汇成____流着________涨满____;鹿____散步俯下____侧着____欣赏____。

第二步,解释立桩词师:左边是“春天的主要景物”的三个词语,右边是“主要景物具体形象”的若干词语。

第三步,指导立桩记忆的方法师:要做到高效背诵,就要找到一根支持背诵的拐杖──先记住要点之间的系,再利用这种联系加快记忆。

第四步,练习背诵

2、学习第三段──感受夏天葱茏之

(1)默读第三自然段,探究发现这段与前一自然段在组段上的相同之处。(也是先写树木,再写树木周围的景象)

(2)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写出夏天草木葱茏的特点的。

(3)书写“挡”字。

三、提示重点,明确目标

1、师指导书写。

2、师生合作再读这句话。

再读此段描写树木周围景象的部分。

交流感受,体会夏季的葱茏之。突出对“浸”的揣摩感悟。师板书:葱茏之

3、学生分组自学四、五段──感受秋、冬之

(1)学生分为自学第四段的和自学第五的两大群体,每一群体

(2)组代表汇报交流自己组的体会。

四、读中感悟,积累语言

重点引导学生体会“献”和“刮”两个词的生动形象。

相机板书:丰收之和生命之,随文指导学写“献”字和“刮”字。

回答课后第二题:“如果有机会去,你会选择哪个季节?”鼓励运用立桩记忆法背诵文中相的段落。

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题。

五、回归整体,表达感受

学生自己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不准的字音同位互相纠正。

有感情齐声朗读:“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2、《》三年级语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侧、欣、浸”等13个生字,学会“脑、袋、严”等13个生字,理解相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东北一年四季的景色是的,物产是丰富的,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突破重难点:

重点:感受一年四季的景色。

突破方法:学过程中,师既要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风景图片,让学生获得直观的感知,激发研读课文的趣;同时又要指导他们抓住文章的键词句进行品读,并在此过程中展开想象,以不断形成对景色的感知。

难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突破方法:一方面,师需要让学生在感知景及丰富物产的基础上畅谈自己内心的感受,在此过程中不断唤醒他们内心的喜爱之情;另一方面,还要借助感情朗读的形式,让他们在读中不断升华自己的认知,从而自然激发对祖国的热爱和赞之情。

法与学法推荐:

法:情境激趣法,借助多媒体课件展示景色以及丰富的物产,唤醒学生的好情感体验,同时拉近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扶放结合”法,在指导品读的过程中师重点抓住四季中的春、夏两个季节进行重点指导,给学生学法,然后放手让他们自主探究秋、冬两个季节,从而有效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学法:读、画、思、议相结合法,在品读课文的过程中,按照师的指导边读边圈画重点词句,同时深入体会词句的意思,并将自己的体会不断与同学、老师交流,实现对句子、文章情感的体会;朗读深化法,借助感情朗读反复练习,不断提升对文章情感的感知,同时培养良好的朗读语感。

师生齐准备:

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的图片、文字资料;歌曲《走进》。

学生:了解的资料;自主阅读课文,扫清认读障碍。

课时巧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侧、欣、浸”等13个生字,学会“脑、袋、严”等13个生字。理解相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感知课文内容,初步理解文章的脉络。

学过程:

一、回顾引入,揭示课题

1、谈话:孩子们,上节课我们去的西沙群岛周游了一番,你们觉得那里是个怎样的地方呢?(、富饶)其实,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还有更多令人向往的地方等着我们去欣赏呢。这节课我们再去东北的看看,如何?

2、板书:,指名学生朗读课题,展开想象并说说那里都是如何“”的。师适时播放画面,引导学生观看并再次说说自己的感受。

3、师生交流对的了解,师补充(在我国东北黑龙江省的北部,是我国的重要林区之一,长约450千米。漫山遍野都种满了树木,它与大、长白山同是我国最大的林区,它们集中了全国木材蓄积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设计意图】此环节学借助上节课学内容充分唤醒学生对祖国风情的情感体验,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继续欣赏景的浓厚趣。

二、初读课文,识写生字

1、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

(1)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自己认为难读的词语和句子多读几遍。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词义。

2、检查自学字词情况。

(1)出示课文中的词语,学生自读、指名认读,师适时纠正读音,重点指导他们生字“脑”字的声母是鼻音“n”,“影”是后鼻音,要注意发音到位,同时“舍”是个多音字,在“宿舍”一词中读第四声“shè”。

(2)学生再读词语,看看哪些词语的意思自己不太理解,师适时引导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理解,同时将部分词语留待品读课文时再进行随文理解。

(3)课件出示文中的生字,引导学生观察字形并试着用自己的方法识记,师适时引导他们借助形近字比较的形式记住“线(钱)、刮(乱)”等,同时利用形声字构字特点记住“脑、袋、挡、梢、侧”等汉字。

(4)指导写字:引导学生观察本课要求会写的13个生字,看看哪些生字在书写时需要特别提醒他人注意,师适时抓住学生认为比较难写的生字“袋、线、库”三个字进行范写指导。其中“袋”上下两部分要注意写紧凑,上面“代”的斜钩略长,下面“衣”的点画落在“代”中间,撇、捺相对要舒展;“线”左边的“纟”要注意写得略紧凑,右边部分的斜钩要舒展;“库”外面的“广”注意不要完全将里面的“车”给包住了同时,“库”的第六笔横画略长。学生自主描写生字,师提醒写字姿势,**指导,同时针对书写问题及时给予强调指导。

3、指名说说自己在读书过程中,哪些长句子朗读得不够好,师适时指导读好几个长句子。

(1)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2)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

(3)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4、指名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引导其他同学进行朗读评价,注意从声音是否洪亮、读得是否正确流利等不同方面进行评价,师适时进行部分句段的朗读指导。

5、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默读思考: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分别写了什么时候的景色?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引导他们明确课文是按照“一年四季”的顺序进行描写的,同时归纳板书(春夏秋冬)。

(2)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找出各季节所在段落,同时引导他们明确课文的结构(总——分——总)。

6、质疑交流:读了课文,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除了之外,我还觉得是一个物产丰富的地方呢。

师:如果老师将你们俩说的结合起来,就能更准确地概括的特点了。孩子们,再找一找,课文中哪一句话能够准确概括的特点呢?

生:课文最后一句话。

课件出示文章最后一段,引导学生读句子,同时明确这句话是文章的中心句。学生齐读句子。

【设计意图】此环节学主要采取了自主阅读法,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并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再对难读的字词进行检查与指导,有效扫除字词障碍的同时,也对文章有了一个整体的感知,为进一步研读品悟做好了铺垫。

三、课堂

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那么这里一年四季的景色到底都是怎样的呢?它那里又有哪些物产呢?让我们下节课再深入探究吧。

3、《》三年级语文

学目标:

1、学会本课15个生字,能通过、联系上下文的形式,弄懂词语的意思;

2、了解一年四季的景色、丰富的物产;

3、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习作者抓住每个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学重、难点:

准确理解课文描写四季景色的词句,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

学准备:

1、学生收集有的资料;

2、相的课件。

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学习第一自然段

2、齐读第一自然段

3、这段告诉我们什么

4、指导朗读

5、课文是按什么顺序介绍的呢?

过渡:象一位爱的姑娘,一年四季变换着的衣裳,带给人们四种不同的享受。

二、初读2-5自然段

1、学生轻声自读2-5段

2、想:自己最喜欢哪个季节的,为什么?

三、汇报、交流(学习2-5自然段)

注:不以课文中春、夏、秋、冬的顺序,按学生汇报的顺序学习2-5段

1、春天:

师:你觉得的春天在哪?

学生自由说

(1)在新的枝叶

a出示树木长出新的枝条,长出新的叶子。

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新的叶子。

b读这两个句子

c说说“抽”好在哪里?

(2)在溪水的丁冬做响

指导朗读:读出欢快的心情。

(3)鹿的悠然自得

a、体会动物此时的心情;

b、指导朗读:读出高、自由自在的心情;

c、男女生赛读。

(4)结:的春天真是一幅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

2、夏天:

(1)课文第3自然段描写了哪些景物?(树、雾、光、花)

(2)读出描写树的句子,找找句子中哪些字词用得好,为什么?(葱葱茏茏、密密层层、

严严实实、封,写出了树多,树的茂盛)

(3)指导学生学习作者用词的生动

(4)快速默读“早晨……花坛。”

填空

----------的雾---------的金光---------的花

(5)观看图片(雾、光、花)

(6)仿造:“千万缕象利剑一样的金光”进行口头造句

3、秋天:

(1)喜欢秋天的同学齐读该段;

(2)谈谈秋天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A落叶很

a、对比:秋风吹过,落叶在林间飞舞。

秋风吹过,落叶从林间飘落。

(飞舞写出了落叶经风吹后,忽左忽右忽上忽下的样子,也写出了叶子多。)

b、指导朗读。

B吃的东西多

a、学生汇报:有山葡萄、榛子、木耳、人参等

b、师:你们看到这么多好吃的,心里想怎样?

c、指导朗读:读出特别谗的语气

4、冬天:

(1)师:冬天那么冷,有没有人喜欢?

的冬天究竟什么地方吸引你?

(2)看课件:雪景

问:在这样一片冰天雪地里,你最想做什么?

(3)的动物们是怎样过冬的?

(4)指导朗读:读出黑熊的滑稽、可笑。

四、学习第6自然段

(1)师:欣赏完的四季后,你有什么感觉?作者又是怎么想的呢?

齐读第6自然段

(2)我们已经欣赏过了,为什么说它是宝库呢?

学生自由汇报

五、总结全文,渗透环保意识

(1)师:不仅,而且是一座宝库。但是通过同学们收集的资料我们知道了,有许多珍贵的树正被

人砍伐,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2)生自由说

(3)师总结:对,我们要保护自然环境,让一直下去。

点击查看更多关于《美丽的小兴安岭》优秀的教案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ppc.cn/articles/49685.html

热门阅读

  1. 童话故事作文300字写动物
  2. 好句好段摘抄 初中
  3. 班长班级纪律管理松懈的检讨书
  4. 偷影子的人高中读后感
  5. 汪国真经典诗句
  6. 假期社会实践报告范本
  7. 花城碎碎念散文
  8. 银行述职的报告
  9. 阁楼上的精灵读后感
  10. 巫婆日记作文
  11. 新教师述职报告
  12. 羽毛未丰的成语故事
  13. 感恩的优美句子
  14. 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中平面设计专业的教学现状与措施论文
  15. 春节最真心祝福短信
  16. 我听见了随笔
  17. 201年新年辞旧迎新的励志说说
  18. 成语寓言故事
  19. 五年级音乐《西部风情》教学设计
  20. 201年5青年节祝福语集锦
  21. 寒冬里的红豆杉诗歌
  22. 安徒生童话故事丑小鸭
  23. 《荆轲刺秦王》小品剧本
  24. 致朋友的唯美句子
  25. 伤感个性语录大全
  26. 那一刻我长大了随笔
  27. 学校班会总结范文
  28. 《植树问题》的教案设计
  29. 开学第一天日记范文精选
  30. 有关元宵佳节的古诗
  31. 中秋节思乡的诗句
  32. 关于春节的手抄报资料
  33. 最新公司送员工的生日祝福语
  34. 关于学习红墙意识心得体会
  35. 汪国真《我微笑着走向生活》原文及赏析
  36. 四月一日愚人节作文
  37. 冬至祝福语简短精悍
  38. 描写心痛的优美句子摘抄
  39. 初三优秀学生的家长会发言稿精选
  40. 元宵节给亲人的短信祝福语
网页更新时间:2025-08-25 16:42:39
本页面最近被 219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台湾,TA在页面停留了 174 分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