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望庐山瀑布》全文赏析

发布时间: 2025-07-16 10:27:49

李白《望庐山瀑布》全文赏析 1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1.香炉:指香炉峰。紫烟:指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香炉初上日,瀑布喷成虹。”“日照”二句:一作“庐山上与星斗连,日照香炉生紫烟”。

2.遥看:从远处看。挂:悬挂。前川:一作“长川”。川:河流,这里指瀑布。

3.直:笔直。三千尺:形容山高。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

4.疑:怀疑。银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九天:一作“半天”。古人认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九重天,即天空最高处。此句极言瀑布落差之大。

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挂前川” 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

这样写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谪仙”就是李白。《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李白《望庐山瀑布》全文赏析 2

这首诗是七言绝句。此诗中的香炉,即第一首诗开头提到的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其峰尖圆,烟云聚散,如博山香炉之状”(乐史《太平寰宇记》)。可是,到了诗人李白的笔下,便成了另一番景象:一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地升起了团团白烟,缥缈于青山蓝天之间,在红日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云霞。这不仅把香炉峰渲染得更美,而且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为不寻常的瀑布创造了不寻常的背景。接着诗人才把视线移向山壁上的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前四字是点题。“挂前川”,这是“望”的第一眼形象,瀑布像是一条巨大的白练高挂于山川之间。“挂”字很妙,它化动为静,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第一首诗说,“壮哉造化功!”正是这“造化”才能将这巨物“挂”起来,所以这“挂”字也包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神奇伟力的赞颂。第三句又极写瀑布的动态。“飞流直下三千尺”,一笔挥洒,字字铿锵有力。“飞”字,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见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在眼前。然而,诗人犹嫌未足,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真是想落天外,惊人魂魄。“疑是”值得细味,诗人明明说得恍恍惚惚,而读者也明知不是,但是又都觉得只有这样写,才更为生动、逼真,其奥妙就在于诗人前面的描写中已经孕育了这一形象。巍巍香炉峰藏在云烟雾霭之中,遥望瀑布就如从云端飞流直下,临空而落,这就自然地联想到像是一条银河从天而降。可见,“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比喻,虽是奇特,但在诗中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在形象的刻画中自然地生发出来的。它夸张而又自然,新奇而又真切,从而振起全篇,使得整个形象变得更为丰富多彩,雄奇瑰丽,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给人以想象的余地,显示出李白那种“万里一泻,末势犹壮”的艺术风格。

宋人魏庆之说:“七言诗第五字要响。……所谓响者,致力处也。”(《诗人玉屑》)这个看法在这首诗里似乎特别有说服力。比如一个“生”字,不仅把香炉峰写“活”了,也隐隐地把山间的烟云冉冉上升、袅袅浮游的景象表现出来了。“挂”字前面已经提到了,那个“落”字也很精彩,它活画出高空突兀、巨流倾泻的磅礴气势。很难设想换掉这三个字,这首诗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中唐诗人徐凝也写了一首《庐山瀑布》。诗云:“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场景虽也不小,但还是给人局促之感,原因大概是它转来转去都是瀑布,瀑布,显得很实,很板,虽是小诗,却颇有点大赋的气味。比起李白那种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有形有神,奔放空灵,相去实在甚远。苏轼说:“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唯有谪仙词。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戏徐凝瀑布诗》)话虽不无过激之处,然其基本倾向还是正确的,表现了苏轼不仅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也是一位颇有见地的鉴赏家。

第一首五古因篇幅无限制,所以诗人任意挥洒,写“海风”,写“江月”,写“穹石”,写得大起大落,大开大阖,转折如意,挥洒自如,一气呵成。第二首七绝因篇幅较小,诗人用夸张的比喻把景物升腾到更高的境界,达到写瀑布的极致,极为夸张,但又清新自然,浅显生动,同时具有动荡开阔的气势,飞动流走的章法,跳跃腾挪,纵横捭阖,亦有歌行的气势和特点。

两首诗都是李白之作,同是写庐山瀑布之景,李白一生好入名山游在庐山秀丽的山水之中,更显诗人标名之灵气。其想象丰富,奇思纵横,气势恢宏,感情奔放,似江河奔腾,又自然清新,似云卷风清,其诗歌的审美特征是自然美、率真美和无拘无束的自由美。这两首诗歌都具有这样的审美特征。

创作背景

这两首诗一般认为是公元725年(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前后李白出游金陵途中初游庐山时所作。吴小如教授认为,李白这两首诗体裁不一,内容也有一部分重复,疑非一时之作。詹锳先生在《李白诗文系年》中根据任华《杂言寄李白》诗,认为第一首五古为李白入长安以前(开元年间)所作。另有人认为第二首七绝作于公元756年(唐玄宗天宝十五年)李白到庐山的夏秋之交。

古诗翻译

拓展阅读

1、关于

每次读的《》,总是想去看看它的真面目,今天,爸爸妈妈终于带我来到了向往已久的

早上我们坐着大巴来到牯岭镇。牯岭镇位于海拔1164米的高上,三面环,一面临谷,有“云中城”的美称。

这次旅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会议旧址和举世闻名的三叠泉。

俗话说“不到三叠泉,不算客”,我们坐着缆车来到顶,然后从上而下走了3300个台阶,走到半腰就已经听到了轰隆隆的水声,真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啊。走到谷底,终于见到了“真面目”。这落差155米的真的是壮观极了!

分为三段,第一段就像一块纱,第二段的中间被石头撞击成了两条线,第三段就像小小的珍珠。咦!不是说“飞流直下三千尺”吗,怎么才155米呢?导游说,首先是因为,写的不是三叠泉的;第二呢,当年写首诗的时候喝醉酒了,所以写得有些夸张。很多人都像我一样感觉疑惑,这三叠泉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呢?导游说,三叠泉的水是从大月和五老峰汇集而成的。我用双手碰了一下水,真的是“冰冰凉,透心凉”啊。

,这是我见过的最大的了!

2、关于

早晨,天空亮起了鱼肚,碧空如洗,在旁,香炉被温热的阳光照射,慢慢地出现了紫纱般的薄雾,烟照在刚醒的小草小花上,照在了绿色大伞上,照在犹如bu一样的上,让这一片美景笼罩上了一层神秘感,给人一种想要探索一番的欲。花儿在紫烟中显得更加妩媚,小草似乎也更挺拔了,天空上云缭绕。太阳高挂在天上,霞光万道。

时间慢慢到了中午,游人被吸引过来。包括看着一股书生气,眉眼不凡,神采奕奕,算不上俊朗,但也自成气度。站在远处遥着,这似乎像挂在天上一样。那像用天纱来织的一般,和青翠的脉配合得天衣无缝。这上直接飞下去,直下三千尺。这时旁边的游人感叹,真美啊!

四处张,发现没有一个说不喜欢这的。心里也在赞叹着的美丽,尤其是那紫烟和四周的环境,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还有那个像要落下九天一样,这让诗意大发,指着那大喊:“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蝶恋花诗译

一条长长的红尘路,一段深深的烟雨情。

循着记忆的颜色,我漫步在心灵的空间,穿越岁月的长河,叩问生命的奇迹。

烟雨濛濛,杨柳依依,思绪飞飞。

犹记当年七月,你涉一纸墨香远远走来,谁知今年四月,我拽两袖牵挂依然牵不住你日渐疏远的双手,此情此景,叫我情何以堪?

故事还是悠荡在江南三月的雨巷,幽怨的丁香花早已不再岀现,就像记忆的抽屉深处,那把崭新如昨的油纸伞,只适合用时光来擦拭,不适合用来遮挡伤心的泪雨。

如果日子还能倒流过去,也许红尘情歌就能永远传唱下去。那些倚窗伴明月,坐灯数星辰的诗情画意,总是那么惬意,那么醉美,那么欢愉。携手唱诗,拥梦织的快乐何等潇洒,只需两个喜庆的“精华”便可以让自己美美地,甜甜地笑上一整天。

2.

推开春天的窗台,感受世界的精彩。

窗帘内,多少秘密隐藏在其中。心事半闭半合,一触及发。

曾经拥有过的未必能够永远锁住,不曾拥有的自然不会留恋。

多少次细数灯下的孤影,心里却在暗自庆幸,天涯若比邻,此生能够拥有一段奇缘,对我来说已经是上天赐予的最大恩赐。

窗外的春色如此多娇,我常常会为了那一簇簇绿色而顿悟,原来人们是这样酷爱生命力。

家家户户精心培育的盆花,自豪地站在阳光下争奇斗艳,抢着告诉我们:春天来了,就在我们身边。

当目光与花儿碰撞的那一刻,我的脸变红了,突然间想起你那惊艳的话语:人比花儿俏!

花儿花儿为谁开,蝶儿蝶儿为谁来?朝着缤纷的花朵许愿,如果能够与他化蝶双双飞,一起穿越沧海,飞过桑田,一起守着诗句静待地老,祈祷天不荒,情不落,那会是多么幸福的事儿。

3.

因了你的眷顾,春绿了,梦绿了,心也绿了。

我打从心里感激这来之不易的缘分,记忆由绿变红,喜盈盈的秋水总是含笑带情,渴透过指尖飞翔的字,把这份怎么诉也说不完的情话传递给你听。

长长的黑发缠绕着不死不休的爱恋,深深的梦海涌动着错综复杂的情潮,何时才能穿越那千言万语的阻隔,明明地告诉你,我的心在哭泣,在一个人的夜里哭泣,为了那些不再返青的记忆。

一次次地重温你的体贴,你的细致,你的温柔,一次次地回顾你的责怪,你的埋怨,你的冷落,难道这些遗失的美好都是你逃脱过去的替代品?如何才能把你我困在网*,让思念的心不再疼痛,让黑夜不再如影随形?

我不愿被你的忧伤困住,更不愿意忧伤困住你。为何失落的灵魂总会在放弃与不放弃之间挣扎?难道除了对与错外,我们再也没有第三种选择?

4.

雨一直下,不停不止。

暮春时节,南方已经开满了黄色的小菊花,零零星星,一丛一丛。你那里是否已经是人面桃花相映红?

想起与你雨中告别的情景,雨下得那么大,雨声盖住了我的哭声,雨水遮挡了我的泪水,我是一直在笑的,因为我不想看到你为我而哭。

多么想延迟离别的时间,多么留恋相聚的一点一滴,多么想再*一句痴,为什么你就不明我的心意呢?约定的誓言都可以不作数,惟有真实的体验才能证明,原来相识并不是一场了无痕的春梦。

美丽的梦总是容易醒,当再见的钟声惊醒美梦时,我才意外地发觉,原来雨中的分别竟然只是南柯一梦,而我也暗自庆幸,今生不必面临这样的梦醒时分。

抱着这样的欣慰,我终于可以勉强自己再次携你入梦,只是做梦而已,应该没有不可以之说,只需能够梦见,再久的冷落都可以淡然接受,因为我们原本就说好永远不放开彼此的手,只要你不说,我可以假装一切远离都不是现实,只要我不吵不闹,只要我不猜不忌,你一定会遵守约定的。

5.

一片孤海,一个空梦。

梦瘦了,海哭了,桃花碎了。蝶儿孤单地径自去飞,它再也不等待桃花微笑了。

心事款款地低飞,想要抓住春天的衣袖,让风儿带走自己的忧郁。

端起一杯苦涩的酒,独自饮下这杯春色。

柳丝无端飞舞,卷起了感伤的思绪。此时此刻,应该是桃红柳绿梨时,此时此刻应该是草长茑飞蝶舞时,我怎么整天以泪洗脸呢?

夏日的邂逅,被春天关在门外了。

梦还是那个梦,人还是那个人,说不上来,究竟是什么改变了。

悲也好,喜也罢,我不是还在做梦吗?梦想等到那个千方百计虐待自己,巴不得自己天天泡在醋坛子里的坏蛋。

放得开吗?握得住吗?

放不开,就紧紧地抓住,只要梦锁牢,不让蜜蜂蝴蝶飞进,不就可以了?

千错万错,都是一个人的错,千难万难,都挡不住前进的决心。

红尘情歌依然在唱,伤感的旋律依然在响,恹恹的灵魂该醒啦!

点击查看更多李白《望庐山瀑布》全文赏析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ppc.cn/articles/28664.html

热门阅读

  1. 学校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工作的自查报告
  2. 人美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上册《箱板上的新发现》教学设计
  3. 《上李邕·大鹏一日同风起》翻译及赏析
  4. 关于描写思念的诗句
  5. 重阳节给爷爷奶奶的祝福语
  6. 培训表彰大会学员代表发言稿
  7. 最新的除夕QQ祝福短信精选
  8. 对爱情绝望的句子有哪些
  9. 3女生节搞笑祝福语短信
  10. 难忘的春节作文范文
  11. 特拉维夫无处不在的花花草草美文
  12. 朋友20岁生日祝福语
  13. 名著《平凡的世界》的读后感900字
  14. 中学军训及入学教育的通知
  15. 音乐课教学反思范文550字
  16. 开学第一课安全教育心得体会
  17. 关于桥的教案
  18. 微信优美的句子大全
  19. 24个字的精辟句子
  20. 高中语文《兰亭集序》优秀教学设计
  21. 对人生无奈的诗句
  22. 数的形成教案设计
  23. 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同步作文:我想要变成天使
  24. 初恋我们不懂爱美文摘抄
  25. 描写四季的经典诗句
  26. 何不去争做红花教师发言稿
  27. 关于划龙舟作文500字
  28. 学校新学期教学个人工作计划
  29. 相声剧本《小学生》
  30. 乌云和太阳寓言故事
  31. 红桥游记的阅读题答案
  32. 2016关于实训心得体会
  33. 惊蛰节气祝福语
  34. 《袁州州学记》原文注释翻译及赏析
  35. 2016年语文国培心得体会
  36. 2016年最新新年祝福语
  37. 关于错过的人的句子摘抄
  38. 五字成语故事:河东狮子吼
  39. 《戴小桥和他的哥儿们》读后感
  40. 201浅谈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心得体会
网页更新时间:2025-08-25 15:24:37
本页面最近被 535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黑龙江,TA在页面停留了 61 分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