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凡卡》第二课时优秀的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5-07-19 14:42:29

有关《凡卡》第二课时优秀的教学设计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凡卡悲惨的生活遭遇,体会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2、初步领悟文中所采用的对比、反衬、暗示的表达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第八、第十、第十五自然段的理解感受凡卡生活的悲惨和内心的痛苦。

教学难点:初步领悟文中所采用的对比、反衬、暗示的表达方法。

学生:了解契柯夫的作品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教师:课文录音、卡片若干

现实:悲惨

回忆:快乐

一、复习导入,初设疑问:

1、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凡卡》这篇小说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2、凡卡回忆了哪些往事?你从凡卡回忆的这些往事感受到他在爷爷身边时生活得怎么样?(板书:回忆快乐)

3、凡卡给爷爷写信,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凡卡希望爷爷把他带回村子里去。)凡卡为什么希望爷爷把他带回去?(板书:现实悲惨)

4、今天,你想进一步知道什么呢?引导学生进一步追问:凡卡的生活悲惨在哪儿?凡卡的生活为什么这样悲惨?

二、读信悟情,解答疑问:

1、快速读信,看看课文的哪几个小节最能反映凡卡生活的悲惨?

2、默读第8小节,找找反映凡卡悲惨生活的句子,并把自己的体会标注在书上。

A、学生交流

B、交流后引导学生总结:凡卡吃不好,睡不好,还常常*,被伙计捉弄。

C、设身处地地想想,如果是你,会怎么样呢?

D、我们那可怜的凡卡正在向爷爷倾诉自己的不幸,选择最能打动你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亲爱的爷爷,

3、默读第10、15自然段,也找找反映凡卡悲惨生活的句子,感受深刻的地方适当地写一些标注,如有产生疑问的地方,就在旁边打个问号。

A、交流反映凡卡悲惨生活的句子和体会。

B、学生质疑(估计):凡卡为什么不怕爷爷结结实实地打?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体会凡卡在乡下的生活很苦,可是当学徒的生活更苦,以及凡卡失去亲人疼爱的孤独。

C、在10和15节中选一个小节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自由读、两小节各指名一人读、评读。

4、讨论第二个问题:凡卡的生活为什么这样悲惨呢?结合课文及课外查阅到的资料谈谈。

5、把信的内容连起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读到写回忆的部分停下来想一想凡卡在爷爷身边时的快乐生活。教师质疑:这篇小说一半写苦,一半写甜,这是不是有矛盾?(引导学生讨论,领悟作者写凡卡回忆乡下生活的快乐,更衬托出凡卡学徒生活的悲惨。)

三、再问再议,拓展练笔:

1、自由读20、21两个自然段,提出问题与同学讨论。

2、重点讨论问题:凡卡写的这封信,他爷爷能收到吗?

A、学生联系地址不详,认为他爷爷不能收到信。

B、讨论:就算凡卡的爷爷能收到信,他能把凡卡带回去吗?

C、是啊,对于凡卡来说,回到爷爷身边只能是一个甜蜜的梦而已。(播放最后一节课文录音)

3、练笔(任选一题)

l 课文在凡卡睡熟并做着甜蜜的梦的地方结束了。但梦总是要醒的,想象一下,凡卡睡醒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

l 读了课文,你可能有很多话想对凡卡说。先说一说,再写下来。

(如教学时间不充裕的话,就作为作业。)

四、布置作业

把自己喜欢的词句摘抄在自己的摘抄本上。

拓展阅读

1、《记金华的双龙洞》

一、目标

1、了解作者在双龙洞的所见所闻。

2、了解一些句子在文中的过渡作用。

3、习抓住特点定景的方法,培养生观察周围事物和条理叙述事物的能力。

4、通过习,激发生热爱祖国丽河山的思想感情。

孔隙窄小和洞内景物点像

三、模式

读读想想议议练练

四、准备

片、投影仪、小黑板

五、过程

(一)、复习

作者按怎样的'顺序游览的?

)、五段

1、自由朗读、三、四、五段,你最喜欢哪一段?为什么/

2、小小组交流

3、大组交流

三段:外洞

1、外洞洞口什么特点?(拱形、宽)作者是怎样写的?(比喻)

2、理解词突兀森郁

3、这节最后一句写什么?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写泉水,这条水线串联全文。与下一小节紧密相连)

4、齐读段。

四段:从外洞进入内洞

1、默读四段。

2、口述作者怎样进入内洞?出示电片,抽动片演示。

3、这小节共九句话,每句写什么?注意各句之间的联系。

4、孔隙什么特点?

(窄:只能容两个人并排仰卧的小船;矮:小般进出靠工人拉,人卧在船内;险:左右和上方的石头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

5、指导读好句子。

五段:内洞

1、默读思考:内洞什么特点?(黑、奇、大)

2、分别用不同的符号标出黑、奇、大的句子。

3、为什么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为什么说点像?到底是像还是不像?

4、看电片:认识石钟乳、石笋。

小结:双龙洞无论是外洞、孔隙、内洞景色各异,都值得观赏,这是全文的中心。

(三)、质疑

1、三小节似乎和题目不符。

(这小节写溪水的样子、流速、声音,它是串联全文的另一线索)

2、用直线划出文中水线的句子。

(四)、感情地朗读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五)、师提示:叶老出洞后又沿着溪水拾贝而上,去玩赏上洞冰湖洞去了。

(六)、作业(见室下发资料)

附板书

映山红、油桐(白)、砂土(粉红)、新绿(或浓或淡)

路上

溪流(宽窄缓急)

溪声(变换调子)

高、突兀森郁

宽、像桥洞

仿佛大会堂

或是

热爱大自然

(观察抓住特点)

容得下两人

孔隙

挤、压、撞、擦

一团漆黑、昏暗

双龙、石钟乳、石笋

比外洞大、十来进房子大

2、《新型玻璃》范文

1、通过“新型玻璃展销会”这一形式,引导生复述自己感兴趣的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激活生的思维,训练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及随机应变的能力,让他们成为出*的“小推销员”。

2、能运用本的写作方法,进行读写迁移,写一写自己的小发明,把它的特点和用途写清楚,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激发、爱科的兴趣。

能熟练阐述新型玻璃的特点及用途,争当“推销员”。

能灵活处理“展销会”上的突发事件,培养生随机应变的能力。

【信息资料】

“新型玻璃展销会”横幅、新型玻璃公司聘任书。

一、“我说你猜”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生自主进行“我说你猜”口语交际训练。

2、师:现在“我来说”、“大家猜”。老师要考考同们的记忆力:

请听!通过上节习,你们记住了《新型玻璃》一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新型玻璃?

(生畅所欲言。)

师适板书5种新型玻璃的名称。

、创情境,拓展思维

1、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新型玻璃公司的董事长史密斯先生给我打了一个电话,说他将在明天来福安举办一次“新型玻璃展销会”,他听说我们班的同伶牙俐齿,特别想邀请我们班的同担任推销员,为他们公司推销产品。

你们信心吗?

2、怎样才能成为出*的推销员呢?

生自由说。

⑵师小结:

出*的新型玻璃推销员应:说话大方,语速适中,能介绍新型玻璃的特点及作用。

3、请大家快速读文,找出你最喜欢的一种玻璃,认真读一读。

4、找你的习伙伴,小组内讨论讨论如何推销你的新型玻璃:

小组讨论,师**点拨。

三、争当推销员,深入探究

1、现在咱们班就是展销会会现场(张贴“新型玻璃展销会”横幅),你们看,来宾真不少,连听*也来了。哪个推销员最能干,能把他们说得心服口服,愿意把钱掏出来买玻璃,那么你们就成功了!

2、生们百花齐放,尽显其能,争当“小小推销员”:

在讲述推销过程中,师适机点拨,强调要讲清新型玻璃的特点、作用。

3、变换角*,评议举荐推销员:

⑴如果你们是史密斯先生,你会选谁担任“新型玻璃公司”的推销员,为什么?

生评议,举荐。

⑶师向“出*的推销员”颁发“聘任书”。

四、读写迁移,张扬个*

过渡:刚才,大家都成功地把自己的产品介绍给了顾客。真棒!

1、在现代化的建筑中,新型玻璃上起着重要作用。

2、作为小发明家,你们想发明什么样的玻璃,或者什么样的新型房子、桥梁、道路……把它的特点和用途写清楚。

3、生练笔,师**指导。

4、对写得快的生,可以选其练笔,与大家交流。

5、总结提高:

现代科技高速发展,同们,勤奋请从今天开始,你们会是未来出*的发明家!

五、作业

阅读《补天》这篇文,说说你想到什么。

夹丝网防盗玻璃

3、高一历史方案

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经历了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变革与成熟的过程。

2.知道古代中国土地制度的构成。

3.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并能举出典型史实加以说明。

4.认识到古代中国以先进的农业文明闻名于世,小农经济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知识梳理】

一、农业耕作方式变化

1、原始社会,中国农业处于刀耕火种阶段。在西汉,中国南方依然采用耕种前用火烧,耕种后用火除掉杂草的耕作方式。

2、春秋战国期,农业发达地区已经采用了牛耕技术和铁制工具,古代中国农业的耕作方式铁犁牛耕在这一期形成。

3、汉代,牛耕逐渐普及全国,铁具农具的数量也大大超过前代,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东汉,耦犁在某些地方被一牛挽犁所取代,它既便于牛耕的普及,也利于山地的开垦。

4、唐代出现了结构更为完备的曲辕犁,它可以控制耕土的深浅。

农业耕作技术的改进,使农产品的亩产量逐渐提高,推动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但小农户个体经营方式制约了农业耕作技术的**性发展。

、土地制度的构成

1、原始社会,实行土地公制。

2、奴隶社会,实行土地的国制(井田制),实质上是土地私制。

3、战国期,商鞅变法废除了井田制,肯定了土地的私人占

4*社会的土地制度三种类型:即地主阶级土地私制、*国家土地所制、农民土地所制。其中,地主土地私制是主导,农民占的土地较少,*国家土地所制比较典型的是北魏到唐前期的均田制。

【合作探究】

一、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自然经济),是中国*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在没天灾、战乱和苛政干扰的情况下,“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可以使农民勉强自给自足。中国古代的重大文明成就,都是在农业经济发展基础上取得的。

但是,小农经济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到近代以后,它已经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

、古代小农经济(自然经济)的基本含义

1、特点:小农经济,也可以说是自然经济,它的特点一是分散,是生产出来的产品都用来自己消费或绝大部分用来自己消费,而不是进行商品交换,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2、产生间:但小农经济并不完全等同于自然经济,自然经济主要与商品经济相对。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期铁犁牛耕的背景下,自然经济早在原始社会就产生了。

3、形式: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在没天灾、战乱和苛政干扰的情况下,“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可以使农民勉强自给自足。

4、影响:中国古代的重大文明成就,都是在农业经济发展基础上取得的;但是,小农经济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到近代以后,它已经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

4、秋思的

1、正确、流利、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借通过反复诵读,感悟、品味诗中所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丰富的情感。

3、通过感情地反复诵读,抓住诗中所写的日常生活片断,体会其写法的特色。

重点:感情地反复诵读古诗,感悟、品味诗中所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丰富的情感。

难点:通过感情地反复诵读,抓住诗中所写的日常生活片断,体会其写法的特色。

一、诗句导入,引起对风的兴趣

当身边的微风轻轻吹过,个声音在对我呼唤,

风呀风,你可知你曾勾起多少文人墨客的思乡之情。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照我还。

、初步感知,了解诗意

(一)读准字音

1、请大家自由读读这首古诗,尽量多读几遍,注意诗中的生字和多音字。

2、指名读。

3、节奏地读一读这首诗。

4、齐读 。

(三)了解诗意

1、这首诗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呢?借助注释,边读边思考,不懂的可以和同位或老师交流。

2、生汇报。

三、探究诗词,体会诗情

(一)探究“见”

1、秋风可触却不可见,但伴随着秋风,秋景却处处可寻呀。或许这是一个早晨,又或许这是一个傍晚,作者伫立在瑟瑟的秋风中,他看到什么呢?

2、诗句过渡:“秋风窗下起,旅雁向南。**出门望,家家行客归。”。

3、秋风窗下起, 作者看到了家家的行客归来了,他还看到了什么人呢?

4、创境悟情:

(1)秋风习习,诗人看见的也许还很多很多,望着,望着,诗人似乎又回到自己那朝思暮想的家乡了。(出示三组诗句)

(2)自由品读,想像画面。

(3)读中感悟悲伤。

在洛阳城里,在这瑟瑟的秋风中,红柑树,白藕花,杨柳见不到的'.他见到的只是那冷冷的秋,引读“洛阳城里见秋风”

在秋风中,菰菜、莼羹、鲈鱼脍见不到了,他见到的只是那冷冷的秋,引读:……

在秋风中,他家人的欢声笑语,乡亲们的把酒言欢见不到了,他见到的只是那冷

(4)再读诗句悟情。

当身边的微风轻轻吹过,个声音在对我呼唤,

风呀风,你可知你曾勾起多少文人墨客的思乡之情。

()探究“意万重”

1、秋风瑟瑟,吹碎了诗人的心,乡思切切,绞碎了诗人的情!在那个通迅落后的年代,只能作家书以表心声,可正当诗人执笔之际,却迟迟不能下笔,那是为什么

2、解释“意”。

3、透过资料,走进张籍的心。

4、情境创,朗读中探究“意万重”。

张籍,你一人孤独在外,纵千言万语也无处倾诉,此他乡遇故人,把你想说的一一向我道来吧!(三个生)

5、小练笔:写给家人的家书。

虽然”意万重”,但思乡之情是无法抑制的,走近诗人,只见在昏暗的灯前,纸铺开了,在那秋风轻轻呼唤声中,在那行人阵阵催促声中,张籍,拿起笔,把你想对家人说的话快快写下来吧!

(三)探究“又开封”

1、换位思考:写好的信为什么封了又开,开了又封呢?

2、读中感悟其说不尽。

(四)回归全诗,整体朗读。

四、回应前文,探究写法

1、自由探究:看似寻常最奇崛”。那这首诗的寻常在哪里呢?奇崛于何处?

2、小结写法:在王安石的眼中,因为见秋风所以意万重,因为意万重所以说不尽,因为说不尽所以又开封,就是这样一个个看似寻常的又开封,却道出了诗人那无法言喻的思乡情愁。这就是王安石眼中的“看似寻常最奇崛”

五、拓展延伸,唤起想象

1、出孟郊《归信吟》。与秋思交叉朗读。

2、再读诗句,品味孤独。

当身边的微风轻轻吹过,个声音在对我呼唤,

点击查看更多有关《凡卡》第二课时优秀的教学设计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ppc.cn/articles/33666.html

热门阅读

  1. 小学五年级我最喜爱的老师作文
  2. 春季初中毕业班代表开学典礼发言稿
  3. 课文《恐龙的灭绝》教案
  4. 精选胡适的名言
  5. 给我一次失败的机会美文
  6. 形容想睡觉的句子
  7. 王安石写春天的诗句
  8. 2015企业年会爆笑小品剧本
  9. 超市百货购销合同
  10. 大学生暑期下乡实践报告
  11. 圣诞主题的手抄报内容
  12. 民办教育集团董事长年终总结大会发言稿
  13. 高考励志的句子致自己简短
  14. 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反思范文
  15. 2016年经典的暑假手机短信祝福语
  16. 哇好幸福随笔
  17. 《自己去吧》第一组教学设计范文
  18. 最新春节拜年祝福语
  19. 寒假生活手抄报素材
  20. 不尊重他人检讨书范文
  21. 三字经中关于孝的句子
  22. 2016年欢乐圣诞祝福语
  23. 有关《开学第一课》的观后感350字
  24. 弘扬雷锋精神手抄报
  25. 节日生活的诗句
  26. 还款的承诺书
  27. 《哪一款手机费套餐更合适》说课稿范文
  28. 春天的诗句古诗
  29. 慈母情深优秀教案
  30. 关于光棍节的祝福短信
  31. 2016年元旦贺卡祝福语大全
  32. 《题西林壁》教学反思范文
  33. 关于梨花的诗句
  34. 时间之上的花朵美文
  35. 环境保护手抄报上的字
  36. 关于高校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探析论文
  37. 清明节的古诗配画
  38. 怒火的造句
  39. 公司股权质押合同范本
  40. 旅行感悟语录
网页更新时间:2025-08-25 18:29:45
本页面最近被 936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安徽,TA在页面停留了 97 分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