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吟 古诗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注释:
(1)游子:古代称远游旅居的人。
(2)吟:诗体名称。
(3)游子:指诗人自己,以及各个离乡的游子。
(4)临:将要。
(5)意恐:担心。
(6)归:回来,回家。
(7)言:说。
(8)寸草:小草。这里比喻子女。
(9)心:语义双关,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子女的心意。
(10)报得:报答。
(11)三春晖:春天灿烂的阳光,指慈母之恩。三春: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温暖、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子女。
参考翻译:
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创作背景:
《游子吟》题下孟郊自注:“迎母溧上作”,孟郊早年漂泊无依,一生贫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结束了长年的漂泊流离生活,便将母亲接来住。诗人仕途失意,饱尝了世态炎凉,此时愈觉亲情之可贵,于是写出这*于肺腑,感人至深的颂母之诗。
赏析:
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用“线”与“衣”两件极常见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感情。三、四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通过慈母为游子赶制出门衣服的动作和心理的刻画,深化这种骨肉之情。母亲千针万线“密密缝”是因为怕儿子“迟迟”难归。伟大的母爱正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自然地流露出来。前面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不作任何修饰,但慈母的形象真切感人。
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作者直抒胸臆,对母爱作尽情的讴歌。这两句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儿女像区区小草,母爱如春天阳光。儿女怎能报答母爱于万一呢?悬绝的对比,形象的比喻,寄托着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爱。
这首诗艺术地再现了人所共感的平凡而又伟大的人性美,所以千百年来赢得了无数读者强烈的共鸣。直到清朝,溧阳有两位诗人又吟出了这样的诗句:“父书空满筐,母线萦我襦”(史骐生《写怀》),“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彭桂《建初弟来都省亲喜极有感》),足见此诗给后人的深刻印象。
拓展阅读
1、游子思念故乡的诗句 思念故乡的古代诗句
1、《静夜思》唐朝诗人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玉阶怨》唐朝诗人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3、《秋浦歌其十三》唐朝诗人李白
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
4、《月下独酌》唐朝诗人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5、《关山月》唐朝诗人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6、《把酒问月》唐朝诗人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7、《宿建德江》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8、《月》薛涛
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
9、《望月怀远》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10、《月夜忆舍弟》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1、《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2、《旅宿》杜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13、《故人寄茶》曹邺
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
半夜招僧至,孤吟对月烹。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
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月余不敢费,留伴肘书行。
14、《暮江吟》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15、《霜月》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2、用古诗词取游戏名字 古文取游戏名精选
1、憾清不蓉杨
2、雷霆易逝
3、韫玉
4、蒹葭苍苍
5、司马光《西江月》
6、清晓
7、纳兰性德
8、余馨
9、思远
10、贪恋人间
11、刘遵传》
12、为君独弹筝
13、红颜为君泪
14、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
15、李商隐《无题》
16、崔璐
17、空念君心君不知
18、何处可安生
19、放眼难觅旧衣冠
20、堇色素颜凉城空
21、苏轼《芙蓉城》
22、半曲恋江南
23、疑真疑幻
24、好梦成空
25、萧瑟霜
26、回首阑珊三声叹
27、白居易《长恨歌》
28、徐干《室思》
29、欧阳修《玉楼春》
30、情眷恋
31、江湖远
32、情天不老
33、料峭风寒
34、无限思量
35、不羡*
36、清澜
37、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38、身世飘零叹孤独
39、但惜姻缘
40、泪眼迷蒙
41、魂断香销弃旧情
42、扁舟不系
43、看朱成碧心迷乱
44、呵西的尔镇
45、屈原《离**》
46、佚名《诗经唐风绸缪》
47、回顾盼相扶
48、如梦如烟
49、《饮马长城窟行》
50、何须叹离别
51、温热的温柔
52、张先《千秋岁》
53、龚自珍《己亥杂诗》
54、一生一世一悲凉
55、谒金门
56、空城旧忆故人离
57、眼儿媚·朦胧雾
58、莫问生前
59、醉色染红颜
60、采桑子
61、佚名《诗经周南关雎》
62、大梦初醒已千年
63、凄凉雪
64、陆机《文赋》
65、抱紧硪好吗
66、闲愁滋味
67、一剪梅
68、思悠
69、纳兰性德《摊破浣溪沙》
70、凌乱罗衫
71、玄冰刻悔风吟恨
72、寥落风
73、褐色旳迷梦
74、修远
75、半面泪妆眷卿三世
76、梁启超《台湾竹枝词》
77、雨过云舒
78、笑靥无凭
79、风疾波涌
80、李商隐《锦瑟》
81、陈衡恪《题春绮遗像》
82、海棠不惜胭脂色
83、琵琶弦上说相思
84、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
85、私语无踪
86、刻舟行远人归去
87、遥看春花朔雪中
88、海与迟落梦
89、终恋江湖
90、琥珀三生倾城恋
91、碧空长
92、李益
93、黄景仁《绮怀诗二首其一》
94、即墨亦成伤
96、文廷式《蝶恋花》
97、多感情怀
98、开到荼縻花事了
99、携手更如初
100、相思不忍轻离别
3、古诗文中写雪的句子 古诗文中古代年龄的代称
阅读古诗文,经常会遇到总角豆蔻而立古稀等称代年龄的词语。弄清这些词语的出处、称代的年龄及其含义,对增强我们的古诗文阅读能力和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以下是语文小编跟大家分享的古代年龄的代称。一起来看看吧!
一、幼年、童年:孩提、总角、垂髫、成童、束发
孩提指幼儿。《孟子·尽心上》: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赵岐(东汉经学家)注:孩提,二三岁之间,在襁褓知孩笑,可提可抱也。也作孩抱。《后汉书·李善传》:续(李续)虽在孩抱,奉之不异长君。
总角指童年。总,聚束;角,小髻。《礼记·内则》:拂髦,总角。郑玄(东汉经学家)注:总角,收发结之。也作总丱(guàn)总发(fà)。《诗经·齐风·甫田》:婉兮娈兮,总角丱兮。丱,儿童发髻向上分开的样子。潘岳(西晋文学家)《藉田赋》:被褐振裾,垂髫总发。
垂髫即小孩垂下来的头发,借指童年或儿童。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古时认为黄发是长寿的特征,因此指老人)垂髫并怡然自乐。
成童古代一般称男子十五岁为成童。《礼记·内则》:成童,舞象,学射御。郑玄注:成童,十五以上。《后汉书·李固传》:固弟子汝南郭亮,年始成童,游学洛阳。李贤注:成童,年十五也。但成童究竟指多大,古代说法不一。《谷梁传·昭公十九年》:羁贯成童,不就师傅,父之罪也。范宁(东晋经学家)注:成童,八岁以上。
束发古代男子成童时把头发束成髻,盘在头顶,后来就用束发指成童的年龄。《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归有光《项脊轩志》: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二、青少年:豆蔻、及笄、弱冠
豆蔻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龄。杜牧《赠别二首(其一)》: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因此称女子十三四岁为豆蔻年华。
及笄(jī)指女子十五岁,也称笄年。笄,簪子;及笄,就是到了可以插簪子的年龄了。《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郑玄注:笄女之礼,犹冠男也。另外,《礼记·士昏礼》:女子许嫁,笄而醴之,称字。因此,及笄也指女子已经到了可以出嫁的年龄。
弱冠(guàn)弱,年少;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所以,弱冠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龄。《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又《礼记·内则》:二十而冠,始学礼。《后汉书·胡广传》:终、贾扬声,亦在弱冠。终军(人名)年十八请缨(指投军报国),贾谊十八岁为博士,都未满二十岁。
三、青年、中年:而立、不惑、知命
《论语·为政》中有这样一段话: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里的而立不惑知命,分别指代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
而立立,本指站立、成立,这里是自立的意思,即在人生追求上开始获得自我,已经初步确立了自己的人生目标。
不惑指具备了知识,掌握了规律,遇事能明辨不疑,有自己的主见,不被外物所迷惑。
知命上文中天命并不是上天的旨意和命令及自然的禀赋的意思,而是指人生应当履行的道义和职责,也即人生的价值。知天命,也就是说人到中年,已经明白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四、老年:花甲、耳顺、耆艾、古稀、耄耋、期颐
花甲指六十花甲子。在干支纪年法中,十个天干与十二个地支错综参互,构成六十甲子,所以称为花甲。计有功(南宋文学家)《唐诗纪事》卷六十六:(赵牧)大中咸通中效李长吉为短歌,对酒曰:手挼(nuó,揉搓)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后世即称年满六十为花甲。
耳顺即耳闻其言,而知其微旨。(郑玄语)也就是对外界五花八门、相反相异的现象、言论,不迷惑,不动摇,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明白其旨趣、根源及产生的必然性,从而听之泰然。因为六十而耳顺,所以,后以耳顺为六十岁的代称。
耆艾古代称六十岁为耆,五十岁为艾。《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荀子》:耆艾而信,可以为师。也泛指老年。
古稀七十岁的代称。出自杜甫《曲江》诗中的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耄耋(mào﹒dié)耄,指八九十岁的年龄。《礼记·曲礼上》:八十、九十曰耄。耋,指七八十岁的年纪。《左传·僖公九年》:以伯舅耋,加劳,赐一级,无下拜。杜预(西晋名将、学者)注:七十曰耋。耄耋,指高龄、高寿,如耄耋之年,寿登耄耋等。
期(jī)颐代指百岁。《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郑玄注:期,犹要也;颐,养也。意思是说,人活到百岁,饮食起居都需要别人照顾抚养了。
4、对爱人相思的古诗句子精选25条
1、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2、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3、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4、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5、多少襟情言不尽,写向蛮笺曲调中。此情千万重。
6、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碎。
7、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8、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9、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10、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11、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13、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14、山之高,月出小。月之小,何皎皎。我有所思在远道,一日不见兮我心悄悄。
15、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空一缕*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证候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月半明时。
16、去年今日此山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17、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18、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19、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
20、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21、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22、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23、相见亦无事,别后常忆君。春风纵有情,桃花难再寻。
24、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25、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ppc.cn/articles/45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