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如梦令》原文翻译及鉴赏阅读试题答案

发布时间: 2025-08-04 12:53:53

李清照《如梦令》原文翻译及鉴赏阅读试题答案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注释】

疏:指稀疏

卷帘人:有学者认为此指侍女。

绿肥红瘦: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浓睡不消残酒:虽然睡了一夜,仍有余醉未消。浓睡:酣睡 残酒:尚未消散的醉意。

雨疏风骤:雨点稀疏,晚风急猛

昨夜雨点稀疏,晚风急猛,我虽然睡了一夜,仍有余醉未消。试问卷帘的侍女:海棠花怎么样?她说海棠花依然如旧。知道吗?知道吗?应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注]①浓睡不消残酒:睡得很好,但还有残余的酒意末消。②卷帘人:指侍女。这时她正在卷帘。③ “知否”三句:女主人纠正侍女的话说:“你知道吗?海棠不是‘依旧’,该是绿叶多,红花少了”

李清照前后期作品有显著的区别。前期作品的反映面比较狭隘,限于闺情一类。后期由于凄凉的身世之感深刻地影响了她的创作思想,风格突变,大都反映南渡人士辞乡别土、破国亡家的共同哀愁,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这首词以寥寥数语的对话,曲折地表达出主人翁惜花的心情,写得那么传神。"绿肥红瘦",用语简练,又很形象化。

(1)“不消”表面上是指酒意未消,实际指“消不尽的伤感和烦闷情绪”

(2)“绿肥红瘦”中“绿”、“红”分别代指“叶和花”;“肥”、“瘦”分别形容 “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扩写】

昨天夜里风很大,天上落下的雨滴却显得稀疏。想起了一些以前的事情,觉得沉闷,于是我一个人喝了点酒,可能是贪杯喝多了,头晕晕的,丫鬟便扶我到床上睡了,睡得很沉不曾醒酒。次日醒来恰见服侍我的丫鬟卷帘进来。我问她:“经昨夜风雨之后,外面的海棠怎么样了?”她却跟我说:“夫人,海棠还是跟以前一样。”我摇了摇头,说道:“不对,不对。应该是叶子变肥了,花变瘦了才对。知道吗?”

拓展阅读

1、《武陵春·春晚》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着这首小词,我们仿佛坐在剧场里,观着一出古老的昆剧。抬眼望去,远处是一幅暮春的景色:红日高悬,东风骀荡,园林内的花枝上已谢残红,一片片绿叶正缀满树梢。再看近处,则是一所古色古香的兼作书斋的闺房,头上堆着书史,妆台上放着镜奁,旁边也可看到一只宝鸭香炉,它正袅袅不绝地吐着沉香的氤氲。少顷,一位衣着淡雅、才到中年的孀妇走出来望了望窗外,然后踱进妆台,想对镜梳妆,但又慵怠无力。于是她舒展歌喉(或展开花笺),歌唱(或抒写)了一首回肠荡气的歌曲。

此《武陵春》词之所以像戏曲,主要在于它是代言体,类似戏曲中一段唱词。戏曲尚未诞生以前,词史上一些描写闺情闺怨的曲子词,往往是由歌妓在歌台舞榭、酒边花前演唱的,演唱时她们可以充当其中的角色。我们从唐五代词中,即可探知个中消息。像《敦煌曲子词》中的《菩萨蛮》(枕前发尽千般愿)、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即是此。的这首《武陵春》继承了传统的手法,表现出明显的代言体的特色。我们大都有看戏的经验,不妨拿戏曲中旦角的抒情独唱相比较。像汤显祖《紫钗记》第二十出中霍小玉唱的《傍妆台》:“傍妆楼,日高花谢懒梳头。咱不曾经春透,早则是被春愁。晕的个脸儿烘,哈的个眉儿皱。”《牡丹亭》中杜丽娘唱的《步步娇》:“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线。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去偏。”虽然所写的人物性格、感情有所不同,但其表现手段却颇为相似:始写春景,次写梳妆,再写心情。在《武陵春》词中,正是采用这种类似后来戏曲中的代言体,以第一人称的口吻,用深沉忧郁的旋律,抒发了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忧愁,从而塑造了处于“流荡无依”、孤苦凄凉环境中的自我形象。

所不同的是:戏曲比较铺张,这首词却非常简练;戏曲比较显豁,这首词却非常含蓄。我国古代词人很讲究炼字炼句,不但要做到“句中无余字,篇中无长语”,而且要做到“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姜夔《白石道人诗说》)。在这方面是颇见工力的。“风住尘香花已尽”一句即达到此境界。“风住”二字,既通俗又凝炼,极富于暗示性,它告诉我们在此以前曾是风吹雨打、落红成阵的日子。在此期间,词人肯定被这无情的风雨锁在家中,其心情之苦闷是可想而知的。“尘香”即后来陆游《卜算子》词中“零落成泥碾作尘”的意思,它不仅说明天已晴朗多时,落花已化为尘土,而且寓有对美好事物遭受摧残的惋惜之情和对自身“流荡无依”的深沉感慨。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含有无穷之味,不尽之意,人一唱三叹。

这首词在艺术形象的刻画上,是由表里,从外到内,步步深入,层层开掘,这种手法我们从一些表演艺术家所塑造的古代妇女形象上也可看出某种相似之处。果勉强分开来说,这首词的上半阕则是侧重于外形,下半阕多偏重于内心。“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流”是描摹人物的外部动作和神态。从头发梳妆方面摹写意绪的诗句,易安词中不止一处,:“夜来沉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诉衷情》),“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菩萨蛮》),“起来慵自梳头”(《凤凰台上忆吹箫》),“髻子伤春懒更梳”(《浣溪沙》)……或是抒发伤春怀抱,或是表现离情别绪,或是刻画娇慵神态:没有一处是相同的。这里所写的“日晚倦梳头”,则是另外一种心境。这时她因金人南下,几经丧乱,和她志同道合的丈夫赵明诚早已逝世,自己只身流落金华,眼前所见的是一年一度的春景,以赵明诚的遗著《金石录》和别的一些物。睹物思人,物是人非,不禁悲从中来,感到万事皆休,无穷索寞。因此她日高(“日晚”即“日高”之意)方起,懒于梳理。“欲语泪先流”,写得鲜明而又深刻。眼泪是传达感情的最好工具之一。人们在激动的时刻,常常借眼泪来宣泄内心的痛苦。古往今来有很多词人创造了描写眼泪的名句,像“泪眼高楼频独倚”(冯延巳《蝶恋花》),“泪眼问花花不语”(欧阳修《蝶恋花》),“停梭垂泪忆征人”(温庭筠《杨柳枝》),“故国重归,觉来双泪垂”(煜《菩萨蛮》),“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苏轼《江城子》),“泪洗残妆无一半”(朱淑真《减字木兰花》),“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柳永《雨霖铃》),有的是写泪水含在眼里,有的是写泪水挂满两腮:表现了各种各样的感情。这里写泪,先以“欲语”作为铺垫,然后让泪夺眶而出,简单五个字,下语看似平易,用意却无比精深,把那种难以控制的满腹忧愁一下子倾泻出来,具有一股感人心弦的艺术魅力。

词的下半阕在挖掘内心感情方面更加细腻,更加深邃。是填词的圣手,她的作品起伏跌宕,曲折多变。哪怕是只有三四十字的难于变化的小,也能于“短幅中藏无数曲折”(黄了翁《蓼园词选》)。这首《武陵春》也表现了这样的特色。张炎在《词源》中说:“词与诗不同,合用虚字呼唤。”深得个中秘诀,她在《武陵春》的下半阕中一连用了“闻说”、“也拟”、“只恐”三组虚字,作为起伏转折的契机,一波三折,感人至深。第一句“闻说双溪春正好”是陡然一扬,词人刚刚还在流泪,可是一听说金华郊外的双溪正是春光明媚、游人织的时刻,她这个平日喜爱游览的人遂起出游之兴,“也拟泛轻舟”了。“春尚好”、“泛轻舟”,措词轻松,节奏明快,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词人一刹那间的喜悦心情。而在“泛轻舟”之前着“也拟”二字,更显得婉曲低回,说明词人出游之兴并不十分强烈。“轻舟”一词为下的愁重作了很好的铺垫和烘托,至“只恐”以下二句,则是在铺足之后来一个猛烈的跌宕,使感情显得无比深沉,收到了有余不尽的艺术效果。在这里,上半阕所说的“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流”的因,也得到了深刻的揭示。刘熙载论词说:“一转一深,一深一妙,此**人之三昧。倚声家得之,便自超出常境。”(《艺概·词曲概》)用这句话来评价的《武陵春》,无疑是很恰当的。像这样婉曲幽深的手法,后来戏曲中常常采用,一些人物的静场唱里,往往有“欲要”怎样,“唯恐”怎样,反复咏唱,一转一深,从而将细微的心理活动,惟妙惟肖地勾画出来。

值得注意的是这首词在比喻方面的巧妙运用。诗歌中用比喻,是常见的现象;然而要用得新颖,却非常不易。就以形容“愁”和“恨”来说,词史上有不少名句,像:“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煜《虞美人》)“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横塘路》)“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秦观《江城子》)这些优美的诗句将精神化为物质,将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的形象,都饶有新意,各具特色。在这首词里,说:“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同样是用夸张的比喻形容“愁”,但她自铸新辞,而且用得非常自然妥帖,不着痕迹。我们说它自然妥帖,是因为它承上句“轻舟”而来,而“轻舟”又是承“双溪”而来,寓情于景,浑然天成,构成了完整的意境。沈祖棻《宋词析》说,煜将愁变成水,秦观将愁变成随水而流的东西,又进一步把愁搬上了船,到了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休问离愁轻重,向个马儿上驼也驼不动”,则把愁从船上卸下,驼在马背上,王实甫《西厢记》说:“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何载得起”,更把愁从马背上卸下来,装在车子上。这样的评述,确是总结了一条艺术经验,很值得借

2、《白居易·问刘十九》全诗 注释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这首诗可以说是邀请朋友前来小饮的劝酒词。给友人备下的酒,当然是可以使对方致醉的,但这首诗本身却是比酒还要醇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酒是新酿的酒(未滤时,酒面浮起酒渣,色微绿,细蚁,称为“绿蚁”),炉火又正烧得通红。这新酒红火,大约已经摆在席上了,泥炉既小巧又朴素,嫣红的火,映着浮动泡沫的绿酒,是那样地诱人,那样地叫人口馋,正宜于跟一二挚友小饮一场。

酒,是此吸引人。但备下这酒与炉火,却又与天气有关。“晚来天欲雪”——一场暮雪眼看就要飘洒下来。可以想见,彼时森森的寒意阵阵向人袭来,自然免不了引起人们对酒的渴望。而且天色已晚,有闲可乘,除了围炉对酒,还有什么更适合于消度这欲雪的黄昏呢?

酒和朋友在生活中似乎是结了缘的。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所谓“独酌无相亲”,说明酒还要加上知己,才能使生活更富有情味。杜甫的《对雪》有“无人竭浮蚁,有待至昏鸦”之句,为有酒无朋感慨系之。白居易在这里,也是雪中对酒而有所待,不过所待的朋友不像杜甫彼时那样茫然,而是可以招之即来的。他向刘十九发问:“能饮一杯无?”这是生活中那惬心的一幕经过充分酝酿,已准备就绪,只待给它拉开帷布了。

诗写得很有诱惑力。对于刘十九来说,除了那泥炉、新酒和天气之外,白居易的那种深情,那种渴望把酒共饮所表现出的友谊,当是更人神往和心醉的。生活在这里显示了除物质的因素外,还包含着动人的精神因素。

诗从开门见山地点出酒的同时,就一层层地进行渲染,但并不因为渲染,不再留有余味,相反地仍然极富有包蕴。了末句“能饮一杯无”,可以想像,刘十九在接到白居易的诗之后,一定会立刻命驾前往。于是,两位朋友围着火炉,“忘形到尔汝”地斟起新酿的酒来。也许室外真的下起雪来,但室内却是那样温暖、明亮。生活在这一刹那间泛起了玫瑰色,发出了甜美和谐的旋律……这些,是诗自然留给人们的联想。由于既有所渲染,又简练含蓄,所以不仅富有诱惑力,而且耐人寻味。它不是使人微醺的薄酒,而是醇醪,可以使人真正身心俱醉的。

3、璇室群酣夜璜溪独钓时《太公钓渭》

作者:佚名

太公钓渭图》就是一首很好的写心言志之作,作为人本身,也常常是有意识地借画以表明自己的心志,托物寄兴。巧妙地将主观心志寄寓于客观的描述之中,实为不可多得的画佳作。

此诗是作者在《太公钓渭图》时,触画生情而作。即通过反思姜太公在璜溪独钓以姜太公与周王的君臣际遇,抒发了自己怀命世之才而不遇的忧思,同时,作者又以姜太公自喻,把自己的草野自屏;生活看做是姜太公等待明君周王出现一样。

姜太公,即吕望,字子牙,东海上(今安徽临泉县姜寨镇)人,曾在商朝却怀才不遇,年过六十时,已是满头白发,却仍在寻找施展才能与抱负的机会。最终,在璜溪垂钓时巧遇明君周王,辅佐周室修德振武,结果在武王剿灭残暴的商纣王朝中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抱负。而刘基在元至正二十年投奔朱元璋前,也拥有负命世之才;的远大志向,却落个草野自屏;的实况,这与姜太公的璜溪垂钓;颇为相似。

第一句璇室群酣夜;,看似在写纣王和妲己在鹿台好酒淫乐的酒池肉林;场面,而实质却是淋漓尽致地鞭策元顺帝与亲信大臣等在宫中的相与亵狎;、丑声秽行;丑行。商纣王,即帝纣,好酒淫乐、性情残忍,沉迷于妲己的美色,夜夜欢娱,荒理朝政。酒池肉林;便是商纣王经典;的淫乐欢娱,即在摘星楼前设宴,男女*追逐戏谑,同时在鹿台下挖两个坑穴,一个引酒为池,一个悬肉为林,各嫔妃裸戏于酒池肉林,互相扑打。元顺帝,元朝末代皇帝,是一位惟淫是乐的皇帝。据《元史&列传&第九十二》载:元顺帝选采女为十六天魔舞。八郎者,帝诸弟,与其所谓倚纳者,皆在帝前相与亵狎,甚至男女裸处,号所处室曰‘皆即兀该,华言事事无碍也。君臣宣淫,而群僧出入禁中,无所禁止;。显然,在已经草野自屏;的作者眼里,商纣王的鹿台酒池肉林;与元庭顺帝的相与亵狎;是无异的。同时,作者也因此巧妙地引出姜太公的璜溪独钓;。

第二句璜溪独钓时;,是写姜太公自入商朝择主不遇后,在璜溪垂钓的寒微生活。其实,姜太公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真实目的却是动心忍性、观察风云,等待让自己实现远大抱负的明君出现。而作者在写此诗时,也正是满怀命世;之志入元王朝*,结果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受到打击。于是弃官归里,过上草野自屏;的生活,意在与元王朝决裂;。基于此,作者自然会由画联想到自己目前的处境与姜太公的垂钓是出一辙,于是用了两句来描写姜太公垂钓生活的心境。

浮云看富贵;,意思是把金钱、地位等看得很淡薄;流水澹须眉;,意思是做人要拥有像君子淡水一样的情怀。这正是姜太公在璜溪垂钓时心境真实的描述。其时,作者的真实意图是向世人表白:自己过草野自屏;生活的心态就是姜太公在璜溪垂钓的那种淡水的心境。在中国历史上,一个怀济世;之才的人,同时兼有淡水的君子情怀,往往都是一位建大功立大业之人。不容置疑,姜太公的情怀已经是作者认同的情怀,于是更进一步道出姜太公实现抱负的转折点非熊兆;。

偶应非熊兆,尊为帝者师;便是家喻户晓的一个君臣际遇典故姜太公遇周王;。这则故事,在《六韬&师》中有记载,大致为:周王将要前往渭水打猎,临行前卜了一卦,卜辞说:田于渭阳,将大得焉,非龙非彲,非虎非罴,兆得公侯。天遣汝师以之佐昌;。后来在渭水边,果然看见太公在垂钓,于是前往与太公搭话,太公以博学的言辞使王大悦。于是邀请太公坐同一辆车回西岐,并拜太公为老师。姜太公与周王的君臣际遇,是作者日思夜想的,怎能不引起作者怀才不遇的踌躇思绪呢?于是写下了千古绝叹轩裳固有,千载起人思!;。

轩裳固有,千载起人思;,意思是姜太公的建功立业果是天命所指定,引起了数千年后的我(作者)深深的思考。到这里,作者的意图已经是很明了,意思是:假也和姜太公一样遇上一位明君,立下旷世之功,在数千年后,也将会引起人们的深深思考。诗至此,看作者,根本没有因为挫折而放弃自己要实现的、抱济世;的远大志向,而是正在用适合中国历史的、淡水的一种君子情怀,去洞悉所谓中国人的轩裳固有;。

在元明际会之间,刘基的诗可谓是以意蕴深沉而独树一帜,果说刘基凄恻激愤、慷慨激越的经典作品主要集中在乐府的话,那么,类似五言律诗《〈太公钓渭图〉》这样的写诗明志作品,便是刘基彻底醒悟,抛弃对元王朝的任何幻想,走上与姜太公一样动心忍性、观察风云生活的历史见证。

4、忆共人人睡魂蝶乱鸾孤《更漏子·烛消红》

作者:佚名

此词相当通俗浅白。上片描写人旅店中晨起上路的情景,下片则叙旅途夜宿时回忆和怀念伊人的情思,通篇充满了一种凄缠绵的感情。

诗人写离人早行,最为绝妙的莫过于温庭筠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商山早行》)两句,它只把几件具有代表性的景物叠合起来,就给人们勾勒了一幅早行;的图画。欧阳修曾称赞它写道路辛苦见于言外(《六一诗话》),手法确实不凡。比较起来,赵长卿的功力自然不。不过,赵词却也另有自己的妙处,那就是描写细致真切,善于使用动词(温诗中则全是名词的组合,无一个动词)。看烛消红,窗送白,冷落一衾寒色;三句,其中就很富动态:红烛已经燃尽,窗外透进了晨曦的乳白色,折射到床上的被衾,气氛显得凄、冷落,由此一夜间之孤衾冷卧可知。冷落一衾寒色;,更寒山一带伤心碧;那样,直接以词人的主观情绪涂抹;在客观物象之上。营造冷氛围更进一步的反映了作者的心境。这是上片的第一层:写早行;二字中的早;字,或者也可说是写早行;之前的待发;阶段。接下来再写早行;之中的行;字(当然它仍紧紧扣住一个早;字):鸦唤起,马疾行,月来衣上明。;首句写起;,次句写行;,第三句回扣早;字。窗外的乌鸦已经聒噪乱啼,早行人自然不能不起。鸦自呜耳,而词人认作是对他的唤起;。诗词中写鸟声每多以主观意会,此亦一例。唤起;后,词人只得披衣上马,由马驮着,开始了他一天的跋涉。驮;同驼;,通驮。词人由马驮之而行,写其了无意绪,不得不行之情状。《西厢记》写张生长亭分别后的马迟人意懒;,可为马行;句注脚。自己的心绪怎样呢?词中没有明说,但月来衣上明;一句婉转表出。

前人词中,温庭筠曾以灯在月胧明;来衬写绿杨陌上多离别;的痛楚(《菩萨蛮》),牛希济也以残月脸边明;来衬写他别泪临晓;的愁苦(《生查子》)。赵长卿此词也使用了和他们同样的写法,它把离人上马独行的形象置于月光犹人衣的背景中来描绘,既见出时光之早,又见出心情之孤独难堪,其中已隐然有事在。此为上片。上片着重叙事,但作者心情已显露无遗。

旅情词中所谓事;,通常是男女情事,或为夫妻或为情侣之别后相思。但是上片写到结束,者似乎还只见到了心情苦闷的男主角,而另一位女性人物却尚未出现。因此下片就通过词人的回忆来勾画出她的形象。酒香唇妆印臂,忆共人人睡;,这是下片的第一层:追忆离别前的两件事。第一是临寝前的对坐饮酒,她的樱唇上散放出酒的香味;第二是枕榻上啮臂誓盟,她的妆痕到现在似乎还残留在自己的臂膀上(此句变化用元稹《莺莺传》的某些意境)。这两件事,一以见出她的艳美,二以见出她的多情。所以当词人在旅途中自然会把她的音容笑貌、欢会情事长记心头。第二层三句,则衔接上的睡;字而来;分别前共睡时此温存,而孤身在外,无人相伴魂蝶乱,鸾孤,知他睡也无;,字三句实为倒装,意为:自别后不知她睡得安稳否?即使她没有失眠,那么夜间做也肯定不会做得美满。魂蝶乱;与鸾孤;实是互,合而言之的意思是:魂犹蝶飞那样纷乱无绪,又失伴的鸾鸟(凤凰)那样孤单凄凉。词人在此饱含深情的笔触,既表现了他那番怜香惜玉;的情怀,又何尝不可以看作是他此刻自怜孤独;的叹息,同时又补写出自己这一夜岂不也是这样。

在宋代描写男女恋情和别绪的大量词篇中,赵长卿的这首《更漏子》算不上是名作。词中某些场面,甚至还稍涉艳亵。不过,由于它的笔法比较通俗直露,语言接近口语,加上作者感情的真挚深厚,所以后仍能让人感到一种伤感缠绵的气氛,不失为一篇可之作抒写别情离愁的。赵长卿的词集名为《惜香乐府》,此亦足以觇其香艳词风之一斑。

点击查看更多李清照《如梦令》原文翻译及鉴赏阅读试题答案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ppc.cn/articles/48183.html

热门阅读

  1. 孔明借东风歇后语
  2. 四季轮回独爱冬天的优美散文
  3. 与生活感悟有关的心情说说
  4. 201年世界环境日祝福短信
  5. 经典爱情祝福语短信精选
  6. 空间留言的经典语录
  7. 清明节祭祖作文
  8. 推手沙龙演讲稿范文
  9. 描写元旦的句子
  10. 扬正气祛邪气鼓士气心得体会
  11. 初中开学典礼学生代表发言稿
  12. 将进酒李贺赏析
  13. 2016年新学期短信祝福语汇总
  14. 大学开学典礼老生代表发言稿范文
  15. 爱迪生救妈妈的故事
  16. 增广贤文小学生读后感
  17. 2016创意圣诞贺卡祝福语
  18. 201年精选毕业季祝福语
  19. 2016年教师节微信祝福语大全
  20. 三字经小故事知道理
  21. 《雨巷》优秀教案
  22. 2016新店开业祝福语精选
  23. 描写雪景的优美句子大汇集
  24. 缅怀逝者的句子
  25. 创业经典语录
  26. 2015教师读书心得体会范文
  27. 秋天名师教学设计片段
  28. 机电工程系经典实习报告格式要求
  29. 高中期末总结发言稿
  30. 春节祝福短信精选
  31. 七夕情侣祝福语甜蜜
  32. 吴融《途中见杏花》原文及翻译赏析
  33. 幼儿园小班学期总结的范文
  34. 习惯是什么演讲稿
  35. 音乐发声教学计划
  36. 学年度小学二年级下册体育与健康教学计划范文
  37. 长辈对晚辈新婚贺词
  38. 201年元宵节明信片祝福语
  39. 公司员工工作计划2019
  40. 新形势下关于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分析论文
网页更新时间:2025-08-25 18:40:39
本页面最近被 728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上海,TA在页面停留了 196 分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