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胡兰小故事
刘胡兰是一名著名的**英烈,现在的孩子可能不是很熟悉她的事迹。下面是我们为大家带来刘胡兰小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刘胡兰,原名刘富兰,1932年10月8日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的一个中农家庭。刘胡兰8岁上村小学,10岁起参加儿童团。1945年10月,刘胡兰参加了*文水*举办的“妇女**训练班”。
学习了一个多月,回村后她担任了村妇女救国会秘书。1946年5月,刘胡兰调任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6月,刘胡兰被吸收为*预备*员,并被调回云周西村领导当地的土改运动。
1946年秋,国民*军大举进攻解放区,文水*决定留少数武工队坚持*,大批**转移上山。当时,刘胡兰也接到转移通知,但她主动要求留下来坚持*。这位年仅14岁的女**员,在已成为敌区的家乡往来奔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
云周西村的*村长石佩怀,为阎锡山军派粮派款、递送情报,成为当地一害。1946年12月的一天,刘胡兰配合武工队员将其处死。阎锡山匪军恼羞成怒,决定实施报复行动。1947年1月12日,阎军突然袭击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她镇静地把奶奶给的银戒指、八路军连长送的手绢和作为入*信物的万金油盒--三件宝贵的纪念品交给继母后,被气势汹汹的敌人带走。
刘胡兰在威逼利诱面前不为所动,被带到铡刀前眼见匪军连铡了几个人,怒问一声:“我咋个死法?”匪军喝叫“一个样”后,她自己坦然躺在刀座上。刘胡兰*牺牲时,尚未满15周岁。
*在指挥全国战局之余,为刘胡兰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刘胡兰是已知的中国**女*中年龄最小的一个。她凭着对人民的感情和对*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在铡刀面前坚贞不屈,视死如归。这种表现,恰恰是**的**教育深入千千万万农民心中的结果。
1946年秋,国军大举进攻解放区,文水*决定留少数武工队坚持*,大批**转移上山。当时,刘胡兰也接到转移通知,但她主动要求留下来坚持*。这位年仅14岁的女**员,在已成为敌区的家乡往来奔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
云周西村的*村长石佩怀,为阎锡山军派粮派款、递送情报,成为当地一害。1946年12月,刘胡兰配合武工队队员将石佩怀处死。阎锡山匪军恼羞成怒,决定实施报复行动。1947年1月12日,阎军突然袭击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她镇静地把奶奶给的银戒指、八路军连长送的手绢和作为入*信物的万金油盒——三件宝贵的纪念品交给继母后,被气势汹汹的敌人带走。刘胡兰在威逼利诱面前不为所动,被带到铡刀前,眼见匪军连铡了几个人,怒问一声:“我咋个死法?”匪军喝道:“一个样”。她自己坦然躺在刀座上。刘胡兰牺牲时,尚未满15周岁。
刘胡兰展示在外面的多是凛然无畏、至刚至强的个人形象,可她实际在*的花季青春中也曾有过丰富的情感生活,她生前两次订婚,一次恋爱,牺牲后又经历过一场冥婚。临刑前她把王连长送给她的小手帕当成最珍贵的物件交给继母保存。
1946年初,家长按照当地风俗,将刘胡兰与邻村男青年陈德邻订亲。不过因这两个当事人都主张自由恋爱,于是友好商定各自回家劝说父母解除婚约。
同年6月,刘胡兰被破格入*,不久又有人上门提亲。因男方当时在太谷县当学徒不常回家,刘胡兰以不了解男方真实情况而拒绝。当时的刘胡兰已经青春萌动,追求的是自主的恋爱和婚姻。
同年秋,*某团连长王本固作战负伤被送到云周西村休养,刘胡兰因常去为王本固做饭、敷药,接触多了,两人产生了爱情。在那个年代,身处*思想比较严重的乡村,这种行为表现出的恰恰是一种反*的思想解放。
由于战争环境险恶,加之刘胡兰年纪尚小,她与王本固尚未论及婚嫁。当时王连长只把一条毛毯、一支钢笔和一副眼镜送给刘胡兰家,算是订情的信物。伤好归队时,他又送给刘胡兰一块小手帕留作纪念。刘胡兰临刑前把这块手帕当成最珍贵的物件交给继母。
刘胡兰死后,由大伯刘广谦操持,曾按当地习俗和一起牺牲的石六儿阴配。1957年,刘胡兰*陵园建成,刘胡兰遗骨单独迁进陵园,冥婚至此结束。
无情未必真豪杰。英雄也是血肉之躯,每一个英雄都离不开具体的时代背景和生活环境。刘胡兰*生前有着丰富的情感世界,这使得她的英雄形象更加可亲可信。
拓展阅读
1、没有胡子的小狮子童话故事
清晨,阳光降临在绿色的草原上,一切都生机勃勃,可是住在这里的豹爸爸一点也打不起精神来。每当看到儿子小佩佩的脸,他就担心地垂下头。每当和豹妈妈碰头,他就双双不住地哀声叹气。
他们担心的也不无道理,儿子小佩佩连一根胡子也没长出来。
没有胡子的豹,整个非洲,不,整个世界也肯定找不到第二只。
当然,没有胡子这事父母从生下他那天就知道。但因为刚出生,豹爸爸觉得以后会长出来胡子的,就没怎么往心里去。
但直到现在都没长出胡子,就不能冒失地带他到外边玩,因为同伴们会笑掉大牙的。
豹妈妈几次在小佩佩的鼻子周围认真地舔啊舔,但没有效果。
每当红月亮爬上森林的夜空,豹妈妈就一次次向月亮祈祷:哪怕再多么多么稀疏的胡子都行,请让他长点胡子吧。
就是不见胡子长出来。
豹爸爸束手无策,只好去拜访森林里知识最渊博的大猫头鹰。
听了介绍,大猫头鹰嘿嘿地笑起来。是这样啊,我还没听说过呢。你看,连我都拿不定主意了这样吧,你试试给他吃点长胡子的鱼,看看怎么样。
*乱求医。豹爸爸跳进森林里的大河,目标是抓几条鲇鱼,尽量挑长胡子的抓嘿,有了!
一口气力抓了6条鲇鱼,匆匆带回家。
小佩佩,吃吧,好吃着呢!
小佩佩想,哇塞,这东西好讨厌哦。但他毕竟是听话的孩子,还是大口大口地把鲇鱼消灭掉了。
鲇鱼的胡子卡在喉咙里,好痒好痒,他也强忍着。
第二天,豹爸爸和豹妈妈瞪大了眼睛在小佩佩的鼻子四周看啊看,不行,还是没有长出胡子。
是不是吃得不够多啊。
嗯,再让他多多地吃吧。
豹爸爸又跳到河里。嘿,有了,一会儿就又抓了6条。
小佩佩,好吃着呢,吃吧。
小佩佩刺溜刺溜又吃掉了。
第二天,豹爸爸和豹妈妈在小佩佩的鼻子四周又瞪大了眼睛看还是没有长出胡子来。
我们要继续努力做下去。
那当然。好,我们去抓鱼。
豹爸爸又跳到河里。嘿,有了
多少年过去了。嘿,有了。喂,好香啊,吃吧。嗯,刺溜刺溜就这样循环往复着。不过,小佩佩就是一根胡子也没长出来。
一个下雨的日子,黑豹一家人来玩。黑豹家的淘气包闺女波波终于发现不对劲了:
哎呀,小佩佩你有点怪啊。
2、读《刘胡兰传》后感作文500字小学六年级作文
今天,我在图书馆买了一本书,叫《刘胡兰传》。读完这本书后,我受到了很大触动。
刘胡兰(1932-1947)原名刘富兰。1932年出生于文水县的贫农户。8岁上学,10岁参加儿童团。曾担任文水县云周西村(现已改名为刘胡兰村)妇救会秘书和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等职业。
有一次,红军把国民*的一个团包围了,县妇女部长奉上级命令组织农民兵担架支援战场。刘胡兰和几名妇女也去了。她们在激烈的战场上,毫不惧怕,表现得异常勇敢,她们像护士一样救死扶伤,像战士一样运送火药,一点也不比八路军战士差,她们一直忙到天黑才回去,当时她才13岁。
1947年1月的一天,刘胡兰和6位**战士被国民*军队抓了去,面对敌人残暴于威胁,他们临危不惧地说:“怕死就不当**,你们想怎样”。敌人见他们不知好歹,便当场用铡刀铡*他们。刘胡兰虽然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但她永垂不朽、坚贞不屈的伟*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刘胡兰这么年轻就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她是多么的勇敢,再想想现在的社会,理想现在和刘胡兰同龄的人,被开水溅到了一点就觉得痛。那么刘胡兰身上的伤痛,是我们无法想象的,要比开水溅到痛100倍、1000倍,再想想刘胡兰的生活是多么艰苦,吃的是什么,穿的又是什么,和我们相比,要差100倍、1000倍。从今以后,我们要向刘胡兰**学习,学习她伟大的精神,以她为榜样。
3、团结力量大小蚂蚁故事
内容简介:团结力量大前几天,我观察了一群会团结合作的小昆虫――蚂蚁。这种昆虫,头上长着长长的触角,用来传递信..
本文《团结力量大小蚂蚁故事》由小学生作文大全整理,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前几天,我观察了一群会团结合作的小昆虫――蚂蚁。这种昆虫,头上长着长长的触角,用来传递信息,**大大的,身子矫小,别看他们体型矫小,但他们可会团结合作,共同保卫自己的家园。
一次,我蹲在后院的墙角里,一个人很无聊,忽然,我看见墙边上有个小小的蚂蚁洞,他们赈灾运食物,我的好奇心涌了上来,当他们运完的时候,我又偷偷放了些面包在地上,首先,是一只蚂蚁跑过来,它在面包旁转了几圈,头上的触角动了动,又急急忙忙跑回洞里,我心想:“咦!为什么蚂蚁不吃?”就在我疑惑不解的时候,忽然,从洞里走出一大群蚂蚁,他们簇拥在面包旁,一起抬起面包,运回洞里,这正使我解开了谜团,它们是想叫同伴一起来分享,而不是自己一个人独吞,也是叫同伴们一起来搬运,俗话说:“团结力量大嘛!”
它们也有保卫家园的意识。一次,一只不速之客――一个跟它们不同类的红蚂蚁,闯入了它们的家园,当他们发现有坏蛋入侵时,他们叫上同伴,一起战胜了那只不速之客。
虽然蚂蚁是种体型矫小的昆虫,但是它们那种团结合作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ppc.cn/articles/56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