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拜师的故事
杨万里是南宋著名诗人。有一年春天,他到当时的京都临安,就是今天的杭州应考。他自认为知识渊博,准能考中,在客店住下后,便天天游山玩水。
一天,杨万里在西湖的苏堤上闲游,满眼秀丽的风光,令他心旷神怡,便脱口道:“西湖风光,举世无双,湖上筑堤,天下第一。”旁边一个牧童听了,笑着说:“您说得并不准确。’杨万里便问原因,牧童解释说:“全国有好多个西湖,风景都很美。听说广东惠州的西湖就很不错,而且也有苏东坡筑的湖堤。”杨万里听了心悦诚服。
在回客店的路上,杨万里自言自语:“从前孔子以小孩项囊为师,我今天也得尊这位牧童为师,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这话一点也不假。”
第二天,杨万里到云栖竹径去游玩。虽已是春天,密密的竹林里,寒气还很重。一群小孩在那里挖冬笋。有个十二三岁的小孩,身背大蔑篓,手持短铁锄,在指挥着小伙伴挖。冬笋藏在地下看不见,但经他指点,挖下去从不落空.
杨万里看了许久后,走上前去,说:“小哥,我拜你为师,你教拾我诀窍,好吗?”
那小孩抬头一看,笑着说:“您是个读书人,一定懂很多知识,为什么要拜我为师?”
杨万里诚恳地说:“我虽读过许多书,也是农家孩子,但我的家乡没有竹林,对挖笋一点也不懂。请问春天怎么会有冬笋?冬笋又是怎么找到的呢?”
“噢,原来是这样。”小孩爽快地说,“道理很简单,您不必拜我为师。已经是春天了还有冬笋,是因为这地方山深林密,春天来得晚。学挖笋,您要记住:挖冬笋,看竹捎,叶子黄,冬笋长。”
“为什么叶子黄反而有笋呢?”
“因为笋吸收了竹子的营养,所以枝叶变黄了。”
“有道理!有道理!”杨万里不断点头,然后又问:“冬笋不挖掉,竹林不更茂密?”
“哈哈,您可说错了。冬笋不挖会自己烂掉的,只有春笋才能长成竹子。”
杨万里望着竹林,怔了一会儿,又想起前一天在西湖苏堤的经历,禁不住转过头时那儿童说:“小哥,你比我懂得多,我一定要拜你为师!”
那儿童笑吟吟地指着青翠的竹子,说:“竹子虚心节节往上长,它们才是我们的老师呢!”
杨万里望着密密的竹林,若有所思。
回到客店后,杨万里自思读书不可松懈,要活到老学到老。以后,杨万里常对朋友讲起这件事,说知识是无穷尽的,无论是谁都不能骄傲。
知识扩展:杨万里热爱祖国
杨万里是一位爱国志士,他一生关心国家命运,留下了大量抒写爱国忧时情怀的诗篇。杨万里现存的诗篇,有一部分直接抒写自己的爱国感情及对时政的关怀。
特别是他充金国贺正旦使的接伴使时,第一次横渡江、淮,去北方迎接金使,亲眼看到宋朝的大好河山沦于金人手中,淮河成了南宋的北部边界,两岸的骨肉乡亲,不能自由往来,心中有无限感慨,写下了不少爱国的诗篇,如:“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何必桑乾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初入淮河》),唱出了灾难深重中爱国士人和广大人民的共同情感。他心中郁满国家残破的巨大耻辱和悲愤,爱国主义诗歌创作表现得最集中、最强烈。
他路经镇江金山时,看到风景如画的金山的亭台变成了专门招待金使烹茶的场所,愤慨地写下了“大江端的替人羞!金山端的替人愁”(《雪霁晓登金山》)的诗句,深深地鞭挞了屈辱的南宋小朝廷。此外,如《过扬子江》、《读罪己诏》、《故少师张魏公挽词》、《虞丞相挽词》、《豫章江臬二首》、《宿牧牛亭秦太师坟庵》《题吁胎军东南第一山》等诗章,或寄托家国之思,或呼吁抗战复国,或歌颂抗敌捐躯的将领,或讽刺卖国投敌的权奸,都是万里直抒爱国思想的名篇。的名篇。
杨万里的绝大部分爱国忧时诗篇,不象陆游那样奔放、直露,而是压抑胸中的万丈狂澜,凝蕴地底的千层熔浆,大多写得深沉愤郁,含蓄不露。如《过扬子江》:“携瓶自汲江心水,要试煎茶第一功。”表面似乎是说亲自动手汲水煎茶的雅兴,其实是蕴藏着深刻沉痛的感慨羞愤,须参照《雪雾晓登金山》一并领略。
杨万里自己说过:“谁言咽月餐云客,中有忧时致主心。”(《题刘高士看云图》)他那些吟咏江风山月的写景抒情作品,不少也是抒写爱国情怀的诗篇。如《豫章江牵二首》、《九月十五夜月,细看桂校北茂南缺,未经古人拈出,纪以二绝句》、《月下果饮绝句》、《初丸夜月》等,都写得曲折多讽,意味深长,蕴含着对国家残破、中原未复的深沉郁愤。他晚年在《夜读诗卷》中曾沉痛自叙:“两窗两横卷,一读一沾襟;只有三更月,知予万古心。”其诗中寄寓的深意,值得后人细细咀嚼。 “吾生十指不沾泥,毛锥便得傲寰衣?”(《晚春行田南原》)
拓展阅读
1、故事里的人生作文800字
看过很多中国民间故事,总结一下,不过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关于这些故事,我想,古人传达给我们的思想,其实都是正能量的,我认为,只要我们能够深刻理解,一定能从中有所收获。
有些故事看似非常幼稚,真是充斥着神话色彩,但无不表达了古人对社会的深深思考。就像夸父追日的故事,现在可能没有人会傻到去追逐太阳,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都知道,地球是圆的,而我们永远也不会追上太阳。
但这个经典的故事就一定是一无是处吗?并不是如此,夸父为我们表达的,其实是永不放弃的精神,有一句话说的很好,努力过不一定会成功,但不努力就一定不会成功,这个道理浅显易懂,相信我们自己都知道。
但是如何客服我们骨子里的惰性,这才是值得深思的问题,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我们也是耳熟能详,但是现在又有谁能够做到这种程度呢?至少从我的经历而言,这种人简直凤毛麟角,甚至根本就不存在。
孔子曾经说,三人行必有我师,虽然这样的人少之又少,但身边的人*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
就像我的同桌,虽然他平时很贪玩,但是每次遇到疑问,他都会非常的专注,可能在别人眼中他不是一个好学生,但我倒是认为,有时候成绩并不能说明一切,反而是这种专注研究的精神,是很多人都欠缺的。
世界的进步,来自于人们不断的求知探索,如果失去了求知的欲望,那其实跟行尸走肉也没什么区别了。
如今的社会发展速度很快,快到我们的价值观已经跟不上时代进步的速度,但是无论社会如何发展,生而为人的事实总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如今还在用孔孟之道规范道德,足以说明,无论社会怎样进步,都离不开最基本的为人之道!
如今我们讲的很多道理,其实都可以在这些传统故事当中找到踪迹,所以,不要觉得这些故事幼稚,只是我们没有去深入发掘其中隐藏的东西而已。
看待事物,往往不能光从表面去看,这个世界也并不是非黑即白的,并没有真正的好与坏之分,好坏都是相对的,我认为,在我们无法找到前行的方向的时候,回味中华民族的传统,一定会有所收获。
在故事当中学会人生道理,在故事当中有所收获,这才是我们的优势所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当中,还有很多很多东西值得细细品味,在这些故事里面,有着不一样的精彩人生。
2、文具盒里的故事作文500字小学四年级作文
我有一个漂亮的文具盒,文具盒里住着铅笔,橡皮,转笔刀……
有一天,他们为了一个问题——谁是主人的好帮手?你争我吵起来。铅笔说:“哼,橡皮和转笔刀都是笨蛋,我才是主人的好帮手呢。主人如果没有我怎么,主人怎么写字啊。
所以我就是主人的好帮手。”橡皮不满的说铅笔弟弟你未免太自满了,你总是把字写错,要不是我抹去错误,小主人整天都要受批评,每次犯错误是都是我挺身而出,我才是主人的好帮手的。”这里,站在一旁的转笔刀生气了。
喂!你们怎么把我给忘了,如果不是我来削铅笔,铅笔怎么能写字,如果铅笔不能写字,怎么又会有橡皮你的事呢?正在橡皮与转笔刀争吵时,铅笔打了个哈欠说:“你们吵吧!我睡了。”
第二天,小主人小刚正在写作业时,咔,铅笔断了,把小刚气得脸通红,这时,转笔刀急忙过来,把铅笔削好,小刚才能写作业,正在小刚写字里,一不小心,又把字写错了,小刚气得要把铅笔给扔了,这时,橡皮急忙过来把错字给擦了。铅笔才化险为夷。晚上,铅笔急忙给它们两个道歉说:“对不起,我昨天不该说你们笨,今天要不是你们两个,我就遭殃了。
”这时,橡皮也说:“对不起,我昨天也不该说你们两个。” 转笔刀也羞得满脸通红,急忙说:“对不起的该是我,我昨天不应该夸耀自己。”铅笔高兴地说:“以后,只有我们三个齐心协力才能成为主人的好帮手
3、雪天里的故事作文
又是一年寒冬,雪花悄悄地落在地上、披在房顶、盖在树上……放眼望去,白茫茫的世界预示着冬季的降临。冬天是静谧的:许多小动物悄然睡去,植物也在静静地“养精蓄锐”。雪花轻盈飞舞,连人们踩在雪地上的脚步也变得酥酥的`。这样的季节,虽纯洁却枯燥,但只要你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些动人的故事正轻轻上演。
孩子的好奇心即使在枯燥的冬季里,也不会有一丝消退,看着满地的雪,我突发奇想想体验一下漫步雪天的感觉。戴上手套后,我迅速来到楼下,仿佛怕惊动这静谧的雪、静谧的冬天。
外界是死一般的静寂。雪静静地下着。踩在雪地上的感觉很奇妙,但看着眼前的一棵棵光秃秃的树,真觉得它们折煞了风景。我不由自主想往前探索。远处,除了雪和秃树,只剩下冷冰冰的垃圾箱……
突然,一个身影映入我的眼帘,在雪地里缓缓挪动。走近些,看到一位年过六旬的老婆婆正把撒落在雪地上的垃圾捡入垃圾桶。她的动作轻柔得像雪花一样,有些令人心疼。她披着一条彩色头巾,亮丽的橙色外套告诉我,她是一位环卫工人。我走上前:“婆婆,这么冷的天,您还出来干活啊!”她抬起头,轻笑了两声,笑声里没有疲倦,反而充满了活力。接着说:“我呀,在家闲着也是闲着,还不如出来干点活,攒点钱给孙子买些好吃的呢!再说,这雪地被垃圾污染了怪可惜的!”多么朴实的话语,我的心里不知为何涌起一股暖流、一种敬佩,这位老婆婆就像雪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雪小了些,我继续在雪中散步,渴望发现与老婆婆一样纯净朴实的心灵。走到小区的尽头,我与一棵青松相遇了,它是那么挺拔、苍翠,仿佛每一根松针都绿到了针尖。在雪的映衬下,更显生机。青松不像梅,它一年四季都伫立着,不夺目,也不枯竭。静静生长,就算世人的眼光不在它身上停留,它也一样顽强;就算世人赞美它,它也同样谦逊。对眼前的青松,我肃然起敬,也联想到那位婆婆,她顽强、朴实、美好。平时人们不会注意到她身上美好的品质,而被浮华蒙蔽。只有在纯洁的冬天里,只有在与她同样朴素纯洁的雪的映衬下,那些美好的品质才会显现。
感谢那场雪,因为有了它,我才会在雪天里邂逅美好的品质,邂逅动人的故事。
4、民间故事美女深夜井边跪拜郎中对她说一句话因此得了善报
古人曾说一字值千金,有时候一句话更是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下面就有这样一个故事。
在明代黄州府麻城县内,有一个郎中叫司玉晨,一天他到一座山上采药,天黑了,就准备找一个村落借宿。
司玉晨提着油灯,刚踏入一个村子的村口,就看到前面的大柳树底下,似乎跪着一个白衣女子,再定眼一看,人没了,是一口井在那儿。
他怕女子已跳井,就飞跑过去,拿灯一照,只见井水波澜不惊,也没有听到落水声,他才知道自己可能遇到了妖怪,就快步向村里跑去。
司玉晨顺利地进了村,借宿到一个老妇人家里。见老妇人热情善良,他就把自己刚刚目睹的事情说了出来,想问问是谁家女子或者是什么妖怪。
老妇人说:“那该不会是井神吧?我们这里女孩是没有白色绸衣穿的,那口井灵验得很,距今已有八百多年历史,只要你诚心说出愿望,基本都能实现。神井保佑,我们这儿一百多年前,还出过一个状元郎。”
第二天,司玉晨路过井边打水喝,井水果然甘甜可口,他就打趣道:“井神姑娘,你自己跪自己,难道也有未满的愿望?”说完摇头轻笑,上山采药去了。
夜里,司玉晨又留宿老太家,忽梦一白衣姑娘前来施礼,说自己本是一块玉,八百年前这里打井,被主人无意间弄掉井里,就被粗心的工匠砌到了井底,慢慢的能幻化成精,她自己就发愿说,要帮助任何一个向她求助的人,以求早成正果。
当时,一个放牛娃的牛丢了,急得想跳井,在她的点化下牛真的找到了,放牛娃就传开了,说这里有井神,人们就纷纷来向她许愿。
就在百年前的一天,她发现最早那个主人又转世成村里一个穷书生,跪在井边祈求功名,她忍不住幻化成一个女子,让书生见了一面,书生一见之下如痴如狂,也不要功名了,苦苦祈求想与女子同宵一宿。
井神姑娘念及旧情,又因自己的初心,真的委身于他,满足了他的愿望。怎奈书生风流一夜后,害怕自己碰上的是妖怪,匆匆忙忙进了京城,再也没有回来。但井神本是玉精,私自与人结合,犯了天条,从此被玉帝削去道行,终身禁锢在了这个山里。
井神幽幽地说:“我跪拜自己,的确是有未满之愿!”
司玉晨听完后心有戚戚,又想自己有何缘法,能听到这些?井神似已知晓,向他颔首道:“你做了十世善人,今生当得成就,我来向你祝贺,你入此山,我定保你平安。”说完,白衣女子不见了。
司玉晨醒后,对梦中之事唏嘘不已,第二天一早他打定主意,拿起油灯和三支清香来到井边祭拜,并郑重地说了一句话:“我祈愿此井之神能超升天界,为民造福。”就因为这句话,天上突然射下金光笼罩在井沿上,只见身着白衣的井神姑娘缓缓上升,不一会就随金光消失在了天边,原来井神姑娘真的上天做*去了!
后来司玉晨一生行善,子孙后代繁衍昌盛,自己也活到了80多岁,他一生中每一次遇到大灾难,总有已列仙班的井神姑娘保佑。
编者按:井神姑娘的愿望最终没有说出口,但司玉晨帮她实现了愿望,司玉晨也得到了好报,古人行善积德并不是一句空话,凡事能想着别人,才是真正的修行。至于像文中书生那样的普通人,因为去不掉凡夫俗子的贪婪之心,只能在滚滚红尘里越走越远,永远迷失掉自己的本性。
声明:本故事为虚构民间故事,取材自民间传说、怪谈、神话、故事、传奇等,旨在传承、拓展、发展中国民间文化遗产,切勿与*迷信挂钩!
撰稿人:小叶子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ppc.cn/articles/58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