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教案

发布时间: 2025-09-05 15:25:24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教案

课题二:

教学要求

使学生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初步学会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教学用具

教师准备:一大块橡皮泥; 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木块24块;投影仪。 学生准备:1 立方厘米的正方体12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填空:

1、 叫做物体的体积。

2、常用的体积单位有: 、 、 。

3、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 。

师:我们已经知道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那么怎样计算任意一个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

二、实践探索

出示:一块长4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的长方体橡皮泥,用刀将它切成一些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

提问:请你数一数,它的体积是多少?有许多物体不能切开,怎样计算它的体积?

实验:师生都拿出准备好的12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块,按第32页的第(1)题摆好。

观察结果:(1)摆成了一个什么?

(2)它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板书:长方体:长、宽、高(单位:厘米)

4 3 1

含体积单位数:4×3×1=12(个)

(3)它含有多少个1 立方厘米?

(4)它的体积是多少?

同桌的同学可将你们的小正方体合起来,照上面的方法一起摆2层,再看:

(1)摆成了一个什么?

(2)它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3)它含有多少个1立方厘米?

(4)它的体积是多少?(同上板书)

通过上面的实验,你发现了什么?(可让学生分小组讨论)

用字母表示:V = a×b×h=abh

应用:出示例1,让学生独立解答。

思考并回答: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关系?正方体的体积该怎样计算呢?

用字母表示为:V=a3

说明:a×a×a可以写成a3,读作:a的立方。

应用:出示例2,让学生独立做后订正。

三、课堂实践

1.做第34页的“做一做”的第1题。

(1)先让学生标出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

(2)再根据公式算出它们各自的体积。

2、做第33页的“做一做”的第2题。

3、做练习七的第4、6题。

四、课堂小结

五、课后实践

做练习七的第5、7题。

拓展阅读

1、数学公开课

第三单元

第一课时:

1、使同学理解的意义,认识常用的单位:立米、立分米、立厘米,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2、使同学知道量一个物有多大,要看它包括多少个单位。

1、建立概念。

2、认识单位。

建立概念。

学用具:学具袋。

一、导入:你们都听说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吧,聪明的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这其中有什么道理?

二、新授:

(1)、准备:我们也来做一个实验,取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先往一个杯子里倒满水;取一块鹅卵石放入另一个杯子,再把第一个杯子里的水倒到第二个杯子里,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这说明了什么?(鹅卵石占了一定的空间。)

(2)、每一个物都占有一定的空间。下面的电视机、影碟机手机,哪个所占的空间大?

〔3〕、启发同学概括:物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板书)

上面三个物,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4)、比较:用同学手中的文具比。谁的大?谁的小?

师:室是一个较大的空间,课桌、讲台、同学、老师等占室空间的一局部。整个学校是一个大空间,师、办公室、操场、花池、领操台、旗座等都占有一定的空间,既有自身的。而整个宇宙是一个大空间,地球只是宇宙空间的一局部,而地球上的山、川、河流、一切建筑物、人等占地球的一局部。

(1)、讲:丈量度要用度单位,丈量面要用面单位,丈量要用单位。(板书)

认识单位:

常用的单位有:立米、立分米、立厘米。可以分别写成

( 2)、认识立厘米:

出示:棱是1厘米的,量一量它的棱是多少?

说明:它的是1立厘米。

谁的近似的接近1立厘米?(色子或一个手指尖的大约是1立厘米)

(3)、认识立分米: (法同立厘米)

粉笔盒的接近于1立分米。

(4)、认识立米:

①出示1立米的棱的'具。观察后总结:边是1米的是1立米。

②认识1立米的空间大小。

1立米水约可以装满500个暖瓶。1立米的木材约可以做课桌50张。

小结:

常用的单位有哪些?哪个单位大?哪个单位小?

单位的用途是什么?

(5)、练一练:选择恰当的单位:

橡皮的用(

),火车的用(

),书包的用(

)。

(6)、比一比:

到现在为止,我们都了学哪些丈量单位?(板书)

度、面三种单位的区别:

(7)、练习:

①说一说:丈量篮球场的大小用(

)单位。

丈量学校旗杆的高度用(

)单位

丈量一只木箱的要用(

)单位。

),外表是(

)。(你想怎样填?)

③、判断:一只纸箱,外表是52平分米,是24立分米,它的外表大。(

3、初步认识:

①决定大小,是看它含有单位的个数。

A 、演示:用棱1厘米的4个,拼一个,说出它的是多少?

B、说出下面物(3个单位,4个单位,)

C 、摆一摆:请你也摆出一个是3立厘米的物。摆出是4立厘米的物

D、小结:怎样知道一个是多少?

同一个数,可以摆出不同的形状。

②动手摆一摆:

请大家用手中的小拼一个是8 立厘米的(或)。(想一想你拼的物是多少?)可以怎么摆?

三、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的意义单位。你有什么收获?

四、作业:

课后小结:

2、三年级上册《形的面学设

一、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的含义,知道用形作面单位最合适,能用形作单位表征简单图形的面

(二)过程与

让学生在观察、比较、拼摆、度量等数学活动中,进一步理解面的含义,知道确定面单位的法,培养初步的度量意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用不同图形作单位度量面的过程中,感受用形作面单位的合理性。

二、学重难点

学重点: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的含义。

学难点:度量意识的培养。

课件,每组一张粉红色纸(18厘米、宽6厘米),一张绿色纸(12厘米、宽9厘米);每组一袋学具,内有若干大小不同的形、形、圆形。

四、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初步认识面

1、结合生活实际,引入“面”的概念。

(课件出示主题图)

(1)想一想:打扫卫生时,如果两个同学以同样的速度擦黑板、擦国旗,谁先完成?为什么?

预设:擦国旗的同学先完成,因为黑板面大,国旗面小。

(2)生活中很多物都有面,他们是否也有大小呢? 请同学们找一找,摸一摸,比一比。

找一找:可能会找到数学书封面、课桌面、板凳面、地面、脸面、球面……

摸一摸:请学生摸一摸数学书封面,再摸一摸其他物的面……

比一比:请学生说一说两个物的面哪个面大?哪个面小?

(3)结合实例认识面

师示范:课桌面的大小就是课桌面的面;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面的面……

(板书:认识面

②学生举例说明物表面的面。(动作与语言相结合,先说说身边物的面;再通过想象,说说其他物表面的面

(1)物表面有大有小,以前认识的形、形、三角形、 圆等图形,是不是也有大小呢?(课件出示认识的平面图形)

预设:这些图形也有大小。

(2)这些图形也有大小,谁来说说它们的面

预设:形这个面的大小就是形的面;三角形这个面的大小就是三角形的面……

【设意图】结合生活实例学生所学知识,通过找一找、摸一摸、比一比、说一说等数学活动认识到物或图形的表面有大小。师结合实例,揭示面概念,使学生初步认识面,帮助学生建立面的概念。

3、及时练习。

(1)完成第61页“做一做”。(课件出示)

摸摸你的字典的封面侧面,说说哪一个面的面比较小。

(2)为学生提供一个苹果,请学生摸一摸它的表面,说一说什么是苹果的面

(3)将数学书按不同位置摆放,说一说封面面的大小是否有变化。

【设意图】通过练习,使学生认识到不仅物的上面、面有面,侧面也有面,曲面也有面,进一步完善学生对面含义的理解;通过判断不同位置摆放的数学书封面面,使学生认识到,同一个物无论怎样放,面大小不变,以此发展学生的面守恒观念。

(二)比较面大小,发展度量意识

1、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1)下面两个图形,哪个面大?

(课件出示,同时为学生提供下面两个图形的纸片)

(2)学生自主比较,可以看一看,也可以放在一起比一比。

2、交流比较法,引发认知冲突。

(1)让学生思考:能不能直接看出哪一个面大?

(2)用重叠的法比一比,想一想,能比出结果吗?

(3)小结:用观察、重叠的法,都不太容易一下子比较出这两个图形面的大小,想一想有没有其他办法呢?

【设意图】通过比一比的活动,进一步认识观察法与重叠法这两种比较法,同时也在比较中产生认知冲突,为激发用度量的法进行比较奠定基础。

3、探讨度量单位,培养度量意识。

(1)你还能想到其他比较面大小的法吗?

预设1:学生想到用学过的图形去度量。

预设2:如果想不到,可以一起听听小精灵的建议。(课件出示)

(2)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利用学具在形中摆一摆。

(3)交流反馈,确定度量单位。

①组织学生反馈,说说自己选择的是什么图形,是怎样摆的。(学生边说课件边演示)

预设1:用圆形作单位。

预设2:用三角形作单位。

预设3:用形作单位。

②组织学生结合以上三组图形思考:用这些图形作单位能否比较出这两个图形面的大小?如果要准确测量出某个图形面的大小,用什么图形作单位最合适?为什么?

预设:能,用形最合适,因为形能铺满所测图形,且形四条边一样,在摆放时不受摆放的位置向的限制。

师介绍:国际上就是规定用形作面的单位。

【设意图】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经历用不同图形作单位度量形面的过程,在拼摆过程中验单位的价值选择面单位的依据,通过比较感受形作面单位的合理性,认识形是最合适的面单位。

(三)应用所学,感受单位价值

1、完成第62页做一做。

2、完成练习十四的第1、2、3题。

【设意图】通过练习,加深对面的认识,同时使学生会一个图形中含有几个面单位,它的面就是几(个单位),感悟单位的价值。

(四)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关于面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3、三年级上册《形的面学设

1、结合实例使学生认识面的含义,会统一面单位的重要性。

2、建立1平米、 1平分米、1平厘米的表象。

3、给学生留下探究空间,获得成功验。

4、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创设情境,回忆旧知

师:你们的眼力好吗?谁能估出老师的身高?

生:1米8。

师:能说得完整一些吗?

生:1米80厘米。

师:有点儿高了。

生:1米70厘米。

师:好眼力!谁还能用其他单位表示呢?

生:170厘米,17分米。

师:这些都是我们曾经学过的度单位,可以用来比较物边的短!

【情境的创设一举多得,既把学生带进了有趣的数学学习中,又训练了学生的估测能力,同时,巧妙地引出了度单位。】

二、引入概念,合作探究

(一)引入面概念

1、认识物表面有大小。

师:物不仅有边,还有表面。你能发现哪些物的表面?

生:黑板的表面,书的封面,桌面,铅笔盒的顶面,等等。

师:谁能比较出黑板表面电视机屏幕的大小?

生:黑板表面大。

师:黑板表面大,也就是黑板表面的面大。

师:你还能比较哪些物表面的面

生:桌面的面比书面的面大,黑板比室地面的面小,等等。

师:谁能说一说你比较的法?

生:一眼就看出来了。

师:也就是用的观察法。

2、认识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

师:下面请同学们比较这两组图形的面

出示第一组:圆形(学具纸片)一人一套。

师:谁来说一说?

生:把它们重叠起来比较;第二组图形不能比较,因为第2个图形不是封闭图形。

师:不错,我们还可以用重叠法进行比较。而只有封闭的平面图形才能比较面

师:请同学们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

(二)统一面单位

出示学具(3×4平厘米2×6平厘米)一组一套。

师:请大家比较这两个形的面

生:观察重叠法都不行了,可以用剪子剪一剪。

师:用剪子是个办法,有其他法吗?

生:用小学具摆一摆。

(给出3种学具:边1厘米的形、三角形,直径1厘米的圆。)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在小组中用学具摆一摆。看看用什么样的学具比较合适,结果是什么。

小组合作操作,师**指导,小组汇报。

生:用形比较合适,因为用其他图形还有空的地。这两个形面一样大,都用了12个小形。

师:非常好的发现!

师:接下来,咱们分男生、女生做个游戏。你们愿意吗?女生优先,男生闭上眼,不准偷看。

出示一个形,面分成6个形,背面分成12个形。男生看一面,女生看一面。

师:你们谁看到的形大呢?

激起疑问,启发学生说出解决办法。

生:要分成大小一样的形。

(三)探究面单位

师:比较面要用统一的面单位,面单位有平厘米、平分米、平米。

1、研究1平厘米。

(1)独立研究1平厘米。

提纲:

①1平厘米有多大呢?请你在学具袋中找一找哪个图形的面是1平厘米,量一量看看这个图形有什么特征。

②在小组里说一说你判断的理由。

③我们身上哪个部位的面接近1平厘米?还有哪些物的面大约是1平厘米?

④从材料袋中再拿出形,用1平厘米的形去测量这个形的面是多少。自己试一试。你是怎么测量的?还有不同的法吗?

⑤估一下,你的文具盒盖的面大约是多少平厘米?自己动手量一量。

(2)指明小组汇报,组际间交流、质疑,统一认识。

2、研究平分米、平米。

师:如果让你用1平厘米的形去量课桌的面,你会有什么感觉?

(1)小组合作探究。

提纲:

①1平分米1平米有多大呢?以小组为单位,一边看书,一边结合手中的学具来自学这两个面单位,不懂的地可以互相交流探讨。

②每一排的四名同学合作,用1平分米的形,量一量课桌面的面是多少。

③请估一下,黑板面大约是几平米,***意到前面来的同学来实际量一量。

④在我们身边哪些物的面接近1平分米?哪些物的面接近1平米?

⑤估一下1平米的地能站多少个同学?

(2)指明小组汇报,组际间交流、质疑,统一认识。

三、综合训练,提高认知

(一)选择适当的单位名称

(1)一个火柴盒面的面是6( )

(2)一间室的面约56( )

(3)学校操场面约1800( )

(4)一根电线杆高20( )

(二)判断

(2)度单位单位是不同的量单位

(三)综合思考题

如果我们要测量学校操场的面,用1平米的形一个一个地拼摆,这个法可行吗?你能研究出更科学的法吗?课后请你试一试。

点击查看更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教案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ppc.cn/articles/61667.html

热门阅读

  1. 描写春雨的句子50句
  2. 春天的朋友在哪里小班语言教案
  3. 教师梦我在追逐作文500字
  4. 真正的英雄教学设计优秀范文
  5. 哪吒闹海的故事
  6. 崔恺在《开讲啦》中的演讲稿
  7. 吃亏是福大学生心得演讲稿
  8. 安徒生童话《天鹅的窠》
  9. 送给相爱的人的国庆节祝福短信
  10. 2015关于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
  11. 2018本命年祝福语
  12. 学校德育工作的总结范文
  13. 精选优美的句子
  14. 送给妈妈的生日祝福精选
  15. 一年级看图写话作文:快乐的周末
  16. 关于爱情的优美句子摘抄
  17. 2016年圣诞节搞笑祝福语大全
  18. 思念的句子经典
  19. 清明节的精华诗词
  20. 与时俱进搞好高中英语教学论文
  21. 中班《高高兴兴》教学反思范文
  22. 小学一年级庆祝六一活动总结
  23. 2016年百年校庆祝福语汇总
  24. 《太阳的话》公开课教案
  25. 关于荷花的爱情诗句大全
  26. 经典名言汇编
  27. 《我是谁》的课程教学设计
  28. 森林里的糖果果少儿故事
  29. 礼仪培训在促进职业素养提升中的价值论文
  30. 2016年爆笑光棍节祝福语
  31. 柳宗元的诗赏析
  32. 电大会计本科毕业自我鉴定怎么写
  33. 漂流记随笔
  34. 五年级《数学分数加减法》教案
  35. 小学春季田径运动会教师发言稿
  36. 李嘉诚汕头大学演讲稿范文
  37. 201端午节送给工作同事的祝福语句
  38. 童话故事果园主人
  39. 愚人风波小学生作文
  40. 儿童诗歌朗诵文稿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