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说明文阅读《蜘蛛》附答案
⑴蜘蛛是节肢动物门蛛形纲中的蜘蛛目和盲蛛目动物的通称。
⑵ 全世界的蜘蛛有三万五千余种,常见的种类有圆蜘蛛、珠腹蛛、拉土蛛、蝇虎、壁线、漏斗网蛛等。世界上最大的蜘蛛是拉丁美洲的捕鸟蜘蛛,它织的结实的网,能载得住重达300克的小鸟。1945年在巴西采集到了只雌性袋蜘蛛,它的体长23.68厘米,重将近85克,外形好像一只大螃蟹,是至今世界上最重的蜘蛛。拉丁美洲有一种常聚居在一起的蜘蛛,叫做“马略斯”,它结的网犹如一条大被单。危地马拉北部有一种叫做“居中塔马利维”的蜘蛛,全身白色,能吐出非常坚韧的彩色蛛丝,织成的网五颜六色,十分好看,当地居民常用来当窗帘。1935年在墨西哥捕到一只成年雌性袋蜘蛛,当时估计它的年龄为12岁,后来又在实验室养了16年,总年龄为28岁,称得上是长寿的蜘蛛。
⑶科学家曾把蜘蛛带到宇宙空间去,观察它在失重状态下能否织网,结果蜘蛛第一次失败了,但不久适当了失重状态,把网织成了。
⑷ 蜘蛛在织网时,首先要在两地之间架“天索”,固定在一定的地方,并在固定的丝上来回走几趟,使丝加粗。然后形成不规则的框子为踏足线,在“天索”上设置对角线,再在对角线的*织一个白点,这是将来网的中心。以后往返于中心的圆周之间织许多呈现辐射状的半径线。辐射线把圆圈分成等分的数目,每两根相邻的半径间的角度是约略相等的,接着用一根很细的丝从中心开始螺旋地盘成一个区域称为休息处,射线及休息处作好自圆心向外作第一螺旋线,然后自外向里织粘性强的第二螺旋线。织好第二螺旋线后,将第一螺旋线及其部分射线吃掉,并继续自外向里作螺旋线。愈近中心,每圈间的距离也愈密,直至不可辨认的地步。这正符合数学上的对数螺线的情况。蜘蛛的确不愧为是“数学家”“织网家”。
⑸蜘蛛在国内外常作药物治病。
⑹在光学仪器上,采用很细的蜘蛛丝作义丝之用。
⑺ 在仿生学上人们正在研究蜘蛛的“液压腿”,并据此研制了一种“步行机”蜘蛛几乎是个“瞎子”,但一旦昆虫触动蛛网,它依靠腿上极灵敏的振动传感器,就能立刻扑过去捉住食物。科学工作者将蜘蛛的腿进行解剖,发现腿里没有肌几乎。蜘蛛的这项本领,是依靠腿里的一种不寻常的液体来实现的。当腿中充满“血液”时,原来的软腿就会变硬,腿就变成了一种特殊的液压传动机构,蜘蛛就能快速行动和跳跃。于是人们模仿蜘蛛的“液压腿”,研制了一种“步委机”,以期能为瘫痪病人服务。人们还试图用蜘蛛中血压自动调节的原理,寻找自动调节人体血压的方法,*高、低血压病。
1.本文的说明顺序是( )(3分)
A、时间顺序 B、逻辑顺序 C、空间顺序 D、程序顺序
2.本文层次划分正确的是( )(4分)
A、⑴⑵/⑶⑷/⑸⑹⑺ B、⑴⑵/⑶⑷⑸/⑹⑺
C、⑴⑵⑶⑷/⑸⑹⑺ D、⑴/⑵⑶⑷⑸⑹/⑺
3.“蜘蛛织网技能之高妙,使人诧异,在任何环境里都能进行。”这一句是从文中某段首提出来的,你认为应放在第几段的开头?(3分)
4.认真阅读,谈谈第二段内容安排上的详略特点。(3分)
5.第四段中连接“蜘蛛织网”先后顺序的一组词是 。(3分)
6.阅读第四段回答,蜘蛛不愧为“数学家”的原因是什么?(4分)
7.选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3分)
8.阐述人们研制“步行机”是模仿蜘蛛“液压腿”的什么本领(用原文句回答)?(4分)
参***:
1.B
2.A
3.第4段的开头
4.略写种类,详写几种有点的蜘蛛,如最大的蜘蛛、最重的蜘蛛、能吐出非常坚韧的彩色蛛丝的蜘蛛、长寿的蜘蛛。
5.首先、并、然后、再、以后、接着、然后、直至
6.是因为蜘蛛织的网正符合数学上的对数螺线的情况。
7.分类别 举例子 打比方 作比较
8.蜘蛛的这项本领,是依靠腿里的一种不寻常的液体来实现的。当腿中充满“血液”时,原来的软腿就会变硬,腿就变成了一种特殊的液压传动机构,蜘蛛就能快速行动和跳跃。
拓展阅读
1、《我们需要研究“人类世”》高三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
我们在地球科学中把现在或者说最近这一个时代看作环境问题的时代,并作为一个单独的有其特殊含义和内容的地质时代来研究,提出“人类世”。这样一个最新的地质时代,“人类世”特别关注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加剧,涉及到可持续发展的各个方面。“人类世”是人与自然关系研究的新视角,是从地球环境科学和人文科学中寻求自然科学走向和实践的新的途径。
环境问题现在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几十年来,环境科学的研究在空间范畴表现为从治理三废扩大到保护区域环境,而今到考虑全球性的全球变化的研究;在时间范畴表现为对现代物理化学生物过程进行分析,进而企图对人类和这个星球的未来有所预见,同时也大大地提高了人们对环境演化及其机制的一个重要方面——人的驱动的现实意义的认识。
当人们沉浸于征服自然的乐趣当中的时候,盲目改造自然的恶果悄然袭来。例如水资源的问题。我们知道生产1吨小麦要1000吨水,生产1吨玉米要1200吨水,而生产1吨稻米则要20xx吨水。我国西北地区人均水的占有量仅是1781吨,与全国的平均人均占有2200吨还差得很多。水资源的不足而影响农业生产是很严重的,再加上自然灾害,那就更厉害了。这样的情况又造成了土地的不合理利用,所以荒漠化的面积在我们国家有很大的扩展。
我们可以看到温度上升带来的影响:据估计,如果气温上升1摄氏度,海平面要升高10厘米,而全球3/4的大城市和占40%的人口都集中在离海岸不过60公里以内的地区。有人说,生态环境的价值可以估算。印度一位学者提出来,一棵50年的大树所产生的氧气、吸收的有毒气体、防止大气污染的作用、增加土地肥沃的作用、土壤水分含量的作用以及为鸟类和兽类提供繁殖场所的六项作用加起来,得出来的生态效益是6美元。在我国神农架保护区,50年以上的树有50万株,按这样来算的话,神农架这个地区就自然资源本身来说,生态效益可以大于1百亿美元,赶上20xx年整个上海市的GDP总值。可是现在这个地区仍然是比较贫困的地区,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应该更好地注意。
地球环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各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都是无比精确的,事实告诉我们人类活动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地质营力。现在我们需要从新的视角来考察今天的地球系统,也就是“人类世”。鉴于人类成为影响环境演化的重要力量,研究“人类世”,不仅需要多种自然科学的交叉融合,而且需要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通力合作。
(摘选自《新华文摘》20xx年第3期 有删改)
1.根据文中信息,对“人类世”这一提法的相关理解不准确的一项( )
A.“人类世”是对最近环境问题已经成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的时代的界说。
B.“人类世”是从特定角度出发的对现在这一环境问题已成全球性问题的地质时代的指称。
C.“人类世”的主要特点是人类活动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地质营力并影响到环境的演化。
D.“人类世”是人与自然关系研究的一个新的视角,寻求自然科学走向和实践的新的途径。
2.下列表述中,属于“我们需要研究‘人类世’”的根本原因的一项( )
A.环境科学在空间范畴扩大了它的研究,在时间范畴表现为对人类和这个星球有所预 见。
B.不知生态环境价值可以估算,忽视荒漠化加剧、气温上升、森林破坏等重大环境问题。
C.人与自然相互作用加剧,使当今环境问题凸显,同时涉及到可持续发展的各个方面。
D.人类已成为影响环境演化的力量,需要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通力合作以加强研究。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信息的一项是 ( )
A.荒漠化面积在我国有很大的扩展,很大程度上是盲目改造自然不合理利用土地的恶 果。
B.人类加剧作用于自然,会使地球气温上升,海平面升高,将给全球经济带来巨大影响。
C.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的神农架地区仍较贫困,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人类世”研究的必要。
D.事实是,一棵大树防止大气污染等六项作用加起来,得出来的生态效益是8.6美元。
4.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分析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 )
A.环境问题成为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与人类对“人类世”实际存在的无意识状态和对自然的非理性开发有重大关系。
B.“人类世”作为一种新的视角,通过对现代物理化学生物过程的分析, 能够预测到人类和这个星球的未来。
C.“人类世”主张从新的视角来考察现在的地球环境系统,其实质就在于强调人与自然 的和谐发展。
D.为解读自然科学问题提出的“人类世”,将可能是地质学上的一次自然人文科学史的**,其研究有助于社会的科学发展。
参***:
1.A(A根据文意,本项偏离了“人类世”概念的要素:人与自然相互作用加剧、地质时代;且“人类世”是“提出”而非“界说”。)
2.C(C根据文意,根本原因是三个方面: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加剧、进而影响环境演化、关涉到可持续发展。)
3.D(D印度一位学者提出来,一棵50年的大树……)
4.B(B原文第二段中,“几十年来……”,指的是几十年来环境科学研究的发展;据此,“对现代物理化学生物过程进行分析”并非“人类世”研究的途径,“企图对人类和这个星球的未来有所预见”也不等于“能够预测到人类和这个星球的未来”。)
2、后摇 后母的三巴掌记叙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从六岁至今,跟后母一起生活了30年,烙在我骨血里磨不掉的是后母印在我**上的三巴掌。
第一巴掌是我8岁那年夏天,我同伙伴从卖甜瓜的老头儿筐里偷了一只甜瓜,跑回家躲在街门后头吃。
“哪来的?”后母看出不对劲儿了。
“偷的。”我还觉得挺得意,挺能耐。
“啪!”后母二话没说,把我拽过去照准**就是一巴掌,又响又干脆。疼得我腿肚儿直转筋,咧开嘴半天没哭出音来。
“做贼!与老鼠一个祖宗!恨*!把瓜扔了!不许吃!给,给老头儿送钱去!”后母那严酷的表情是我从没见过的,我怕极了,不敢哭,接过两毛钱扔了瓜咧着嘴给卖瓜的送钱去。
从此,别人多稀罕的东西都没动过我的心。
第二巴掌是我10岁那年。
要过年了,父亲交给后母一沓钱说:“准备过年,再给二小买几袋奶粉,别光喝炒面糊糊了。”
二小是我刚出生的弟弟,后母没奶水,老喂他炒面糊糊。
我看见后母将钱压在席底下。
“阿巧”,前邻居二奶奶一大清早叫开我家门,喘着粗气在院子里跟后母说话,“章媳妇要生孩子生不出来得送医院,你手头有钱不?”
“有。”我听见后母只说了一个字便往屋里跑。我赶紧把席底下的钱换了地方。
“嗯?”后母揭开席一怔。“兴许是他爹又换了地方了,你先送人上医院,我去找他爹,随后给你送去,200块整。”
二奶奶小跑走了。我神秘兮兮地把钱给后母看:“过年呢,不借给她。”
后母二话没说,一把把我从被窝里薅出来,照准**“啪”就是一巴掌,疼得我直蹦高,她却夺过钱跑出去了。
“小孩子家家的,不学理性,谁还能没个病灾的,等自己陷在坑里就找不着道儿了。”后母回来后并不哄我,还瞪着眼训我。
父亲知道了,说“该把**打碎。”
从此,“帮”字在我的理解里有了深刻而特殊的含义。
第三巴掌是我14岁那年。
我考上了县里的重点初中,但吃住自理家里负担不了。
“我不上了,帮娘喂猪吧。借人求人多难。”我吃饭时说。
后母二话没说,把我揪起来照准**“啪”就是一巴掌。疼得直钻心,但我没哭,因为我稍懂人事了,知道听后母巴掌后的教训才重要。
“一指头年纪,还没见事就先低头!抬起来!不念书,大了能中屁用!我去求人借,还用你费心!再有这想法眼睛抠出来喂猪!”
我哭了,不是因为**疼,而是在我理解后母一片心血之后感动得哭了。我在内心发誓:“等我会写文章时,一定先写后母。”
8.简要概括引出“后母的三巴掌”的三件事:(3分)
第一件事:
第二件事:
第三件事:
9.“后母的三巴掌”给“我”的深刻教益分别是:
。(3分)
10.文中三次细写了“我”*后的感受,试分析下列句中加点词共同的表达效果。(4分)
“疼得我腿肚儿直转筋,咧开嘴半天没哭出音来。”
“疼得我直蹦高,她却夺过钱跑出去了。”
“疼得直钻心,但我没哭,因为我稍懂人事了,知道听后母巴掌后的教训才重要。”
11.简析文中“后母”的性格特征。(3分)
参***:
8.偷瓜;藏钱;不想念书(抓住大意即可,允许灵活表达) )
9.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帮助他人的含义;念书的重要性(言之成理即可,也可用文中的原话回答)
10.这些词语细腻的描绘出我*后的痛苦感受,表明了后母给我的教训之深刻,写出了后母的严厉(“痛苦感受”“深刻教训”“后母严厉”答出一条即可视为正确)
11.爱子心切,教子严厉(必须抓住“严厉”来回答)
3、小学一年级语文《明天要秋游》教案
1.学会“么、去、方、白、什、才”6个生字,会认“要、秋、老师、过、那、时、说”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体会小朋友在秋游前对外面世界无限向往的兴奋心情。
教学重点: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流利朗读、理解课文
一、读准字音,利用生词记住生字
1.出示生词,带拼音:“小老师”带读生词的音,其他生跟读。
2.小组中自由练读:可以采用抽读卡片河开火车的形式,调动生朗读兴致。
3.小肩膀读书:鼓励生总结识字的基本方法。
4.去掉拼音,借助生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5.再去掉“生字朋友”,使生字凸线,加深对生字的印象,竞赛练读。
6.用生字口头组词或说话。
二、猜谜游戏巩固生字。
1.师出字谜,生猜谜。如:太阳和月亮在一起。
2.小组中推选“字谜专家”,收集优秀的字谜巩固识字。
3.“我说你猜他来评”的活动,鼓励生能够把自己的识字方法在同学中进行交流,师成为识字活动的一分子,通过反复巩固,达到识记的效果。
三、初读课文
1.我们把生字朋友送到课文中,你一定还认识它们!
自由朗读课文,遇到困难可以“求助”——同学或老师。
2.字宝宝都成为了我们班的新朋友,让我们大声来朗读它。
自由练读,男女声互读,齐读,评选“千里眼”、“顺风耳”。
3.小组合作,让生都能自信大声地朗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
四、自读自悟,整体感知。
1.听了、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2.激情调动:同学们说说你郊游前夜的心情是怎样的呢?说给同学们听一听。
(1)那里的树真有那么多颜色吗?想象说。
(2)洁白柔软的云会是什么样呢?想象说。
(3)到底什么时候猜天亮呢?讨论。
3.你喜欢读哪个自然段就读哪个自然段,用真情实感朗读课文,选出“小诗人”个人奖和集体奖。
4.分组开始竞赛活动,也可以自由组合,形式不限,读出郊游前的激动心情。
五、写字指导。
1.征求大家意见,看看你认为什么字最难写?
2.组装车间的拆字和组字游戏,师范写、生抢答。[三、四人为一组,进行游戏活动。(师参与)]
3.认真观察田字格的摆位,注意笔顺规则、注意正确的书写姿势。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观看与秋游相关的图片。
2、上周五,同学们随着老师一起到郊外去秋游,觉得怎么样?你觉得最令你高兴的是什么?
3、现在,有个小朋友非常激动,他呀,明天就要去秋游啦!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4、板书课题7明天要秋游指名读、齐读课题。
明天就要秋游了,这个小朋友在想些什么呢?我们赶快来读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借助拼音,大家一定要读准每个字音。
2、用相关的符号,标出课文中的一二类生字。找完之后,自己先认真地读一读,然后同桌互相检查。
3、检查字音。
指名读、齐读生字:方、么、去、白、什、才
重点指导读准轻声、平翘舌音。
指名读、齐读要求认识的字。
4、把生字送回到课文中,再读课文,注意把词语读连贯,把课文读通顺。
5、指名读词语,注意轻声及连贯。
那么 颜色 洁白 柔软
秋游 老师 地方 时候
翻过 来翻 过去
6、再读课文,想想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问题?
师梳理小结。
三、理解词句,读中感悟。
1、自读自悟,整体感知
(1)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感受,师参与、了解。
指名发言交流。
(2)师范读课文,读出自己的感受,与学生交流。
(3)生自由尝试读。
2、体会感悟,指导朗读。
(1)第一节
谁来读课文第一节?
谈话:那里的树真的有那么多种颜色吗?大家想象一下,会有什么颜色的书呢?
指名结合自己的想象与生活经验说一说。
引导在语境中体会“真的”:你们说有那么多种颜色,他相信吗?从哪儿知道的?
读词“真的”
师评议、引导,指导读出“翻过来,哎——”。读出“真的……?”对多种树的遐想,读出不太相信、向往的语气。
(2)第二节
现在请大家自由读读第二节。
读词“洁白柔软”。
感悟体会云的美丽:那地方的云真的那么洁白柔软吗?洁白柔软的云会是什么样子呢?想什么呢?
谁再来读第二节?
师小结:翻过去,哎,还是睡不着。读得真好,老师仿佛看到了你翻来覆去的样子。
谁再来读。
云儿真白呀!真软呀!
来,一起学着他们读一读第二节。
(3)第三节
师引导:那地方的树有那么多种颜色,那地方的云那么洁白柔软,小朋友真盼望快一点天亮、快一点天亮啊!大家能把他的这种心情读出来吗?
生自由读第三节。
指名读第三节,引导读出急切的心情。
3、有感情的齐读全文。
课中操《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
四、识记字形,书写生字。
1、齐读生字。
2、出示“什”,认识新偏旁“单立人”。
3、观察笔顺,自己记忆字形。
4、观察“什”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左窄右宽。
5、师范写“什”。
6、生练习写字。师**,提示写字姿势。
7、认读要求会认的生字。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导人:观看与秋天相关的风景图片,激趣激情引入。
秋天到了,天空那么高,那么蓝,蓝蓝的天空上飘着朵朵白云。
秋天的景色是那么迷人,大地就像穿上了五彩的外衣……每到秋天,老师会带小朋友们去秋游,到大自然中去欣赏这些美丽的景色,小朋友们,你们想去秋游吗?看,这个小朋友和你们一样的心情,她呀,明天要去秋游啦!让我们一起来学这篇课文——
指名读、齐读课题。
3.谈话:
明天要秋游啦,这个小朋友她在想些什么呢?我们赶快来读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宇音。
2.用“O”圈出课后填字格里要求学会的生字;用“一”画出双横线中要求会认的字。边找边读。同座互相读一读这些字。
3.检查字音:
指名读、齐读生字词:方、么、去、白、什、才。
重点指导读准轻声、平翘舌音。
指名读、齐读要求认识的字。
4.把生字送回到课文中,再读课文,注意把词读连贯,把课文读通顺。
5.指名读词语,注意轻声及连贯。
6.再读课文,想想你知道了什么?有些什么问题?
师小结梳理归纳。
三、理解词句,读中感悟
1.自读自悟,整体感知
(1)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生在小组里交流谈谈自己的感受,师参与、了解。
指名发言交流。
(2)师范读课文,读出自己的感受,与学生交流。
(3)生自由尝试读。
2.体会感悟,指导朗读
(1)第1节指名读。
谈话:那里的树真的有那么多种颜色吗?大家想像一下会有些什么颜色的树呢?
指名结合自己的想象与生活经验说一说。
引导在语境中体会“真的”:你们说了那么多种颜色,小朋友有点不相信,他想——“真的”有那么多种颜色吗?(读词:真的)
师评议、引导,指导读好“翻过来,唉÷乙”;读出气真的……?”
对多种颜色的树的遐想,读出不太相信、向往的语气。
(2)第2节
自由试读。
感悟体会:那地方的云真的那么洁白柔软吗?洁白柔软的云会是什么样子,像什么?
指名结合生活经验以及想象说一说,理解“洁白柔软”,体会云的美。
再指名读,评议引导读出睡不着轻轻地叹息和对洁白柔软的云的遐想。
(3)第3节
师引导:那地方的树有多种颜色,那地方的云洁白柔软,小朋友真盼望快一点天亮、快一点到明天呀!大家能把他的这种心情读出来吗?
自由朗读第3节,指名读,引导读出急切、盼望的心情。
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自由读、指名读(配乐)。
[律动]
四、识记字形,书写生字
1.齐读生字。
2.出示“什”,认识新偏旁“单立人”。
3.观察笔顺,自己记忆字形。
4.观察“什”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左窄右宽。
5.师范写“什”,注意笔画位置及运笔方式的指导。
6.生练写生字。师**,提示写字姿势。
7.认读要求认识的生字。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ppc.cn/articles/63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