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上学期第一周的主题教案
9月1日
1、 谈话活动《我长大了》
2、 常规教育。
3、 如厕,认识自己的学号。
4、 园歌
5、 队伍排列
6、 益智区
9月2日
1、 礼仪品德:《入园问好》
2、 主题:《小熊你长大了吗》
3、 区域:《活动室里玩具多》
4、 园歌
5、 操作活动:写数字123
6、 折纸:热带鱼
9月3日
1、 礼仪品德:《入园问好》
2、 主题:《重要电话》
3、 区域:《我会变》
4、 园歌
5、 操作练习:写笔划横、竖
6、 绘画:《海洋》
9月4日
1、 礼仪品德:《入园问好》
2、 主题:《小兔快跑》
3、 区域:《变小魔术》
4、 园歌
活动名称:重要电话
活动目标:
1、理解莎莎从胆小到勇敢的成长过程。
2、体验故事角色的心理变化,学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活动准备:挂图第2号。
故事磁带。
活动过程:
(一)欣赏故事。
1、结合挂图,完整欣赏故事一遍。
2、莎莎为什么会一个人在家里?妈妈临走时对莎莎说了什么?
3、妈妈走后,莎莎心里快赶到怎么样?
(二)理解故事内容。
1、重点欣赏第四小结到第十小结的故事内容。
2、妈妈走后,莎莎做了些什么?她的心里是怎么想的?
3、莎莎有没有别的地方可以去?她去了吗?为什么。
4、妈妈要莎莎等的重要电话是谁打来的?是什么内容?
5、你从什么地方看出莎莎长大了?
(三)我也长大了。
1、你能为家里做些什么?
2、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引导幼儿理解为他人做事,无论大小都是长大的一种表现。
活动名称:我会变
活动目标:
1、感受和理解歌曲内容,根据想象替换歌词,并用轻松愉快的心情演唱歌曲。
2、于同伴合作创编各种动作。
活动准备: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学唱歌曲。
1、听音乐节奏,练习念白处的节奏。
2、倾听一遍歌曲,区分歌曲与念白的不同。
3、用轻松愉快的心情演唱歌曲。
4、再次演唱歌曲,引导幼儿唱出歌曲中的变化。
(二)替换歌词。
1、鼓励幼儿创编歌词。
2、幼儿根据替换的歌词,自由想象动作,并在音乐伴奏下表演。
3、幼儿自由结合,想象歌词并用肢体动作表现某一种物品。
活动名称:笔划练习横、竖
活动目标:
1、认识田字格。
2、将两个笔划正确的写入田字格内。
活动准备:田字格、笔划横、竖。
活动过程:
(一)认识田字格。
1、画出田字格,让幼儿看看他像什么?
2、田字格有四个房间。
3、介绍四个房间的名称,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
(二)认识笔划。
1、认识今天要住进田字格的两个笔划,横、竖。
(三)正确的写法。
1、将这两格笔划正确的写入田字格内。
活动名称:海洋
活动目标:
1、感受海洋给我们带来的美感。
2、给美丽的海洋添画。
活动准备:图片海洋、海洋生物。
活动过程:
(一)幼儿讨论。
1、你们去过海边,或是海洋公园吗?
2、幼儿自由讨论自己见过的海洋是什么样的?
(二)看图片
1、请小朋友看看图片中是什么地方。
2、 这个海洋是什么样的,你看到了什么?
(三)幼儿绘画。
1、幼儿画出最近心中的海洋,并在海洋中画上动物或植物。
(四)幼儿作品点评。
第一节 《入园问好》
第二节 《小熊你长大了吗》
第三节 《活动室的玩具多》
入园和离园
早入园 不迟到 见老师 要问好
小朋友 也问到 别父母 勿忘掉
离园时 互道别 先老师 后同学
见爸妈 要问好 亲一亲 更乖巧
您好和再见
见面时 问声好 早中晚 不能少
分别时 说再见 临睡前 道晚
第二节
活动名称《小熊,你长大了吗?》
活动目标:
1、理解什么是长大,体验成长的快乐。
2、欣赏童话,理解童话的主要内容,能用动作、表情、语言表达小动物们成长的喜悦心情。
3、通过讨论讲述,感知自己的成长变化
活动准备:
1、根据故事内容,制作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一、教师讲故事引入主题
提问:故事叫什么名字?小熊长大了吗?
二、教师结合教学挂图,边讲故事边插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小熊的朋友是谁?
2、小动物们为什么都说自己长大了 ?
3、小熊长大了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4、引导幼儿小结
三、教师引导幼儿讨论自己的变化,感知自己的成长。
1、提问:你 长大了
吗?我们幼儿园最大的孩子是谁呢?你们觉得自己长大了吗?为什么呢?
第三节
活动名称:《活动室的玩具多》
活动目标:
a、正确感知10以内的数量。
b、能用数字记录活动室玩具的数量。
活动准备:a、人手一张纸、一支笔、一本幼儿活动材料。
活动过程:
a、谈话活动。
——幼儿谈谈假期玩了什么玩具。并说出数量。
b、观察活动室玩具。
——看看我们班有些什么玩具,
——请幼儿讲述自己的观察结果。
c、探索记录方法。
——请幼儿探索并交流统计方式。
——分小组记录。
——展示小组幼儿的记录结果 ,了解不同的记录方式。
活动名称:重要电话
活动目标:
1、理解莎莎从胆小到勇敢的成长过程。
2、体验故事角色的心理变化,学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活动准备:挂图第2号。
故事磁带。
活动过程:
(一)欣赏故事
拓展阅读
1、幼儿园中班主题优质课教案《我的面包房》及教学反思
《中班主题优质课教案《过新年》含反思》这是优秀的中班主题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中班主题优质课教案《过新年》含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一月一日元旦是新年的第一天。
2、感受与同伴一起辞旧迎新的喜悦。
3、体验节日的快乐氛围。
活动准备:
旧挂历、新挂历、布做的“龙”二"三条。中华风俗CD片。
活动过程:
1、教师将身体缩成圆柱形状,并发出被点燃的爆炸声“砰”的声音,请幼儿猜猜:“老师刚才表演的是什么?”
问幼儿:“鞭炮声让你想到了什么?”
2、音乐游戏:敲锣打鼓放鞭炮
师:“过年了,除了放鞭炮,还有什么呀?”(出示图片)
随音乐做敲锣打鼓放鞭炮的动作。
3、换挂历:欣赏新挂历上的图画,翻开第一张,念一念上面的字,了解一月一日是元旦就是新年的第一天
4、生肖年的祝贺:了解今年是什么生肖年。
问:“今年的生肖是什么呀?”"文.章出自屈a老师教.案网"“明年是什么呀?”
欣赏当年的生肖图案。模仿拜年的情景。
5、教唱歌曲《恭喜恭喜》
师:“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来学唱新歌”。
6、耍龙灯。
老师在小朋友唱歌时出示“龙灯”引起幼儿兴趣。
问:“这是什么呀?”“它有什么用呀?”
“我们也来耍龙灯好吗?”
请幼儿来跟着音乐耍龙灯二"三次
7、结束。
师:“我们小朋友一起跟着龙灯去给其他小朋友拜年去。好不好?”
带幼儿随着欢庆的音乐出活动室。
让幼儿真真切切地体验到了新年的喜庆气氛,体验亲人、朋友间的融合、友爱、温馨的情感氛围。
2、幼儿园中班主题优质课教案《我的面包房》及教学反思
《中班主题优质课教案《我的面包房》含反思》这是优秀的中班主题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中班主题优质课教案《我的面包房》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借助趣味性的节奏儿歌,在生活化的情境中,让幼儿了解烤面包的简单过程。
2、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操作的愉悦,和自我成功的满足。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过程:
1、师生**进入教室。
①听音乐**进入教室。
②提问:路边有什么店?;文章出自.快思老师.教,案网'这是谁的面包房呢?
2、教师示范表演。
①教师以面包师的身份出现。
②教师表演并朗诵节奏儿歌。
③引导幼儿回忆儿歌中烤面包的过程。
3、幼儿学念节奏儿歌,再次复习巩固烤面包的过程。
师:除了花生酱,还可以抹什么酱?
①提出操作要求。
②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5、等待、休息、聊天
提问:刚才你抹的是什么酱?
6、与客人老师分享面包。
本活动对于幼儿来说,很有吸引力,首先一开始孩子对面包感兴趣的,那面包需要放在面包房里做,奇怪了那面包房是怎样的呢?带着好奇心完成了本活动。
3、幼儿园中班主题优质课教案《我的面包房》及教学反思
中班主题教案优质课《美丽的春天》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学习用较连贯的语言大胆讲述自己画中的春天,掌握季节的变化,通过观察,萌发对春天植物变化的兴趣,能体验绘画的快乐,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主题优质课《美丽的春天》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设计背景
昨天带幼儿去小区参观,欣赏美丽的春景。嫩绿的小草,光秃秃的树枝上刚吐露的小绿芽儿,刚长出花骨朵儿的茶花,桃树上一个个的花苞等等都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在小区里,孩子们兴奋的叫了起来:“这里的小草变绿了。”“老师,你看看那儿,树上有点绿绿的。”“这里也有!这里也有!”“那是什么呢?好像要开花了哦。” “这棵树上有好几个花苞”……孩子们再这个轻松的气氛中各抒已见。他们对周围的世界是多么的好奇!我被他们的热情感动了。我想,我该怎么样才能让孩子们保持那种好奇与活力呢?怎样为他们的学习提供支持和帮助,让他们更好的了解春天,知道春天是什么样的呢?
活动目标
1.掌握季节的变化,通过观察,萌发对春天植物变化的兴趣。
2.学习用较连贯的语言大胆讲述自己画中的春天。
3.能体验绘画的快乐,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春天的景象,并以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活动准备
1.提前去周边的景点,让孩子观察,自己眼中的春天是怎么样的,然后自己复述。
2.四开的图画纸、彩笔(若干),在春天盛开的花的图片和春天的景色。
活动过程
1. 出示在春天盛开的花的图片和春天的景色。
教师逐一介绍这些花,并告诉孩子这些花都是在什么时候开放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
2. 让孩子回忆:
(1) 你看到的桃树是什么样子的?小草有什么变化?树又有什么变化?等等的问题。(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并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
(2) 树叶和小草是什么颜色的?花儿是什么颜色的?小区里有什么气味?有什么声音?小土堆里有些什么呢?
(3) 猜一猜,你看到的景象会发生什么变化呢?(激发幼儿思维的火花,发挥想象,更重要的是引发幼儿再次观察的欲望,能通过观察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3. 今天我们来说说春天,画画春天。
4. 分组作画:小朋友们可以将你觉得特别美的春天的和你的好朋友分享,让她帮你画下来,然后再角色对换。
5. 分享幼儿的作品。
你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呢?和你看到的一样吗?(每个人看到的春天都是不一样的)
活动延伸:
以后每天依然带着孩子去户外活动观察,所不同的是:要开始带着任务去观察,让孩子观察得更仔细。再随着时间的变化,再让孩子把所看到的用画的形式记录下来。
从整节课来看,孩子都能比较好的回忆和发表自己所看到的春天的样子,也都能发挥想象把自己所理解的春天的样子以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在这方面,有一定的发挥自由的空间。孩子能通过在看、闻、摸的基础上去想一想,说一说,并动手画一画,充分的体现了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次活动的随意性较强,培养孩子对大自然的热爱,对春天的热爱,鼓励孩子更多的尝试,孩子通过绘画的形式在纸上记录着自己对春天的理解。通过这次活动,我感到以分组教学的组织形式有利于老师的观察与指导,也有利于孩子的参与与实践,提高了师幼互动的质量,让每位幼儿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如果重新上这节课,在表现春天景象的细节上,可以利用音乐、图画、动画的形式来展示给孩子,让这样便于孩子在作画的时候有更好的创作。
本文扩展阅读:春天,又称春季,是四季中的第一个季节,指立春至立夏期间,含节气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是万物复苏的季节。通常将北半球的公历3月~5月 定为春季,而南半球则是公历9月下旬~12月下旬定为春季。
4、中班上学期科学《大大的馒头从哪里来》教案
活动目标:
1、知道日常生活中馒头的来源,探究馒头的制作过程,从而知道蛋糕、面包等面制品的制作过程。
2、能用优美动听的声音唱《大大的馒头哪里来?》这支歌曲。
3、能在美劳区用各种材料对面制品进行表征活动。
活动准备:
1、面制品的照片、小麦、磨面粉与制作馒头过程进行录象。提供面制品表征活动的材料放到美劳区。
2、活动前样幼儿回家分头调查其制作过程并做好记录。
活动过程:
一、 信息分享(回忆馒头的制作过程)
讨论:馒头是怎样做成的?(让幼儿将看到的用较完整的语言进行讲述)
二、观看面包、面条等各种面点的制作过程,感受工作人员为了让我们吃上可口的面点而辛勤地劳动。
1、欣赏曲子,感受歌曲的愉快心情
2、分三组游戏感受歌曲:
A:听音乐用橡皮泥制作面包。
B:随音乐进行伴奏(投放铃鼓、鼓、碰铃、双响筒等)
C:随音乐舞蹈
3、放音乐、幼儿填词
A:随节奏念歌词
B:填歌词
C:根据幼儿填词发现的不足进行强化训练。
4、幼儿随音乐歌唱、舞蹈(采用集体、小组、男女、个别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5、幼儿即兴舞蹈结束
延伸活动:在美劳区投放制作面点的材料供幼儿制作(如:面团、橡皮泥等)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ppc.cn/articles/27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