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的山雀窝》教案

发布时间: 2025-07-20 15:40:27

《红色的山雀窝》教案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情节,猜想、讲述红帽子的多种用途。

2、乐意帮助朋友,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2、蜜蜂、蝴蝶、鼹鼠、猫、兔、山雀头饰、红帽子。

【活动过程】

一、提问引出话题。

教师:如果你有一件心爱的玩具,大家都喜欢,想借来玩一玩,你会怎么办?

二、欣赏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教师:有一个叫珞珞的小朋友她有一顶漂亮的红帽子,但小动物向她借的时候,她会怎么做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故事。

1、倾听故事。

教师:哪些动物向珞珞借了红帽子?他们用红帽子来干什么?

2、边看课件,边欣赏故事。

教师:蜜蜂和蝴蝶借红帽子干什么?

鼹鼠借红帽子干什么?

猫借红帽子干什么?

兔子借红帽子干什么?

山雀借红帽子干什么?

珞珞将帽子借给别人,心情怎样?为什么?

三、表演故事。

1、自愿结伴,分配角色,选择头饰。

2、合作表演故事。

四、创编故事。

教师:还有谁会向珞珞借红帽子?它们用红帽子来干什么?

1、四人一组想一想、编一编,讲一讲。

2、每组选一个代表将编好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珞珞去散步,蜜蜂和蝴蝶围着珞珞跳起了舞,她们有礼貌地问:“能把你的红帽子借给我们开舞会吗?”

珞珞想了想,说:“好吧。不过,你们要记得还喔!”

蜜蜂和蝴蝶在红帽子里!“嘤嘤嗡嗡”唱啊跳啊,大家都说:“多好的红帽子舞台呀!”它们把红帽子还给了珞珞,道了一声又一声“谢谢”。

珞珞去散步,鼹鼠爸爸问:“能把你的红帽子借给我们去野营吗?”

珞珞想了想,说:“好吧。不过,你要记得还喔!”

这天晚上,鼹鼠一家在红帽子帐篷里美美地睡了一觉。

第二天,鼹鼠爸爸把红帽子还给了珞珞,并送给她一块樱桃蛋糕。

珞珞去散步,猫先生问:“能把你的红帽子借给我当降落伞吗?”

珞珞想了想,说:“好吧。不过,你要记得还喔!“

猫先生爬上高高的树顶,“呼”地一跳,红帽子降落伞就飘飘忽忽落下来。他跳了一次一次,高兴极了!

后来,猫先生把红帽子还给了珞珞,并送给她两片漂亮的树叶。

珞珞去散步,兔子小姐问:“今天的风真不错,能把你的红帽子借给我当风筝吗?”

珞珞想了想,说:“好吧。不过……我想跟你一起玩。”

于是,兔子小姐和珞珞在红帽子上系上一条长长的线,顶着风跑起来。

哎呀,红帽子风筝卡在树枝上了!珞珞爬到树上去拿红帽子,里面忽然探出一个毛茸茸的脑袋——原来,是山雀妈妈呀!

山雀妈妈不好意思地说:“对不起,我的宝宝快要出生了,我来不及造房子,先借你的帽子用一下好吗?不过,我一定会还给你的。”

珞珞说:“不用啦,送给你和你的宝宝吧!”

从此,森林里就有了一顶红色的山雀窝。

拓展阅读

1、六年级美术上册《装饰彩》设计

学目标:装饰彩具有平面性与装饰性的特点。他注重画面气氛的渲染,

从而传达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在欣赏作品的基础上能够了解装饰彩的特点及美感,从而获得审美的愉悦。能用简洁的语言,运用美术术语来表达自己的感受。通过欣赏及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的情感,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相互合作意识及探究精神。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及对艺术的感受力。

学重点:小组合作探究装饰彩的特点,大胆发表自己的感受。 学难点:感悟装饰彩营造的氛围,体验艺术家的情感。 学过程:

学程序 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启发谈话在我们生活中,许多物象都是 聆听。 培养学导入新课 艺术创作的素材,不同的表现生对艺术的形式给我们带来的感受使不感受能力。 同的。 欣赏图 展示图片: 欣赏,思 在对比片,进行 1、古典写实油画《瓶中考。 观察中,了解探究活鲜花》,黑姆(荷兰)。 小组讨论。 装饰彩的动,引导 2、《花季》,李明伟。 平面性与装学生了解 引导学生对比欣赏。 古典写实油画饰性的特点。 装饰彩 质疑:两幅画面带给你的立体,写实。 的特点 感受一样吗?为什么? 《花季》作品平 学生参与讨论。 面,装饰感强。 帮助学生了解装饰彩的平

面性与装饰性的特点。 合作探究 展示《大刀门神》《闹元 欣赏图片。 引导学生从宵》《猴》的图片,播放欢快 多种感官感的乐曲。 受装饰彩 1、这些作品想要传达给 所营造的热欣赏者怎样的情感?带给你 烈、欢快的氛怎样的感受?为什么? 围。丰富学生 2、作品更多地运用了什 的知识,进一么颜? 步感悟装饰 3、作者运用什么方法使小组合作,共同彩的特点。 这些强烈的彩统一和谐? 分析。 了解装饰 小结: 各组派代表发彩的概念。 这种彩的运用可以渲染气言。 氛,从而达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另外,在对比中**黑白灰,可以达到和谐的目的。 扩展材展示几幅材以外的经典装欣赏装饰画。 培养学生自内容 饰作品,引导学生欣赏。 小组探究: 主学习的能小结:装饰彩强调彩的调作者想表达什力。 子,这些作品都是作者在彩么样的情感? 帮助学生加写生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自由深了解装饰地运用彩,来表达自己对彩的概念。 彩的认识与感受。 自主学习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欣赏材欣赏图片,了解培养合作意中的作品。 装饰彩的特识、探究能

点。 力。 艺术实践 分小组汇报欣赏后的收获。 分组派代表说培养学生的布置作业: 一说欣赏后的总结归纳能选择材中一个自己喜欢的感受。 力。 局部画下来,体会装饰彩的进行艺术实践艺术表现力。 活动。 拓展 展示运用装饰彩布置的家欣赏,加深感激发学生热具图片,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悟。 爱生活的情到处都可以看到装饰彩,它感。 美化了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限的乐趣。 板书设计 装 饰 彩装饰画 彩装饰画 彩装饰画 课后反思:通过欣赏及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的情感,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相互合作意识及探究精神。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及对艺术的感受力。

2、像那样思考范文

一、学目标:

1、通过文本研习,学生能理解本板块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2、通过与文本的对话,学生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能把自己看成大自然的一员,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

3、学生能理解和把握本板快散文写作的特征,能对作品的语言风格和写作技巧作简要的分析评价。

二、学重难点:学目标后两点。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学方式:文本研习

五、学过程:

(一)导入:江南冬景的多副画面和诺日朗不同的风格景象是自然带给人类的美好,慰藉,但是我们应该考虑在自然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时,我们怎样回报自然呢?

(二)1、让学生快速阅读全文,思考:思考的对象是什么?

2、第一节,从狼嗥写起,特写,怎样理解“不驯服”,“对抗性的悲哀”,“对一切苦难的蔑视”?

明确:心灵的震撼,面临灭种的嗥叫,狼与人的行为的对抗,更是作者对于狼群消失的一种思考,一种理解,包含了作者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一种忧患意识。将一种深刻的生态伦理问题以极其形象而富有诗意的语言表述出来,以引起读者的关注和思考。

3、第三节,“对狼有秘密的看法”怎么理解?

明确:对来说,狼正是的守护者,只有知道,保持的自然生态平衡,必须有狼,狼嗥是保持生态平衡的象征。

4、第四到第六节,作者对狼的看法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狼越少,鹿越多,猎人的天堂→人类猎杀狼群是对自然、人类的灾难。

5、第七到第九节,自然界如果失去了狼会怎样?

明确:狼群减少,鹿群增多而造成草原和高植被无可挽回的变化。

“河水把未来冲刷到大海去”“未来”怎样理解?

水土流失意味着人类未来的消失。

6、第十节,“太多的安全似乎产生的仅仅是长远的危险”怎么理解?

明确:付出生态恶化的代价换取了所谓物质文明的进步,却留下了一个伤痕累累的地球。“世界的启示在荒野”,现代的生存现状正为未来的灭绝危机埋下潘多拉的盒子。

《寂寞》

(一)导入:总体介绍《瓦尔登湖》《寂寞》,梭罗。(ppt)

(二)1、第一节,作者的心情,产生这种心情的原因。

明确:作者与自然共同享受一个傍晚的美好时光,自己是原生态自然中的一部分,和大自然快乐、和谐地生活在一起。作者的心态平静、和谐、自然。

2、第二、三两节,大自然是寂寞的,为什么“我”又是快乐的?

明确:一切生物和谐相处,自然,有条不紊地相处,安静显得不被人关注,产生寂寞,但由于是和谐的,人才是快乐的。

3、第四到第六节,作者在瓦尔登享受寂寞。

明确:作者用平铺直叙的叙述语言,静静地将作者的“寂寞”描述出来。

4、第七到第九节,明确:作者在平铺直叙的基础上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是对大自然热切的礼赞。作者寂寞着,快乐着。

3、像那样思考范文

学目标:

1、学会观察自然,感受自然的美。

2、通过研读文本,理解板块整体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学方法:文本研读

过程如下:

一、作者简介。

利奥波德(1887-1984),美国新保护运动的“先知”,“美国新环境理论的创始者”。他不只是一位只坐在书斋中默想沉思的哲人,他是科学家、森林学家,是有着丰富经验的猎人和观察家。1948年4月,他在奔赴邻居农场救火的途中,因心脏病猝发而死亡。隔年,他的《沙乡年鉴》出版,这是他思考的结晶,也是他的忧和爱的表达。

值得注意的是利奥波德的一段经历。他*了一个荒弃了的农场(沙乡),带领全家在那里种上树,尽管这些树不停的死去,但最后仍然有一些自然生长了,生命再一次进驻沙乡。

二、初步感知。

利奥波德以诗意的语言,理性的思考完成了他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一次询问。

三、思考。(它们是大地的观察者和思考者,学会换位思考)

不应该忘记,我们曾经一次次的为我们的无知付出巨大的代价,我们习惯于先破坏殆尽然后再慢慢整理,我们开始对身边那些生命的消失无动于衷,此刻,心中充满了悲凉。

什么时候人类才能学会尊重这同一片星空下的所有生命和非生命的东西,学会正视自然的价值,学会珍视天地生灵。或许,我们该换一个角度去寻找。

假如,现在我们赋予以灵魂……

贯穿全文的是那一声狼嗥,课文第1小节,是对狼嗥的特写镜头,体会作者传神的描写。

“一种不驯服的、对抗性的悲哀”

文章开篇即以“一声深沉的、骄傲的嗥叫,从一个崖回响到另一个崖。荡漾在谷中,渐渐地消失在漆黑的夜里”这样一段描写震撼阅读者。

2、这一声狼嗥,对每一样生命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读第2小节,“每一种活着的东西,都会留意这声呼唤。对鹿来说……对猎人来说,是狼牙抵制弹丸的挑战”,那么,对来说呢,这一声嗥叫意味着什么?(小组讨论,组织回答)

——野性的呼唤,生命的存在和生命的流逝

3、作者为什么会考虑到这些,先看他的一次经历——一只狼的死亡故事。

阅读第4-6小节,作者写的是一只狼的死亡。

(1)仔细品味其中一些具体的字词,标识出其中你认为写的最好的词语,并说说你的理由。

(2)思考:人与狼的关系。

人对狼的恐惧和狼的恐惧。

《天下无贼》中的傻根。

4、失去一只狼、一群狼乃至所有狼的后果是什么?(阅读7-9小节)

狼群的消失,鹿的大量繁衍,土地的荒芜

学生归纳:各个生命之间的关系。(注意课文中的表述)

草——鹿——狼——猎人

牛——狼——牡牛人

自然——社会

狼杀鹿,人杀狼似乎是天经地义,那么,问题出在那儿?

5、阅读第3和第10小节,思考:

人是怎样看待有狼的的?秘密看法是什么?

毛骨悚然

秘密同时守护这座

由此,这些意味着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人类是最有野心也最为成功的征服者,征服自身,征服世界,征服自然,征服一切想要征服的东西,不计代价,不计后果。理所当然的成功和收获之后,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地球。这是征服者的喜剧还是悲剧?这样的征服者是胜者还是败者?

6、文章为什么会有如此强烈的震撼力?

前文的层层铺垫,首尾呼应。

作者将一种深刻的生态伦理问题以极其形象而富有诗意的语言表述出来,引起读者的关注与思考。

从狼的嗥叫中,领悟隐藏的内涵——只有是一种永恒,静止在那里,看待人类一举一动,

其实,长久地倾听着自然的声音的何止是群

8、借用纪伯伦的话“我不比侏儒高大,也不比巨人矮小”,对人类来说,我们们只是平凡的。品味寂寞,品位自然,咀嚼生命的意义,需要人类自身先付出努力。人并不是大自然的主人,在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伦理的角度来看,我们不比一座更高明。我们与自然万物的关系,和一座同自然万物的关系并无二致。

“土地道德就是要把人类在共同体中以征服者的面目出现的角,变成这个共同体的平等的一员和公民。它暗含着对每个成员的尊敬,也包括对这个共同体本身的尊敬。”——利奥波德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板书)

4、像那样思考范文

材分析:

《像那样思考》这篇课文是高中语文新材苏版必修一中一篇现代散文,其作者奥尔多·利奥波德是一位美国大地的观察者和思考者他以他的生活经历,用诗意性的语言,独特的写作风格,对大自然进行思考言出在付出生态变化的代价后换取了所谓物质文明的进步,人类没有像那样对待自己同大自然的关系至于作者在文章中怎样对狼的“嗥叫”进行认识,理清其过程是学生理解的难度所以在设计之时我以尝试的心理在前面问题的基础上有意识的去引导学生的理解,明白文章的主旨从而学会一种新的学习方法和写作方法。

学生能够通过对课文反复研读和思考,结合现在的社会环境,进一步认识作者借用狼的“嗥叫”的深层含义,理解作者对人与自然的生态伦理的思考,加强生态保护意识。

学情分析:

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经历与作者的生活环境和经历有很大的差别,不仅表现在国别上,而且更体现在家庭的熏陶上学生在学习这篇文章时,对作者的诗意性的语言、写作风格和采用的意象,可能体会不够深刻,在理解过程中有很大的困难。

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2、理解狼嗥含义,学习选取个性化的角度表现哲理的方法。

3、体味文中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伦理的思考,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学重点:

学习选取个性化的角度表现哲理的方法。

学难点:

培养学生通过抓关键句来解读文本的能力。

预习要求:

1、利用工具书自查生字词注音及重点词语释义。

3、用一句话说说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4、划出不理解的句子。

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积累“狼”字成语我们看到的画面上是什么动物啊?(图片)你能说出有关这个动物的成语吗?(见幻灯片1)这些词最大的共同点是什么?(感情彩上)贬义即使我们提到的“与狼共舞”这个源自美国经典电影的讲述人与狼和谐关系的词语,传到中国便成了“与邪恶的人或事物接触”的意思狼,成了“邪恶的化身”,但鲜为人知的是,我们如果再不留意,就将与狼诀别了,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篇散文《像那样思考》

2、思考文题:谁思考什么?像那样思考。(有些同学可能对文章标题不理解,从而影响对文章整体内容的把握,所以要引导学生从标题入手来理解文章)

(二)作者简介:

“近代环保之父”——奥尔多"利奥波德(1887—1948)美国作家,生态学家,土地伦理学家这位被称为美国环境伦理的播种者,一生共出版三部书和五百多篇文章1949年,《沙郡岁月》出版,是其最重要的著作

《沙郡岁月》记录了作者对自然界中各种生命之间彼此折射辉映的亲知和体悟文笔优美,思想深邃被誉为“绿*”《像那样思考》是《沙郡岁月》中收录的一则随笔(见幻灯片3)

(三)背景介绍:

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极大丰富的物质生活,但人们却忽视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过高的物质追求,不断的向大自然索取,以及错误的生态观念,使我们的地球已变的满目疮痍森林植被骤减,水土流失严重,工业三废的污染,滥捕滥杀滥伐,这一切做法严重的破坏了生态平衡,地球面临荒原化的危险

(四)自读感知,整体把握。

1、检查默写字词。

嗥叫(háo)、驯服(xǜn)、蔑视(miè)、迸发(bèng)、湍急(tuān)、艾蒿(àihāo)、疲惫(bèi)、饿殍(piǎo)、蜿蜒(wānyán)、毛骨悚然(sǒng)。

2、自由朗读课文,思考:

(1)文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内容是什么?简说理由。(方法指导:可从词精彩、句修辞、哲理句、景物描写等方面考虑)

(2)是什么引起像那样思考的?(狼嗥)有何特点?(本环节重点训练学生在速读课文的基础上快速把握文章主旨的能力)

(五)合作交流,品读解析。

1、作者对狼的认识经历了怎样一个什么过程?什么时候发生了转变?(见幻灯片4)(发现狼——打死狼——老狼眼中绿光,心灵触动——狼死——鹿死)(看到老狼眼中的绿光时)

2、自然界失去狼后会怎样?请你用生物链的形式表现出来(见幻灯片5)(狼少→鹿多→草光→食草动物灭亡→秃→沙尘暴→灾难)

3、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能那样思考?思考狼噑的含义是什么?(见幻灯片6)

4、赏析句子:(见幻灯片8)

(1)太多的安全可能产生了长远的危险

(人们只顾了眼前暂时的利益,却带来了长远的危害要求我们人类不能只从眼前利益出发,要从长远思考问题,否则就会引发生态危机)

(2)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

(自私的人类以付出生态环境恶化的代价换取所谓的物质文明,却留下了一个伤痕累累的地球!所以本文作者用他的文字来警醒人类“要像那样思考”,不能急功近利,惟利是图,只有这样,人类才有真正美好的未来)

(本环节重点训练学生通过抓关键词、关键句来解读文本的能力)

(六)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

我们人类要像那样思考狼的嚎叫中隐藏的内涵,处理好人和大自然的关系,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

2、你能举出生活中环境污染的事例吗?(见幻灯片9、10、11)

对此,如果你是一名环保志愿者,请写一段广告词警示人们保护环境!

(七)作业设计:

1、仿写句子

鸽子的叫声,对______来说,_________;对_____来说,________;对________来说,________。

2、从环保的角度写写自己的家乡。

板书:

奥尔多·利奥波德

个性→哲理(和谐)

这是必修一最后的一篇文章,按照板块的编排,主要是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让学生意识到在大自然的环境中,人跟动物是和谐发展的,是处于平等的地位在上课过程中我发觉文章的重点和难点渗透的不好,学生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只停留在环境的平衡的层面,并没有深入到作者所呼吁的那中生态忧患意识,以及人和狼在大自然中是作为平等的地位存在着这点一直是自己这几天思考的问题,该以何种方式让学生领悟到这些,如果单纯地引用一些名家的'言论感觉还是会很生硬,有几点是自己在今后的学中应该注意的:

1、语文课始终都要围绕文本,文本是学生与作者对话的最好平台。

2、每节语文课都要有严格的到位的学目标,而且这目标要贯穿课堂始终。

3、语文学习更应该是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

随着时间的推移,作为一个语文老师的思考也越来越多,希望自己能逐渐进步。

5、小学二年级语文《火的枫叶》原文、及练习题

今天,我在树林里走来走去,想寻找一片火的枫叶。

每当我拾起一片枫叶的时候,总以为找到了一片最的。然而不久,我又找到了一片更的。

啊,我终于找到了一片最的枫叶!他比朝霞还,比玫瑰还。它的样子也好看,就像我小小的手掌。

我把这最的枫叶贴在一张洁白的纸上,再写上一首小诗,做成了一张美丽的贺卡,送给亲爱的老师。 2.小学二年级语文《火的枫叶》

材分析

这是一篇感情真挚的课文。文中通过描写一位小姑娘寻找一片最的枫叶、并亲手做成一张贺卡送给老师的情景、表达了师生间浓浓的情谊。

1、识字16个。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结合师节对学生进行尊师爱师育、加深师生感情。

学情分析

1、本课有"寻、然、而、玫、瑰、朝、霞"等生字比较难记。

2、要使学生明白可以有许多不同的方法来表达对老师的爱。

1、用智力比赛的形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理解课文内容。

2、以读为本、在读中激发学生敬师爱师的思想感情。

一、同学们、你们见过枫叶吗?(学生自由回答)对、到了秋天、枫叶就会变成、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课文《火的枫叶》。(板书课题、齐读。)

1、学生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查一查、拼一拼、猜一猜、问一问等方法解决。

2、小组内读课文、互互学、并标出自然段序号。

3、你在读课文时还有不认识的字吗?提出来、一起解决。

4、全班齐读课文、读到你喜欢的那一段就站起来大声读。

5、指名分段读课文、读后、自评互评。

6、你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吗?读给同桌听听、好的地方夸夸他、不好的地方指出来。

7、男女生智力比赛。

(1)课文中的小姑娘想找什么?找到了吗?

(2)课文中怎样描写这片枫叶颜和样子呢?

(3)小姑娘用这片枫叶做什么?

(4)她把贺卡送给谁?为什么?

8、小姑娘用火的枫叶表达了对老师的爱、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一遍课文。

三、同学学字

1、读词语

今天寻找拾起然而对比朝霞玫瑰洁白诗歌一张贺卡

2、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抢读。

3、火车组词读。

4、小组内检查识字情况。

四、发散思维练习

1、你知道哪一天是老师的节日吗?

2、在这一天里、、你想跟老师说些什么呢?

3、你喜欢用什么方法来表达自己尊敬老师、热爱老师的感情呢?

小结:师节就要来到了、用你的实际行动来祝贺老师们节日快乐吧!3.小学二年级语文《火的枫叶》

第一课时

学内容:整体感知课文,学习课文生字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9月10日,是什么节日吗?你们为老师准备了什么样的礼物呢?

2、展示:学生展示送给师的礼物,并告诉老师和同学你为什么要送这样的礼物?

3、引入课题: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后告诉老师,课文的小作者给老师送的是什么样的礼物呢?

板书课题:用“火的枫叶”作成的贺卡

(二)自主学习课文生字、新词

方法同前(略)

第二课时

学内容:课文理解赏析诵读

(一)复习检查:

同学们,学习了第一节课知道了些什么?检查学生生字词掌握情况。

(二)进行新课:

1、数一数课文有多少个自然段?

2、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这一段为我们讲了些什么?

时间地点谁干什么

3、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读懂了些什么?这段话的意思是什么?(枫叶很,一片比一片)作者的心情怎样?谁来读出这种心情。(从快慢、轻重上加以指导)

4、作者找呀找,找到了最的枫叶了吗?哪一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谁来读这一段?其它同学告诉老师和同学们,作者是怎样写出枫叶的的?把写枫叶的句子用“——”划出来,读一读。请同学们仿照课文“比……还……,比……还……”说一句话。

这一段除了写枫叶的颜”以外,还告诉了我们什么?你从什么地方知道的?请用“~~~~~~~”把它划出来,读一读。枫叶的形状像什么?这种……像……的写法,我们叫它比喻,这样的句子,我们叫它比喻句。仿说比喻句。指导学生读、背喜欢的句子。

5、作者找来这火的枫叶干什么呢?课文哪些段告诉了我们?抽生回答。

讨论:作者为什么给老师送枫叶而不送其它礼物呢?

(学生自由回答,自己亲手做的礼物最有意义;老师像枫叶火的,装点着祖国的育大花园……)

比一比:作者的礼物和你送给老师的礼物,谁的更好?说出理由。

(三)拓展升华:

你认为老师最需要学生的是什么?还有没有更好的礼物献给老师呢?在丰收的秋天里,除了师的节日外,还有些什么节日,准备为他们送什么礼物呢?请同学们下来准备。

材简介]:

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文章通过“我”在树林里寻找火的枫叶,给老师做贺卡的行为,抒发了小学生对大自然和老师的热爱。

1、认识本课1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识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学生对大自然和对老师的热爱,激发学生们热爱大自然,热爱老师的美好情感。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重、难点]: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师准备好枫叶形状的生字卡片。

2、学生自备一套生字卡片,以及做贺卡的材料、工具等。

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谈话。世界上最伟大的情感就是爱。而师生之间的爱是各种情感中最伟大、最无私的。你的身边一定发生过许多师生之间互敬互爱的事,给大家谈一谈好吗?有一位小朋友将他对老师的爱都深深寄予在一片火的枫叶上了。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学习《火的枫叶》。

2、质疑。读了课题后,你都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读。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并画出自然小节号。

2、正音。分自然小节指名读,注意听准字音。

3、反馈。同桌互读,检查生字读音。

4、检测。师出示生字卡片,随机请学生准确读字。

三、再读课文,感悟课文的含义。

1、自读。读课文的1-3自然段,喜欢怎样读就怎样读。看一看通过阅读你都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可以在书上标注出来。

2、交流。学生将自己读懂的内容在全班进行交流。师根据学生情况,随时进行点拨、指导。

3、质疑:你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如:“我”为什么要这么认真的去找一片枫叶?

4、小组讨论,组长汇报。

5、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发散思维

1、你知道哪一天是老师的节日吗?如果你就是找枫叶的小朋友,在这一天里,你想跟老师说些什么?

2、做贺卡。我们一起来做一张贺卡,将你跟老师说的话写在上面,然后送给你们的老师吧!

一片小小的叶子寄托了小朋友对老师的爱,这个师节,老师一定会很快乐的。

五、作业:

1、继续做贺卡。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1、师出示生字卡片进行检测。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1、出示词语卡片,进行开火车的游戏。

2、出示自学提示,指导学生学习生字新词。

自学提示:

(1)读一读生字

(2)想一想你用什么方法可以记住它们。

(3)和你的同桌说一说识字的方法

(4)比一比谁的方法妙

3、学生自学,师**指点。

4、学生汇报。

5、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1)火:注意不要写散。

(2)洁:右上方是“士”,不是“土”。

三、巩固练习

1、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1、我要寻找火的枫叶,是因为()。

A、将枫叶贴在贺卡上送给老师。

B、今年的枫叶很特别。

C、今年的枫叶很好看。

正确答:A

2、“枫叶比朝霞还,比玫瑰还”这句话是说什么最

A、玫瑰

C、朝霞

正确答:B

3、选字填空、

(1)明明()着宝镜,心里有些不舍得。

A、拾

B、摸

C、放

D、拉

E、推

(2)我()起枫叶,向家里跑去。

A、拾

B、摸

C、放

D、拉

E、推

(3)我把枫叶做成的贺卡,()在老师的办公桌上。

A、拾

B、摸

C、放

D、拉

E、推

正确答:BAC

4、选择合适的词填在括号内。

A、首B、片C、张

一()贺卡

A、首B、片C、张

一()小诗

A、首B、片C、张

正确答:BCA

点击查看更多《红色的山雀窝》教案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ppc.cn/articles/35671.html

热门阅读

  1. 关于初二开学典礼演讲稿
  2. 小年的短信祝福语
  3. 《我和春联》课堂教学设计
  4. 初中班主任工作的月考总结
  5. 时代大秦腔作文2500字
  6. 钓鱼的启示小学教案
  7. 敬天爱人读后感
  8. 希腊神话故事《征服亚马孙人》
  9. 201关于高中生社会实践报告范本
  10. 吊在扫帚把上的小猿猴幼儿故事
  11. 《满井游记》习题及答案
  12. 四年级下册《地球只有一个》教案范文
  13. 元宵观灯350字作文
  14. 巧做时髦装日记
  15. 得意忘形造句成语造句
  16. 记忆中的班主任高三抒情作文
  17. 《a o e》优质课教案模板
  18. 国学经典《三字经》教学设计
  19. 纳兰容若诗词大全
  20. 高三3班的班级工作计划
  21. 文秘个人的自荐信范文
  22. 关于教师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23. 对高中数学三大教学策略的探讨教育论文
  24. 格林童话《灰姑娘》
  25. 弟子规 三字经读后感
  26. 《看雪》的优秀教学设计
  27. 201年精选4愚人节祝福语
  28. 2016年新年祝福语顺口溜
  29. 鸡年最新除夕的祝福语
  30. 沉迷于泡沫剧的检讨书范文
  31. 《沁园春》拼音版及注释
  32. 放下放空放平放心放手哲理故事
  33. 安全自查报告
  34. 弘扬嘉庚精神争做美德少年征文550字
  35. 我的小伙伴六年级00字作文
  36. 医用耗材的购销合同
  37. 描写猴子特点的句子
  38. 《红楼梦》读后感范文900字
  39. 关于母亲节诗句
  40. 辽宁省购销合同模板
网页更新时间:2025-08-26 00:41:04
本页面最近被 128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台湾,TA在页面停留了 119 分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