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古的诗句

发布时间: 2025-08-10 12:07:18

怀古的诗句

《越中览古》

唐·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苏台览古》

唐·李白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登金陵凤凰台》

唐·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台城》

唐·刘禹锡

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江南》

唐·杜牧

车书混一业无穷,井邑山川今古同。

戊辰年向金陵过,惆怅闲吟忆庾公。

《君山》

唐·刘禹锡

属车八十一,此地阻长风。

千载威灵尽,赭山寒水中。

《春草官》

唐·刘长卿

君王不可见,芳草旧宫春。

犹带罗裙色,青青向楚人。

《易水》

唐·马戴

荆卿西去不复返,易水东流无尽期。

落日萧条蓟城北,黄沙白草任风吹。

《姑苏台》

唐·陈羽

忆昔吴王争霸日,歌钟满地上高台。

三千宫女看花处,人尽台崩花自开。

《景阳台》

宋·徐铉

后主忘家不悔,江南异代长春。

今日景阳台上,闲人何用伤神。

《阊门》

唐·韦应物

独鸟下高树,遥知吴苑园。

凄凉千古事,日暮倚阊门。

《吴宫》

唐·陆龟蒙

香径长洲尽棘丛,奢云艳雨只悲风。

吴王事事须亡国,未必西施胜六宫。

《桃叶渡怀古》

清·曹雪芹

衰草闲花映浅池,桃枝桃叶总分离。

六朝梁栋多如许,小照空悬壁上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宋·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清·曹雪芹

寂寞脂痕渍汗光,温柔一旦付东洋。

只因遗得风流迹,此日衣衾尚有香。

《梅花观怀古》

清·曹雪芹

不在梅边在柳边,个中谁拾画婵娟。

团圆莫忆春香到,一别西风又一年。

清·曹雪芹

黑水茫茫咽不流,冰弦拨尽曲中愁。

汉家制度诚堪叹,樗栎应惭万古羞。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山坡羊·潼关怀古》

元·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蒲东寺怀古》

唐·元稹

小红骨贱最身轻,私掖偷携强撮成。

虽被夫人时吊起,已经勾引彼同行。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宋·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宋.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元.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可人怜处,啼乌夜月,犹怨西施。 (元.张可久.《人月圆·吴门怀古》)

越王大有堪羞处,只把西施赚得吴。 (唐.皮日休.《馆娃宫怀古》)

易水流得尽,荆卿名不消。(唐.贾岛.《易水怀古》)

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 (唐.马戴.《楚江怀古》)

看山候明月,聊自整云装。 (唐.马戴.《楚江怀古》其二)

白云何时去,丹桂空偃蹇。 (唐.孟浩然.《登鹿门山怀古》)

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 (唐.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范蠡清尘何寂寞,好风唯属往来商。 (唐.杜牧.《江西怀古》)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杜牧.《汴河怀古》)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唐.杜牧.《西塞山怀古》)

拓展阅读

1、张九龄望月怀鉴赏

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是一首月夜怀念远人的,是作者在离乡时,望月而思念远方亲人而写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1、灭烛两:刻划相思时心神恍惚,不觉从室内走到室外。爱月灭烛,露凉披衣,写尽无眠。

一轮皎洁的明月,从海上徐徐升起;

和我一同仰望的,有远在天涯的伊。

有情人天各一方,同怨长夜之难挨;

孤身彻夜不成眠,辗转反侧起相思。

灭烛欣赏明月呵,清光淡淡泻满地;

起身披衣去闲散,忽觉露珠侵人肌。

月光虽美难采撷,送它给远方亲人;

不如还家睡觉,或可梦见相会佳期。

千百年来,数不清的文人墨客总是对月亮情有独钟,涌现出大量的与月亮有关的歌,月亮成为人们寄托情感的意象,在不同情境下的意蕴异彩纷呈。或描绘月亮的清幽,如王维的《山居秋暝》中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或寄托相思之情,如李白《静夜思》中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或表达悲苦之情,如杜甫的《咏怀迹》中的“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或表达高洁的志向,李白《月下独酌》中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或引发人生的思考,如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只要月亮一与人遇上,便能引发无限的遐想!张九龄的这首《望月怀远》便是其中的佼佼者,朴素自然,情致深婉。从题目我们就可以看出,这是一首怀怀念远在家乡的亲人的歌。当一轮明月从空中升起的时候,我想每一个出门在外的人,在面对皎皎一轮明月的时候,是不分身份地位的了,相思之情便从心灵最脆弱的一隅悄然生发出来,发为无尽的思念!

张九龄,在唐朝历史上是一代贤相,是以一个*人物的面孔出现在大家面前的,可他同时也是一个在外*的游子,离开亲人和家乡,此时此刻,怎能抑制内心的冲动呢!张九龄是我们大家熟悉的人,我就不费笔墨了,还是一起来享受这首带给我们的感动吧!

首联,开门见山,紧扣题目,借景抒情,直奔主题。浩瀚无边的东海之上,一轮明月冉冉升起,同时升起的是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这里用一种阔达的意境渲染的是是一份动人的相思之情,这一份情感不只是属于人一个人的,也是属于远在天涯海角的亲人的,同一片天空,同一轮明月,同一种相思!首联之所以成为千,就是因为它用朴实自然的,写出了天下所有在外之人的共同情感。

颔联,直露情感,从想象之中转向自己的内心世界,是望月之后的自然生发。漫漫长夜,无边无际的愁怨在游荡,多情的人儿怎能忍受这一份冷清的孤寂呢?明月皎皎当空照,平时多么美好的月亮,此刻却是多么的无情啊,它不管人此时此刻的心情,还是照样高挂空中,将月光尽情挥洒!满心相思之苦的人,如何受得了这一份招惹,怎能不辗转反侧,无法能眠啊?

颈联,紧承上联而来,写相思之情引发的行动。由月逗引出相思之情,让人内心涟漪频频,浓浓的相思之情已经按耐不住,惹人无眠,于是便有了下面的行动。此时的人,翻身而起,熄灭昏暗的蜡烛,披衣而出,饱受相思之苦的人反而越发觉得这月光的充盈可爱,这是非常复杂的情感。月亮引发相思之苦,人本来应该怨恨它,怎么会觉出美来呢?因为此刻的人是孤独一人,只有月亮可以相伴,此刻月亮成为了他寄托情感的对象。虽然相思之情非常愁苦,但是如果连这轮明月也不在的时候,那人就会被茫茫的黑夜吞噬,那无边无际的相思之苦便更加压抑在心中,我想这该是多么的无助和沉痛啊!所以,此刻的明月,成为了人的依托,成为的人的希望,成为了人的知己。独自对月,浮想翩翩,整个人已经陶醉,已经沉迷,已经身不由己,时间在这一刻凝固,人已痴迷,直到冰冷的露水沾湿了衣裳才回过神来!人的这一行为,把人对远人的思念之情彰显的淋漓尽致!

尾联,还是紧承上,由望月产生遐想。远人不在,唯有明月,人想将一轮满含相思的明月寄远人,情不自禁的想法,结果却只能是不堪!既然不可能,那就还是回到床上期许在梦中的相会吧!寻梦是今晚的九龄,这是无奈之人的无奈之举,是一种痴恋的美好念想!这就更加反衬出人对家乡亲人的无限思念,更加增添了一种孤苦之情!当梦醒时分,剩下的只有无限的思念了。

总之,这首的字自然浅近,情意细腻,由望月引起怀人,由怀人引发行动,自然流转,情意缠绵,浓浓的思念,淡淡的忧愁。虽然饱含思念之情,但是表现出来的却不是那么的伤感和沉痛!

拓展阅读:张九龄简介

张九龄(673—740) , 唐开元尚书丞相,人。字子寿, 一名博物, 韶州曲江( 广东韶关) 人, 出身于官宦家庭, 曾祖张君政, 做过韶州别驾, 祖父张子虔, 曾任窦州录事参军, 父亲张弘愈曾为索虑丞。青年时期的张九龄, 勤奋好学, 学识渊博, 能善文, 武则天神功元年( 697) 中进士, 授校书郎。

景云元年(710) 六月, 李隆基为太子, 举天下文士, 亲加策问。张九龄由于对策优秀, 升为左拾遗, 不久, 玄宗即位, 调任左补阙。由于才学出众, 办事沉稳公平, 其时吏部考试, 由张九龄和右拾遗赵冬曦( x ī ) 考其等第, 前后四次都做得公允无误, 为人称服。开元十年(722) 调任司眅员外郎。当时张说做宰相, 他与张九龄同姓, 对张九龄尤为器重, 张说欣赏他的文才, 常对人说: “ 后出时人之冠也。 ” 张九龄也视张说为知己, 两人关系十分密切。开元十一年(723) 张九龄擢升为中书舍人。

开元十三年(725), 玄宗到泰山封禅, 张说以宰相的职位自选定玄宗的随同*, 许多是中书、 门下二省*, 封山礼毕, 皆加晋阶, 张九龄提醒张说, 不要随便晋官, 但张说没有听从张九龄的劝告, 结果晋官之举动, 受到朝野内外所怨。

第二年四月, 御史中丞宇文融弹劾宰相张说 “ 引术士占星, *。 ” 张九龄曾事先提醒过张说, 要他对宇文融加以防备, 但张说对张九龄提醒没有放在心上, 结果张说被罢官闲赋, 张九龄由于和张关系密切, 亦受牵连, 先改任太常少卿, 后又出为冀州刺史。张九龄以老母在乡, 冀州路途遥远, 上书请准予换至江南。玄宗许之, 改为洪州都督, 继而转桂州都督, 兼岭南道按察使。

开元十八年(730), 张说去世, 玄宗想起他生前曾多次推荐张九龄为集贤院学士以备顾问的话, 因而, 召拜张九龄为秘书少监, 集贤院学士, 副知院事。适逢朝廷起草赐渤海国诏书, 无人胜任, 张九龄援笔立成, 不久转工部侍郎, 知制诰, 后转中书侍郎, 因母丧归乡里。

开元二十一年(733), 唐玄宗又恢复张九龄的中书郎职务。并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做了宰相。第二年, 改任中书令。

张九龄是西汉留侯张良之后,西晋开国功勋壮武郡公张华十四世孙。七岁知属文,唐中宗景龙初年进士,始调校书郎。玄宗即位,迁右补阙。唐玄宗开元时历官中 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母丧夺哀,拜同平章事。是唐代有名的贤相;举止优雅,风度不凡。自张九龄去世后,唐玄宗对宰相推荐之士,总要问“风度 得如九龄否?”因此,一直为后世人所崇敬、仰慕。卒谥号“文献 张九龄,名九龄,字子寿。九,在汉语中可泛指多数,也与“久”通用;龄,年龄、年岁。 “九龄”的意思为“长命百岁”之意,体现了健康长寿的美好愿望。这种愿望也反映在其字“子寿”中,寿,长寿也。

2、写樱花最出名的 描写樱花美的唯美

1、樱桃千万枝,照耀如雪天。

2、百千万树樱花红,一十二时僧楼钟。

3、脉脉轻阴压软尘,閒愁渐逐柳枝新。清明寒食初惊艳,秾李夭桃不当春。薄醉乍苏沈宿梦,凝妆才就写全身。亭西枨触年时事,错认东华绝代人。

4、今日出门春已半,樱花如霰晓莺啼。

5、晓报樱桃发,春携酒客过,绿饧粘盏杓,红雪压枝柯。

6、冬宿寒天魄未眠,一朝春雨洗尘烟。风暖熏开花万朵,醉人寰。似锦嫣红盈媚眼,幽香淡淡逗蜂癫。梦卧花丛何所处,富士山!

7、年年春暖绽樱花,花见吟哦境自嘉。弹指一生人爱敬,花开花灭世奇邪。

8、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

9、又见繁英放满枝,浓桃艳李斗芳姿。平生知己知谁是,合有扶桑木屐儿。

10、桃花三月盛开,望眼激情满怀。春去枝繁叶茂,浓香碧野飘来。

11、乘兴曾游大海东,樱花开处唱秦风。

12、直上华山路一条,摩崖万仞峙云霄。欲穷极目登峰揽,任尔狂风卷怒潮。

13、又到芳年赏樱季,云蒸霞蔚遍飞花。东君有意献情切,早约娉婷临我家。

14、朵朵花开正骄艳,浓情色彩***。恋人留影樱树下,情深蜜意醉心田。

15、粉娟漫卷水上溪,腰缠玉带龙珠奇。柴门草舍流香处,追风逐月揽云低。

16、借得东风面,鸿运正当头。花开多锦秀,仙姿好纯柔。

17、樱花一路盛妆开,好似嫦娥款款来。萌动春心情意盛,仙姿妩媚笑红腮。

18、樱花才脸笑,柳眼正舒眉。

19、小园新种红樱树,闲绕花行便当游。

20、亦知官舍非吾宅,且斸山樱满院栽。上佐近来多五考,少应四度见花开。

21、小园新种红樱树,闲绕花行便当游。何必更随鞍马队,冲泥蹋雨曲江头。

22、东游负笈心应决,早晚樱花压帽檐。

23、樱花已熟酴醾放,春去虽忙意尚夸。

24、三月樱蕾暗香溢,招蜂引蝶喜登枝。又是一年春来到,花开福禄财神知。

25、樱花落尽阶前月,象床愁倚熏笼。远似去年今日,恨还同。双鬟不整云憔悴,泪沾红**。何处相思苦?纱窗醉梦中。

26、石门樱绽竞鲜鲜,挚友同行信有缘。香萼一春开七日,瑶英满目醉千年。珍禽鸣啭绵绵意,远岫霞生缕缕烟。暖薄寒轻珠并缀,风清雨后冶情天。

27、情动翳云喧,粉腮透窗轩。拂镜叹花事,霞飞染流年。

28、云停烟活风日鲜,堆花满枝弄婵娟。施朱太赤粉太白,始信微醉由天然。花光如水水欲逝,开到四分方绝世。近前细看更沉吟,休向花间问才思。

29、淡菜*脆,樱花日本娇。

30、嫣然欲笑媚东墙,绰约终疑胜海棠。颜色不辞脂粉污,风神偏带绮罗香。园林尽日开图画,丝管含情趁艳阳。怪底近来浑自醉,一尊难发少年狂。

3、关于寒衣节的

1、寒来无处寄寒衣 唐方干 《君不来》

2、月明人自捣寒衣 唐冯延巳 《酒泉子·深院空帏》

3、不捣寒衣空捣药 唐白居易 《秋晚》

4、寒衣不要宽 唐白居易 《闺怨词三首》

5、独于客路授寒衣 唐杜牧 《中途寄友人》

6、寒衣徒自香 唐王勃 《杂曲歌辞·秋夜长》

7、谁家今夜捣寒衣 唐宋之问 《明河篇》

8、何处捣寒衣 唐刘长卿 《余干旅舍》

9、行客念寒衣 唐刘长卿 《桂阳西州晚泊桥村住人》

10、白露催寒衣 唐李白 《秋夕旅怀

11、霜叶是寒衣 唐包何 《江上田家》

12、衣寒衣湿披短蓑 唐王建 《水夫谣》

13、夜寒衣袂薄 宋叶梦得 《临江仙·不与群芳争绝艳》

14、送寒衣时节 宋朱敦儒 《十二时/忆少年》

15、宽尽寒衣销旧香 宋曾觌 《沁园春·更漏迢迢》

16、到家恰好整寒衣 宋吴潜 《鹧鸪天·去日春山淡翠眉》

17、寒衣俟蚕缲 唐柳宗元 《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

18、坐索寒衣托孟光 唐白居易 《冬至夜》

19、忆酒典寒衣 唐姚合 《秋日闲居二首》

20、不堪织寒衣 唐贾岛 《客喜》

21、发寒衣湿曲初罢 唐刘沧 《江楼月夜闻笛》

22、尽室未寒衣 唐皮日休 《贫居秋日》

23、至今犹自著寒衣 唐卢汝弼 《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

24、先脱寒衣送酒家 唐崔道融 《对早梅寄友人二首》

25、年年辛苦寄寒衣 唐陈陶 《水调词十首》

26、月明人自捣寒衣 唐冯延巳 《酒泉子·庭下花飞》

27、寒衣欲谁待 魏晋陶渊明 《拟 其九》

28、当暑厌寒衣 魏晋陶渊明 《有会而作》

29、象床素手熨寒衣 宋苏轼 《四时词》

30、寒衣待橘洲 宋苏轼 《虔守霍大夫监郡许朝奉见和此复次前韵》

七 律 雪忧

鹅毛久见折天颜, 鸿雁何曾过北关。

怎奈雪娥扬海浪, 难为单橹破冰患。

寒衣可到孤门暖? 赋象依然百树弯。

袖手大言争桂魄, 襄王再莫恋巫山!

《辞洞斋华父二刘兄惠寒衣》

宋代: 谢枋得

平生爱读龚胜传,进退存亡断得明。

范叔绨袍虽见意,大颠衣服莫留行。

此时要看英雄样,好汉应无儿女情。

只愿诸贤扶世教,饿夫含笑死犹生。

《吊边人》

杀声沈后野风悲,汉月高时望不归。

白骨已枯沙上草,家人犹自寄寒衣。

《七律·思故人》

人间万事阴阳隔,但能前知不会痴。

悲苦自当君自晓,欢欣可共故人思。

悲泪但随寒衣寄,冷雾惟怯纸箔湿。

莫诉人间凄苦状,惹得离人泉下哭。

《十二时·忆少年》

【宋】朱敦儒

连云衰草,连天晚照,连山红叶。

西风正摇落,更前溪呜咽。

燕去鸿归音信绝。

问黄花、又共谁折。

征人最愁处,送寒衣时节。

《读秦纪·七绝》

【宋】刘克庄

黔首死于城者众,杞梁身直一微尘。

不知当日征入妇,亲送寒衣有几人。

《边头叹》

【宋】苏泂

边头奏凉风,战士送寒衣。

北征夏徂秋,君王虚六师。

区区彼敌人,授首讵无期。

冰霜辉戈甲,勇忆临去时。

去去思树功,宁复顾家为。

指挥在将军,坐作看旌旗。

谓是白沙漠,那知青草陂。

当时均死力,顾乃用之非。

《征妇词》

【宋】王镃

**妆楼望雁回,雁回郎不寄书来。

谁知别后身宽窄,欲送寒衣未敢裁。

《越调凭阑人·寄征衣》

【元】姚燧

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

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

《寄衣曲》

【清】席佩兰

欲制寒衣下剪难,几回冰泪洒霜纨。

去时宽窄难凭准,梦里寻君作样看。

青烟日落更黄昏,

路火千堆处处痕。

寄与亡魂焚币尽,

冥途冷远念家尊。

早在周朝时,农历十月初一是腊祭日,这天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经.豳风.七月》曾提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是说从九月开始天逐渐要冷了。人们该添置御寒的衣裳了,因此十月初一又俗称授衣节。

幽明隔两界,冷暖总凄凄。

处处焚火纸,家家送寒衣。

青烟升浩渺,别绪入云霓。

旧貌应难忘,慿谁问老衢?

相传明初朱元璋在南京称帝,为了显示顺应天时,在十月初一这天早朝,行“授衣”之礼,并把刚收获的赤豆、糯米做成热羹赐给群臣尝新。南京民谚说:“十月朝、穿棉袄,吃豆羹、御寒冷。”“寒衣节”由此而来。

《七绝·黯神伤》

新麻裁出锦衣妆,

跪向西南黯神伤。

故人泉城且莫待,

满把纸钱寄冥乡。

寒衣节的民俗由来有因先秦的迎冬礼仪脱胎而成,朱元璋“授衣”的传说,孟姜女千里送寒衣的传说等等。

《七绝·寄哀思》

街头今夜送寒衣,

亏欠亲情心自知。

忽忆人间房股事,

聊将一并寄哀思。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十月一,烧寒衣”起源于商人的促销伎俩。

十月初一送寒衣,

路上行人泪湿襟。

冥币烧纸风飘零,

寄托哀思祭至亲。

思亲愈浓表心愿。

与儿同行携孙去,

奔赴坟茔祭先辈。

牢记初心深感恩,

育儿抚孙心操尽。

边烧纸钱忆往昔,

泪眼婆娑哭父母。

民族文化五千年,

弘扬传统树自信。

4、写樱花最出名的 描写樱花美的唯美

1、樱桃落尽春将困,秋千架下归时。漏暗斜月迟迟,花在枝。

2、山深未必得春迟,处处山樱花压枝。桃李不言随雨意,亦知终是有晴时。

3、丹砂漆盘盛井水,冷浸半坼山樱花。

4、晓觉笼烟重,春深染雪轻,静应留得蝶,繁欲不胜莺,影乱晨飙急,香多夜雨晴,似将千万恨,西北为卿卿。

5、水绕芳甸不复回,绿荫轻浅伴幽深。迎娶樱花二月秀,春风不愿转妙身。

6、露圆霞赤数千枝,银笼谁家寄所思。秦苑飞禽谙熟早,杜陵游客恨来迟。空看翠幄成阴日,不见红珠满树时。尽日徘徊浓影下,只应重作钓鱼期。

7、柳色青堪把,樱花雪未干。

8、赏樱日本盛于唐,如被牡丹兼海棠。

9、二月草菲菲,山樱花未稀。

10、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荠花榆荚深村里,亦道春风为我来。

11、南山多夕阴,夜雨复达旦。潇潇晚未已,零落云物乱。阴沉昼生寒,闭户守余炭。官庭草木合,山吏午已散。悠悠对朝景,念此春已半。昨日樱桃花,纷纷落如霰。天时不可驻,今一嗟叹。唯应痛行乐,此计乃最善。簪绅束我体,局促困游宦。何当有茅屋,放意行所愿。

12、芳园垂老惭为主,门巷开除即是家。不知樱树春能早,便把樱花作杏花。

13、一字新声一颗珠,转喉疑是击珊瑚。听时坐部音中有,唱后樱花叶里无。汉浦蔑闻虚解佩,临邛焉用枉当垆。谁人得向青楼宿,便是仙郎不是夫。

14、黄金捍拨紫檀槽,弦索初张调更高。尽理昨来新上曲,内官帘外送樱桃。

15、夙龄爱远壑,晚莅见奇山。标峰彩虹外,置岭白云间。倾壁忽斜竖,绝顶复孤圆。归海流漫漫,出浦水溅溅。野棠开未落,山樱发欲然。忘归属兰杜,怀禄寄芳荃。眷言采三秀,徘徊望九仙。

16、粉腮羞月美人瞧,才情堪比易安娇。二月春风吹樱早,枝下弄影尽风**。

17、粉腮落云霄,伸手把仙邀。飞渡千万里,痴情入眼眸。

18、非白非朱色转加,微寒轻暖殢云霞。春风省识倾城态,只在楼西几树花。

19、远山如黛墨轻盈,近水绕郭玉玲珑。粉娟流逸染春色,流连忘返梦中停。

20、十日樱花作意开,绕花岂惜日千回?昨来风雨偏相厄,谁向人天诉此哀?忍见胡沙埋艳骨,休将清泪滴深杯。多情漫向他年忆,一寸春心早巳灰。

21、花信红梅报,莺声遍地春。寻樱香复问,访柳翠相亲。灵鹤松间舞,闲鸥泽畔邻。烟霞时媚景,风月醉吟身。

22、一事最堪惆怅处,樱花憔悴月无聊。

23、柳色青堪把,樱花雪未干。宫中裁白苎,犹怯剪刀寒。

24、雨罢春光润,日落暝霞晖。海榴舒欲尽,山樱开未飞。

25、开遍山隈与水隈,胭脂和泪伴成堆。纵然博得时人赏,不禁狂飚一夜摧。

26、烟柳春山高水长,低云纱故尽寒窗。樱花妆帘卷残夜,曦月当空幽兰香。

27、粉烟腾空连碧起,波光含玉水粼粼。粘香纳秀照倩影,魂香难觅足清音。

28、一枝二枝三四枝,粉面袅娜望影痴。**迎帘为君笑,脉脉含情恐相迟。

29、东风吹我出门去,草绿莺啼日易斜。可惜当筵少杨柳,春光浪属夜樱花。

30、春风急,樱花杨柳雨凄凄。

点击查看更多怀古的诗句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ppc.cn/articles/51181.html

热门阅读

  1. 编写实习报告范文
  2. 亡羊补牢怎么造句
  3. 关于初三班主任年终工作总结范文
  4. 201年鸡年祝福语集锦
  5.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500字
  6. 鲁迅故乡行的散文
  7. 201年宝宝周岁祝福语
  8. 大学生毕业的自我鉴定
  9. 三字经蒙学读书笔记
  10. 关于中国联通寒假实习报告
  11. 关于演出的合同范本
  12. 安全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13. 欧阳修古诗《蝶恋花·几日行云何处去》
  14. 201年世界卫生日祝福语微信
  15. 家长会主持人发言稿
  16. 《游子吟》读后感作文550字
  17. 关于榴园秋游的小学日记600字
  18. 幼儿园家长会班主任发言稿
  19.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师教学计划
  20. 2018年八一建军节暖心的祝福语
  21. 初中开学典礼教师精彩发言稿范文
  22. 暑假日记几则
  23. 安徒生童话故事第:踩着面包走的女孩中英文版本
  24. 非常现实的句子哲理句子
  25. 《佐贺的超级阿嫲》读后感
  26. 播音主持人自我介绍
  27. 中兴新员工入职培训心得范文
  28. 我和书的故事300字优秀作文
  29. 制订学习计划的基本准则
  30. 松树金龟子读后感00字
  31. 描写相思的诗句
  32. 着手的造句
  33. 表示对一个想念的句子
  34. 提高自信的句子摘抄
  35. 读《三字经》有感作文300字
  36. 关于万圣节祝福的短信精选
  37. 爱因斯坦的故事阅读附答案
  38. 七夕祝福短信
  39. 只有你能创造奇迹美文
  40. 相爱无伤心情语录
网页更新时间:2025-08-25 19:40:50
本页面最近被 195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新疆,TA在页面停留了 165 分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