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让我坚信我的大学不是梦征文
各位评委老师们好:
今天,我想演讲的主题是:希望。
我一直是个胆子小的小女孩,但是我却一直坚信着一句话,今天我在这里**大家:勇敢不代表不害怕,而是在害怕的时候你还能坚持去做。
小时候,大家都说,这小女孩可乖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大家玩的疯疯癫癫的时候,我是一个人静静的坐在大门口,不仅仅是观看他们的快乐,也是在享受着只属于我的寂寞。不是我不想和小朋友玩,是因为我害怕——
我害怕我玩错的时候被瞧不起,我害怕在我累了的时候被嘲笑我玩不起……
习惯了这些不该习惯的习惯,那么就会越来越不敢去尝试新的事物,逃避这个社会,到头来,吃亏的始终是自己。
大学,这个名词,从小就在我的小心田里种下了种子。而我心中的理想大学,不是清华,不是北大,而是需要多才多艺的北影。
这不是一间普通的学校,所以对于我这么一个再也普通不过的小女孩来说,希望的的确确很渺小。我,没有一点的舞蹈基础;我,没有一点的唱功;我,没有一点的才艺。
现在的我准备上初二,成绩又不理想。几年之前,我一直讽刺自己,北影?做梦还是可以的。虽然现在的我依旧是没有任何的才艺,但是我有的却不比这差,我有的是希望,我有的是自信。
在座的评委们肯定很好奇,是什么让我有了希望?让我重拾了自信?其实这也是个令人惊悚的过程——
在一年寒假的时候,当看到大家都对我失去希望的时候,我一直问我自己:我该怎么办?讽刺自己,这算什么?既然有时间,有精力去嘲笑和讽刺自己,为何又不用这些精力和时间来培养自己,给自己希望,哪怕是一点也无所谓。
我的大学不是梦,虽然现在的我才读初二,但是我会在时间的流逝中努力奋斗,我会一直坚信:我的大学不是梦,因为勇敢不代表不害怕,而是在害怕的时候还能坚持去做,所以我一定会很努力的!
谢谢大家!
拓展阅读
1、我做过最后悔的事就是小时候居然希望快快长大的散文
01
我是下午四点到的学校,本来昨天都应该来的,可是就是不想离开家,于是便推迟了一天。
我从小就恋家,超级的那种,所以在高考的时候也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省内的学校,不是因为没有远大抱负,只是因为长大之后再也不想离开父母。
小时候总盼望快快长大,这样就可以离开家到外面的世界看一看,偶尔也幻想有一天自己可以拯救世界,可是长大才发现,许多人光是拯救自己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我们这年味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七,可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再也感受不到年味了。
小的时候,每到放寒假,总是举着自己得的奖状欢天喜地回家,那个时候,从放假开始就已经有年味了。
每天算着日子盼着过年,因为到那天就可以穿上漂亮的新衣服,给爷爷奶奶磕个头就可以得到比平常零花钱多几倍的压岁钱,也可以跟小伙伴尽情的通宵玩耍。
最喜欢的莫过于正月十五的大会了,每个村子都会搭舞台演节目,但对于节目我们根本无心欣赏,只是为了那一个个摊子上的小吃。
节目最后就会放提前准备好的烟花,可以持续半个小时甚至一个小时之久,这是最开心的时候了,可是因为个子矮,总是被人群挡住,当时心里愤愤的想,等我长大个子高了一定就不会被人挡了。
可是现在真的长大了,晚上去看烟花的时候也不会被人挡住了,可是那种欢喜的心情却已经没有了。
还是同样的人,还是同样的地点,还是同样的事物,不同的是,心里的那份纯粹却再也不在了。
有时候会想,是因为人们的生活条件好了所以才没新鲜感的吗?
可是看到那些小孩子就像当时的我们那样看到烟花眼睛里就有星星,我才觉得,不是因为东西没有新鲜感,而是我们已经过了给糖就会笑的年纪。
想起来之前看到的一句话,不会有人永远年轻,但永远都有人年轻着。
只希望,不管到什么时候都要保持着一颗纯粹的心。
02
刷微博的时候看到一条热搜是“70岁的奶奶陪自己孙女艺考”,点进去看,是一对来自黑龙江的祖孙,奶奶一路陪孙女艺考,提起孙女就满脸自豪,止不住的夸奖。
觉得这样真好,我已经长大,而你还未老。
看到这条新闻就想起了我自己的奶奶,也是从小疼爱的不得了,给我她所拥有的一切。
从小家庭条件虽然不算很优渥但在我们那里也算得上小康,好日子一直持续到去年冬天,爸爸出了点事,家里存款全花光了还欠了许多债。
当时只感觉爷爷奶奶真的是一夜白头,年纪那么大了也不得不重新开始操劳。
回学校之前我在屋子里整东西,奶奶进来拿出来一张皱巴巴的一百块给我,我是不忍心要的,可是她硬要给我,我也没拒绝。
给我钱的时候她显得有点窘迫,好半天才对我说,
“我也想给你好多钱的,可是你也知道,你爷爷心脏不好,也得花钱,还得还人家谁谁的钱,,”
“好了你别说了我知道了”,我不得不打断她,不是因为我对奶奶不耐烦不想听她唠叨,而是我不忍心,明知道他们难过自己却还是无能为力,这种感觉真的很难受。
小时候总想着快快长大,就可以有能力给他们好的生活,做他们的保护伞,可是长大之后才发现,成年人的生活真的没有容易二字,每个人都是竭尽全力的生存。
目前还没有能力去回报家人的时候,最起码先照顾好自己不让他们操心。
03
我觉得“童年”大概是最美好的词语了吧,它代表着纯粹,代表着没有烦恼,代表着无忧无虑。
可是也很奇怪,处于这个时期的人总想着逃离,想着快快长大可以去外面世界,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在成年人看来那个年纪才是最美好却再也回不去的曾经。
人最大的悲哀在于,拿着爸妈提供的物质,学着他们不懂的知识,见识他们没有见识过的世面,体验他们没体验过的人生,到头来,却不能让他们骄傲自豪。
看到过很有感触的一句话:身无饥寒,父母无愧于我,人无长进,我以何对父母 。
虽然会怀念从前,也会不想长大,但也应该要担负起自己应付的责任,用成年人的思想过成年人的生活。
在大家眼里你是个必须独立自理的成年人,在爸妈眼里你永远是需要照顾的小孩子,不论你结婚还是生子,在他们内心里 爱护你是天性。
成年人的世界,路不好走,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经受现实的侵蚀,不可避免地从懵懂走向坚韧。但每个人心里都会保有孩子的一面,只留给最爱的人 。
希望我们成功的速度都能快过父母老去的速度。
2、学习让我快乐作文
素来都有“寒窗苦读十年载”的说法,我也认同,毕竟我们每天面对的不是成山的作业,就是成堆的书本,谁能说快乐?但最近一件事,却改变了我的看法。
那是一篇A—作文,是我被表扬过度后一篇带点应付的作文。
开学第一篇自我介绍,因其特别的.写法,让我从同学中脱颖而出,好一个春风得意,紧接着国庆假期如约而至,嘿,先来个“一天乐”优哉悠哉,光阴不再,一天,二天,最后一天,作业一补,散文一看,完蛋!无法写完,只待晚自习,把“学法”写完,看到作文,大笔一挥,随意一篇完工!
作业本发下,果然A—,我心里有点不是滋味,老师表扬的名单里少了一个我,别人的作文A+居多,后座的同学笑嘻嘻问我:“你多少?我两个A+啦!”更是让人不爽,回一句“A—”那同学又来一句:“你不认真写,只能是曾经的故事大王。”“随便吧,不是还有B—的”嘴上这么说,心里却不服,老师宣布改正,我立马来了斗志:怎么的我也得改个A+给你瞧瞧!
拿出红笔,果真发现错别字多,先改掉,紧接着看评语:加心里描写和感受……。怎么办?盯着作文心里打起退堂鼓:要不算了,反正改了也不一定是A+……可脑海中浮现出后座“曾经的故事大王”来。静下心来认真修改。
苦思冥想,突然灵光一闪,马不停蹄赶紧开改,这里加一段,那里删一点……过了半响,江郎才尽还是不甚满意,手酸特想放弃,不改又能怎么着!后座同学又来一句:“我就几个错别字要改,其它结构,文采都还不错。”想起自己放下的狠话,既已下定决心,何不坚持到底?古有悬梁刺股,我今来个“坚持改佳”。
转眼改完,已是晚自习下课,看看满页的红色,心里非常满足,次日发下,A+眨眼睛!心里立刻抹蜜,语文下课,老师来借作文,放于白板之上,心里激动不已!果然一番表扬,努力没有白费!尝到成功喜悦,结局皆大欢喜。
那来“寒窗苦读”,只要“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谁都能快乐的享受丰收的成果。
取得成功的那一瞬间我就明白:学习使我快乐。
3、七年级我学会了自信作文
跌倒了,可以再爬起来;人,总是在失败中成长。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一旦失去了自信,那多姿多彩的生活也会变得一片茫然。
原以为可以为六年级毕业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可是数学成绩给了我当头一棒,我眼前的世界黯然无色,心里空落落的。看着平时那些手下败将,竟然纷纷跑在我前面,内心深感失落与不甘。眼前时不时闪过父母那失望的眼神。虽然我知道没有人一生的道路都是一帆风顺的,但我仍是无法接受那残酷的现实。我不敢正视父母的充满宽慰的双眼,甚至还担心着初中的数学是否会一样一团糟。
两个月的暑假时间悄悄地过去。当我迈进初中大门的那一刻,双肩书包也顿时觉得沉重起来。起先,我无法适应初中生活的节奏之快,也很迷茫,不知道该如何去分配各门学科的时间。慢慢地慢慢地,随着学习经验的积累,我学会把更多的时间放在数学上,琢磨它,钻研它。在平时的小测验中,也慢慢地缩小了和数学成绩拔尖的同学的`差距。
第一次月考终于来到。这是检验我一个月来初中学习情况的考试。成绩揭晓,各科平衡,并没有留下什么遗憾,尤其是数学进步很大。那时我在怀疑:这不会是碰运气吧!第二次月考,对数学也没有把握可以拿高分,但成绩还是出乎意料。但从那以后,我慢慢地开始相信自己的能力了。
记得一次外出游玩的途中,爸爸对我说:“其实,你现在的学习只是缺乏了一个重要因素——自信。好比今年中国女排能再次夺冠,就是因为她们从来没有失去‘我们能行’的信念啊。”的确是这样,原本我们中国女排实力的确不如对手,但就凭借这种不放弃的自信精神,在心理上战胜对手,最终克敌制胜。我明白了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对自己说“我能行”,更觉得自己必须培管出一棵“风雨摧之而不倒”的自信之树。
学生生活如碧浪般前去,成绩也如波浪般起伏着,或是微波,或是巨浪。就这样,我一边努力,一边告诫自己。直到到了七年级下学期,我才真正相信数学不是我的弱项。临近期末考试的一段时间,数学小测验总是拿不了高分,但面对这点挫折,我内心之湖却是风平浪静。我渐渐学会用这些坎坷与挫折来鞭策自己,把这些转化为学习的内驱力。我不再因区区的小测验而丧失信心,满脸愁云,即使最终期末考试没有取得让自己心满意足的成绩。因为我明白,前方漫长的道路,依然需要什么。
自信地去挑战生活,《阿甘正传》中的阿甘给了我极大的鼓舞。他天生就是一个智障儿童,但她妈妈并没有放弃他,而是经常鼓励他,维护他。他妈妈教给他很多,印象颇为深刻的是“要相信自己和身边的人没有什么不同,没有”。这样的生活航灯,使阿甘成为了一个自信乐观、诚实守信、坚强勇敢和重视感情的人,甚至还觉得自己是幸运的。我希望有一片洁白的羽毛,在空中,自由自在,飘飘荡荡,吹过居民和马路,最后落在了我的脚边。
*在《橘子洲头》中自信发问“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海伦·凯勒告诉我们“信心是命运的主宰”。经历了这个七年级,我相信我能行,我的命运由我来主宰。我能像那根洁白的羽毛一样自在飘荡。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ppc.cn/articles/53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