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鸡》优秀的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5-07-14 13:32:57

《母鸡》优秀的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的情感经历。

2 邻居母鸡的生活习性及伟大的母爱在母鸡身上的具体体现。

3 比较本文与《猫》在写法上的异同点。

一、交流见闻,导入新课

1 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母鸡的见闻。

2导入新课:

猫是一种很平常的小动物,可是在热爱社会的老舍先生看来,却如同一个既可爱又淘气的孩子。那么,老舍眼里的母鸡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老舍先生的另外一篇文章《母鸡》。

二、自读自悟

1 师生共同制定阅读目标。

(1)圈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2)认真朗读课文,达到读流利、读正确。

(3)弄清课前“导读”中提出的两个问题:

老舍先生笔下的母鸡是一致怎样的母鸡?

比较一下,本文和《猫》两篇课文在写法上个有哪些特点?

2 自主阅读,边读边批注。

三、汇报交流

品评母鸡之长短,体会作者之喜恶

1 再读课文,小组讨论:

(1)文中直接写作者对母鸡由讨厌到不讨厌这一情感变化的语句有哪些?

(2)作者分别通过哪些具体事例写母鸡的讨厌与不讨厌?每个事例各用一个恰当的词语概括。

(3)联系上文和生活体验谈谈自己对第九自然段的理解。

(4)句子辨析:

“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可改为“我不再讨厌母鸡了”吗?为什么?

2 全班交流。

3 同组合作,有感情朗读课文。

四、分辨褒贬,积累词语

1 思考讨论:

作者在表达自己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的感情变化的过程中,遣词造句的感情色彩也发生了变化,找一找,读一读,品一品。

2 分类摘抄词语。

把自己欣赏的词句按褒与贬两类,摘抄在“采蜜本”上。

五、反复回味,走近老舍

1 师生对话,交流各自读过《猫》和《母鸡》后,对老舍及其作品的看法。引导学生初步学习赏析名篇的方法。

2 找一篇老舍先生的其他文章,和好朋友一起读一读,然后互相交流阅读体会。

课后小节:

当我读这一课时,被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的精神所*,因此我并没有过多的讲解,而是抓住作者对母鸡的态度有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为主线,进行交流、体会,最后我还推荐了课外阅读《麻雀》《柱子上的母鸡》。

拓展阅读

1、坐井观天

一、要求:

1.通过本课,使生懂得坐井观天这个成语的意思。

2.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重点、难点:

1.重点:青蛙和小鸟的对话。生理解青蛙和小鸟对天有多大这个问题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

三、具准备:

1.有关水井的挂图一幅、小鸟图一幅。

2.本课课文录音带一盒及注音生字卡。

四、时间:两课时。

五、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2.张挂挂图。板书:观。讲解字形、字义。

3.解释课题:坐井观天,就是坐在井里看天。

4.提出问题:谁坐在井里看天呢?在井里看到的天是什么样子呢?请大家听我读课文。

二、范读课文或放录音

1.要求生一边听,一边想上面的两个问题。

2.要求生听准生字的读音。

三、指导生初读课文

1.生自读课文:现在,请同们自己读一遍课文。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用序号把这一课的几个自然段标出来。

2.指名让生分段朗读课文。

四、生字、词

1.出示注音卡片:观沿答百别弄际抬信

2.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3.用生字练习组词。

五、课堂练习

1).指导书写生字。

2).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开()现()没()白()

3).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得流利。

第二课时

一、引入课题

1.张挂挂图,读题。

2.上一课,我们初步读了《坐井观天》这篇课文。今天,我们来细读、理解。

二、讲读课文

1.习第一自然段。对照挂图,让生说明青蛙和小鸟各自所处的位置。板书:井沿。讲解生字。井沿:井沿,就是井口的边沿。沿,读第二声,不要读成第四声。

2.讲读第

二、三自然段。

(1)青蛙向小鸟提出了什么问题?(你从哪儿来呀?)

(2)小鸟是怎么回答青蛙的?(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 (3)一百多里在这里说明了什么?(一百多里是一段很长的路程,在这里说明小鸟飞了很远,天很大)

(4)指导生分角色朗读第

二、三自然段。

3.讲读第

四、五自然段。

(1)朗读第

四、五自然段。

(2)说大话是什么意思?(大话是指夸张的话)

(3)青蛙为什么说小鸟说大话?(因为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根本没有一百多里,小鸟不可能飞那么远)板书:井口那么大

(4)小鸟是怎么回答青蛙的?(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板书:无边无际

(5)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用来形容什么?(无边无际没有边际的意思。在这里用来形容天非常大)

(6)指导生分角色朗读第

四、五自然段,注意哪的读音和语气(哪作语气词,读轻声,不读第三声)

(7)青蛙和小鸟为了一件什么事争论起来了?(为了天有多大的问题争论起来)

4.讲读第

六、七自然段。

(1)青蛙为什么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因为青蛙天天坐在井里,抬头看见的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2)指导朗读我不会弄错的。(自信、肯定、自以为是的语气)

(3)小鸟为什么笑了?(小鸟笑青蛙眼光太狭窄,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小片天,还自以为是,不承认自己的看法有错误)

(4)小鸟为什么叫青蛙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呢?(因为青蛙跳出井口以后,眼界就会变得开阔,就会看到无边无际的天空,就不会再坚持自己原来的错误看法了)

(5)指导朗读你是弄错了。(其中的是字,表示了肯定的、勿容置疑的语气)

5.小结:这篇课文是一则寓言,它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然就会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坐井观天,就是指青蛙坐在井里看天,把天看得只有井口那么大。以后,人们就用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来形容那些目光狭小、见识短浅,而又自以为是的人。

三、课堂练习

1.指名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2.填空:

青蛙坐在()看天,看到的天不过()那么大。小鸟站在()看天,看到的天()。

3.把课后的字写在田字格里。

写字提示:比较下面独体字和合体字的偏旁在形体上有什么不同。

六、反思:

1.充分发挥了生的主体作用。课堂生是主体,“”致力与“”,服务于“”。师根据材的知识特点和生的认知水平,恰当地把材划为若干问题的层次,指导生带着问题习,引导生带着问题去探索、研究、发现结论,总结规律,获取“真知”,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 2.创造了想像的空间,培养了生观察思维,想象的能力。如在理解课文内容后进行小练笔。小鸟建议青蛙跳出井口来看一看,你认为青蛙会跳出来吗?经过小鸟耐心的劝说,青蛙在小鸟的帮助下,终于答应走出井口,到广阔的天空去遨游了,请小朋友认真观察思考,青蛙到过哪些地方?他们看到、听到、想到什么?插上想像的翅膀,用自己的话把它写(或讲)出来,看谁讲得最生动??借助电脑软件,小鸟带着青蛙飞出井口,飞过高山、草原、城市、乡村、江河湖海。练笔效果较好。从而给生创造了想象的空间,让孩子们尽情地发挥自己创造力。孩子们想得合情合理,切合实际,使“坐井观天”这个寓言本来比较抽象,不易理解的寓意很自然地被孩子们接受了。

2、小马过河

小马过河是小的一篇课文,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的小马过河,大家可以参考以下是内容哦!

一、认识本课生字:蹦、麦、如、蹚、鼠、淹、啦、叹、脑筋;指导生观察人物说话的动作、神情;会用:连蹦带跳、难为情地、亲切地、吃惊地等描写人物说话时动作神态的词语。

二、分角色朗读和复述课文。

三、生做事要动脑筋,要实地去试试,初步懂得“实践第一”的道理。

一、创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们,我听说咱班同特别喜欢看动画片。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动画片,你们想不想看呀?一起来看看吧!(播放课件:《小马过河》的动画及整篇课文的录音)动画片看完了,那你能告诉我这个故事的名字吗?

二、初步读文整体感知:

师:你们喜欢这个小故事吗?那你们想不相想自己再好好读一遍这篇课文呢?边读边把你不认识的生字圈出来,并小组合作用你们喜欢的方法认识刚才圈出的生字。

师:都认识了吗?那现在老师来考考你。(出示词卡:您好、深浅、 拦住、 甩尾巴 、 趟水、前蹄、 吃惊 。)可以让生加上自己想做的动作,并说一说是怎样记住的。 (开火车读词卡。)

师:看来这些词语都认识了,你们可聪明。可是它们可太调皮了,有的.都变成了单个的生字跑到课文后面了,怎么办呢,你们谁认识它们,知道它们的名字,快把它们叫出来吧?谁来试试吧!(练习读生字。)

师:我们再来做“指字游戏”。看谁指得又快又准。(师:“马棚”的“硼”在哪里?生:“马棚”的“硼”在这里。)

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师:1、生再读课文了解里面有几个小动物?你最喜欢谁?为什么?说出你的理由。

生汇报:我最喜欢小马。因为小马很愿意帮妈妈干活。它很爱劳动。它很有礼貌。(师板画小马,以此类推。)师:你从哪儿读出来的?读给大家听听。(指导朗读)

生:我最喜欢老牛。因为老牛很愿意帮助别人。

生:我最喜欢小松鼠。因为它很热心的帮助小马。

生:我最喜欢老马。因为它告诉小马遇事要动脑筋。

师:2、分角色朗读,并表演各种动物的语气、动作及情节。

师:3、为什么同一条河,老牛伯伯跟小松鼠说的不一样呢?(生自由发言)

师:4、如果小松鼠来到这条小河里,河水会到他哪儿呢?(师板画)

四、拓展总结

1、生:齐读老马的话。

师:以后遇到事情我们也要会动脑筋。不能光听别人说也要亲自去试一试。在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事情自己去想了想又去试了试才成功的。(生举例)

2、小结收获。让生说说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3、鼓励生提出自己还不懂的问题,师作适当处理。

五、布置作业

把这个故事讲给妈妈听。

3、坐井观天

1、懂得习、做事要眼界开阔,不能目光短浅,所见有限。

2、会本课两个生字,理解“坐井观天、井沿、说大话、井口、无边无际”等词语的意思。

3、能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在朗读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提高朗读能力。

懂得人要开阔眼界,不能像井底之蛙,目光短浅。

多媒体课件、剪贴画(青蛙、小鸟)、录音机、磁带。

一、揭题

1、小朋友,今天我们习一篇新课文。请一起读课题──《坐井观天》。

2、下面我们先来欣赏一下这个故事,好吗?

请小朋友看一段录像。

二、看录像,了解故事内容

1、看录像前,老师有个要求,边看边思考:故事讲了谁和谁之间的事?它们在干什么?

2、播放录像。

3、反馈:

生答思考题,师板书,结合课件演示:

青蛙图 天 小鸟图

不过井口那么大 多 无边无际

小朋友真聪明,那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要靠小朋友自己来读懂。请大家把书翻开,自己找个朋友读一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等会我们比赛,谁读得最好。开始读书吧!

三、初读课文

1、自由找朋友读课文。

2、指名接读课文。

3、生评议。

四、第一次争论

1、课文中的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青蛙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那到底谁对谁错呢?

指名讲。

2、赞成小鸟的请举手,赞成青蛙的请举手。

3、既然小朋友意见不一致,那我们就来开展一次小小辩论赛,同意吗?赞成青蛙的我们称为青蛙方,请坐到左面,赞成小鸟的我们称为小鸟方,请坐到右面。

生交换位置。

五、再读课文,找出有力的证据

为了证明自己方是正确的,对方是错误的,我们必须有充足的理由,对吗?请你们再读课文,找找书上哪一段、哪一句、甚至哪个词可以作为你的证据,同时也拿出你从课外搜集的资料。

开始你们组去研究讨论吧!

六、第二次争论

两组争论:

师说:“现在请小鸟方发言。”生发言。

师说:“现在请青蛙方发言。”生发言。

师及时指点。

七、朗读课文,体会寓意

1、刚才小朋友争论得相当精彩,看来准备都很充分,现在我们进行读课文比赛。青蛙方读青蛙的话,小鸟方读小鸟的话,直接对话,行吗?要读出认为自己的看法是正确的,很肯定的语气。

自由练习──指两名对话──集体对话。

2、读到这里,哪个小朋友给我们解答一下,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除了这个内容以外,还要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请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是批评有什么错误的人呢?

指名答。

3、看来“坐井观天”这个词是不好的,贬义的,古代这个故事中的青蛙因为生活的范围小,看到的东西少,见识就少,又不相信别人,自以为是,连天大得很这样的简单问题都弄错。而今天我们这些小青蛙真勇敢,敢于站出来为青蛙说话,还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新知识,我真佩服你们。

八、角色换位

1、有一天,有人来井里打水,水桶盛满水往上提时,不小心把青蛙带了上来,而那只小鸟又下来喝水,因翅膀受伤无力再飞出去,这样变成小鸟(在井里),青蛙(在外面),现在青蛙、小鸟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又想说些什么?

2、现在请你们组里讨论,等会派代表来说,看哪边说得更精彩。请小朋友好好动动脑筋。

3、两边派代表发言。

九、总结全文

1、了这篇课文,你想到了什么?

2、老师希望小朋友们在今后的习和生活中,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多用眼睛看一看,并且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那你将成为见多识广的人。

4、坐井观天

目标】1、认识3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3、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1、规范书写8个生字。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具准备】

生字卡片、挂图、小黑板、青蛙和小鸟的图片。

两课时。

〖课前预习

1、读熟全文,勾画生字,标注自然段。初步认识生字条中的3个生字。

2、读熟“读读抄抄”中的词语。

3、通过查资料或向家长请,了解有关天文的简单常识,如:地球、月亮、太阳、宇宙的大小等。生根据个人兴趣查找资料,不对资料的多少作要求,只引导、鼓励生多读课外书,习课外知识。)

4、用“ ?”标出不懂的词语。

第一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在识字4这一课里,我们认识了不少成语,你还记得哪些?(自由说,可以说自己在课外收集的成语。

2、谈话:这些成语常常就是一个有趣的故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读一读“坐井观天”的故事。(板书课题)

3、读题,释题。(板画一口井)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补充课题: 坐井观天。

2、小黑板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及课后“读读抄抄”中的词语,指名读。自由读,巩固记忆。

3、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检查。重点读“信”。

4、提问:课文有几个自然段?(7个)

指名分段读课文,纠正字音。

5、引导质疑:读了课文,你有哪些词不懂,哪些问题弄不明白?(在黑板旁边简单标注。

你能帮助同解决这些困难吗?(解决较简单的问题。)其他问题咱们一边读书一边解决。

三、朗读感悟,初解寓意

1、图文结合,了解青蛙和小鸟所处的不同位置,思考:青蛙和小鸟在干什么?(争论或对话、谈话。

口头填空:青蛙坐在(),小鸟落在()。(板画青蛙和小鸟或贴图片。)

2、自由读课文,用直线和波浪线分别画出青蛙和小鸟的话。

3、指名分角色读对话,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板书“无边无际”和“井口那么大”)

4、你认为谁的看法对?分组讨论:青蛙和小鸟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

5、集体交流:引导用“因为……所以……”谈谈自己的理解。

生体验:走出室,说说你看到的天有多大。然后用纸卷成纸筒再去看天,看到的天有多大。

指导朗读青蛙和小鸟的第二次对话。

“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不相信的语气)

“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劝告的语气)

6、过渡:看来真的是青蛙弄错了。聪明的小朋友再帮青蛙找找,他还有什么错?(引导理解小鸟和青蛙的笑各有什么含义。)

7、指导朗读三次对话:

(朗读提示:青蛙的话要读出傲慢、自信的语气,表现出自以为是的心理状态;小鸟的话要读出耐心地摆事实、讲道理的语气,表现出实事求是的诚恳态度。)

自由朗读,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不同语气。

分角色朗读。同桌练习,指名读,男女生对话。

四、启发思维,引导总结

1、读了“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故事,你知道了什么?(引导生小结。

2、老师归纳小结寓意。

3、明白了“坐井观天”的意思,你有什么想法?

谈话:希望小朋友们在今后的习和生活中,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多用眼睛去看一看,并且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那你将成为见多识广的人,可千万别像青蛙那样坐井观天呀!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2、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

二、续编对话,拓展思维

1、回忆:青蛙和小鸟谁的看法对?青蛙为什么会错?

2、听了小朋友的话,青蛙打算跳出井口看看。想一想,他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

生分小组合作习,续编第四次对话,并分角色表演。

⑵全班交流续编的对话。

三、观察字形,指导书写

1、出示“我会写”中的8个生字,认读。

2、观察字形,书空笔顺。重点提醒:双耳旁是两笔完成的,要写得高而窄;“还”的笔顺规则,先写“不”,再写“辶”。

3、观察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提出需要老师重点示范的字。

4、在书上描红,再临写两个字,老师**纠正。

四、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1、听写8个生字,同桌订正。

2、提出记忆有困难的字,师生共同突破难点。

3、在作业本上书写生字,并组词。

4、完成课后“读读抄抄”, 巩固所认的字和所写的字。

五、课外阅读指导

1、读识字4,想一想,课文还与哪些词语的意思相同或相近。(如:一叶障目, 不见泰山。)

2、你们读了哪些成语故事,和小伙伴交流交流。

【板书】

5、坐井观天

材分析:

《坐井观天》这则寓言,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这一寓意,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

生分析:

二年级生年龄小,他们经常把部分当整体,管中窥豹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看问题的方法是错误的,但他们在生活中却常常犯这样的错误。比如艺,常会有这样的感觉,刚接触时,自我感觉特别好,以为自己会了,待到用时,方才明白,山外有山,无止境。这异于坐井观天啊。因此,进行本课的是非常必要的。

成语故事《坐井观天》,让生懂得目光短浅,眼界狭小,见识就会有限的道理。我认为可针对生喜爱故事的特点,利用插图,激发他们主动读故事,引导他们评价故事中的人与事,从中理解和懂得故事所包含的道理,还可以启发生大胆想象,续编故事。要让生把故事中的道理与自己和周围世界联系起来,感悟故事,感悟生活。因此,朗读、质疑、讨论、评价、想象是比较好的习方式。

1.认识3个生字;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分角色朗读对话;

3.发挥想象力,初步理解寓意;

4.理解井沿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

重点难点:

懂得坐井观天寓意,明白本词含有贬义。

1.生字卡片;

2.小青蛙、小鸟的头饰。

流程及意图:

一.谈话导入

们,今天师给大家带来了两只可爱的小动物小青蛙和小鸟,它们想和大家做朋友,同们说好吗?

在黑板上贴青蛙与鸟的图片。

(以画导课,激发生兴趣,有利于引导生进入课堂习。)

小青蛙和小鸟为了一件事争吵起来,谁也不让谁,咱们来看看是为了什么事,请同们帮着解决一下好吗?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不认识的字可以问同桌或老师;

2.边读边标出自然段。

三.习课文,理解内容

1同们,课文中讲青蛙住在什么地方(井里)

(老师简笔画井,把黑板上贴的青蛙移置到井里)

2.那么,小鸟从哪儿来的呢天上飞来,落在井沿上。

师将小鸟图片放在井沿,看图理解井沿就是井边。

(通过图直接观察理解井沿,形象又直观。)

小结:现在同们知道了,这只小青蛙的家住在井里,小鸟呢?从天上飞来,飞累了,落在井沿上,那么它们为什么事争吵起来了呢?

师范读,生倾听)

3.青蛙的观点是什么?它眼中的天是什么样?它为什么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呢?

4.小鸟的观点是什么?它眼中的天是什么样?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

(步步疑,培养生思考能力。)

5.你认为青蛙和小鸟谁说得对?小组讨论一下,并汇报。

(摆清青蛙和小鸟的观点,让生讨论,培养生合作习能力和善于分析、善于思考的能力。)

小结:大家孝认为青蛙错了,那你知道青蛙为什么错了吗?它眼中的天为什么只有井口那么大呢?请同做个实验,把你的书卷起来,往天上看,你看到了多大一片天?

(以实验为突破口,了解青蛙错误的原因,培养生动手寻找问题根源的能力。)

6.这只小青蛙一直生活在井里,所以它看到的天只有井口那么大,想一下,假如有一天,青蛙跳出水井,跳到井沿上,它会看到什么?说些什么呢?

(扩展思维,培养生想像能力。)

7.下面,我们看本文题目

坐井观天,现在你明白观是什么意思吗?是谁坐在井里看天呢?同们可千万不要井里的小青蛙呀,老师希望你们看更多的书,了解更多的知识,千万不要当井底之蛙呀!

(最后解题,符合生认知规律,加深对成语的印像。)

四.指导朗读

课文中青蛙与小鸟有几次对话?

师指导。

五.分角色朗读课文。

六.带头饰表演。

青蛙: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小鸟:天无边无际大得很

点击查看更多《母鸡》优秀的教学设计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ppc.cn/articles/15156.html

热门阅读

  1. 幼儿园小班体育活动《小兔跳跳》优质课教案
  2. 我的掌纹是你优美诗歌
  3. 幼儿园民族团结计划范文
  4. PHP怎样用流式操作实现文件压缩解压?
  5. 钻洞洞幼儿园体育游戏教案
  6. 杜牧秋夕全诗翻译赏析
  7. 关于提任助教的暑期的社会的实践报告
  8. 八一建军节诗朗诵范文
  9. 小鸡过溪学前班教案
  10. 感谢父母的说说
  11. 春季苏轼诗句
  12. 2015网络流行句子
  13. 最新幼儿园教师节的祝福语
  14. 长歌行古诗原文
  15. 平安夜英语祝福语
  16. 学期工作总结发言稿
  17. 情人节祝福浪漫短信精编
  18. 2018八一建军节给军人的祝福语
  19.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反思范文
  20. 砖头房子和木头房子的睡前故事
  21. 《中南人才观》读后感范文
  22. 李白《长相思 其二》全诗赏析
  23. 校园国际志愿者日活动总结
  24. 拽住一颗爱心一路欢歌一路行高三作文3000字
  25. 描写挫折的好段摘抄
  26. 《藏戏》的教学设计范文
  27. 校园元旦晚会小品剧本
  28. 幼儿大班月计划
  29. 最新的端午节送同学的祝福语
  30. 学校安全生产月的总结报告
  31. 终止租房合同范本
  32. 《生命与教育》的读后感
  33. 精选大学生暑期实践报告范文
  34. 《百分数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35. 2016母亲节祝福妈妈的短信
  36. 描述名胜古迹的经典诗句
  37. 《蒹葭》教案设计范文
  38. 201年辞猴迎鸡祝福语精选
  39. 2016猴年公司贺词大全
  40. 小学生双休日的计划
网页更新时间:2025-08-25 16:18:25
本页面最近被 119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浙江,TA在页面停留了 119 分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