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解放》读后感范文
实在不喜欢读纯粹的教育理论专著,却很偏爱教育随笔,那是教师心灵的呐喊!尽管这种呐喊会无人聆听,但至少可以释放心中的压抑,消除一点职业的倦怠。正如王金战先生在他的《英才是怎样造就的》一书中说:“我们无法改变教育的大环境,但我们至少可搭建一个暖棚,种一点自己喜爱的蔬菜。”
真的痛恨现在教育界的一些繁文缛节,为什么不可以简单一点呢?比如,评个骨干教师之类的,需要经过重重考试、考查,而这些考试考查与教学质量、教育质量成正比吗?在我看来,一个老师应该有着最朴素的追求:让学生敬佩,让家长信任,让领导放心。对于一个教师来说,这该是最高要求也是最高荣誉了吧。
然,种种繁文缛节,却为教师们加上了沉重的镣铐!各个*部门为捞政绩对学校(教师)进行“轮番轰炸”。悲哉,教师!
当我读者肖川先生的《教育的智慧与真情》一书中“教师的解放”时,我不禁想流泪、想高呼。
关键词一:感激。这是我读完开篇第二句话后的强烈感受。他说——“焦虑、抑郁、过敏、偏执等特征与倾向普遍存在于一些教师身上,说我国中小学教师是全世界最辛苦的教师恐怕也并不过分。”放眼所接触到的教师,包括我自己,整天喜气洋洋、春风满面的有几个?不瞒您说,我常常晚上失眠,有时逼着自己睡觉,眼睛是听话地闭上了,可脑袋还是不听使唤,还在高速运作,醒来头昏脑涨,就如没睡一般。早上一进教室,看到那些无论你怎样苦口婆心地教育,都无动于衷的学生,你还能用“老师在物质上是贫困的,但精神上是富有的”这样的话来安慰自己吗?如果仅仅完成教学上的一些任务,我便觉得是天大的幸福了,在潞中,一个萝卜要捂着几个坑,更多的行政上的杂务在等着你。实在是紧张之至。现实中,人们总是眼睛盯着教师的寒假暑假和双休,而忽视了老师们的“鸡叫而出,鬼叫才眠”,认为教师休息时间多,待遇相对就很高。所以,我真的很感激肖川先生对一线教师的理解,这种理解令备受委屈的我热泪盈眶。
在我,本来是有着一些个人的爱好的,比如:看书听音乐、写写散文随笔,早些年还常常有豆腐干式的文章发表,也常会去歌舞厅跳上几圈喊上几嗓子,可现在生活单调得就象学生一样:两点一线。晚上还得回去做家庭作业——备课!所有的兴趣爱好被写公文、做台帐之类的事情所代替。去年在市里听某个讲座,某个*说:老师应该是多才多艺的,应该是不断学习着的。我(我们)多想啊!试想,一个教师如果中规中矩,没有任何兴趣特长,没有丝毫青春活力,会赢得学生的喜爱吗?一个教师如果停止学习、裹足不前,还能称得上为人师表吗?由此联想到本文后面的一段话——“忙碌是一种*,它使得我们庸懒、麻木、平庸和琐屑.....久而久之,连翻书的欲望都没有了,哪里还能指望教师探索和钻研?而没有知识和思想来滋养心灵与生命,哪来分享、交流的内在需要?......敷衍和应付,何来教育的高质量?”此刻,很想说一句:谁来解放教师?然,肖川先生的此番呐喊,谁来聆听?肖川先生作为北大教授,他只能为教师呐喊,不能解放教师!盼啊!大年三十何时会出月亮?
关键词二:感叹。我深为肖川教授的观察力、洞察力和感受力所折服。以前看过一些书,大多是只指问题不谈对策,有站着说话不腰疼之嫌。可肖教授不同。他在文中剖析了教师负担过重的原因,一教师编制过紧,编制过紧导致工作量过大;二是社会对教育的期望过高;三是一些职能部门把学校当成了滥施淫威的场所;第四是学校人际关系不够单纯;第五教师教育观念陈旧落后,对学生缺乏等待之心;第六是学校生活缺乏挑战性和活力;最后是教师的素养和能力不够理想。不难发现,肖教授比较客观全面地分析了原因,他既为教师“辩护”,又对教师“诉讼”,充斥其中的该是他那颗希望早日实现民族复兴的赤子之心吧!
关键词三:感谢。肖教授在文尾这样说道——“世界就是我们自己,当我们以光明、正直、昂扬、乐观的态度去看待生活,我们就会生活在光明、昂扬、乐观、向上的生活中,这就是所谓的‘境由心生’。给自己更多的积极的心理暗示,相信信念的力量,这也是教师解放的应有之义。”的确,作为教师,尽管我们有很多思考,但我们无奈!所以,我们能够改变的只有自己的心态,感谢肖川先生无奈的宽慰和鼓励。“选择了这一行,就坚定地走下去”,我只能以此安慰自己,也坚定自己前行的信心。
拓展阅读
1、《爱的教育》读后感高二读后感作文700字高二读后感作文
内容介绍:我们要从小关爱别人,当然伟人们也不例外。 *小时候,放学时看到一位同学伤心地哭泣,便上前询问原因...
《爱的教育》是一本教会你如何去关爱别人的书,书中字里行间都洋溢着暖暖的爱。它以日记的形式,把一位小学生的生活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眼前,教会我们如何关爱别人,如何感激别人对我们的关爱。
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是让我感动的:二年级学生洛佩谛为了救一个站在马路*的一年级学生,自己却被车子轧断了一条腿。同学、老师、校长都纷纷称赞他是“牺牲自己的生命而救助朋友的人”。还有一件事:一个小男孩因为受别人羞辱而气愤地将墨水瓶丢向欺侮他的同学,不想却丢在了刚走进教室的老师身上。老师并没有责怪他,而是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弄清楚,并“请”肇事者起立,承认错误,从而培养学生有坦白过失承担责任的勇气。
书中有这样的一句话令我难忘:“我们过着幸福的日子,不能没有慈善之心。”是的,对于亲人、邻里、老师、同学都要多一些关心。在老师嗓子不好时,递上一杯热茶,当小同学跌倒时把他扶起;在同学不会做题目时,耐心的地她讲解;妈妈下班后,为她捶一捶背;当碰见邻居老奶奶时帮她拎篮子,这些举动,都会让身边的人心暖暖的。我们要从小关爱别人,当然伟人们也不例外。
*小时候,放学时看到一位同学伤心地哭泣,便上前询问原因。那位同学难受地说:“妹妹得了重病,正发烧躺在床上……”还没说完,他又哭了起来。*明白,这位同学家里很穷,根本拿不出钱来治病。他第二天从家里偷偷拿了五个银元给同学,并主动像父亲承认了错误。父亲得知了事情的来龙去脉,非但没有批评他,还夸奖了*。*的这种做法,让我十分崇敬。
如果关爱是一片天空,那他给人无限的希望;如果关爱是一盏明亮的灯,那他照亮的就是人们美好的未来。
2、格列佛游记初一读后感范文
当我第一次见到此书,我以为是像《鲁滨孙漂流记》那样的小说。而当我翻开书,看了书的前言才知道了,原来这个一部充满童话色彩的讽刺小说。但小说的童话色彩只是表面的局部的特征,尖锐深邃的讽刺才是其灵魂。
他讽刺地道出了当时英国的特点:“贪婪、*争、伪善、无信、残暴、愤怒、疯狂、怨恨、嫉妒、_欲、阴险和野心。”他挖苦地描述了人兽颠倒的怪诞现象:马成了理性的载体,而人则化作脏臭、屎尿横飞、贪婪刁难的下等动物耶胡。他大谈人的天性,就是心甘情愿被金钱所奴役,不是奢侈浪费就是贪得无厌。作者不仅讽刺了当时英国社会的种种,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否定了整个人类社会。耶胡代表人类,而主人公却是如此厌恶耶胡。书中的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对社会的不满。
另一方面,主人公在慧因国里与慧因的生活是最令他难忘的。他们的国家不会出现表示罪恶的字眼,像:欺骗、怀疑、狡猾等等之类的词。所以他们的社会不会有欺骗、怀疑、狡猾、陷害、阴谋、贿赂。那个世界才是一个真正充满幸福和快乐的地方。以至于当主人公离开那里时流下了悲伤的眼泪。
看完《格列佛游记》之后,我们不能不审视自己,我们身上有没有这些顽疾劣根的影子。我们的社会虽然不像当时英国那样败落,但也好不到哪去。小偷小摸、乱扔乱丢、破坏公物。都是我们身边随处可见的事。*放火、贩毒私运、残暴疯狂。也是我们在电视中经常见到的事,都已经不足为奇了。
这么一个浑浊的社会,是要靠我们来澄清的。现在的我们虽然不能做出什么轰轰烈烈的事情来,但是可以做我们能做到的事。就算是低下头拣起一片垃圾,写一篇环保文章,号召朋友亲戚,这都是我们轻易能做到的。我希望我们的社会能在我们一代一代的努力下,成为像慧因国那样的社会。我愿为此付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让这个社会多一点阳光,少一点污染。
3、《爱的教育》读后感名著读后感作文900字读后感作文
内容介绍:他虽然在父母和祖国那里没有得到温暖,他却决不允许别人侮辱他的祖国。我又想,我们现在有很多人,父母爱他...
寒假里,我读了《爱的教育》 。在书中,我和安利柯一起走进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这是一群活泼可爱的好朋友。他们有的胆小,有的勇敢,有的贫苦,有的富裕。但是他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他们共同爱同学,爱老师,爱父母,爱祖国,生活在一个充满了爱和文明的世界里。
书中讲了很多团结友爱的故事,我被深深的感动着,印像最深的是“小小爱国者”和“小小卖艺者”。
“小小爱国者”讲述了一个意大利的少年,从小被父母卖到戏班子里,受尽了虐待和饥饿,遍体是伤,服装褴褛。后来他想尽了一切办法,终于逃了出来,领事可怜他,要把他送回到父母身边。在船上,他遇到了别的乘客和他交谈,给他钱。少年很需要钱,就很感激他们。但是到了后来,少年听见他们在说意大利的坏话,毅然的将他们给他的钱投掷到他们脸上。
看了这个故事,我很感动。这个少年从小父母不爱他,祖国不爱他。但他心中却永远爱着他的父母和祖国。他虽然在父母和祖国那里没有得到温暖,他却决不允许别人侮辱他的祖国。我又想,我们现在有很多人,父母爱他们,祖国也爱他们,他们却不爱祖国,这真是可耻啊!
“小小卖艺者”讲的是一个马戏团的小丑。虽然观众不多,但他仍然拼命的工作,希望让所有的观众开心,生活很困苦,但小丑可爱的黑脸上还浮出了微笑。安得柯和父亲可怜他们,让画家画了肖像,父亲配上了文字,在报纸上发表,让更多的人去看他们表演。表演成功后,父亲为了不让卖艺者感激他,只看了一半就离开了。最后,卖艺者收钱时,不要安利柯的钱,还给他水果,最让我欣喜的是,小丑感激他们的办法是,请安利柯带给他父亲一个吻。
安利柯和父亲在陌生人面前都可以不遗余力的帮助他们,他的父亲更是一个正直的人,帮助别人却不要求回报。小卖艺者是一个生活在底层的下等人,却也是知道感恩的,在这件事情上,我认为人和人之间已经没有上等和下等的区别了。
在我身边,有许多种爱。同学之间的同窗之爱,老师和我们的师生之爱,父母和我们的亲子之爱,等等,甚至陌生人之间都有爱。但是我们有些小朋友却不知道感恩。其实,人与人之间,爱是相互的。我们先去爱别人,别人一定会爱我们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ppc.cn/articles/33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