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孤独之旅》教案和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 2025-07-11 15:02:29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孤独之旅》教案和教学反思

课题

作者及工作单位

绥德实验中学 学员姓名马莉娜

教材分析

《课标》要求,七-九年级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和评价,品味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所以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是紧密结合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小说的主题,分析人物形象。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引导学生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学习各种表现人物的方法,逐步掌握鉴赏小说的方法,体会小说的艺术特色。

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对小说的基本知识已经掌握,也已具备不错的理解能力和一定的生活阅历,但对于小说中环境描写和细心理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的准确把握等有一定难度的鉴赏小说的方法还需要不断加强。另外现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这部作品上世纪90年代和农村生活的背景,如理解有困难可以给孩子们适当的介绍。

1、理清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把握课文主题。

2、体悟小说中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逐步掌握鉴赏小说的方法。

3、品味小说通俗易懂又精美传神的句子。

4、学习主人公成长过程中坚定的信念和战胜困难的勇气。

1、体悟小说中环境描写、心理描写对人物刻画的妙处。

2、通过品味语言来体验、品味孤独,指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孤困难的勇气。

拓展阅读

1、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探索数字密码的组成规律的过程。

2.掌握数字密码的组成规律,知道数字密码的一些用处。

3.体验数活动充满着探索性创造性,体会数字的价值。

环节预设

一、问题情境

1.师拿出自己的钥匙,并引出密码锁。分别说一说在什么地方或物品见过密码锁,见过几个数字的密码锁。

师:同们,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

生:钥匙。

师:对,这些都是用来开锁的钥匙。现实生活中,还有一种锁是不用钥匙的,你们知道是什么锁吗?

生:密码锁

师:谁知道什么地方或物品经常用密码锁?

生可能说出:*柜、*箱、行箱,等等。

师:看来同们知道的不少,那谁来说一说你在什么东西见过几个数字的密码锁

生可能会说:

●我在行箱见过三位数的密码锁。

●我在*柜见过六位数的密码锁。

●有的*柜的密码锁是8个数字。

2.提出兔博士的问题,师生交流。师:那谁知道行箱为什么用密码锁,而不是钥匙锁呢?

生可能会说:

●不怕丢钥匙。

●能够*,别不知道密码开不了,也不能仿制。

……

师: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用一定个数的数字组成密码,可以有许多变化,也就是可以组成许多密码,即使你知道了密码锁是几个数字,也很难判断是哪个密码。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数字密码锁的秘密。

板书:数字密码锁

二、探索密码锁

1.提出探索由两个数字组成多少个密码的问题,让生分别写出0打头1打头组成的密码。

师:现在,我们先来研究一下最简单的情况。假如数字锁的密码是由两个数字组成的,同们想一想,用0、1、2、3、4、5、6、7、8、9这十个数字可以组成多少个密码?自己在本写一写。用0打头时可以组成几个密码?

生写密码,然后交流,得出:

用0打头,得到的10个密码是00、01、02、03、04、05、06、07、08、09

板书:0打头——10个

师:再用1打头,写一写可以组成几个密码?

生写完后交流,得出:

用1打头,得到的10个密码是10、11、12、13、14、15、16、17、18、19

板书:1打头——10个

师:想一想,用2打头,可以组成几个密码?

生:10个。

2.分别提出:用3、4、5、6、7、8、9打头各能组成多少个?一共能组成多少个?在生讨论的同时,得出:10×10=100(个)师:分别用3、4、5、6、7、8、9打头呢?

生:分别可以组成10个

师:一共10个数字,每一个数字打头都能组成10个密码,那一共可以组成多少个密码呢?

生:一共可以组成100个。

师板书:10×10=100(个)

3.师谈话并告诉生用三个数字组成1000个密码,鼓励生合作进行推算。师:刚才,我们通过写出几组密码,推算得出:用0到9的10个数字组成两个数字的密码,可以组成100个,那你们想知道,用这10个数字组成三个数字的密码,能组成多少个吗?

师板书:10×10×10=1000(个)

师:可以组成1000个,你们知道是怎么推算出这个结果吗?同合作,试着推算一下。

生先自己推算,师**,个别指导。

4.交流生推算的方法,说明结果的准确性。给生充分交流不同想法的机会。师:谁来汇报一下,你们是怎样推算的?

生可能有以下说法:

●组成密码的数字都可以是0、1、2、3、4、5、6、7、8、9的十个数字。如果第一位数字是0,第二位数字是0,第三位数字是0、1、2、3、4、5、6、7、8、9,即:000、001、002、003、…009共10个密码。

如果第一位数字是0,第二位数字是1,第三位数字是0、1、2、3、4、5、6、7、8、9,即:010、011、012、013、…019共10个密码;……,所以第一位数字是0的密码共有10×10=100(个)

同样第一位数字是1,也有100个,第一位数字是2,也有100个,…第一位数字是9,也有100个,所以由三个数字组成的密码共有10×10×10=1000(个)

●用0、1、2、3、4、5、6、7、8、9可以组成100个两个数字的密码,在每个密码后面再加一个数字,都能组成10个密码,所以一共可以组成100×10=1000(个)

●用0、1、2、3、4、5、6、7、8、9十个数字中任一个数打头,后面都能组成(10×10)个两个数字的密码,所以一共可以组成10×10×10=1000(个)

只要生能够大胆说出自己的推理过程,无论正确与否,师首先给以鼓励,然后师参与交流。

5.简单说明1000个密码与密码箱的关系,然后,让生计算偷偷打开一个三个数字的密码箱需要多少时间。算完后交流。师:同们用不同方法推算出了由三个数字组成的密码有1000个。大家知道,一个密码箱只有一个密码,也就是说,一个三个数字的密码锁只是这1000个密码中的一个。所以知道密码的,很容易就打开了,不知道密码的,要想偷打开箱子,可就难了,你们知道难在哪吗?

生:他得一个一个地试。

师:对,要一个一个地去试,这样就有可能要试1000次才能打开。请同们算一算,如果每试一个密码要10秒钟,试1000次需要多长时间。

生算完后,交流计算结果。

1000×10÷60÷60≈2.7(时)

6.告诉生六个数字组成的密码有1000000个,让生计算打开这样一个密码锁需要多少天。师:不知道密码,要想打开一个由三个数字组成的密码锁,就要花近3个小时的时间。重要的文件箱,都是由六个数字组成的密码锁,这样的密码有1000000个(板书:1000000个),不知道密码的,想打开箱子所花的时间会更多。请同们算一算,如果试一次的时间仍然是10秒,那么打开一个六位密码锁要用多少天呢?

生汇报计算结果。

1000000×10÷60≈16666(分),

16666÷60≈277(时),

277÷24≈11(天)

师:可见,数字密码锁具有很强的安全性,因为打开一个不知道密码的锁会用很长时间,因此就增加了密码锁的安全性。所以们常把贵重物品或重要文件,放在安全可靠的密码箱中,防止泄密或丢失。

三、汽车牌照问题

1.让生自己读书并解答。交流时,说一说是怎样推算的。

师:刚才我们研究的数字密码问题,实际是运用了我们数数的组成的知识请同们打开书79页,看汽车牌照问题。试着计算可增加多少个车牌号?

生试算,师**。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怎样计算的?

生:由四个数字组成的数码有10×10×10×10=10000(个),在这些数码前面增加一个字母,就可以增加1万个。

四、电话号码问题

提出电话号码问题,鼓励生合作解决。交流时,给生发表不同意见的机会。

师:随着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仅私汽车发展得很快,全球的电话拥有量更以空前的速度增长着。请同们解决一下书中79页电话号码增位问题。这个问题较难,试一试!可以同桌商量。

同桌讨论,试做。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结果是多少?

生汇报情况,师参与。

生可能会出现以下结果:

●由五个数字组成的数码有10×10×10×10×10=100000(个),把10万个数码每个后面增加一个数字,可增加10个数码。所以,一共可以增加100万个,即:10000×10=1000000(个)

●电话号码没有0打头的,所以要去掉0打头的,所以,五位数的电话号码有10×10×10×10×9=90000(个),变成六位后是10×10×10×10×10×9=900000(个),增加了810000个。

2、

材第36页例7、“练一练”,第39页练习六第16~21题,考题。

1.使生经历“找乘积是1的两个数”“找一个数的倒数”的过程,认识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2.使生在认识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特点的过程中,发展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维能力。

重点、难点:

理解倒数的意义,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一、导入新课

谈话:同们,“朋友”这个词对我们来说已经非常熟悉了,能说说室里哪些同是你的朋友吗?

指名回答。

谈话:在将近六习生活中,很多同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朋友”是两个间的一种关系,在数中,数与数间也存在一些关系,比如两个数的乘积是1,就可以说是这两个数间的一种关系。哪些数间有这种关系呢?怎样找这样的两个数呢?这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

二、习新知。

1、理解倒数的意义。

(1)出示例7,立完成。

(2)引出概念。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例如 互为倒数。可以说 是 的倒数, 是 的倒数。

引导:请大家仔细观察,刚才我们找出的这些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

生交流后明确:这些算式里两个数的乘积都是1.

指出:像这样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3)生举例来说。进行及时的评议。

(4)追问:怎样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为什么要说“互为倒数?”

小结:倒数不是指一个具体的数,而是表示两个数间的一种关系,当两个数乘积是1时,这两个数互为倒数。

2、归纳方法

(1)提问:我们已经知道了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你能分别找出 的倒数吗?

提问:观察面互为倒数的各组数,它们的分子分母位置发生了什么变化,把你的发现与同桌交流。 小组讨论:引导观察倒数原数的关系,想一想一个数的倒数与原数相比,分子、分母的位置发生了什么变化?

指名回答:找一个分数的倒数只要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追问:0有倒数吗?为什么?1呢?

指出:因为0任何数相乘的积都不会是1,所以0没有倒数。1的倒数是1。

除0以外,在求一个数的倒数时,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即可。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六第17题。

生分别说出每个数的倒数,并选择几个数说说是怎样想的。

2、做练习六第18题

立宛成,再集体交流,选择两题让生说说考的过程。

3、做练习六第19题

练习前明确要求:观察每组的3个数有什么共同点,写出的倒数又有什么共同点,带着问题边写边观察。

全班交流结果,板书每组里各数的倒数。

提问:你发现每组数它们倒数的特点了吗?把你的发现大家交流。

提出:从这四组数可以看出:真分数的倒数是假分数,大于1的假分数的倒数是真分数;几分一的倒数是几,几的倒数是几分一。

4、做考题。

启发:联系倒数的意义想一想,要使三个分数乘积是1,[板书:( )×( )×( )=1]必段符合什么条件?

引导:通过交汉我们知道,三个分数乘积是1,其中两个分数的乘积第三个分数互为倒数,你能在这七个分数里分别找出这样的3个分数吗?试着找找看。

生先尝试练习,再集体交流。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习了什么内容?什么是倒数?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

五、作业

补充习题。

板书计划:

倒数的认识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求一个数的倒数时,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即可。

3、

:1、在自主探索习中理解按比分配的意义,掌握按比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点以及解题方法,能正确解答按比分配应用题。

2、培养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创设民主谐的习氛围,在关注培养生主动的探索意识的过程中形成积极的习情感,通过对多种方法间联系的探究,渗透数的转化想。

重点:进一步沟通倍数、份数、分数、比间的本质联系,理解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征解题方法。

难点:运用按比分配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一、复习意义

1、六二班有30,六三班有24,你想到了什么?

预设: 30+24= 30—24= 差

30÷24= 倍数 比 30:24= 5:4

你们看,我们可以把一个分数转化成份数比,看来分数、份数、比间存在着紧密联系,它们可以相互转化。

二、 出示情景,设计分配方

1、校为六二班、三班生配备了课外书,已知二班有生30,三班有生24,你认为应怎样分配比较合理?

生讨论分配方

(1)预设:平均分。

数的多少分配比较合理

(2)讨论:你认为哪种方更公平?

(3)按数分,也就是按几比几分呢? 30:24

是最简比吗?

30∶24= 5∶4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分配问题并不是平均分,常常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这就是按比分配。】

板书课题:按比分配

2、出示例题:如果校准备了这种儿童读物90本,二班三班数的比是5:4,

每个班各应分配多少本?

3、生试做。

要求:

(1)自己动笔试算,画出简单的分析图或用文字说明你的路。

(2)想办法验算。

(3)组内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4、课堂

预设:

① 5+4=9 90÷9×5=50 90÷9×4=40

说明:生验证时可能出现,只是把结果相加得90,就认为是对的,遇到这种情况要组织生讨论。

② 5+4=90 90×5/9=50 90×4/9=40

③ 90÷(1+4/5)=90×5/9=50 90-50=40

或 90÷(1+5/4)=90×4/9=40 90-40=50

5、沟通联系。

(1)比较两种解题路有什么不同呢?

分别想一想,5/4、4/5、4/9等分数分别表示的什么关系?(小组讨论)

馈:5/4、4/5表示的是两个班份数与份数间的关系,4/9、5/9表示的是六(2)(3)班与总份数间的关系,不管哪种方法都是求9份中的4份、5份是多少?

第一种算法实际是把比转化成了份数,先算出1份数,再分别算出几份数,第二种算法实际是把比转化成了分数,先找出各部分量分别占总量的几分几,再用求一个数的几分几是多少的方法进行计算。

三、巩固方法、完善认知。

1、我校合唱队共有生48,男,女生数的比是1∶3,男生、女生各多少?

2、用200立方厘米的橡皮泥捏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各一个,捏前怎么分配橡皮泥呢?圆柱、圆锥各需要橡皮泥多少立方厘米

3、个月支出的3600元中,用于伙食费、还房贷其他方面的钱数的比是5:4:3,伙食费还房贷一共要用多少元?

A、3600×+3600× B、3600÷(5+4+3)×(5+4)

C、3600× D、3600÷

4、用长120厘米的铁丝做一个长方体的框架。长、宽、高的比是3:2:1。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体积是多少?

5、世界三大饮料茶叶、咖啡可可消费总量的 比是8∶12∶7 ,全世界茶消费总量大约是400万吨,其他两种饮料的消费量各是多少万吨?

【提示:先自己读一读题目。想一想此题与前几道题的区别。

【找准所给已知量与它相对应那个份数(分率)。】

作业:12周岁的儿童头部与以下部分的高度比一般是2:13回家测出你的身高,算算自己头部的长度,看看你估计得准不准。

四、谈谈这节课你的收获(数想等)。

板书设计:

按比分配

4+5=9 4+5=9 转

90÷9×5=50(本) 90×=50(本) 化

90÷9×4=40 (本) 90×=40(本)

答:六二班应分配50本,三班应分配40本。

4、

课本第91页例4、“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五第1~3题。

1.使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几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这类实际问题的解题解题方法,能正确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使生经历解决求一个数的百分几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数维。

3.使生进一步体会现实生活中的百分数问题,感受探索问题的成功,培养考、主动交流的习习惯。

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几的实际问题。

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几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课件

一、创设情境

1.激活旧知

(1)解答下列问题。(口答)

一根铁丝长6米,一根铜铁丝长8米。

①铁丝长是铜丝的几分几?

②铜丝的长是铁丝的几分几?

生口答,师板书算式结果。

提问:解决这类问题用什么方法计算的,是怎样想的?

指出:解决这类问题,可以用除法计算,其中要找准单位“1“的量,单位”1“的数量是除数。

(2)一根铁丝长10米,剪下3米。

剪下的占全长的( ),也就是( )%;

剩下的占全长的( ),也就是( )%;

生口答。

提问:怎样求剪下的剩下的各占全长的百分几?又是怎样得到剪下的剩下的各占全长的百分几的?

指出:求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几,在把分数改写成百分几,就得到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几。

2.引入新课

引入:这里问题的结果都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几,如果几分几改写成百分几,就能表示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百分。这几科我们一起习求一个数是另一数的百分几的简单实际问题。

二、尝试交流,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让生说说题中的条件问题,根据条形比一比三跑的路程哪个最多或最少。 提问:求李芳跑的路程是王红的百分几,是把那个量看做单位“1“的量?

引导:怎样求李芳跑的路程是王红的百分几呢?自己想一想,试着做一做。

生尝试解答,师**。

集体馈,让生介绍自己的方法,师引导理解并板书。

追问:为什么用4÷5来计算?

引导生说出那两个量在比,应把哪个来那个看做单位“1”。

小结:求李芳跑的路程是王红的百分几,是班王红跑的路程作为单位“1”,解题方法与就李芳跑的路程是王红的百分几是一样的,用李芳侧路程除以王红的路程,知识最后的结果是要用百分数表示。

提问:怎样求王红跑的路程是林小刚的百分呢?

立解答,指名板演。

交流:这里是怎样计算出71.4%的?

通过讨论使生明确,当除不尽时,商要保留三位小数,也就是百分号前面保留一位小数。

提问:这两个问题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为什么在问题中用王红的路程做除数,而在试一试中用林小刚跑的路程作除数?

小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几的解题方法,其实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几是一致的,可以直接用除法计算,注意找准单位“1”的来那个,用单位“1”的量作除数。

三、巩固练习,深化提高

1.五一班有女生44名,男生36名。男生数是女生数的百分几?女生数是全班数的百分几?

2.苗圃种植了一批新品杨树共2450棵,结果死亡了49棵,求这批树苗的成活率。

3.五一班今天出勤48,缺勤2,求五一班今天的出勤率。

4.服装厂有职工250,今天出勤248,分别求今天的出勤率今天的缺勤率。

5.把25克盐溶解在100克水中,求盐水的含盐率是百分几。

6.一块锡铅的合金重45千克,其中铅重27千克,求这块合金的含铅率。

7.电视机厂去计划生产彩电20万台,结果生产了25万台。完成了计划的百分几?

8.李兵参加数竞赛,做对了18题,做错了2题。求李兵的正确率。

9.清水湖春季植树400棵,未成活的有10棵。求成活率。

四、总结

通过今天的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布置作业

补充习题

5、

义务科书《数》六75页例1、练一练,第76页练习十二第1~5题。

1.使生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主动体会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并能根据运算律运算性质进行一些分数的简便计算。

2.使生在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以及应用运算律进行分数简便计算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

3.使生在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习的经验,体会数习的严谨性结论的确定性。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运用运算律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多媒体课件。

一、复习引入

做练习十二第1题,直接写出得数。

集体交流,选择几题让生说说算法。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出示科书第75页的例题图。提问:要求“两种中国结各做18个,一共用彩绳多少米?”这个问题,可以怎样列式?

要求生自主列出综合算式,并尽可能列出不同的综合算式。

2.集体交流。师根据生的回答板书算式。

2/5×18+3/5×18 (2/5+3/5 )×18

追问:列式时你是怎么想的?

3.指出:在一道有关分数的算式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是运算,统称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这两道算式都属于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三、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谈话:根据以计算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经验,想一想,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你会计算面这两道式题吗?

4.做“练一练”第1题。

提问:这两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同桌相互说一说。

立计算,指名板演。

集体校对,共同评议。

提问:在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你认为要注决些什么?

指出:计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要先弄清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例如第一小题,分数乘除法连在一起,可以把除法转化为乘法,一次约分,同时计算;再如第二小题,分数连加时可以同时通分。

四、把整数的运算律推广到分数。

1.引导:我们再来仔细观察例1的两种解法。比较一下,这两种解法间有什么联系?哪一种方法比较简便?你有什么想法?

通过交流明确: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我们在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要恰当地应用运算律使计算简便。

2.做“练一练”第2题。

先让立计算,指名板演。

集体交流,说说哪里用了简便算法,分别是怎样想的。

小结:简便 运算主要应观察算式的特点,看能不能运用运算律运算性质使计算简便,有些题目不能直接进行简便计算,要先算一步或几步才能应用运算律或运算性质简便计算,因此在计算过程中要随时注意观察算式的特点,考能不能用简便计算。

五、巩固练习。

做练习十二第3题。

立练习,指名四板演。

交流:每道题是哪里用了简便计算,依据是什么?

六、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体会?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七、作业布置

补充习题相对应页。

生分别计算,并指名板演。

2.提问:这两道式题的计算结果相等吗?运算顺序呢?第一道算式先算什么?第二道算式呢?

3.小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也是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点击查看更多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孤独之旅》教案和教学反思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9ppc.cn/articles/3653.html

热门阅读

  1. 情人节给客户的祝福短信
  2. 快乐的大年三十作文
  3. 生产经理辞职报告模板
  4. 共青团入团申请书初中生
  5. 爱国情怀诗句
  6. 放风筝的诗歌
  7. 乡镇新春贺词
  8. 开学优秀广播稿
  9. 我参与我快乐元旦节作文
  10. 教师节给老师的祝福语大全
  11. 七夕的来历作文
  12. 恶俗闹婚当移风易俗征文
  13. 腊八节最暖心的祝福语
  14. 天净沙冬古诗翻译及赏析
  15. 鲁迅朝花夕拾读后感800字
  16. 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报告总结
  17. 轻叩诗歌大门作文
  18. 2016送朋友的清明节祝福短信
  19. 歌颂三八妇女的诗歌
  20. 短格林童话故事十则
  21. 学先进找差距心得心得体会
  22. 平行线的性质教案范文
  23. 大班幼儿游戏活动计划
  24. 私人房屋买卖协议范文
  25. 今读圆明园散文
  26. 狗狗争夺记初中日记
  27. 《数的奇偶性》教学设计范文
  28. 描写月饼的优美诗句
  29. 古诗中唯美的诗句
  30. 古诗《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反思多
  31. 唐朝时代九位名妓的故事
  32. 员工工资关系托管协议书范本
  33. 唱唱《神秘洞》的教案
  34. 怀念家乡的经典语录
  35. 励志正能量语录
  36. 李清照《如梦令》原文翻译及鉴赏阅读试题答案
  37. 财务会计专业自荐信标准范文
  38. 读戴望舒《雨巷》随笔范文
  39. 冬天里暖暖的爱作文1500字
  40. 最新的节能降耗工作总结范文
网页更新时间:2025-08-25 13:51:36
本页面最近被 359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江西,TA在页面停留了 112 分钟。
← 返回首页